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亞怡
論文名稱: 增進國小絃樂團音樂基礎能力之教學研究
Teaching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Music Basic Ability of Elementary String Orchestra
指導教授: 蘇凡凌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音樂學習成就絃樂團音樂課程音樂基礎能力
外文關鍵詞: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music, music evaluation, music basic ability, string orchestra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以小提琴輔助音樂教學對國小中年級學童在演唱、演奏及認譜三項音樂基礎能力之成效,研究對象為南投市南投國小絃樂團中年級的學生,進行四個月以小提琴輔助音樂課程之教學研究。
    研究者參酌相關理論與實際教學研究文獻,採自編之小提琴學習情況問卷調查、音樂學習成就測驗、學習心得自我評量表、學生學習成果自評表、學習成果教師評量表、小提琴教學回饋單為研究工具,將所得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並且在本研究中得到結論:以『小提琴輔助音樂課程教學』能提昇整體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之認譜語音感能力,但在演唱與演奏能力方面成效不大。文末,並針對學校主管單位、音樂教師、家長以及後續的研究者提出一些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名詞釋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音樂基礎能力…………………………………………………7 第二節 演唱教學與演奏教學………………………………………………12 第三節 小提琴初階學習技巧………………………………………………16 第四節 音樂能力測驗工具…………………………………………………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7 第三節 教學研究與實施內容………………………………………………..42 第四節 研究對象……………………………………………………………..47 第五節 研究者與協助研究者………………………………………………..49 第六節 研究工具……………………………………………………………..51 第七節 資料處理……………………………………………………………..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教學前學習成就之分析與討論……………………………………..63 第二節 教學過程中學生之學習狀況………………………………………..80 第三節 教學後學習成就之分析與討論……………………………………..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113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119 西文部分………………………………………………………………………..122 附錄 附錄一 國小中年級小提琴學習動機量表………………………………….123 附錄二 國小中年級小提琴學習態度量表………………………………….126 附錄三 國小中年級音樂成就測驗之試題…………………….. ………..128 附錄四 教學情境日誌表……………………………………………………….134 附錄五 學生學習成果自評表………………………………………………….145 附錄六 教案…………………………………………………………………….146 表次 表 2-4-1希修爾音樂才能測驗………………………………………………….27 表 2-4-2 K-D音樂測驗…………………………………………………………29 表 2-4-3 Gordon音樂性向測驗……………………………………………….31 表 2-4-4師大音樂性向測驗…………………………………………………..33 表3-3-1教學歌曲音樂元素一覽表………………………………………………43 表3-3-2遊戲一覽表………………………………………………………………45 表3-4-1 學生性別人數調查表…………………………………………………48 表3-4-2 絃樂團學生學習樂器經驗調查表(包括學校音樂性社團)………48 表3-5-1 絃樂團協助教師學經歷及協助工作一覽表…………………………50 表3-5-2 諮詢專家一覽表………………………………………………………50 表3-6-1 音樂基礎能力評量一覽表……………………………………………53 表3-6-2「哪個音比較高」題目配置表…………………………………………54 表3-6-3「大家來找碴之一」題目配置表…………………………………….55 表3-6-4 行為觀察記錄表等第表示法…………………………………………58 表3-7-1 資料標記表…………………………………………………………61 表4-1-1「演唱與演奏」能力評量表………………………………………….64 表4-1-2 演唱與演奏能力之「節奏認譜」成績表……………………………66 表4-1-3 演唱與演奏之「音程準確度」之能力成績表………………………67 表4-1-4 演唱與演奏之「演奏」能力成績表…………………………………69 表 4-1-5 試題一覽表……………………………………………………………71 表 4-1-6 音樂基礎能力成就測驗成績一覽表……………………………..…72 表 4-1-7 音樂成就測驗前測成績統計表……………………………………..74 表 4-1-8 「學習動機」人數統計表…………………………………..………77表 4-1-9 「學習情況」人數統計表………………………………………….78 表 4-3-1 演唱與演奏能力之「節奏認譜」成績表……………………………96 表 4-3-2 演唱與演奏之「音程準確度」之能力成績表 …………………….98 表 4-3-3 演唱與演奏之「演奏」能力成績表………………………………100 表 4-3-4 音樂基礎能力成就測驗成績一覽表………………………….103 表 4-3-5音樂學習態度量表之「學習動機」前後測人數統計表…………106 表 4-3-6音樂學習態度量表之「學習情況」前後測人數統計表…………..107 圖次 圖3-2-1研究架構流程圖……………………………………………………….38 圖3-2-2研究時程圖……………………………………………………………..41 圖 3-6-1 研究工具圖……………………………………………………………51 圖4-2-1教學活動流程圖……………………………………………………82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王沛綸 (1983)。音樂字典。臺北市:大陸。
    王淑姿譯,簡上仁編曲(1989)。Z.Kodaly 著。高大宜音樂教學法。台北:高大宜音樂教育中心。
    王淑姿譯(1989)。從匈牙利到全世界---高大宜教學法的傳播。《音樂月刊》。第81期。
    戈登(2000),莊惠君譯。幼兒音樂學習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司徒華城(譯)(1993)。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學法。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
    林維中,陳謙彬(譯)。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台北:全音出版社。
    林榮吉(2001)。柯大宜教學法的節奏唱名應用於國小低年級音樂教學之實
    徵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弘(2002)。賞識你的孩子。台北:上游出版社。
    邱垂堂(1987)。音樂訓練系列之節奏訓練。台北:樂韻出版社。
    邱垂堂(1992)。兒童音樂基本訓練。台北:樂韻出版社。
    邱垂堂(1998)。音樂與欣賞。台北:樂韻出版社。
    邱垂堂(1990)。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談學前兒童的音樂課程設計。音樂教育季刊。第18期。
    吳博明(1999)。以節奏為主的音樂基本訓練。台北:樂韻出版社。
    吳宗立(2002)。教師行動研究的實踐,國教天地,149 期,46-54。
    邵義強(1999)。親子名曲欣賞。台南:祥一出版社。
