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薇如 |
---|---|
論文名稱: |
簡媜散文的美學風貌探究 |
指導教授: | 黃雅莉教授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3 |
中文關鍵詞: | 簡媜 、散文美學風貌 、生命探問 、原鄉之愛 、都市人性 、女性意識 |
外文關鍵詞: | Chian Chen, verses aesthetic appearance, life inquiry, love for hometown, urban humanity, feminine awaken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簡媜散文的美學風貌探究
摘 要
作家要實現自己的審美理想,必須通過藝術實踐,將其轉化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表演形態。透過這個藝術形態得以充分展現作家一己的個性風貌、有著自足的藝術秩序和相應結構的藝術世界。簡媜是個自覺型的散文創作者,她的散文美學風貌典麗繁複,她以澄澈豐贍的性靈,清雋、典雅、蘊藉的創作風格,推展出其具有獨特思維方式和情感表現形式的藝術天地。本論文首先從簡媜散文創作美學觀入手,再對其創作實踐來探討,分別對內涵、表現技巧、精神風貌等幾個面向深入分析。
筆者首先追溯簡媜的成長歷程與生命體驗,以見其由童年對原鄉的愛到孤寂的求學歷程,然後輾轉於都會的百感交集,可見其從個人而至家國的深思的形成背景。其二,探討其散文內涵的深邃美與哲思美,以見其創作路徑是經過計畫性的設計,從對童年與原鄉的回溯復歸、生活美學的偶然拾掇、禪意與哲思的體悟觀照、紅塵市井的浮世繪寫、女性意識的思索深掘,皆可見其內涵的深情幽邃和哲思的深厚。
其三,探討其表現技巧的曲折美與波瀾美,以見其散文展現了求新求變的多樣性,精雕巧琢散文語言的細緻瑰麗,臨摹形象的貼切與傳神,融會詩歌、小說與藝術空間線條的特色,開展出散文耀眼的藝術成就。其四,探討簡媜散文精神風格的蒼涼美與凝重美,以見其在不同的主題內涵之中,卻隱然從一而終地表現一種不變的主脈,那就是個體深沉的孤寂與對生命的無常感,瀰漫著對生之憂患與悲憫,展現出生命探問的厚度與深度。由以上的探索以見其散文的美學風貌,及其在散文創作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與貢獻,以彰顯她在現代散文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台灣文壇上的獨特意義價值。
關鍵字:
簡媜、散文美學風貌、生命探問、原鄉之愛、都市人性
女性意識
The Inquiry Study of Aesthetic Appearance of Chian Chen’s Verses
Abstrac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ivate aesthetic ideals, an author must transform the former into the special artistic performance pattern through artistic praxis. Via this artistic pattern it is sufficient to express the personal appearance of the author and present the self-sufficient art order and the correspondent structure of the artistic world. Chian Chen was a self-aware essayist whose verses aesthetic appearance style was classical and complex. She presented the artistic world full of her unique thoughts and affectionate expression forms with the clear spirituality and the pure, elegant and gentle creation style. This paper addressed primarily the Chian Chen’s verses creation aesthetic ideas then secondarily the creation praxis, i.e.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expressive skills and spiritual appearance concerned.
In the first part, the growing process and life experience were traced, expressing first the love for hometown in her childhood, second the lonely schooling, at last the emotional struggling in the metropolis, and showing the forming background of the personal meditation for the nation. In the second part, the beauty of the depth and philosophy in the verses was discussed accordingly, presenting that the creation path was the well-planned design with the chase for hometown, sudden retrieval of affection, perception of Zen, sketch of common people and deliberation of women and showing the affection and philosophy of the contents involved. In the third part, the beauty of the complication and intricacy of the expressive skills was inquired consequently, indicating the diversity for variety and newness, the refined splendor of the carefully selected phrases, the aptness and vividness of image imitation, and the bright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verse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features of poetry, novels and artistic spatial lines. In the fourth part, the beauty of the bleakness and dignity of the spiritual style of Chian Chen was explored, demonstrating the mainstream flowing through diverse themes implicitly, i.e. the individual deep isolation and the sense of inconsistency toward life, pervading the misery and pity for life and displaying the depth and thickness of life inquiry. Through the foresaid inquiries, the aesthetic appearance of her verses was presented and the excellent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concerning the verses domain were demonstrated, signifying her critical status in the modern verse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remarkable significant value in Taiwan literature.
