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瑞玲
CHANG, JUI-LING
論文名稱: 客語顏色詞研究-以東勢大埔腔為例
A Study on Color Terms in the Hakka Dialect - a Case Study of Dapu Accent in Dongshi District
指導教授: 鄭縈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東勢顏色詞
外文關鍵詞: Dongshi, Color Term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顏色是借助物體表面所反射光的程度透過感覺器官而獲得的色覺,而顏色詞顧名思義,是指透過顏色來表達事物,不同民族、不同文或或不同的社會階層對各種顏色詞有著不同的感知。
    在台灣本土語言中,各族群對於物體顏色描摹的形容詞繁多而且呈現的方式多樣,有單音詞、疊字詞、ABB等形式,對於各種物體的外表現象描述得細膩且貼切。而東勢大埔客語中也有許多對顏色做描繪的辭彙,呈現的方式多樣化,因此本研究就是以東勢大埔客語中出現的顏色詞作為研究對象,提出探討與分析。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語料來源及研究架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將歷來學者對顏色詞的研究成果做一個整理與回顧,並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第三章為研究主題,探討大埔客語中顏色詞的分類、構詞方式、語法及象徵意義;第四章為結語,為全文的討論做一個回顧與統整,呈現本文結果的主要發現、貢獻,以及本研究的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的相關建議。


    A Study on Color Terms in the Hakka Dialect - a Case Study of Dapu Accent in Dongshi District

    第一章 緒 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1-1關於東勢客家話 1 1-1-2民間文學採集及教材編輯的經過 2 1-1-3問題的發現 4 1-1-3-1顏色詞的分類 4 1-1-3-2顏色詞的構詞方式 4 1-1-3-3顏色詞的語法功能 5 1-1-3-4顏色詞所代表的意義及適用的對象 5 1-2 研究問題 6 1-3研究步驟 7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7 1-4-1研究範圍 8 1-4-2研究限制 8 1-5論文架構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2-1構詞方法 10 2-1-1「詞」的定義 10 2-1-2漢語的構詞方式 13 2-1-2-1楊秀芳(1991) 13 2-1-2-2羅肇錦(1990) 18 2-1-2-3陳寶條(1992) 19 2-1-2-4符淮青(2004) 20 2-1-2-5涂春景(2005) 23 2-1-2-6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6) 25 2-1-3顏色詞的構詞方式 28 2-1-3-1楊璇(1995)《談顏色詞的構成及語法特點》 28 2-1-3-2劉沛慈(2003) 30 2-1-3-3謝新暎(2006) 30 2-1-3-4曹成龍(2002)《漢語顏色詞研究》 31 2-1-3-5黃佳文(2003) 34 2-1-3-6王卉(2005) 34 2-1-3-5顏色詞構詞的綜合整理 35 2-1-4小結 38 2-2顏色詞的定義與分類 39 2-2-1基本顏色詞的定義 39 2-2-1-1 Berlin和Kay(1969) 39 2-2-1-2詹人鳳(1997) 40 2-2-1-3小結 40 2-2-2顏色詞的分類 41 2-3顏色詞的語法功能 43 2-3-1楊璇(1995) 43 2-3-2曹成龍(2002) 45 2-3-3小結 47 2-4顏色詞的象徵意義及描摹對象 48 2-4-1劉沛慈(2003) 49 2-4-2曹成龍(2002) 49 2-4-3吳開秀(2002) 50 2-4-4蔡宇蕙(2004) 51 2-4-4小結 52 第三章 東勢客語顏色詞分析 54 3-1東勢客語顏色詞的分類 54 3-1-1基本顏色詞 55 3-1-2非基本顏色詞 57 3-1-3現代漢語語及東勢客語顏色詞的差異 62 3-1-4「青」色所代表的顏色 63 3-1-5小結 64 3-2東勢客語顏色詞的構詞方式 66 3-2-1單純詞 66 3-2-2合成詞 67 3-2-3小結 75 3-2-3-1同義色的區別 75 3-2-3-2顏色詞重疊形式的探討 84 3-3東勢客語顏色詞的語法功能 93 3-3-1顏色詞的構詞能力 100 3-3-2小結 103 3-4東勢客語顏色詞的語義發展 103 3-4-1東勢客語顏色詞的象徵意義 104 3-4-2東勢客語顏色詞中的專有名詞 116 第四章 結 論 120 4-1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120 4-2本文尚未完成的目標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124 參考文獻 127