    施姍佑(2003)。台灣地區國民小學絃樂團組訓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姚世澤(1986)。現代音感訓練法。台北:天同出版社。
    洪萬隆(1994)。鈴木小提琴教學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洪萬隆(1995)。弦樂混合式團體教學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洪萬隆(1979)。鈴木鎮一的音樂概念與應用。國教之友。
    洪啟忠(1977)。小提琴樂器及其調整法。台南:學興。
    洪萬隆(1994)。當代小提琴教學理論概覽。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報。
    洪萬隆(1994)。鈴木小提琴教學法。高雄:復文。
    音樂之友社編。林勝儀譯(1997)。古典名曲欣賞導聆②:管絃樂曲。台北:美樂。
    陳藍谷(1997)。和孩子共圓音樂夢。台北:世界文物。
    陳伯璋(1999b)。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與內涵。教育研究資訊,台北:教研學會。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穎靚(2005)。柯大宜音樂教學法於曲調音程歌唱音準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冠州(2004)。國民小學低年級實施小提琴團體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符籟虛(1985),馮明譯。小提琴演奏的藝術。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夏林清(2000)。行動研究與中小學教師的相遇。教師天地,105 期,4-8。
    鈴木鎮一(1997),黃素英譯。愛的生活。台北:藝神文化有限公司。
    鈴木鎮一(1990),邵義強譯。愛的才能啟發。高雄:財團法人中華音樂
    文化基金會。
    鈴木鎮一(1999),思勤譯。愛的才能教育。台北:藝神文化有限公司。
    郭美女(1990)。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
    郭美女(1999)。音樂教育的基礎─聲音感知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2》。
    郭長揚(1991)。音樂美的尋求。台北:樂韻出版社。
    郭敏慧(1995)。高大宜音樂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音樂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輔棠(1995)。敎敎琴.學敎琴:小提琴技巧教學新論。台北:大呂出版社。
    黃輔棠(1999)。小提琴團體教學研究與實踐(上、中、下)。台北:大呂出版社。
    鄭方靖(1993)。本世紀四大音樂教育主流及其教學模式。台北:奧福教育出版社。
    鄭方靖(1992)。初探柯大宜教學法本土化音樂教育之思想與實踐。九十一
    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楊艾琳、林公欽、陳惠齡、劉英淑、林小玉(1998)。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音樂篇。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楊艾琳、黃玲玉、陳惠齡、劉英淑、林小玉(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音樂篇。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楊艾琳(1997)。奇妙的達克羅茲律動教學《表演藝術》。台北市:第五十五期。
    楊世華(1993)。奧福(Orff)與高大宜(Kodaly)教學法於音樂行為與創
    造行為比較研究--二個小團體之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英淑(1997)。柯大宜理念於我國國民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一年級音感
    教學、認譜教學之運用。國教學報。
    劉英淑(1990)。高大宜教學法的理念。研習資訊。台北市。
    劉英淑(1996)。達克羅茲教學法之律動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研習資訊。
    台北市。
    劉英淑(1997)。達克羅茲音感訓練之理念與教學方法。研習資訊。台北市。
    劉慧兒(1989)。現代三大音樂教學法在一年級唱遊科教學上的應用─奧爾
    福、高大宜、達克羅采三大教學法的延伸。臺南師範學院學生專刊。第11期。
    謝淑貞(2002)。方案教學v.s.蒙特梭利教育。第43 期。
    盧美貴(2000)。教育行動研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關鍵。教師天地,第105期。
    蔡清田(2000a)。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蔡蕙娟(1986):奧福與高大宜教學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遠帆(1995)。達克羅茲、高大宜、奧福、鈴木、山葉音樂教學法比較。
    國教月刊。
    謝鴻鳴(2000)。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國教世紀,190,33-42。
    謝鴻鳴〈2003b〉。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臺北:鴻鳴達克羅士藝術。
    謝鴻鳴(2003a)。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與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的
    統整。國民教育。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

    二、西文部份
    Dowlig, W. J. (1982). Melod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its development. In Deutsch,
    Gordon, E. E. (1995). Musical Aptitude Profile (4th ed.). Chicago: G. I. A.
    Kinney, D. K., & Kagan, J. (1976). Infant attention to auditory discrepancy. Child
    Development, 47, 155-164.
    Lundin, R. W. (1967). An objective psychology of music (2nd ed.). New York: Ronald Press.
    Lundin, R. W. (1985). An objective psychology of music (3th ed.). New York: Ronald.
    McDonald, D. T., & Simons, G. M. (1989). Mu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irth throughsix. New York: Schirmer.
    Politoske, D. T. (1992). Music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imons, G. M. (1964). Comparisons of incipient music responses among very young twins and singleto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2, 212-226.
    Thackray, R. (1969). Rhythmic abilities and their measur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Education, 17, 144-148.
    Thomson, W. (1978). Music for listener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