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慈紋 WU TZU WEN |
---|---|
論文名稱: |
透過教科書分析探討我國小學四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試測與實測之測量成就表現 The study explore fourth-graders’ Measurement achievement performance in the TIMSS 2003 field test and main survey through textbooks analysi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林碧珍
Pi-Jen Li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8 |
中文關鍵詞: | TIMSS 2003 、測量 、教科書 、四年級 |
外文關鍵詞: | TIMSS 2003, Measurement, textbook, fourth-graders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TIMSS 2003的試測與實測分別於2002年4月以及2003年5月實施,當時我國受測的國小四年級學生恰好分別使用「八十二數學課程標準」以及「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不同版本的教科書。
本研究利用TIMSS 2003試測與實測的共同測量試題,來比較兩次測驗的學生在測量的成就表現是否有差異。並進一步依照我國「八十二數學課程標準」以及「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分析各版本數學教科書是否涵蓋試題概念而影響國小四年級學生在測量的成就表現。
研究發現使用82年版課程的四年級學生與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的四年級學生在測量表現沒有顯著性差異。學生在測量概念上的表現是由於教材提供給學生不同的學習機會而造成不同的效果。不管是82年版或暫綱課程,測量概念只要是學生學過的都比沒有學過的學生有較好的成就表現。
一般而言,82年版課程在測量主題的學習進程上比暫綱課程來得早,但結果並非使用82年版課程的試測學生在測量試題表現優於使用暫綱課程的實測學生,因為使用暫綱課程的實測學生在三年級時已學過了相關的測量概念,所以其表現不比使用82年版課程的試測學生差。
本研究發現對學生較困難的測量概念包括:非相鄰兩階的單位化聚、時間的四則計算及化聚、地圖上的比例尺。學生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學過這些測量概念。
The field test and main survey of the TIMSS 2003 were conducted in April 2002 and May 2003 respectively in Taiwan. The fourth-graders who participated in field test and main survey used different textbooks of “the 1993 versio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Grade 1-9 Curriculum Temporary Guidelines”.
The study compared the Measurement achievement performance of TIMSS 2003 field test and main survey whether has the difference by the common Measurement items. And further analyzes various editions mathematics textbook whether covers the test question concept according to “the 1993 versio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Grade 1-9 Curriculum Temporary Guidelines” to affect the fourth-graders in the Measurement achievement performance.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fourth-graders using “the 1993 versio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Grade 1-9 Curriculum Temporary Guidelines” mad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Measurement concept causes the different effects because the teaching material provides different study opportunity for the students. No matter is “the 1993 version” or “Grade 1-9 Curriculum Temporary Guidelines”, the Measurement concept that the students studied had the better achievement performance than not studie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Measurement domain in “the 1993 version” is earlier than in “Grade 1-9 Curriculum Temporary Guidelines”, but the students’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using “the 1993 version” in field test wasn’t superior to the performance using “Grade 1-9 Curriculum Temporary Guidelines” in main survey. Because the third-graders using “Grade 1-9 Curriculum Temporary Guidelines” in main survey had studied the related Measurement concept, therefore their performance wasn’t worse than the students using “the 1993 version ” in field test.
The result revealed the students to handle the Measurement concept more difficult included: The non- neighboring two steps unit gathers, four fundamental rules of time calculate and gathers, the scale on the map. Students didn’t have good performance because they had not studied the Measurement concepts.
