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絹自九○年代崛起,其創新的風格引發當代言情界的書寫風潮,而有言情天后之美稱。研究者基於身為席絹之讀者與研究者的雙重身份,在精讀與審閱之後,針對席絹文本中所呈現的女性形象、言情的書寫特色,及其身為女性作者在書寫中浮露或潛藏之女性意識做分析,以探討席絹在言情書寫之外的其他可能。本論文分成五章論述。
論文首章,說明席絹作品與言情小說之相關性,社會大眾對言情小說的評價,及讀者對席絹言情小說的褒貶。由女性作者書寫出的言情小說帶給女性讀者的影響能否跳脫出性別刻板印象。本章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席絹作品與言情小說、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探討席絹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從這些形象去探討女性的意識狀態。席絹塑造的女性角色,在傳統性別制約,及女性自我覺醒下呈現的各是何種樣貌。
第三章探討席絹的言情書寫特色,除了承襲通俗情愛的浪漫外,還有何創新的情節,成為其個人書寫的風格。
第四章從席絹作品中的女性視野,來觀看愛情、男女、婚戀、親子等關係。並從作品中的女性來看席絹個人的女性意識。
第五章為結論。除了對本論文論述做一回顧外,並重審與定位席絹的作品,並給予作者於言情書寫以外,轉型或深化其作品的建議。
一、席絹作品
1. 席絹:《交錯時光的愛戀》(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2. 席絹:《吻上你的心》(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3. 席絹:《浪漫一生又何妨》(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4. 席絹:《雪兒姑娘》(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5. 席絹:《使你為我迷醉》(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月)
6. 席絹:《追尋今生的最愛》(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2月)
7. 席絹:《戲點鴛鴦》(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4月)
8. 席絹:《今生只為你》(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7月)
9. 席絹:《長辮子精靈的情事》(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9月)
10. 席絹:《獨自去偷歡》(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11. 席絹:《搶來的新娘》(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12. 席絹:《請你將就一下》(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月)
13. 席絹:《上錯花轎嫁對郎》(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3月)
14. 席絹:《女作家的愛情冒險》(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5月)
15. 席絹:《罌粟的情人》(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7月)
16. 席絹:《瀟灑出閣》(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9月)
17. 席絹:《這個男人有點酷》(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18. 席絹:《親愛的,你被我設計了!》(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月)
19. 席絹:《小惡魔的人間實習》(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3月)
20. 席絹:《君須憐我》(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5月)
21. 席絹:《涼夏校園紀事》(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7月)
22. 席絹:《愛我不必太痴心》(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8月)
23. 席絹:《巧婦伴拙夫》(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24. 席絹:《心動沒有道理》(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2月)
25. 席絹:《花龍戲鳳》(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3月)
26. 席絹:《相思已是不曾閒》(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4月)
27. 席絹:《歪點擒郎》(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6月)
28. 席絹:《富家女》(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8月)
29. 席絹:《點絳唇》(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30. 席絹:《純屬意外》(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2月)
31. 席絹:《我就是賴妳,怎樣?!》(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2月)
32. 席絹:《這次來真的》(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4月)
33. 席絹:《最好別愛我》(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6月)
34. 席絹:《愛妳的十個理由》(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9月)
35. 席絹:《火焰解語花》(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36. 席絹:《何妨錯到底》(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2月)
37. 席絹:《未曾相識》(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4月)
38. 席絹:《紅袖招》(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6月)
