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勤益
論文名稱: 脈寬分析技術於核輻射能譜量測之應用
A Novel Pulse Height Analysis Technique for Nuclear Spectroscopy
指導教授: 周懷樸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原子科學院 -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4
中文關鍵詞: 脈寬分析能譜分析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核子工程領域當中,輻射偵檢測量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目前輻射偵測系統隨著輻射技術在各方面的應用發展而大量地被使用及需要。輻射偵測系統利用核儀對於核輻射引起各種效應的計量,由於能量的轉移,可以使試樣受輻射作用而發生變化。
    傳統輻射偵測系統使用類比式脈高分析技術,雖然擁有極佳的解析度和電路反應時間,但由於類比電路機具厚重,對於室外環境量測並不方便,為了改善類比模組機具移動上的不便,數位化是必然的趨勢。近年來甚為流行的數位脈高分析技術,使用數位訊號處理器來分析脈高其輸出率約每秒一千個計數值,然而比起傳統的類比系統卻慢了好幾倍,此缺點無疑成了實現及時系統的障礙;然而造成系統效率低弱的原因在於大量的數位訊號須經由數位訊號處理器做繁雜的數學運算。有鑑於此,本論文將採用脈寬分析來設計能譜分析儀,利用其具備類比系統優秀的即時處理能力以及數位系統卓越的抗雜訊,達到系統可攜化、穩定化和硬體溝通介面通用化來分析核幅訊號。
    論文中使用標準實驗儀器驗證脈寬分析的原理,並將脈寬分析的原理使用積體電路和可邏輯化元件,配合本實驗室所發展的個人數位助理可攜式輻射偵檢儀來實際量測核種。


    目錄 誌謝……………………………………………………………………Ⅰ 摘要……………………………………………………………………Ⅱ 目錄……………………………………………………………………Ⅲ 圖片目錄………………………………………………………………VI 表格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脈寬分析的應用…………………………………………3 1.2.1 核電廠集水槽排水輻射監測儀…………………3 1.2.2 核幅醫療影像系統………………………………4 1.2.3 大氣輻射狀況之測量與研究……………………6 1.2.4 高劑量或惡劣環境輻射場之監控測量與研究…7 第二章 文獻回顧……………………………………………………8 2.1 類比式脈高分析…………………………………………8 2.2 數位化脈高分析與微分線性度的應用 ………………10 2.2.1 系統架構 ………………………………………11 2.2.2 脈高分析 ………………………………………11 2.2.3 微分非線性度 …………………………………13 2.2 脈寬分析技術於能譜分析儀的應用 …………………15 2.2.1 系統架構 ………………………………………15 2.2.2 原理 ……………………………………………15 2.2.3 非線性度 ………………………………………17 第三章 原理與實驗驗證 …………………………………………19 3.1 前置放大器量測實驗驗證脈寬分析理論 ……………20 3.1.1 脈寬分析實現通道量測的系統架構 …………20 3.1.2 脈寬分析實現通道量測的量測結果 …………21 3.2 整形放大器量測實驗與分析理論 ……………………25 3.2.1 脈寬分析實現通道量測的系統架構 …………26 3.1.2 脈寬分析實現通道量測的量測結果 …………26 第四章 系統實現及校正 …………………………………………28 4.1 以脈寬分析實現輻射偵檢系統的架構 ……………28 4.1.1 脈高脈寬轉換電路 ……………………………29 4.1.2 計數器及通訊模組控制器 ……………………30 4.1.3 可程式化邏輯元件實現介面電路 ……………31 4.1.4 個人數位助理顯示模組 ………………………33 4.2 前置放大器端系統量測測試 ………………………35 4.2.1 前置放大器端硬體電路操作 …………………37 4.2.2 校正分析 ………………………………………37 4.3 整形放大器端系統量測測試…………………………41 4.3.1 校正分析 ………………………………………43 4.3.2 校正結果 ………………………………………45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47 5.1 結論 ……………………………………………………47 5.2 未來展望 ………………………………………………47 參考文獻 ……………………………………………………………50 附錄 圖目錄 圖1.1 數位核幅系統基本架構………………………………………2 圖1.2 核電廠集水槽轉向廢液槽處理之雨水導流…………………4 圖1.3 PSPMT核輻射數位影像系統架構圖…………………………5 圖2.1 線性滑軌(Wilkinson)類比數位轉換器 ……………………9 圖2.2 圖解連續近似ADC操作時序……………………………… 10 圖2.3 數位脈高分析系統架構 ……………………………………11圖2.4 脈高分析流程圖 ……………………………………………12 圖2.5 波形重疊現象 ………………………………………………13 圖2.6 微分線性度比較圖………………………………………… 14 圖2.7 脈高分析系統架構………………………………………… 15 圖2.8 脈高脈寬實驗量測………………………………………… 16 圖2.9 脈高脈寬轉換器電路架構………………………………… 16 圖2.10 脈高脈寬轉換器脈波時序圖……………………………… 17 