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維芬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職前階段師資培育課程變革史--以新竹教育大學為例
The histor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a: The case study of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彭煥勝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新竹教育大學職前階段師資培育課程課程變革
外文關鍵詞: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curriculum change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教育大學職前階段師資培育課程演進過程,以歷史研究法整理與分析相關文獻資料,藉此窺探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脈絡以及課程科目的轉變歷程。綜合研究發現獲致以下結論:
    一、從職前階段課程發展可見政府逐漸提升初等教育階段師資教育程度
    二、課程架構發展日趨穩定,早期必修課程為多,近期選修課程比重提高
    三、教育專業必修課程近年朝學習科技發展,但教學實務技能科目學分比減少
    四、普通課程早期注重教學基本學識培養,且受意識型態所箝制;近期開設類科多元並重視英文能力
    五、選修科目初期開設無多,師專時期盛行分組選修,近年系專門選修以就業考量
    六、多元師資培育管道之課程專業待加強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NHUE). With historical methodology, the researcher organized and analyzed related literature, then looked into the contex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ourses transforming in curriculum. The finding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ing. First, fro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it reveals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romoting primary teachers’ education level. Second, curriculum structure stably develops. In early days there were more compulsory courses while recently elective courses are increasing. Third, education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urses lay stress on technology learning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courses decreases in comparison. Fourth, in early days general curriculum emphasized on basic knowledge and was restricted by certain ideology. It is not until recent days that various courses are set up and English competence is valued. Fifth, there were few elective courses and most students took them in group at that time. Recently students take specialized courses according to job consideration. Sixth, curriculum of multi-dimensional teacher education needs to be promoted and professionaliz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制度的演進 10 第二節 美、日的師資培育制度 27 第三節 師資培育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新竹教育大學職前階段師資培育課程演進 43 第一節 師範學校時期(1940~1965) 43 第二節 師範專科學校時期(1965~1987) 51 第三節 師範學院時期(1987~2005) 59 第四節 教育大學時期(2005~至今) 65 第五節 師資班之師培課程 69 第四章 綜合討論 77 第一節 課程結構變革趨勢之分析 77 第二節 教育專業必修科目之演變 84 第三節 普通課程之變革 93 第四節 選修科目之轉變 100 第五節 不同師培管道間課程之差異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結論 110 第二節 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4 中文部分 114 英文部分 121 附錄一 122 附錄二 138 附錄三 15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文部科學省 (2008)。教員免許制度的概要。2009年5月20日,取自http://
    www.mext.go.jp/a_menu/shotou/kyoin/main13_a2.htm
    毛連塭 (1992)。從國小教師任教情形談師範學院課程設計。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教育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頁263-288)。台北市:師大書苑。
    方炎明、盧榮順(1996)。國民小學師資班的設立與回顧。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89-101)。台北市:師大書苑。
    台灣教育會 (1939)。台灣教育沿革志:南天書局。
    立法院 (1982)。師範校院學生實習及服務辦法。2009年2月4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50003
    任大援、劉丰(注譯)(2004)。孟子譯注。臺北市:國家。
    伍振騖、黃士嘉 (1997)。我國師範教育的回顧。教育資料集刊,22,1-26。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3)。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2009年2月2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5000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師資培育法。2009年2月2日,取自http://law.moj.
    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50001
    吉野秀公 (1927)。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南天書局。
    江志正、陳盛賢、楊思偉 (2008)。日本教師教育改革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4(1), 27-54。
    吳文星 (1979)。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 (1996)。師範學院專業教育的挑戰與因應:兼論國小師資教育學分班的發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3-25)。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 (2003)。師資培育法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研究月刊,105,27-43。
    吳清山 (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32。
    吳奇榮 (2007)。 不同師資培育制度對國小教師專業能力影響之研究。 世新大學。
    李園會 (1997)。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李園會 (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汪知亭 (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市:台灣商務。
    沈翠蓮 (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台北市:五南。
    林本、方炎明(1967)。各國師範教育。台北市:臺灣書店。
    林坤燦 (2008)。當前台灣國民小學師資培育情境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7,1-14。
    林詠梅(譯)(2000)。林茂生著。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市:新自然主義。
    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 (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
    邱兆偉 (1988)。美國師範教育之改革。高市文教,36,33-39。
    洪榮照、胡豐榮、黃鴻博、賴清標、謝寶梅 (2005)。日本師資培育及小學教育考察報告。2009年5月3日,取自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
    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403395
    姜義華注譯 (1997)。新譯禮記讀本。台北市:三民。
    孫邦正 (1981)。師範教育。郭為藩(主編),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上) (頁509-558)。台北市:廣文書局。
    徐南號主編 (1993)。台灣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1993)。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校史初編。台北市:五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生實習輔導處、國立高學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 (1997)。教育實習手冊。台北市: 教育實習手冊編輯小組。
    張玉成(1990)。國小師資班實施成果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頁145-167)。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李俊達 (2002)。美國小學教師職前培育制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教育部 (1948)。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市: 作者。
    教育部 (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63)。師範學校課程標準。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74)。 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市: 作者。
    教育部 (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5)。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 台北市: 作者。
    教育部 (2009)。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台北市: 作者。
    教育部主編 (2007)。師資培育。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中教司(1993)。師範學院各學系必修科目表。台北市: 作者。
    教育部中教司 (2003)。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09年2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high-school/
    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449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 (1991)。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台北市:正中。
    曹仁德、梁忠銘 (2002)。台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之考察—師範院校、教育院系所培育機構的變革。台東師院學報,13(下),211-240。
    梁忠銘 (2008)。日本師資培育改革過程國家角色運作之探討。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4(1), 1-26。
    莊佳玲 (2006)。師資培育多元化衝擊下師範學院課程調整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敏溶 (2005)。告別「師」塾6師院確定轉型教育大學。自由時報。2009年2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mar/11/
    today-life4.htm
    陳至中 (2008)。挽救師資素質逐年提高碩士比。中國時報,取自http://news.