Key words:
Chian Chen, verses aesthetic appearance, life inquiry, love for hometown, urban humanity, feminine awakening
參考書目
【簡媜著作台灣版】
簡媜《水問》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85年2月初版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86年2月初版
簡媜《月娘照眠床》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87年2月初版
簡媜等著《弱水三千》 高雄:佛光出版社 1987年2月初版
簡媜等著《僧伽》 高雄:佛光出版社 1987年3月初版
簡媜、馮曼倫、陳義芝、趙衛民合著《一斛珠》 台北:李白出版社 1987年7月十五日初版
簡媜《七個季節》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1987年12月初版
簡媜《私房書》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88年3月初版
簡媜《浮在空中的魚群》 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8年7月初版
簡媜《下午茶》 台北:大雁書店有限公司 1989年4月初版
簡媜《下午茶》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94年10月初版
簡媜《空靈》 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年5月初版
簡媜《夢遊書》 台北:大雁書店有限公司 1991年6月初版
簡媜《夢遊書》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94年2月初版
簡媜《胭脂盆地》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94年10月初版
簡媜《女兒紅》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96年9月初版
簡媜《頑童小番茄》 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7年6月初版
簡媜《紅嬰仔》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年5月初版
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年2月初版
簡媜《好一座浮島》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2004年9月初版
簡媜《舊情復燃》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2004年9月初版
【簡媜著作大陸版】
簡媜《水問》 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3年7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 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3年7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簡媜散文》 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4年9月第一版第一印 1999
年3月新一版第一印
簡媜《憂鬱女獵人》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簡媜:人生情感散文》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8年9月出版第一印
簡媜《紅嬰仔》 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1999年10月北京第一版 1999年10
月天津第一印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 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私房書》 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下午茶》 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女兒紅》 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玻璃夕陽》 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印
【簡媜編選專書】
簡媜主編《惜生》 台北:方位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6年12月初版
簡媜主編《心似秋月》 台北:巨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2年5月初版
簡媜主編《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 台北縣:圓明出版社 1992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簡媜主編《八十一年散文選》 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3年3月初版
簡媜主編《八十四年散文選》 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6年4月初版
簡媜主編《八十七年散文選》 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年4月初版
【專書】
尹雪曼 《中國文學概論》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75年12月