圖2.11 校正基準線實驗結果 ………………………………………18 圖2.12 137Cs脈寬分析和MCA的比較………………………………18 圖2.13 241Am脈寬分析和MCA的比較………………………………18 圖3.1 前置放大器輸出量測基本架構…………………………… 21 圖3.2 前置放大器脈寬與脈高量測結果………………………… 22 圖3.3 前置放大器取指數的脈寬與脈高關係……………………23 圖3.4 前置放大器脈高與頻譜位址的對應關係………………… 23 圖3.5 前置放大器脈寬與頻譜位址量測結果 ……………………24 圖3.6 前置放大器取指數的脈寬與頻譜位址關係 ………………24 圖3.7 整形放大器輸出之近似波形 ………………………………25 圖3.8 整形放大器輸出量測基本架構 ……………………………26 圖3.9 整形放大器脈寬與脈高量測結果 …………………………27 圖3.10 整形放大器取指數的脈寬與脈高關係 ……………………27 圖4.1 脈寬分析輻射偵檢系統 ……………………………………28 圖4.2 整形放大器端脈高脈寬轉換器 ……………………………29 圖4.3 前置放大器端脈高脈寬轉換器 ……………………………30 圖4.4 可程式化邏輯元件實現介面電路圖 ………………………32 圖4.5 系統操作時序圖 ……………………………………………32 圖4.6 脈寬分析硬體量測核種結果 ………………………………36 圖4.7 PDA通道與能量分析圖 …………………………………… 39 圖4.8 PDA通道與能量分析圖(對數) ……………………………39 圖4.9 核種脈寬與能量分析圖 ……………………………………40 圖4.10 核種脈寬與能量分析圖(對數) ……………………………40 圖 4.11 不同核種使用脈衝寬度分析在PDA顯示的量測結果 ……42 圖4.12 PDA脈衝通道對能量的最小回歸曲線分析 ………………44 圖4.13 PDA脈衝寬度對能量的最小回歸曲線分析 ………………44 圖4.14 二階多項式PDA脈衝通道對能量的最小回歸曲線分析 …45 圖4.15 二階多項式脈衝寬度對能量的最小回歸曲線分析 ………46 圖4.16 二階多項式能量對PDA脈衝通道的最小回歸曲線分析 …46 表目錄 表4.1 PDA機種採用iPAQ H3970的規格……………………………34 表4.2前置放大器核種脈衝通道、寬度與能量整理表………………38 表4.3整形放大器核種脈衝通道、寬度與能量整理表……………… 43

    [1] Glenn F. Knoll, “Radiation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3rd Edi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2000).
    [2]台電核一廠廢液槽28計畫期末報告
    [3] H. P. Chou, D.T. Lay, and H. W. Wang, “A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maging System for Nuclear Radiography”, Industrial Radiation and radioisoptope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 ― IRRMA’99
    [4]黃培城,周懷樸,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Based Portable Radiation Spectrometer”,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碩士論文,2004.
    [5] Paulo C.P.S. Simões,José C. Martins and Carlos M.B.A. Correia, ”A New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Applications in Nuclear Spectroscopy”, IEEE Trans. Nucl. Sci. , Vol. 43. No. 3, June 1996.
    [6] H. H. Tseng, J. Y. Wu, and T. Y. Liaw, “A Pulse Width Analyzer for Portable Radiation Spectrometer and Dosemeter”, Intl. Conference on Radiation Dosimetry and Safety, Mar.31-Apr.2, 1997, Taipei, Taiwan, ROC, Abs. No. 302, p.391-396
    [7] Multichannel Analyzer Components,http://www.amptek.com
    [8] IPAQ 3970 specification, http://www.compaq.com/pda
    [9] ATMEL’s 8-bit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datasheet, http://www.atmel.com
    [10] ALTERA’s Stratix2 EP2S60 Device Family datasheet, http://www.altera.com
    [11] QuartusⅡ Design Software for PCs,
    http://www.altera.com/products/software/products/quartus2/qts-index.htm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