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鶴雅 |
---|---|
論文名稱: |
一艘很屌的守護船- 一位教育系研究生看見自我力量並航向自己的路的行動敘說探究 |
指導教授: | 成虹飛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自我敘說 、行動探究 、自我理解 、自我發現 、生命殞落 、教育夢工廠 |
外文關鍵詞: | Self-narrative, Action inquiry, Self-understanding, Self-discovery, life disappear, Dream-Makers of Educ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這是一篇平凡但卻獨特的生命故事,一篇關於「我」的故事。
在用敘說及書寫記錄、探究生命的同時,透過回溯寫出印象中早逝的父親、身邊的母親,我試圖理解、接受「我之所以為我」的處境與樣態。這讓我更認識、更清楚自己,並成為一個更有記憶的人。而大學畢業後進入研究所就讀所經歷到的生命體驗,例如在竹教大教育夢工廠學習如何成為一個老師、追尋自我情感的渴望等,則是作為我「尋找自我力量」的催化劑或媒介。
過程中,我不斷發現、經驗真實的自己,除了看見自身主體的能動性及改變的可能性,也看見自身願意守護家人、守護孩子、守護自己的力量。這是讓一個平凡但獨特的生命散發出屬於自己的美,並能從中淬鍊出不平凡意義的力量,而我願意帶著這樣的力量去面對未來生命中的各種挑戰,並且相信我可以。
故事尚未結束,此論文將是我持續探究生命,讓自己變得更完整、更清晰的開端!
Abstract
This is a normal but unique story about “me”.
When I inquire about my life by narrative and writing, I try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how I become myself” through retrospecting my family. It let me know more about myself. After graduation from university and enter a research station, my life experience like joining in a team named “Dream-Makers of Education” to learn how to be a teacher, and finding a yearn for my emotions are the media for me to search self-strength.
I keep discovering and experiencing a real me during the process. In addition to seeing the agency of myself and the possibility of getting better, I also see the strength of my willing to protect my family, my students, and myself. The strength can let a normal but unique life spreads its beauty, and get a remarkable meaning inside. I am willing to use this strength to face challenges in my future, and I trust I can do it.
The story has not finished yet. 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my life inquiry, and let m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te.
王雅玲(1999)。圓一個另類教學的夢:我陪一位學習困難學生成長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梅(2008)。生死告別書-孫大偉的遺囑腳本。天下雜誌。2011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823
王珮華(製作人)。(2011,4月1日)。犀利人妻。台北:台視。
成虹飛(2005)。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專訪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成虹飛副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30,5-13。
江筱帆(2007)。存在的真實樣貌:一個新手教師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載於翁開誠(主編),生命書寫與心理健康/描繪自我.敘說議題.生命創化.專業實踐(頁55-72)。台北:五南。
李泓哲(2008)。一位漂流者的自我發現與成為教師之旅─一個行動敘說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胡紹嘉(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載於翁開誠(主編),生命書寫與心理健康/描繪自我.敘說議題.生命創化.專業實踐(頁29-54)。台北:五南。
柯倩華譯(2006)。豬奶奶說再見。瑪格莉特.威爾德(Margaret Wild)文,藍.布魯克斯(Ron Borooks)圖。台北:台灣東方。
徐璐(1998)。暗夜倖存者。台北:平安文化。
陳璐茜(2001)。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台北:華文網。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質性研究導論(Corrine Glesne著,1999年出版)。台北:高等教育。
幾米(2000)。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台北:大塊文化。
黃小玲(2009)。愛的力量-從歷經哥哥車禍死亡看見自己及家人的哀傷與韌力之自我敘說研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施君(2007)。鬆解亞麻布下的靈魂:一位女研究生的敘說與行動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