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玉青
論文名稱: 《論語》中有關孔子形象與君子形象章節之修辭現象的探索
To explore the image of Confucius and the image of gentleman rhetorically in Analects of Confucius
指導教授: 黃陶陶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論語孔子君子修辭
外文關鍵詞: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fucius, gentleman, rhetoric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語》記載孔子思想,不只是學術界公認較可靠的主要典籍,而且善於運用修辭技巧。本研究以孔子形象及君子形象為主題來探討修辭。參酌各家所分修辭名稱,視《論語》實際狀況,刪除不常出現的修辭,並加入「兼用」、「連用」進行修辭現象分析。以「譬喻」、「比擬」、「反覆」、「反語」、「頂真」等二十五項為分類的依據,。此外,本研究在各修辭分類之下舉例說明,並針對各種修辭的使用做次數的統計。本研究發現《論語》各章雖為短篇,而修辭兼用與連用種類之多,亦可見《論語》一書以語言材料,運用各種修辭方法,充分傳達《論語》作者的思想與情感。


    Analects of Confucius catalogs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It’s not only a publicly main document but also good at rhetoric.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mage of Confucius and the image of gentleman(It’s a person of noble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in Confucian tradition)to treat rhetoric. And this research refers to the assortment of great researchers and it deletes some rhetoric that didn’t appear in the book. Besides, it adds in the concurrent rhetoric and the successive rhetoric. It’s twenty five literay elements in all. For example, simile, personification, repetition, irony, thimble, thimble.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take some examples to account for all the rhetoric assortments, and gather statistics for them.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although the chapters in Analects of Confucius are short, but the use of the concurrent rhetoric and the successive rhetoric is quite a lot. So the book makes use of every rhetoric to expres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writer adequately.

    第一章 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解釋與相關研究 2 第三節 研究之範圍與工具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3 第二章 以孔子形象為主的修辭現象分析(上) 15 第一節 好學樂道的孔子 15 第二節 誨人不倦的孔子 19 第三節 好惡分明的孔子 23 第四節 真情流露的孔子 31 第五節 溫良恭儉讓的孔子 34 第六節 所用修辭格統計 38 第三章 以孔子形象為主的修辭現象分析(下) 40 第一節 中庸不偏執的孔子 40 第二節 重視實學的孔子 41 第三節 注重養生的孔子 41 第四節 樂天知命的孔子 41 第五節 積極救世的孔子 41 第六節 所用修辭格統計 41 第四章以君子形象為主的修辭現象分析 41 第一節 君子的本質與條件 41 第二節 君子的言行與修養 41 第三節 君子的待人與處世 41 第四節 君子的所惡與戒畏 41 第五節 君子的典範 41 第六節 所用修辭格統計 41 第五章從對比中探索君子形象的修辭現象分析 41 第一節 君子與小人的用心與志趣 41 第二節 君子與小人的處世與操守 41 第三節 君子與小人的心境氣度與才器 41 第四節 所用修辭格統計 41 第六章 以修辭格為主分析孔子形象與君子形象的修辭現象 41 第一節 以修辭格為主分析孔子形象的修辭現象 41 第二節 以修辭格為主分析君子形象的修辭現象 41 第七章 結論 41 第一節 以孔子形象為主的修辭現象 41 第二節 以君子形象為主的修辭現象 41 第三節 結語 41 參考書目 41

    專書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希杰 (2004)。《漢語修辭學》。北京市:商務印館。
    王熙元(1981)。《論語通釋》。台北市:學生書局。
    丘鎮京(1992 )。《論語思想體系》。台北市:文津出版。
    沈謙(2000)。《修辭學》。台北縣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吳明清(2004 )。《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
    范文芳著(1987)《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立夫(1987 )。《四書道貫》。台北市:世界書局。
    陳大齊(1957 )。《孔學論集(一)》。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陳大齊(1983 )。《孔子思想研究論集(二)》。台北市:黎明文化。
    陳光磊(2001)。《修辭論稿》。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陳汝東(2004)。當代漢語修辭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望道(1989 )。《修辭學發凡》。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黃陶陶(1971)。《孔孟言仁之探索》。
    黃慶萱(2000 )。《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成秋(1988)。《新制師院的四書教學》。台北市:台灣中華出版。
    張志公(2002 )。《語法與修辭(下冊)》。台北市: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張弓(1993)。《現代漢語修辭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傅佩榮(1996 )。《與青少年談孔子》。台北市:業強。
    駱小所(2000)。《現代修辭學。》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
    董季棠(1988)。《修辭析論》。台北市:益智書局。
    黎運漢、張維耿(1991)。《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劉靜敏(2003)。《實用漢語修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劉義生(1963 )。《論語表解》。台北市: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錢穆(1974)。《孔子與論語》。台北市:聯經出版。
    錢穆(1991)。《論語新解》。台北市:東大圖書。
    錢穆(1965)。《四書釋義》。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期刊論文
    王雲芝(2004)。 《論語》修辭藝術探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莊基仁(2006)。 從先秦儒家經典論孔子的休閒思想—以論語 為詮釋基礎的探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 黃玉玉(1987)。論語中的道德思想及其時代意義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炎初(2006)。錢穆「孔學」之思想研究──以《論語新解》為核心而開展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佘斯大(1997)。《論語》及孔子形象的刻畫。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二期
    蔡宗陽(1993)。 《論語》的修辭技巧。 中國學術年刊1993年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