況周頤撰 《蕙風詞話》 台北:世界書局 1979年
沈 謙 《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79年11月20日
宗白華 《美學的散步》 台北:洪範出版社 1981年3月
夏丏尊 傅東華 《文藝論與文藝批評》 台北:莊嚴出版社 1982年3月
丁 平 《散文小說的寫作研究》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4年8月
宗白華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5年
宗白華 《美從何處尋》 台北:蒲公英出版社 1986年
李澤厚 劉綱紀主編 《中國美學史》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7年
林燿德 《一座城市的身世》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1987年8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類型論》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7年10月
柯慶明 《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7年10月
楊昌年 《現代散文新風貌》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8年2月
朱光潛 《談美》 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8年
鄭明娳 《現代散文縱橫論》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8年再版
傅德岷 《散文藝術論》 重慶:重慶出版社 1988年2月第1版
印順 《印度佛教思想史》 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8年4月初版
佘樹森 《散文創作藝術》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年5月第1版第3刷
俞汝捷 《小說24美》 台北:淑馨出版社 1989年3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構成論》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9年10月
魏 怡 《散文鑑賞入門》 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89年11月初版
李元洛 《詩美學》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0年2月初版
李正西 《中國散文藝術論》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年1月初版
馬振方 《小說藝術論稿》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1年2月第1版第1刷
林錫嘉編 《八十年散文選》 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2年3月
宗白華 《哥德研究》 台北:帕米爾出版社 1992年3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現象論》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2年8月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 《中國文學批評》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2年8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欣賞》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4版
佘樹森 《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4月
楊惠南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3年6月
張春榮 《一把文學的梯子》 台北:爾雅出版社 1993年7月
鄭明娳 《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卷》 台北:正中書局 1993年
陳義芝編 《簷夢春雨──當代台灣十二大散文名家選集》 台北:朱衣出版社 1994年5月
沈師謙 《修辭學》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1995年1月。
王常新 《文學評論發凡》 文史哲出版社 1996年1月。
李澤厚 《美學四講》 臺北市:三民書局 1996年。
黎活仁 《林語堂瘂弦和簡媜筆下的男性與女性》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8年12月。
袁曙霞〈五十年台灣散文創作綜論〉 貴州:《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1999年1月
鄭明娳 《現代散文》 台北:三民書局 1999年3月
陳義芝主編 《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9年6月
張春榮 《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 台北:爾雅出版社 1999年11月
李惠綿 《用手走路的人》 基隆:亞細亞出版社 2000年2月
王鼎鈞 《滄海幾顆珠》 台北:爾雅出版社 2000年
張春榮 《現代散文廣角鏡》 台北:爾雅出版社 2001年
陳惠齡 《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9月
李光連 《散文技巧》 台北:洪葉文化 2001年9月
陳義芝編 《散文教室》 台北:九歌出版社 2002年2月
