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文媛
論文名稱: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研究及其在教學上的運用
指導教授: 簡翠貞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客語兒歌馮輝岳教學
外文關鍵詞: Hakka, nursery rhyme, Fon Hui Yueh, teaching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馮輝岳是一位從事小學教育的工作者,因為熱愛文學而投入兒童文學的工作中,目前是台灣中生代兒童文學作家中的佼佼者,創作領域寬廣,他寫兒歌、童詩、童話、小說、散文等,除此之外,退休之後,他也積極參與小學語文課本編輯工作,其在語文教材上的成就,足可作為教學線上的教師們教學時的參考。

    本研究所要論述的就是以馮輝岳的兒童文學創作作品中的客語兒歌為主要研究方向,首先整理馮輝岳與兒童文學相關評論,說明馮輝岳的生平及兒童文學創作歷程,尤著重於他在客語兒歌創作中的歷程。其次將其作品做內容與形式的分析,一一舉例說明並印證其創作理念;同時將研究者所經營的班級,六年一班為行動教學對象,再配合實際教學現場,以教學簡案及省思,作為今後語文教學時,教師們以兒童文學為導向的教學參考依據。

    經由研究者對馮輝岳客語兒歌的分析結果,以及客語兒歌的行動教學之後,總結馮輝岳創作風格特色及其兒童文學觀,並肯定了他在客語兒童文學史上的定位。最後,提出對馮輝岳客語兒歌的期許,對未來研究者、教學者的一些建議,並書寫出研究者在研究本論文時的真心真語。

    關鍵字:客語、兒歌、馮輝岳、教學


    ABSTRACT

    Hui-Yueh Fon is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with a great interest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His publications featuring children’s poetry, folktales, stories, assays, and nursery rhyme songs have earned him great recognition among the children’s book writers of his generation in Taiwan.Mr. Fon also has been dedicating his retirement time to the edit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in language arts. His works have provided valuable resources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f language ar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Mr. Fon’s books featuring Hakka nursery rhyme songs. The study began with a review of Mr. Fon’s biography and his publication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with a focus on Hakka nursery rhymes. It was followed by the content and format analysis of Mr. Fon’s works to demonstrate his writing theory and composing styles. A case study on the class of 6th graders taught by the author was then carried out to experiment various lesson plans for language instruction, which were combined with curriculum of Mr. Fon’s Hakka nursery rhyme songs.

    Results of the study affirmed Mr. Fon’s belief in the significance of Hakka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he contributions he has mad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nursery rhymes.Finally, suggestions for continuing studies of Mr. Fon’s Hakka nursery rhymes were offered by the author to serve as an inspiration of other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Key words : Hakka, nursery rhyme, Fon Hui Yueh, teaching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及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待答問題及名詞釋義 16 第二章 馮輝岳兒童文學創作歷程 19 第一節 真誠樸實的馮輝岳 19 第二節 馮輝岳與兒歌 22 第三節 馮輝岳的兒歌創作理念 27 第三章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內容 31 第一節 馮輝岳客語兒歌題材分析 31 第二節 馮輝岳客語兒歌主題分析 40 第三節 馮輝岳客語兒歌價值表現 48 第四章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形式 55 第一節 馮輝岳客語兒歌的修辭技巧 55 第二節 馮輝岳客語兒歌的押韻形式 68 第三節 馮輝岳客語兒歌的句式分析 75 第五章 馮輝岳客語兒歌在教學上的運用 81 第一節 鄉土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及現況與困境 81 第二節 我的教學 89 第三節 教學回饋 10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馮輝岳客語兒歌的風格特色 111 第二節 馮輝岳在客語兒童文學史上的定位 113 第三節 對馮輝岳兒歌的期許及未來研究者教學者的建議 115 第四節 省思結語—真心願意 118 參考書目 122 壹、 書籍 122 貳、 期刊論文 123 附錄 126 附錄一 與作家有約 126 附錄二 馮輝岳得獎紀錄 132 附錄三 馮輝岳著作目錄 133 附錄四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題材來源分析表 135 附錄五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主題類別分析表 140 附錄六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價值表現分析表 145 附錄七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修辭表現分析表 150 附錄八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押韻形式分析表 155 附錄九 馮輝岳的客語兒歌句式組合分析表 160 附錄十 學習單─-我學了多少的客家話 165 附錄十一 學習單—看看我有多厲害 166 附錄十二 學習單—客家童謠我會唸 167 附錄十三 學習單學習成果—看看我有多厲害 168 附錄十四 學習單學習成果—客家童謠我會唸 170 附錄十五 客語兒歌歌詞 172 表次 表3-1 馮輝岳客語兒歌題材來源分析 33 表3-2 馮輝岳客語兒歌主題類型分析 41 表3-3 馮輝岳客語兒歌價值表現分析 49 表4-1 馮輝岳客語兒歌修辭技巧分析 56 表4-2 馮輝岳客語兒歌押韻形式分析 69 表4-3 馮輝岳客語兒歌韻腳種類分析 74 表4-4 馮輝岳客語兒歌句式類型分析 75 表4-5 馮輝岳客語兒歌句式組合分析 77 表4-6 馮輝岳客語兒歌字數分析 79 表4-7 馮輝岳客語兒歌行數分析 79 表5-1 鄉土語言教學發展的演變經過 83 表5-2 客語兒歌配合各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第一週課程 92 表5-3 客語兒歌配合各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第二週課程 94 表5-4 客語兒歌配合各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第三四五週課程96 表5-5 客語兒歌配合各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第六週課程 98 表5-6 客語兒歌配合各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第七週課程 100 表5-7 客語兒歌配合各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第八週課程 102 圖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 5

