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俊龍 Liao,Chun-Lung |
---|---|
論文名稱: |
臺閩兩地詔安客語語音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Zhaoan Hakka Sound of Taiwan and Fujian |
指導教授: |
董忠司
Tung,Chung- Szu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8 |
中文關鍵詞: | 詔安客語 、崙背 、秀篆 、語言接觸 、比較研究 |
外文關鍵詞: | Zhaoan Hakka, Lunbei, Xiuzhuan, Language Contact, Comparative Study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字的研究不可以離開語言的研究,研究的語言不可以捨棄方言研究,而方言研究又不可以不關涉及方音的研究。語言與方音的關係,一向緊密結合著。本論文是語言文字研究中的方言語音研究,針對台灣雲林客家語的詔安腔方言(以下簡稱詔安客),兼及福建詔安的客家方言,進行其語音的調查、紀錄、分析和研究。
台灣的客家話大致可分為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及六堆等六種次方言。其中四縣腔客家話和海陸腔客家話的使用人口最多,較為人所知,存活率比較高,其研究成果也較為豐碩;而大埔、饒平、詔安等客家話次方言,在時空與人為因素的影響下,則逐漸的邁向消失,其學術研究也比較不足。
本文根據筆者的田野調查資料,舉台灣雲林七嵌地區的詔安腔與中國福建詔安縣的官陂及秀篆之詔安客語進行比較研究,承接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探討臺閩兩地詔安客語的語音系統,利用田野調查法、音系比較法對這兩種客家話做平面與歷史的分析。目的在了解兩地客家話因語言接觸和傳承關係造成的異同,更進一步解釋詔安腔客家話語音古今演變的內外體貌。本文的研究範圍以台灣雲林的崙背、二崙詔安腔、與福建詔安的秀篆、官陂兩地的詔安腔客家語為方言點,以語音的比較研究為主軸,詞彙與句法暫不深論。希望本論文客觀審慎的研究心得,能夠為客家語、漢語方言和方言的比較研究,提供微薄的參考資料。
Text of the study can not leave the language, study the language should not abandon dialect studies, and Dialect study can not be involved without the research of dialect tone.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Dialects has always been integrated close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alect study of language research that aims to Zhaoan accent of Yunlin Hakka dialect in Taiwa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Zhaoan Hakka) and Hakka dialects in Zhaoan of Fujian, to proceed a survey of its voice, record, analysis and research.
Taiwan's Hakka can be divided into Sixian, Hai-Lu, TaiPo, RaoPing, ZhaoAn and LiuDui dialect. Sixian and Hai-Lu Hakka are the most popular in these six dialects and better known, therefore, the survival rate i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others, and it is able to get more plentiful results for related research as well; the subordinate Hakka dialects such as TaiPo, RaoPing and ZhaoAn are gradually disappeared by 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and space-time, and leads to lack of academic research.
Based on the author's field survey data which cited Zhaoan accents of Yunlin Tshit-khiam district in Taiwan, and Zhaoan Hakka in Guan Po and xiuzhuan County of Fujian, China, to undertake the compaison and research. For the purpose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f Zhaoan Hakka prounced system. Also proceed with further historical and basic analysis between these two Hakka pronounced systems by fieldwork and comparison of phonology. The targe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s factors in language contact and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wo Hakka language systems, and explain the r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ppearance to Zhaoan Hakka phonology. The scope and main dialect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aims to Lunbei of Yunlin, Erlun Zhaoan accent and Zhaoan Hakka in Guan Po and xiuzhuan County of Fujian, China. Mainly focus on the comparison of pronounciation, but not deeply discuss with the vocabulary and syntactic theory. Hope this work can provide academic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language research among Hakka, Mandarin and dialects.