    參考文獻
    Berlin&Kay.1969.《Basic Color Tre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ISBN 1-57586-162-3 )。
    王卉.2005.〈淺析現代漢語顏色詞的構成、分類及特點〉,《語文月刊》 1-2期,30-31。
    王苹.2008.〈漢語中「單音節顏色詞+疊音後綴」結構的顏色詞〉,《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140-141。
    王振國.1995.〈文人筆下的顏色詞〉,《張掖師專學報綜合版》,第12卷第1期,65-68。
    江俊龍.1988.〈論東勢客家話的單音詞〉,《台灣源流》八十七年秋季刊,p105-118。
    江俊龍.1996.《台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俊龍.1998.〈台中東勢客家方言中的外來語〉,《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585-598。
    江俊龍.2002.《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敏華.1999.《台中縣東勢客語音韻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敏華.2002.〈東勢客家話的重疊結構與變調〉,《臺灣大學Language And Linguistics》,543-567。
    吳開秀.2002.〈談漢語顏色詞的語義功能〉《阿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二期,53-55。
    呂嵩雁.1993.《台灣饒平方言》,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宇明.1996.〈論詞與重疊的意義〉,《世界漢語教學》,10-19。
    李燕.2004.〈漢語基本顏色詞之認知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卷,第二期,64-67。
    李晶.2008.〈淺析意漢顏色詞彙的文化伴隨意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十九卷,第三期,68-70。
    周建.2006.〈論顏色詞的文化內涵〉,《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第21卷,第二期,社會科學版,85-86。
    馬清華.1997.〈漢語單音形容詞二疊式程度意義的制約分析〉,《語言研究》,第二期(總第32期),31-41。
    胡萬川、陳嘉瑞.1996-2000.《東勢鎮客語民間故事一至七輯》。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萬川、陳嘉瑞.1994-2003.《東勢鎮客語歌謠集一至三輯》。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邱昀儀.2005.《東勢客語變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靖雅.1999.《唐詩視覺意象語言的呈現-以顏色詞為分析對象》,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淑娟.2008.〈台灣閩南語重疊形式形容詞之結構分析及其變調研 究〉,《主題論文》,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創刊號,27-48。
    徐登志.2001.《大埔音˙東勢客》。台中:台中縣東勢國民小學。
    徐登志.2004-2006.《大埔音˙東勢客―三字經上、下冊》。台中:台中縣東勢國民小學。
    徐登志.2000-2008.《大埔音客語讀本一至七冊》。台中:台中縣東勢國民小學。
    徐登志.2004-2010.《大埔音客語童詩童謠一至八冊》。台中:台中縣東勢國民小學。
    徐登志、劉玉蕉、張瑞玲.2005.《臺灣大埔音客語辭典》。台中: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東勢國民小學。
    徐登志、劉玉蕉.2004-2006.《大埔音客語教本一至三冊》。台中: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東勢國民小學。
    徐登志.1997.《寮下徐老師講古》。台中:大甲河文化出版社。
    徐登志.2006.《徐老師說往語》。台中: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
    徐登志.2006.《寮下徐老師賭令分你揣》。台中: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
    高芳.2006.〈論顏色詞彙的文化內涵〉《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6卷第6期,169-172。
    涂春景.2005.)《臺灣客語的詞彙和語法》。台北:三民書局。
    張玲瑛.1987.《客語的構詞與語法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清常.1991.〈漢語顏色詞大綱〉,《語言教學與研究》,61-83。
    張莉敏.1998.《中文裡有關顏色的譬喻用法》,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雁雯.1998.《台灣四縣客家話構詞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驊.1994.《現代漢語後綴及其構詞問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寧.2006.〈顏色詞的文化蘊涵探析〉,《唐都學刊》,第22卷第1期,125-127。
    曹成龍.2002.《漢語顏色詞研究》,黑龍江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曉民、崔鳳娟.2007.〈顏色詞的認知研究〉《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6期,175-177。
    婁捷.2008.《現代漢語基本顏色詞詞義研究》,汕頭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
    現代漢語辭典.2008.台北:商務印書館
    符淮青.1996.《詞義的分析和描寫》。北京:語文出版社。
    符淮青.2004.《現代漢語詞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連金發.2000.〈構詞學問題探索〉,《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61-78。
    陳家旭、秦蕾.2003.〈漢語基本顏色詞的範疇化及隱喻化認知〉,《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二期,75-77。
    陳寶條.1992.《國語構詞法舉例》。高雄:復文出版社。
    陳艷陽.2008.〈漢語顏色詞的文化分析〉,《宜春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110-113。
    黃圣嬰.2008.〈淺談漢語顏色詞-從顏色詞的形成和特點說起〉,《語言新觀察》,124-125。
    黃佳文.2003.《台灣東勢客語表性狀詞的語義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芳.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璇.1995.〈談顏色詞的構成及語法特點〉,《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81-84。
    萬獻初.2004.《漢語構詞論》。湖北:人民出版社。
    董忠司.1994.〈東勢客家語音系略述及其音標方案〉,《台灣客家話論文集》。台北:文鶴圖書公司出版
    葉軍.2000.〈關於建設現代漢語顏色詞屬性庫的構想〉,《語言文字應用》,44-48。
    詹人鳳.1997.《現代漢語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沛慈.2003.《台灣閩南語顏色形容詞ABB形式之語意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鈞杰.1999.《同源字典補》。北京:商務印書館。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1993.《漢語的構詞法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蔡宇蕙.2004.《李賀、李商隱「設色穠麗」的詩歌色彩析論》,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縈.1991.《漢語基本顏色詞的結構與變遷》,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盧廣誠.1996.《從韻律構詞觀點研究台閩語重疊詞之結構》,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新暎.2006.〈漢語顏色詞初探〉,《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56期,7-10。
    戴浩一.2007.〈中文構詞與句法的概念結構〉,《華語文教學研究》,1-30。
    鍾榮富.2004.《台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羅肇錦.1985.《客語語法》。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羅肇錦.2000. 《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