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文英
論文名稱: 圖畫書運用於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教學研究以~中年級為例
指導教授: 陳淑文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圖畫書藝術與人文領域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picture books, Arts and Humanities Domain,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與表演藝術統整教學的應用,及其音樂教學與表演藝術教學的教學效益。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及教學行動研究為主,以研究者服務學校的中年級小朋友為研究對象。行動研究的歷程包括第一階段的試驗性教學,透過教學反思、檢討來修正課程設計及教學策略,再實施第二階段的正式教學兩個階段。
    研究者在經過第一階段試驗性教學及第二階段正式教學後,獲致以下的結論:
    (一)圖畫書運用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具體可行。
    (二)圖畫書的運用可以做為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模式。
    (三)運用圖畫書進行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能提高小朋友節奏能力與語言節奏創作的表現。
    (四)運用圖畫書進行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能增進小朋友對於力度與速度的理解與體驗。
    (五)運用圖畫書進行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能增進小朋友在音色的學習成效。
    (六)運用圖畫書進行肢體律動教學,可以提升小朋友肢體運用與表達的能力。
    (七)圖畫書蘊含豐富的肢體造型教學素材,有助於開展小朋友的表演潛能。
    (八)運用圖畫書進行角色扮演的教學,小朋友展現豐碩的學習成果。
    最後並依據結論提出對教學實務工作方面及未來研究方面的建議。
    在教學實務工作方面:
    (一)圖畫書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具有良好的教學效益,值得推廣。
    (二)教學的行動研究,是藝術教師提昇教學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值得嘗試。
    (三)各層級的教育行政單位,應提供藝術教師更多的協助,及多管道、多元的進修活動。
    在未來研究方面:
    (一)研究對象可以向下延伸至低年級或向上擴展至高年級進行縱向比較與研究。
    (二)圖畫書運用可發展結合視覺藝術或其他領域教學的課程模式。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the integration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 of Arts and Humanities Domain and the teaching outcome of music education and Performing Art Educ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utilized is action research. The subjects are students in third and fourth grade. Those students are from the school where the researcher served. The procedure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2)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During the first stag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ing retrospection and the reflection have been used in order to mortify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course design accordingly.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the second teaching process, is applied after the modificatio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eaching processes, the conclusions are drawn by the researcher, and are stated as follows:
    (1)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on the integration-teaching mode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Domain is feasible.
    (2)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can be propagated as a standard teaching model in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ing.
    (3)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teaching can reinforce learners’ ability in Rhythm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reative rhythmic language.
    (4)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in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ing can facilitat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in dynamics and tempo.
    (5)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in Arts and Humanities can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on tones.
    (6)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on th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 of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teaching can advance students’ ability in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and ability in thoughts expression.
    (7) The picture books enrich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in shape design is helpful in expanding learners’ potential in performance.
    (8)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teaching in role-playing can fruitfully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ac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lusions drawn,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on actual teaching and future studies:
    On actual teaching realm:
    (1)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icture book teaching and Arts and Humanities Domain has its merits in teaching. Therefore, it should be propagated.
    (2) The action Research in teaching setting is an effective way in advancing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Teachers should try to apply action research.
    (3) Different level of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 should provide more resources to Arts teachers, such as the accessibilities to on-job training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rs:
    (1) The research subjects of this sort should extend to different level of students such as to first and second graders or to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2) The application of picture books can be combined into visual arts teaching or other cross-curricula activities.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藝術與人文領域之內涵……………………………………… 10 第二節 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相關理論及研究……………………… 16 第三節 圖畫書應用的相關研究……………………………………… 26 第四節 音樂與表演藝術教學的相關理論……………………………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5 第二節 研究人員……………………………………………………… 49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51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整理……………………………………………… 53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56 第四章 課程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課程設計理念與內容………………………………………… 57 第二節 課程架構與教學大綱………………………………………… 59 第三節 第一階段試驗性教學………………………………………… 62 第四節 第二階段正式教學…………………………………………… 74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上的應用…………………… 92 第二節 運用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的音樂教學成效……………104 第三節 運用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表演藝術教學成效………12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0 第二節 建議……………………………………………………………135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137 二、外文部分……………………………………………………………141 附錄 附錄一 第一單元學習單………………………………………………143 附錄二 拼拼湊湊的變色龍學習心得記錄舉隅………………………145 附錄三 協同研究者教學觀察記錄舉隅………………………………146 附錄四 教學觀察記錄表………………………………………………147 附錄五 教學觀察評鑑記錄表…………………………………………148 附錄六 語言節奏創作表………………………………………………150 附錄七 老鼠娶新娘學習心得記錄舉隅………………………………151 附錄八 節奏測驗………………………………………………………152 附錄九 故事語言節奏創作……………………………………………153