    chinatimes.com/Chinatimes/ExteriorContent/Life/Life-Main/0,4381,news-content+11051801+112008102500125,00.html
    陳奎憙 (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3,171-194。
    陳瑛(譯)(2003)。KenHowarth著。口述歷史(Oral History)。台北市:播種者文化。
    陳翠華 (2008)。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師生對專門課程變革之看法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炳進 (2003)。日本教育制度史研究--教育制度改革績效評價與展望。台北市: 馨園文教基金會。
    彭煥勝 (2009a)。二次大戰後台灣師範教育的發展與挑戰。載於彭煥勝(主編),台灣教育史(頁362-382)。高雄市:麗文文化。
    彭煥勝 (2009b)。消失中的台灣師範教育—轉機或危機?。載於彭煥勝(主編),台灣教育史(頁383-414)。高雄市:麗文文化。
    曾美娟 (2000)。國民小學教師職前教育階段教育實習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 (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琬婷、孫志麟 (2003)。面臨抉擇的師範學院:改革、困境與策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257-280。
    新竹師範專科學校 (1970)。 新竹師範專科學校58學年度第二學期畢業生歷年成績表 三年制國校師資科(甲類)。 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校 (1946a)。 省立新竹師範學校簡易師範班學籍簿。 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校 (1946b)。 新竹師範學校第一屆畢業生學籍簿。 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校 (1947)。 新竹師範學校第二屆畢業生學籍簿。 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校 (1950)。 新竹師範學校第四屆畢業生學籍簿。 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校 (1952)。 新竹師範學校第六屆畢業生學籍簿。 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校 (1956)。新竹師範學校第十一屆畢業生學籍簿。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校 (1963)。新竹師範學校第十七屆畢業生學籍簿。新竹市:作者。
    新竹師範學院 (1989)。 77學年度國小師資班畢業生成績表。新竹市: 作者。
    新竹師範學院 (1990)。 78學年度國小師資班畢業生成績表。新竹市: 作者。
    新竹師範學院(1997a)。86學年度學生歷年成績表。 新竹市: 作者。
    新竹師範學院(1997b)。各學系所課程科目表(86學年度)。 新竹市: 作者。
    新竹師範學院 (1998)。 87學年度學士後師資教育學分班開課課表。 新竹市: 作者。
    新竹師範學院 (2002)。 各學系所課程科目表(91學年度)。 新竹市: 作者。
    新竹師範學院 (2004)。 各學系所課程科目表(93學年度)。 新竹市: 作者。
    新竹教育大學 (2005a)。 各學系所課程科目表(94學年度)。 新竹市: 作者。
    新竹教育大學 (2005b)。 改大計畫書 Retrieved 2月16日, 2010, from http://www.nhcue.edu.tw/intro.htm
    新竹教育大學 (2006)。 各學系所課程科目表(95學年度)。 新竹市: 作者。
    新竹教育大學 (2007)。96學年度新生選課輔導手冊。2009年2月3日,取自http://www.ed.nhcue.edu.tw/course.htm
    新竹教育大學 (2009)。認識竹大。2009年3月15日,取自http://sec.nhcue.edu.tw/story.htm
    新竹教育大學 (2010)。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99學年度入學新生課程手冊 。2011年 1月26日,取自http://www.nhcue.edu.tw/news.htm
    楊思偉 (1999)。日本教育。臺北市:商鼎文化。
    楊深坑、劉文惠 (1994)。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4),1-15。
    福島大學 (2008)。 福島大學沿革略 。2009年 5月20日,取自 http://www.fukushima-u.ac.jp/guidance/guide/info/enkaku.html
    福島大學 (2009)。 人間發達文化學類履修基準表。2009年 5月19日,取自 http://hdc.educ.fukushima-u.ac.jp/modules/tinyd5/
    解惠婷 (2002)。台灣國小師資培育制度與其課程演變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維基百科 (2009)。教育職員免許狀。2009年4月25日,取自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5%99%E8%82%B2%E8%81%B7%E5%93%A1%E5%85%8D%E8%A8%B1%E7%8A%B6#.E6.99.AE.E9.80.9A.E5.85.8D.E8.A8.B1.E7.8A.B6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0)。臺灣省通志 第二冊 卷五教育志 制度沿革篇。南投市:作者。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六文教志 學校教育篇。南投市:作者。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六文教志 教育行政篇。南投市:作者。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台灣近代史 文化篇。南投市: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69)。臺灣省師範教育。臺中市: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87a)。 省(市)立師範學院課程總綱各學系課程表。 臺中市: 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87b)。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市: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2)。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志 第五卷 師範教育。 台中市: 作者。
    趙起陽 (1976)。師範專科學校實習課程之研究。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趙起陽 (1989)。國小教育實習。台北市:五南圖書。
    歐用生 (1992)。師範教育課程研究的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教育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頁339-358)。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窈靜 (2000)。「國民小學教育實習」課程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清華 (1997)。美國師資培育改革研究。高雄市:復文。
    羅聯添 (2003)。韓愈古文校注彙輯(第一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嚴文蕃 (1997)。美國師範教育課程改革之簡析。文教新潮,2(1),4-7。


    英文部分
    Indiana University(2006). Bulletin 2004-2005: School of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rogram Supplemental Bulletin.Blommington,Indiana: Author.
    Hallinan, M. T., & Khmelkov, V. T. (2001).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Routledge.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