參考文獻
甲、 專書:
(一)外文部分:
Brown, P., & Levinson, P.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N.(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二)中文部分:
仇德哉1978《雲林縣志稿 卷首 史略篇》雲林:雲林縣文獻委員會編印。
王彥坤1997《歷代避諱字匯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丘桓興 1998《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p116客語的形成。
江藍生 曹廣順.(1998)《唐五代語言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何耿庸 1993《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p100
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客的分布及其語言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呂嵩雁1995《台灣詔安方言稿》臺北:台灣語文學會。
李如龍、張雙慶主編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崇興 黃樹先 邵則遂(1998)《元語言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北京 商務印書館
沈北海、羅黎明主編2008《壯語900句》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邵榮芬 1979 《漢語語音史講話》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p60
洪惟仁1992《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侯精一1999《現代晉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涂春景1998《台灣中部地區客家方言詞彙對照》臺北市:涂春景發行,客家雜誌總經銷。
唐作藩編著 1979 《漢語音韻學常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p15清濁音
徐通鏘 1996 《歷史語言學》 北京 商務印書館p55
高本漢著,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1995《中國音韻學研究》(縮印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涂春景 1998《臺灣中部地區客家方言詞彙對照》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發行
袁家驊等2001《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 北京 語文出版社p150
張光宇 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
張鷟1979《朝野僉載》,台北:中華書局。
許余龍編著 2001 《對比語言學》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p61
許寶華、[日]宮田一郎1999《漢語方言大詞典》,中國復旦大學、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 北京:中華書局。
黃錦君2005《二程語錄語法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
馮漢驥著 徐志誠譯 1989 《中國親屬稱謂指南》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楊緒賢1979《台灣區姓氏堂號考》南投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台灣省分會、台北市分會,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等聯合發行
葉蜚聲、徐通鏘著1998《語言學綱要》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廖大漢等著1959《張廖簡氏族譜》臺中:新遠東出版社
廖東義1965《崇遠堂張廖宗祠沿革詳誌》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印製。
廖俊龍2006《詔安話(二)—古漢語,活化石》雲林:神農廣播雜誌社。
福建省詔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1999《詔安縣誌》北京:方志出版社
劉月華 潘文娛 故韡 20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龍潛庵1985《宋元語言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謝留文2003《客家方研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藍小玲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藍運全、繆品枚1999《閩東畬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羅杰瑞著、張惠英譯(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
羅美珍、鄧曉華(1997)《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1990《講客話》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羅肇錦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臺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倪贊元編輯1987《雲林縣采訪冊》台北:大通書局
乙、 碩博論文:
呂嵩雁1993《台灣饒平客家方言》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呂嵩雁1999《閩西客語音韻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貴榮2002《台灣饒平客家話研究》碩士論文 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暨教學研究所。
陳秀琪2002《台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烈震2002《雲林縣崙背地區詔安客話音韻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丙、 期刊論文:
江俊龍2005《台灣饒平客家話的源與變》國科會。第七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朱曉農2008〈說元音〉《語言科學》第七卷第五期p459-482
呂嵩雁1996〈詔安客家方言的語音特點〉《明倫學報》第一期 P11∼39
宋益丹2009〈南京方言中的人聲喉塞尾實驗研究〉《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
竺家寧1991〈宋代入聲的喉塞音韻尾〉臺北《淡江學報》第30期35-50.
張光宇2004〈台灣詔安客家話比較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九十三年度計畫成果報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惠英1991第二人稱“賢、仁、恁、您”語源試探[J],《中國語文》第三期。
張湧泉2005〈漢語俗字新考〉《浙江大學學報》 第35卷第1期p56
張豔2009〈「張協狀元」的近代口語詞例釋〉《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2期。
陳秀琪2004〈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
曹逢甫、葉瑞娟2004《詔安客家話-k尾的消失及其所引起的音韻變化》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宣讀論文 臺北:中央研究院。
莊初升、嚴修鴻1994〈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
傅崇毅1998〈「以萬為姓」集團首領萬禮〉《詔安文史資料》第18期
黃雪貞1987〈客家話的分佈與內部異同〉《方言》第二期
黃雪貞1997〈客家方言古入聲字的分化條〉《方言》第4 期。
劉曉明.(2001)<「南戲」本義與發源地考>《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1 卷
蔣平、謝留文2004〈古入聲在贛、客方言中的演變〉《語言研究》第24 卷第4 期。
鄭錦全2008〈詔安話與閩南話的詞彙關係〉《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
戴炎輝1950〈台中縣大村鄉調查報告〉《台灣文化》第六卷第一期P43~44
龔煌城2003〈從原始漢藏語到上古漢語以及原始藏緬語的韻母演變〉《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臺北市: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
丁、 網路資料
李應梭.(2008)《詔安文史資料》。http://www.fjzhaoan.com/za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2
漳州客家人分布圖 原圖見http://www.zatpw.com
詔安行政區圖 原圖見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6/07/26/16/2006072608154969624.jpg
秀篆行政區圖 原圖見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09/06/02/16/2009060217224982362.jpg
臺灣行政區圖 原圖見http://volcano.gl.ntu.edu.tw/worldwide/taiwan_workmap_large.htm
崙背鄉村里區域圖 原圖見崙背鄉公所網站資料http://www.lunbei.gov.tw/tour/index-1.asp?m=13&m1=4&m2=26&id=38
二崙行政區圖 原圖見二崙鄉公所網站資料http://www.ehlg.gov.tw/content/index.asp?m=1&m1=9&m2=32
中國漢語方言圖 原圖見http://www.maptown.cn/China/Map/MTMxNATrAvEl/index.html
「水」讀f-音的通行區域(局部放大圖一) 原圖見http://www.maptown.cn/China/Map/MTMxNATrAvEl/index.html
「水」讀f-音的通行區域(局部放大圖二) 原圖見http://www.maptown.cn/China/Map/MTMxNATrAvEl/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