    參考書目
    壹、 書籍:

    古國順(2002)。客語發音學。臺北市:五南。
    布裕民(1993)。文體寫作指導。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朱介凡(1977)。中國兒歌。臺北市:純文學。
    沈 謙(1991)。修辭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杜榮琛(2000)。海峽兩岸現代兒歌研究。新竹市:培根兒童文學。
    林文寶(1991)。認識兒歌。臺北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林文寶(1995)。兒童詩歌論集。臺北市:富春文化事業。
    林文寶(1996)。兒童文學。臺北市:五南書局。
    施正鋒(1996)。語言政治與政策。臺北市:前衛出版。
    康 軒(2003)。國小客家語第二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 軒(2003)。國小客家語第四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 軒(2004)。國小社會第六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 軒(2004)。國小客家語第七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 軒(2004)。國小客家語第八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 軒(2004)。國小客家語第三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 軒(2004)。國小客家語第五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 軒(2004)。國小國語第十一冊。臺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榮(1991)。修辭與散步。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正治(1992)。中國兒歌研究。臺北市:親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正治(2002)。兒童寫詩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正治(2002)。修辭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陳美如(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市:復文圖書。
    陳淑娟(2004)。桃園大牛欄方言的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臺北市:國;立麼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湯廷池(1980)。語言學與語言教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馮輝岳(1996)。臺灣童謠大家唸。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馮輝岳(1998)。第一打鼓。臺北市:臺灣麥克。
    馮輝岳(1982)。小秘密。臺北市:長流出版社。
    馮輝岳(1982)。兒童文學評論集。自出版。
    馮輝岳(1982)。童謠探討與賞析。臺北市:國家書店。
    馮輝岳(1988)。小草的新家。臺北市:信誼基金。
    馮輝岳(1990)。你喜愛的兒歌。臺北市:富春文化事業。
    馮輝岳(1994)。蓮花開。臺北市:國語日報。
    馮輝岳(1995)。兒歌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馮輝岳(1995)。阿公的八角風箏。臺北市:民生報。
    馮輝岳(1996)。逃學狗火焰蟲。臺北市:紅蕃茄文化公司。
    馮輝岳(1996)。火焰蟲。臺北市:紅蕃茄文化公司。
    馮輝岳(1998)。小小客家筆記書。臺北市:行政院客委會。
    馮輝岳(1998)。崗背的小孩。臺北市:民生報。
    馮輝岳(2002)。客家童謠大家唸。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馮輝岳(2003)。發亮的小河。臺北市:民生報。
    黃光雄(1989)。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市:文鶴出版。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黃慶萱(2004)。修辭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葉詠琍(1990)。兒童文學。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雷僑雲(2002)。中國兒童文學教育理論與輔導教學。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廖漢臣(1980)。臺灣兒歌。臺中:臺省政府新聞處。
    鍾榮富(2001)。福爾摩沙的腳印:臺灣客家話導論。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貳、期刊、論文