    一、中文部分

    方徳隆(2001)。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王淑娟(2003)。兒童圖畫書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學童創造力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紫虹(2005)。主題統整式的圖畫書閱讀教學行動研究以-中年級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瑞蓉(2004)。低結構性素材應用於國小藝術統整課程之研究。國立新
    竹師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元洛(1980)。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朱雪雲(2005)。圖畫書視聽教材在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應用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培鈴(2001)。兒童圖畫書應用在幼稚園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北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何應傑(2003)。兒童閱讀圖畫書意義建購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阮佳瑩(2004)。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
    覺藝術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芝儀(2000)。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公司。
    吳芬玲(2004)。運用圖畫書實施全語文教學之研究-以「小榕樹兒童讀
    書會」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小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育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吳惠娟(2002)。以圖畫書引導兒童審美與表現的教學研究。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宜親(2001)。視覺創意思考應用於國小音樂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 良(2000)。淺語的藝術。台北,國語日報
    林朱彥(1988)。達爾克羅采與幼兒音樂節奏教學。國教之友,39(4),46-48。
    林佳燕(2003)。運用「故事」統整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雯芬(2002)。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與音樂統整課程設計及實施之行動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淑惠(2005)。國小六年級藝術課程統整之行動研究--以音樂與視覺藝
    術共通的藝術形式為主軸。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音樂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瓊蓁(2002)。親子共讀繪本歷程之互動與詮釋-以岩村和朗之十四隻
    老鼠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松居直(1981)幸せな種: 実子は全部で画用本を読んだ.(1995)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劉滌昭譯)。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周文敏(2004)。「創造性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
    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逸萍(2004)卡爾.奧福教育理念發展。奧福教育年刊,6,1-12。
    洪翠霞(2002)。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行動研究。屏東師範
    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台灣的觀察。美育月刊,91,11-18。
    徐季筠(2004)。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的運用-以康樂四年級為例。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素霞(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孫嘉妏(2001)。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粘鳳茹(2005)。二年級學童在圖畫故事書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表現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天治(1987)。藝術感通之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許宗仁(2003)。國小四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設計與實施問題之
    解決方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瑛珍(2005)。圖畫書教學應用於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學接納態度之
    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許鈺珮(2002)。視覺藝術作品輔助於國小音樂欣賞之教學研究。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瑞縈(2004)。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芳玲(2004)奧福教學理念運用於藝術與人文課程領域之實例與分享。奧福教
    育年刊(6),15-34。台北:中華奧福教育協會。
    郭麗玲(1991)。在畫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20-33。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工作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莊淑閔(2004)。「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行動研究~以國小
    四年級音樂課程為核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婉(1986)。幼兒音樂節奏教學。台北市:上誼文化。
    陳宏淑(2003)。兒童圖畫故事書翻譯原則之探討與應用。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秀如(2002)。視覺創造思考應用於創造性舞蹈之探討。元智大學資訊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如(2003)。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亞苹(2000)。國民小學九年一貫統整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以視覺
    藝術為核心之課程設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文(1992)。以圖畫輔助音樂教學之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
    陳惠齡(2006)。應用音樂發展多元智能。幼兒音樂教育。台北:中華奧福教育協會。
    陳麗槑(2005)。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與戲劇統整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台北:三民書局。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娟(2000)。國小學童圖畫書導賞及其插畫反應探討。國立台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惠華(1993)。幼兒音樂教師對沙克達克羅世教學法應有的認識。幼兒教育年刊,6,173-183。
    黃雯琪(2003)。藝術與人文領域統整課程教學之研究-達克羅茲教學法於
    音樂與表演藝術之應用。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黃淮麟(2001)。兒童對圖畫書插畫風格喜好發展。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
    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麗華(2005)。一位國小科任教師以繪本實施生命教育教學之研究。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台北:心理。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
    邁向課程新紀元(下)。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258-274。
    甯範恬(2003)。圖畫書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環境概念之研究。國立新
    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曉玲(2004)。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中年級學童同理心發展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琬雯(2002)。臺中市幼稚園教師運用圖畫書之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
    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淑惠(2002)。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能力指標分析與轉化。教師之友,44,3,33-42。
    廖春文(2001)。九年一貫統整課程:理念與設計實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管淑華(2002)。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復文圖書出版社。
    鄭明進(1998)。圖畫書的美妙世界。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鄭淑芬(2003)。圖畫書閱讀活動探究-以東師實小四年級美術班學童為
    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玲(2002)。以繪本媒介進行環境教育議題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淑雯(2003)。繪本運用在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嘉淑(2004)。如何透過童話繪本上Orff藝術課程。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統整。台北:中華奧福教育協會。
    歐用生(1999)。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圖書公司。
    鍾敏華(2003)。兒童繪本與兒童語文創造力之教學行動研究。國立台東
    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錢鍾書(1990)。錢鍾書論學文選。廣州:花城出版社。
    謝正瑜(2005)。兒童圖畫書的圖像語言表現賞析教學對兒童繪畫表現
    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藍家蕙(2004)。藝術感通理論應用於國小低年級音樂統整課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振明(2002)。圖畫書與兒童教育。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二、外文部分

    Beane,J.A.(1997).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hoksy, L.,Abramson,R.M.,Gilespie,A.,&woods,D.(1986).Teaching music in the twenty centu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Gage, N.L.(1978).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art of teaching. Teacher College Pres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Y.
    Glatthorn,A.(1994). Teacher development. In T.Husen & T.N.Po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2nd ED.).Vo1.10,5930-35.
    Hoffer, C.R.(1993). Introduction to Music Education.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Reimer, B.(1989).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2nd ED.).New York: Prentice Hall.
    Richardson, V.(1996).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beliefs in learning to teach. In J. P. Siqula, T. J. Butteru, & E. Guton(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2nd ed.)(pp.102-119).New York: Macmillan.
    Seashore,C.E.(1967).Psychologhy of music. New York: Dover.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