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秀月(2005):國小五年級學童融入試算表進行重量與容量的學習之成效。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王念慈(1999):國小一、二、三年級學童液體量與重量守恆概念發展之教學效果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慈莉(2005):國小三年級學童角概念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玉如(2003):台北市國小學童面積概念學習情形之探討。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振生(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時間化聚學習表現與補救教學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健誼(2002):直觀法則對K-6年級學童在體積概念學習上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連(2005):TIMSS 2003國小四年級科學測驗題目與國小課程內容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穎(2002):國小數學教科書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貞祥(1971):新數學的量與實測教學。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吳琪玉(2005):探討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1999與TIMSS 2003數學與科學之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瓊慧(2004):國際單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長度單位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2002):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1,24-36。
李宛倫(2005):國小學童量的保留概念之研究-以重量、體積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葉(2007):國小數學領域教科書角概念教材之內容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沈佑霖(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體積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祝瑛(1995):國中日常教學活動之生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報告。
周淑惠(2000):國小數學教育理念。取自:http://www.knsh.com.tw/E/E1/E1b/E1b2.html/
周筱亭(1998):從解題看新課程教師在職教育。國民小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267-273。
林佳穎(2001):國小四年級數學科學校本位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時間與重量單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姬(2005):國小六年級「體積」補充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慈容(2001):從單位量的觀點探討一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面積及體積概念。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芬(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童對物體輕重概念認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珍、蔡文煥(2003a):我國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國際教育成就測驗2003試測的數學成就表現。九十二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林碧珍、蔡文煥(2003b):四年級學生在國際教育成就調查試測的數學成就表現。科學教育月刊。
林碧珍、蔡文煥(2005):TIMSS 2003臺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5,2-38。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柯華葳(1993):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學實況調查。台灣省教育廳。
洪佳慧(2002):由教科書內容與性別面向分析我國國二學生在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R)的學習表現-生命科學以及環境與資源議題部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瑞鎂(2001):從「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探究台灣國二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承耀(2007):國小五年級學童容量單位合成與分解概念結構分析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徐存姮(2003):診斷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體積直觀迷思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乃忠(2006):基於模糊理論及試題反應理論探討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體積概念之發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敬文、黃金鐘(1989b):我國國小學童測量概念發展之研究(三)。國科會專題研究畫成果報告(NSC-77-0111-S153-01A)。
高敬文、黃金鐘(1992):我國國小學童測量概念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總結報告。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七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習作、教師手冊第八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一誠(2002):由我國國中教科書內容分析國二學生在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R)之表現:物理、科學探究與科學本質以及地球科學部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秋男(2004):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數理科表現升?或降?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結果。國科會記者會新聞資料。
張秋男(2005):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張淑怡(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容量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論文。
張碧芳(2005):我國國小學童長度間接比較概念認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曹博盛(2005):TIMSS 2003臺灣國中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3,2-34。
梁添水(1998):國小學童長度測量概念之研究-成長與學習。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月嬌(2005):九年一貫課程小學幾何教材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維展(2001):國小學童估量能力之研究分析-以高高屏三縣市五年級學童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天維、鍾靜(1997):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協助兒童認知發展的數學課程。板橋市: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許嵐婷(2003):國小五年級面積概念之教學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永倫(2006):我國八年級學生自然科教材與科學學習成就趨勢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立琇(2005):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1999與TIMSS 2003科學成就與學生特質之趨勢研究-以生命科學部分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玉(2002):國小學童時間單位量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政帆(2006):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中之科學自信心、價值觀及課堂活動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華(2002):探討國小四年級學童直觀面積概念在動態診斷教學下之成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穎希(2001):國中數學新舊教材之比較研究-從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的後續調查來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穆鶯(2005):九年一貫數學領域第二階段教科書量與實測教材之比較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
陳錦傳(1995):國小學童角的大小比較的解題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麥昌仁(2004):國小數學教科書評鑑研究-以九年一貫第二學習階段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經(1989):美國奧立岡州中小學教科書的選用。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391-412。台北:台灣書店。
游家政(1998):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與改進。北縣教育,21,75-83。
黃幸美(1999)。教師對兒童的長度知識與學習認知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175-190。
黃金泉(2003):國小四年級學童角的概念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偉蓉、林秋麗、陳文典(1993):國小學童對長度測量的認識。台北師院學報,6,43-66。
黃敏晃(1997):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之精神。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1-17。