游 喚 《文學批評精讀》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8月
王鼎鈞 《文學種籽》 台北:爾雅 2003年
黃師雅莉 《現代散文鑑賞》 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4年9月
張智輝 《散文美學論稿》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
【期刊】
林雙不〈觀察的結果:比較簡敏媜的「村雞小唱」和夢白的「思」〉 《明道文藝》 1981年12月
張典婉〈一朵出塵的蓮──簡媜〉《新書月刊》 15期 1984年12月
郭明福〈少女情懷總是詩──由《水問》談起〉《文訊》 18期 1985年6月
康來新〈瑪瑙盤成果──評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聯合文學》 2卷7期 1986年5月1日
沈 謙〈一口水井萬般情──析簡媜「落雨時的井」〉《幼獅少年》 119期 1986年9月
蘇綾〈簡媜和她的「山」、「水」〉《文訊》 27期1986年12月10日
蔡素芬紀錄〈鄭明娳、簡媜對談散文創作〉《國文天地》 4卷2期 1988年7月
鄭明娳〈從「私房書」探簡媜的心室秘笈〉《自由青年》 80卷2期 1988年8月
曾昭旭〈私房書〉《洪範》 37期1988年12月25日
黃瑞琴、梁麗玲、林德芳、毛瓊儀、巫旺儒合撰 〈從一滴問號之姿的水到隨性自在的下午茶——作家簡媜訪談記〉《文藝月刊》 249期 1990年3月
蕭正儀〈生命中的淡遠品味〉《明道文藝》 174期 1990年9月
陳義芝〈啣文字結巢——評簡媜散文集《夢遊書》〉《文訊》 72期 1991年8月
莊裕安〈七寶樓閣的體溫──評簡媜的《夢遊書》〉《聯合文學》 8卷4期1992年2月
楊錦郁紀錄整理〈從寂地出發,終歸於幻滅──李瑞騰專訪簡媜〉 《文訊》革新第57期1993年10月
林燿德〈簡單的禪機 婉約的簡媜〉《時報週刊》 881期1995年1月
鄭如真〈繁華落盡見真淳──論簡媜的散文世界〉《書評》 17期 1995年8月
胡錦媛〈或父或狼或散文或小說──讀簡媜《女兒紅》〉 《聯合文學》 146期 1996年12月
林素芬〈主宰文字的女王──作家簡媜專訪〉 《幼獅文藝》 508期 1996年4
月(全文亦刊於1997年6月10日《九歌》雜誌195期 標題為〈專訪文字精靈簡媜〉)
林素芬〈母親,就是一種住址──作家簡媜專訪〉《幼獅文藝》 84卷第7期 1997年7月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上)──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 84卷7期 1997年7月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下)──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 84卷8期 1997年8月
倪金華〈簡媜散文的生命言說〉《福建論壇》 第1期 1998年
何再慶〈人間行路──簡媜散文世界探究〉《臺灣人文》 第2期 1998年7月
邱瓊慧〈再見青春──析簡媜「醒石」一文〉《中國語文》 499期 1999年1月
鍾怡雯〈擺盪於孤獨與幻滅之間──論簡媜散文對美的無盡追尋〉 《明道文藝》 275期 1999年2月
陳國偉〈頻頻顧盼的回頭鹿──簡媜《女兒紅》中的記憶對話書寫〉《臺灣文藝》 (新生版)166/167期 1999年2月
何寄澎 〈一半壯士一半地母──論簡媜《女兒紅》〉《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地點:國家圖書館,時間:1999年3月19-21日)
胡馨云撰〈剛柔並濟的文字精靈──簡媜〉《金石文化廣場出版情報》 第133期 1999年5月
卞新國〈略論台灣當代散文中的生命意識〉《鎮江師專學報》 第3期 1999年
劉勝利〈淺論簡媜散文的美學風格〉《鎮江師專學報》 第2期 1999年
趙公正〈絕妙散文──解讀簡媜〈夏之絕句〉〉 《國文天地》 第183期2000年8月
洪淑苓〈簡媜《紅嬰仔》〉《文訊月刊》 第180期2000年10月
李蕙如〈簡媜的寫作藝術──評《女兒紅》〉《書評》 第48卷2000年10月
呂靜雯〈簡媜的世紀末新家庭主義〉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館藏 2000年
李怡萍〈她筆下的她們──閱讀文字中的女人圖像【《女兒紅》簡媜著】〉《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第15期2001年5月
徐光萍〈略論台灣當代女性散文中的女性意識〉 《鎮江師專學報》 第3期 2000年
黃雅歆〈「舊我」與「新我」的掙扎──看簡媜《女兒紅》裡的女兒國〉《台北師院語文集刊》 第6期 2001年6月
陳惠茵〈母心──論簡媜《女兒紅》的主題意識與「小說化」手法〉《臺灣人文》 6期2001年12月
黃雅歆〈躲在「密語」裡的女兒身——簡媜的《女兒紅》到《紅嬰仔》〉《台北師院語文集刊》 第7期 2002年6月
蕭嘉玲〈雙關的記憶──評簡媜《女兒紅․在密室看海》的女性記憶書寫〉《文訊》 15期 2002年12月
陳室如〈批評的鑑賞/鑑賞的批評──試以《文心雕龍》「六觀」法解讀簡媜《天涯海角》〉《文訊》 2002年12月
徐光萍〈台灣當代散文敘述方式的演變〉《江蘇大學學報》 第4卷第4期2002年12月
林超然、高方〈同情與悲憫的混響—試論簡媜散文的女性觀〉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第1期2002年
談勇〈紅塵外的四月裂帛—讀簡媜散文〉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第1期2002年
古繼堂〈剛柔鑄健骨,豪秀出真情—評賞簡媜散文〉 《名作欣賞》 第2期2002年
林玉薇〈文學不為熱鬧而來──專訪簡媜女士〉《文訊》 2003年2月
鄒依琳〈簡媜《女兒紅》中的女性形象剖析〉《國文天地》 2003年3月
何寄澎〈孤寂與愛的美學──綜論簡媜散文及其文學史意義〉 《聯合文學》 2003年7月
何寄澎〈「史詩」式的文本──我看《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聯合文學》2003年7月