39. 席絹:《逢魔時刻》(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
40. 席絹:《嫁禍》(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2月)
41. 席絹:《輕掬妳心》(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3月)
42. 席絹:《旭日焚身》(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8月)
43. 席絹:《水戀月》(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
44. 席絹:《傾星》(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45. 席絹:《兩小無嫌猜》(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46. 席絹:《極惡梅關係》(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月)
47. 席絹:《心有所屬》(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4月)
48. 席絹:《不請郎自來》(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8月)
49. 席絹:《城堡裡沒有公主》(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50. 席絹:《喜言是非》(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2月)
51. 席絹:《別讓相思染上身》(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4月)
52. 席絹:《妹妹》(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9月)
53. 席絹:《怪丫頭》(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月)
54. 席絹:《囚蝶》(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2月)
55. 席絹:《當家主母》(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5月)
56. 席絹:《今生住定》(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7月)
57. 席絹:《迷路》(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2月)
58. 席絹:《報恩那麼難》(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4月)
59. 席絹:《小鬼亮晶晶》(台北:萬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8月)
60. 席絹:《只求安心》(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月)
61. 席絹:《相思與君絕》(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月)
62. 席絹:《我的藍》(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5月)
63. 席絹:《珠玉在側》(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64. 席絹:《墨蓮》(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65. 席絹:《第二》(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3月)
66. 席絹:《皇上說的是》(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8月)
67. 席絹:《男帝》(台北:飛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二、 專書著作(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英譯部分則依作者字母A~Z順序排列)
(一)中文部分
1.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市: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5。
2. 朱光潛:《談文學》(台南:文國),1983。
3. 呂秀蓮:《兩性問題女性觀》(臺北:前衛出版社),1990。
4. 呂政達:《偷看:解讀台灣情色文化》(臺北:張老師),1995。
5. 何春蕤:《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臺北:皇冠),1994。
6.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臺北市:台灣商務),1995。
7.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臺北市:臺灣商務),1995。
8. 林芳玫:《權力與美麗:超越浪漫說女性》(台北市:九歌), 2005。
9.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台灣商務), 2006。
10.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市:里仁),2003。
11. 邱江宁:《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模式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5。
12.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台北:東大),1989。
13.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臺北:業強),1991。
14. 林燿德、孟樊主編:《流行天下:當代臺灣通俗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1992。
15.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市:麥田),2002。
16. 夏念西:《變心女人:新好女人破框的必要》(臺北:時報文化),1995。
17. 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台北:一家親文化),2002。
18.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臺北:同光出版社〉,1980。
19. 許宜銘:《靈慾情色愛-現代男女深層情愛探索》(臺北:生命潛能文化),2000。
20. 郭洪紀著:《被顛覆的文明:人類情慾主體的自由放縱、控制操弄與顛覆解放的異化反思(The Overturned Civilization)》(臺北市:慧明文化),2002。