    一、期刊

    尹廉榮(1996)。本土語言教學的規畫與省思。華文世界,2,58-61。
    吳長能(2002)。鄉土語言教學理念與實務經驗分享。北縣教育 ,42,65-68。
    林初梅(2004)。探索臺灣社會中「鄉土語言」之定位及可能性-以臺北市鄉土語言教育推動過程為例。國民教育,44(6),32-41。
    林琇慧(2002)。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本國文實施要點之探討。菁莪季刊 ,13(4),39-44
    范文芳(1994)。客語教學的現況與展望。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1
    徐兆泉(2002)。羅馬拼音對客語教學之必要性探討。北縣教育,42,52-59。
    涂春景(2001)。淺談「寓教於戲—遊戲在客家語教學的運用」。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3, 23-27。
    張美煜(2004)。大家相召來學客家話。國文天地,19(9),17-22。
    張美煜(2004)。淺談多元語文育中的客語教學。教師天地,131,15-25。
    張美煜(2004)。鄉土語言教學推動後弱勢語言(客語原住民語)的新危機。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5(1),63-72。
    張素連(2001)。兒童詩歌教學活動設計。國教世紀,205,59-62。
    陳清溪(2003)。從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內涵談鄉土語言教學。研習資訊,20(1),頁53-57。
    陳雅莉(2004)。客家兒歌傳誦快樂童年。客家文化季刊,8,10-13。
    曾金金(2004)。各縣市推動鄉土語教學的具體策略與做法。國文天地,19(10),87-93。
    程泰盛(2002)。說鄉土、教語言—談鄉土語言教材的認識。師友,426,57-58
    馮輝岳(1997)。兒歌的押韻。研習資訊,14(6),68-75。
    黃恆秋(2001)。何謂客家文學。國文天地,17(2),10-12。
    黃瑞枝(1997)。國小課程要安排母語教學嗎?。國教天地,122,4-5。
    黃榮洛(1997)。臺灣客家人和文學。竹塹文獻,4,57-75。
    楊智穎(1998)。多元文化教育在國小鄉土教育課程上的應用。國教之聲,32(2),21-25。
    楊智穎(1999)。鄉土教育的迷思概念及實施障礙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5),170-178。
    楊智穎(2000)。國小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探討。南縣國教,1,30-32。
    楊智穎(2002)。當前國內多元文化課程的反省與展望。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6),134-143。
    楊鏡汀(2000)。客語教學的拼音及用字問題。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3,56-62。
    董忠司(1996)。若干臺灣的國語教育令和兒歌現況的啟示提要。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3,113-145。
    劉金雀(2001)。鄉土語言教學行與思。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3,87-94。
    劉祐彰(2001)。促進多元族群的了解與對話,師友,403,24-29。
    劉祐彰(2001)。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教學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教天地 ,143,46-53。
    鄧天德(2000)。九年一貫課程與鄉土教育。課程與教學,3(3),17-30。
    鄧天德(2004)。鄉土語言教學的省思。市師社教學報,3,1-15。
    錢清泓(1996)。眾聲響起時,是誰在說話?--從師生言談的互動看國民小常的本土語言教常。教育資料與研究,12,37-42。
    謝永祥(2001)。兒歌創作與創意寫作教學。中國語文通訊,60,56-62。
    鍾屏蘭(2004)。客家語教學與師資培育答客問。國教天地,155,67-74。
    鍾榮富(1998)。客家話研究的過去與未來發展。漢學研究通訊,17(3),289—301。
    羅肇錦(1999)。臺灣客家話失落的現象。臺灣源流 ,14,124-130。
    羅肇錦(2001)。臺灣文學、客家文學與客家民間文學。國文天地,17(2),4-9。
    羅肇錦(2001)。客語教學的擋路石。國文天地,17(7),16-21。
    羅肇錦(2002)。客語教學的路。國文天地,18(6),16-21。
    羅肇錦(2003)。客家話教學的理念與操盤重點。研習資訊,20(1),26-34。

    二、論文

    尹廉榮(1996)。本土語言規劃與實施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王幸華(1991)。臺灣閩南語兒童歌謠研究。逢甲大學。臺中。
    何如雲(2002)。施福珍的臺灣囡仔歌研究。臺東師範學院。臺東
    吳秀梅(2002)。國民小學鄉土語言客家語教科書分析研究----以各版本第一冊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吳宜婷(1995)。臺灣當代兒歌研究。文化大學。臺北。
    吳聲淼(2002)。峨眉地區客家童謠初探。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新竹。
    李雪燕(2001)。國小低年級客家歌謠教學施實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林美雲(2004)。王金選閩南語兒歌研究。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林淑珍(2003)。兒歌的音樂性研究。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林雅雯(2001)。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臺北國小客語教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林鴻英(2004)。多媒體影像在客語教學上的設計與應用—以臺北市「佳安國小」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陳錦田(2002)。客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臺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出發。國立臺北師學院。臺北
    曾瑞媛(1993)。桃竹苗客家童謠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臺北。
    黃秋香(2004)。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黃雅榆(2002)。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葉秋凰(2004)。臺灣囡仔歌之詞彙與句式分析—兼論文學語言分析在語文教育上之運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潘美倫(1999)。閩、客學童族群意識與學業成就差異之調查研究─以苗栗縣為例。臺東師學院。臺東。
    謝堂樹(1994)。當今臺灣地區推行與實施本土化語言教育的須要。輔仁大學。臺北。
    鍾信昌(2001)。臺灣閩南語創作的兒歌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李慧娟(2004)。國小教師實施鄉土語言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客家語教學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