甯自強(1993 a):國小數學科新課程的精神及改革動向-由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科學教育月刊,1(1),101-108。
甯自強(1993 b):「建構教學法」的教學觀-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國教學報,5,33-41。
甯自強(1993c):經驗、覺察及瞭解在新課程中的意義-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國小數學教育論文集(一),135-142。
楊瑞智(1996):量與實測教材。國民教育,35(7、8)。
詹棟樑(1989):教科書與意識型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1-37。台北:台灣書店。。
廖婉君(2002):國民小學中年級兒童對重量概念認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5)。國民小學數學實驗課程教師手冊第六冊。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6a)。國民小學數學實驗課程教師手冊第九冊。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6b)。國民小學數學實驗課程教師手冊第十冊。
劉好(1997):角的課程設計理念。國民小學數學課程研究發展小組,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202-214。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劉佳容(2002):我國國二學生在TIMSS 1999中之理化學習成就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蔣建忠(2002):K~六年級學童長度迷思概念的直觀規律類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美(1988):從皮亞傑的研究談幼兒長度實測能力的指導。國民教育,9(1),14-22。
蔡麗蓉(2003):國小數學科審定本教科書分數教材之內容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士鴻(2006):由TIMSS 2003的結果分析各國八年級學生科學學習成就與影響因素以及探討我國不同特質的班級理化課課堂活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珍(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時刻與時間量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皓元(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面積問題解題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玉芬(2003):國小三年級學童時間連續概念與週期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志芳(2003):中高年級國小學童時間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毓秀(2001):國小學生時間文字題解題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文正(2005):國小五年級學童角概念表現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賴季伶(2004):數學課程銜接之研究-以九十二學年度小學四年級康軒版教材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美如(2002):台北市國小中年級學童的長度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政吉(2001):國小四年級學童長度與面積概念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曉霞(1995):IEA研究及其方法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鍾靜(2001):認識量與實測的教材架構與能力指標。國民教育,41(6),6-13。
鍾靜(2003):九年一貫數學能力指標詮釋-時間概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二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2-2622-S-152-006。
鍾靜、魯炳寰、林素微(2001):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時間與速率。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出版。
顏秀玫(2004):我國小學四年級學生在「2003年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妙娟(2005):台北地區四、五年級學童面積概念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瑞珍(1991):國中數學教科書內容分析與內在評鑑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寧君(1998):國民小學高年級面積教材分析。國立嘉義師範學院86學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
譚寧君(1998a):國小兒童面積迷思概念分析研究。台北師院學報,11,573 - 602。
譚寧君(1998b):從兒童的時間迷思概念看教師對兒童知識的了解。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47-1062。
譚寧君(1999):從兒童的測量迷失概念看教師對兒童測量知識的了解。台北師院學報,12,407- 436。
Bobis, J. F.(1991). Using calculator to develop number sense. Arithmetic teacher, 38(5), 42-45.
Gelman, R. & Wenberg, H. (197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 conservation and compensation. University of Prennsylvania.
Hiebert, J.(1984). Why Do Some Children Have Trouble Learning Measurement Concepts? Arithmetic Teacher, 28, 38-43.
IEA.(n.d.). Completed Studies.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01, from http://www.iea.nl/Home/IEA/iea.html
IEA.(n.d.).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in TIMSS 2003. Retrieved May 5, 2005, from http://isc.bc.edu/TIMSS 2003i/countries.html
IEA.(n.d.). IEA Home. Retrieved May 5, 2005, from http://www.iea.nl/iea/hq/
IEA.(n.d.).TIMSS 2003 released items. Retrieved May 5, 2005, from http://isc.bc.edu/TIMSS 2003i/released.html
Kamii, C. & Clark, F. B.(1997). Measurement of Length: The Need for a Better Approach to Teach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 197(3), 116-121.
Martin, M. O., Mullis, I. V. S., & Chrostowski, S. J.(2004). TIMSS 2003 technical report(Eds.). Chestnut Hill, MA: TIMS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artin, M.O.(2005). TIMSS 2003 User Guide for the International Database.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Gonzalez, E. J., and Chrostowski, S. J.(2004). TIMSS 200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Chestnut Hill, MA: Boston College.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Smith, T. A., Garden, R. A., Gregory, K. D., Gonzalez, E. J., Chrostowski, S. J., & O’Connor, K. M.(2003). TIMSS assessment frameworks and specifications 2003(2nd Ed.). Chestnut Hill, MA: TIMS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Boston Colleg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Author.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Piaget, J.(196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Translated by A.J.Pome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iaget, J., Indelder B., & Szeminska, A.(196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Geomet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Robitaille, D. F.(1992).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Issues and Ways Overview.
Robitaille, D. F.(1993). Curriculum Frameworks for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IMSS Monograph .No.1. Pacific . Educational press, Vancouver, Canada.
Robitaille, D.F. and Garden, R. A.(1996). Design of the Study in D. F. Robitaille & R.A. Garden(Eds.), TIMSS Monograph No. 2:Research Questions & Study Design. Vancouver, Canada: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Wagemaker, H.(2001).Preface.In I.V.S. Mullis et al.,TIMSS assessment frameworks and specifications 2003(pp.i-ii).Chestnut Hill,MA:Boston College.
Walker, D. A.(1976). The IEA Six Subject Survey:An Empirical Study of Education in Twenty-One Countries. Stockholm;New York:John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