21.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2004。
22.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市:時報文化),1993。
23.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臺北:五南),2003。
24.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
25. 紫石作坊編著:《愛情是什麼?》(臺北縣板橋市:一覽文化),2006。
26. 游喚、徐華中編著:《現代小說精讀》(台北:五南),2005。
27.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28. 鄭明娳:《通俗文學》(台北市:揚智),1993。
29.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市:臺灣商務),2006。
30. 謝臥龍:《兩性、文化與社會》(台北:心理),1996。
31. 龍協濤:《文學解讀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 1993。
32.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Reader-response theory》(臺北市:揚智文化),1997。
33.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台北:台灣商務),1992。
34.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1996。
(二)英譯部分
1. Dominic Strinati著;袁千雯譯:《通俗文化理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5。
2. 裘伊.瑪姬西絲(Joy Magezis)著;何穎怡譯:《女性研究自學讀本》(臺北:女書),2000。
3. 茱迪斯.羅汀(Judith Rodin)著;林蓼攸譯:《新美麗主義》(臺北:自立晚報;吳氏總經銷),1993。
4. Nancy J. Chodorow原著;張君玫譯:《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臺北:群學),2003。
5. 諾米‧吳爾夫(Naomi Wolf)著,何修譯:《美貌的神話》(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
6. 羅思瑪莉‧佟恩(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文化),1996。
三、 學位論文
1. 周代玲:《愛情的海市蜃樓──羅曼史小說對國中女學生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2. 林英杰:《製造浪漫消費愛情──台灣羅曼史小說的產銷與閱讀文化》(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3. 范翠玲:《席絹小說及其流行現象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4. 許秀珮:《羅曼史小說:女人寫給女人的書》(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5. 陳淑姻:《國中女學生閱讀羅曼史小說之認知真實與其兩性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6. 鄭雅佩:《言情小說女性讀者與文本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7. 賴育琴:《台灣九○年代言情小說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四、 期刊、報紙、網路資料
(一)期刊
1. 王鍾和:〈父母對孩子閱讀言情小說因應之道〉,《學生輔導》第73期,2001年。
2. 李文玫:〈性別意識形成與覺醒之探究〉,《龍華學報》第16卷,2000。
3. 李滙群:〈瓊瑤席絹痞子蔡∕冰棒可樂冰淇淋〉,《語文世界》第一期,2001。
4. 李嘉齡、李嘉宜:〈言情小說對女性性別角色的建構-以台大電機系BBS羅曼史版的發言為例〉,《清雲學報》第二二卷第一期,2002年6月。
5. 孫治本:〈網路文學快速變臉〉,《書香遠傳》,2006年8月。
6. 馬森:〈我看言情小說〉,《文訊雜誌》,2000年4月。
7. 許哲銘:〈「言情小說」的轉化力量〉,《教育社會學通訊》,2001年4月。
8. 楊芳枝:〈暢銷書的專題密碼〉,《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三十一期,2005年5月。
9. 蔣益:〈言情小說由古典向現代的嬗變〉,《船山學刊》第四期,2000。
10. 謝淑美:〈愛情小說在台灣-那些人在看愛情小說?〉,《精湛》第23期,1994年9月30日。
11. 蘇綾:〈文學良心與市場流行-「通俗文學」討論會〉,《文訊》第26期,1986年10月。
12. 魏曉玲:〈有質感的羅曼史小說〉,《網路e世界》第10卷,2001年1月。
(二)報紙
1. 王德威:〈X世代的言情小說-新鴛鴦蝴蝶夢〉,《聯合報》第41版(讀書人周報),1996年12月9日。
2. 王蘭芬:〈言情小說天后席絹九年寫了52本書〉,《民生報》A12版(文化風信),2002年8月9日。
3. 王蘭芬:〈誰最色〉,《民生報》,2001年3月14日。
4. 卡維波:〈取締言情小說,製造黃色恐怖〉,《中國時報》第15版(時論廣場),2001年3月10日。
5. 林全洲:〈書香園地/期待新瓊瑤〉,《聯合報》第19版(大台北生活圈),2000年10月3日。
6. 徐淑卿:〈娘子相公愛的過火〉,《中國時報》第42版(開卷版),1995年11月16日。
7. 張宛瑜:〈席絹談情說愛,彼岸青年迷戀〉,《勁報》第L5版,2000年12月30日。
8. 陸蓉之:〈從言情小說看情慾解放的G世代〉,《中國時報》第21版(文化評論),2001年3月21日。
9. 黃福其:〈性愛露骨,言情小說逾九成真色情〉,《聯合晚報》第4版(話題新聞),2001年3月7日。
10. 劉玄寧:〈席絹:滲透積優股-愛情小說專家〉,《星報》第15版,1999年12月10日。
11. 趙慧琳:〈言情小說錯誤性別觀甚於情色〉,《聯合報》第14版(文化版),2001年3月21日。
12. 趙慧琳、林新輝:〈言情小說變色限制級內容氾濫〉,《聯合報》第14版(文化版),2001年3月9日。
13. 簡孝貞:〈大女孩愛の初體驗—國高中女生閱讀羅曼史小說現象解析〉,《中國時報》第35版(開卷),2002年11月3日。
(三)網路資料
1. 席絹中文網――席絹小說全集,網址:http://xijuan.com/xijuan/
2. 國際邊緣‧黃色言情小說專題,網址:
http://intermargins.net/Forum/2001%20Jan-June/Erotic%20Romance%20Novels/erview04.htm
3. 趙志民:<淺談新時期愛情小說的進化>,2007年7月14日。
網址:http://youth.lcu.edu.cn/news/33/2007714190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