黃師雅莉〈從顏崑揚〈窺夢人〉談現代散文中的寓言與象徵〉《國文天地》 第18卷第11期 2003年
何平〈夢遊者天堂─簡媜散文試論〉《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第1期2003年
趙樹勤〈女性的發現─新時期女性散文論〉《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第1期2003年
金永亮〈心靈深處的傷痕─簡媜散文淺析〉《渝西學院學報》 第3卷第1期2004年3月
黃師雅莉〈在青春歲月裡流淌的一段清澈的歌詠──簡媜〈水經〉賞析〉《中國語文》 2005年1月
王基倫〈簡媜散文的美學動能──以《舊情復燃》為例〉《文訊》 2005年1月
王慧茹〈重生與再出發的可能──簡媜〈貼身暗影〉評析〉 20卷8期 《國文天地》 2005年1月
張瑞芬〈沉沒(默)之聲──讀簡媜《好一座浮島》〉《文訊》 2005年8月
蔡培風〈散文歷險──簡媜的寫作進程〉《明道文藝》 2005年9月
黃師雅莉〈戀父與傷悼的雙重固執:從簡媜〈漁父〉論散文複雜內心世界的充分展示〉《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 第二卷第一期 2006年1月
【報紙類】
簡媜 〈小時候〉 《聯合報》第8版 1987年10月17日
簡媜 〈這小孩的名字〉 《聯合報》 第8版1987年10月17日
簡媜 〈中古時期的螞蟻〉 《聯合報》 第29版1989年10月15日
簡媜 〈夢的廢墟〉 《聯合報》 第25版1991年7月15日
吳嘉苓 〈簡媜的新挑戰〉 《中國時報》 第35版1991年7月26日
羅智成 〈《夢遊書》書評〉 《中國時報》 第36版1991年7月26日
簡媜 〈人生有些可規劃,有些不可規劃〉 《中國時報》 第30版1991年12月5日
簡媜 〈小同窗〉 《中國時報》 第27版1991年9月8日 收錄於林錫嘉編《八十年散文選》 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2年3月10日初版
簡媜 〈宛如身在秋林──三十歲之後〉 《普門雜誌》 162期1993年3月
邱婷 〈簡媜再回出版社已是老闆〉 《民生報》第15版 1994年7月18日
朱恩伶 〈簡媜顧眄散文羈旅十站〉 《中國時報》 第42版1994年11月10日
陳義芝〈在散文創作的檯面上〉《聯合報》第42版1994年11月24日
簡媜 〈雨神眷顧的平原〉 《中國時報》 1995年3月21日 39版
沈怡 〈簡媜醉心耕耘散文〉 《聯合報》第35版 1995年7月13日
簡媜 〈青春時代的一天〉 《中國時報》 第39版1995年7月16日
林水福 〈簡媜《胭脂盆地》的比喻與節奏〉 《自由時報》 第34版1995年10月24日
簡媜 〈肉身啟示錄〉 《中國時報》 1996年3月28日 35 版
齊敏 〈簡媜喜歡拈花惹草〉 《中央日報》 第18版1996年6月30日
王浩威 〈幻滅之後〉 《聯合報》 1996年10月21日
陳文芬 〈簡媜的體重跟孩子一起成長〉 《中國時報》 第24版1996年10月22日
羅強 〈簡媜陷入散文深淵終不悔〉 《中央日報》 第21版1996年11月6日
夏玉 〈誰家女兒紅〉 《自由時報》 第34版1996年11月14日
田運良 〈植文栽字蒔圃造園——簡媜的文字園圃與《女兒紅》〉 《工商時報》 第29版1997年1月4日
簡媜 〈牽著時間去散步〉 《幼獅文藝》 523期 1997年7月
許素華 〈寫作游牧族─簡媜〉 《中華日報》 第15版1998年8月4日
陳維信 〈簡媜專注於孕育《紅嬰仔》〉 《聯合報》 第37版1999年2月25日
林馨琴 〈經典作家簡媜─滿口媽媽經〉 《中時晚報》 第13版1999年6月1日
徐淑卿 〈簡媜書寫母職與母愛的生命實錄〉 《中國時報》 第42版1999年6月10日
陳文芬 〈簡媜特寫女人育嬰的焦慮〉 《中國時報》 第11版1999年6月1日
張讓 〈現代女薛西弗斯〉 《聯合報》 第48版1999年6月7日
賴素鈴 〈紅嬰仔有簡媜生命體驗的轉折〉 《民生報》 第4版1999年6月21日
宇文正 〈簡媜/挖掘女性與土地的關係〉 《聯合報》 第43版1999年7月21日
簡媜 〈開闢自己的繁盛花園〉 《自由時報》 第39版2000年4月10日
簡媜 〈給孩子們「根與翅膀」〉 《自由時報》 第39版2000年4月11日
簡媜 〈給愛情一對翅膀〉 《自由時報》 第39版2000年4月12日
簡媜 〈為了自我實現〉 《自由時報》 第39版2000年4月13日
簡媜 〈如何通過生命幽谷〉 《自由時報》 第39版2000年4月14日
簡媜主講 ,魏可風記錄整理 〈許我一張散文臉〉 《聯合報》 第37版2000年6月5日
魏可風採訪整理 〈逃難到文學裡——專訪簡媜〉 《自由時報》 第39版2000年7月8日
吳鳴 〈探索生命的初始〉 《中央日報》 第18版2000年7月12日
方杞 〈悲愴的宿命神主〉 《聯合報》第39版 2002年8月9日
蔡珠兒 〈黑衣媽祖的社會檔案〉 《聯合報》C4版 2004年11月7日
【學位論文】
陳達嶺 《地域、心域文化的女兒及女人─簡媜、唐敏散文探》 1996年4月 西安:西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林玉薇 《建構一座壯麗星系──簡媜散文研究》 2001年6月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
張偉萍 《簡媜散文研究》 2002年7月 台北:台北市立師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林思玲 《《女兒紅》女性書寫研究》 2004年3月 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
許瑞秋 《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 2004年7月 台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鄭如眞 《簡媜散文藝術發微》 2005年6月 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翁玉惠 《簡媜散文的隱喻和語言形式──兼論作品分期和風格轉變》 2006年1月 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