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弘韻
論文名稱: 單簧管曲目詮釋與分析
指導教授: 鄭哲男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26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詮釋與分析
外文關鍵詞: Recital Program Note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音樂演奏」這件事是一項複雜的活動,必須結合兩者—生理與心理,生理包括身體的狀況、手指的運用、丹田的使用等等,而心理的部分則是對音樂的認知與理解、音樂的技巧等等,一旦開始演奏,就應該將平日所學的知識與技巧藉由聲音傳到觀眾耳朵。
    對於一位演奏家而言,應該根據譜上的標示盡可能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所以就自由度來說發揮的空間其實不大,但是我們卻可以透過作曲家的記譜方式發揮想像的空間,基於這個道理可以了解到同樣一份譜由不同人演奏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可是前提是我們必須先了解作曲家的創作背景和作品分析,在加上演奏者具備的感性與創造力,這樣才能更加貼近作曲家所要表達的作品。
    在學習音樂的這條路上,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筆者首先要感謝單簧管主修老師—鄭哲男老師,老師總是有耐心地教導我,即使我吹的沒有達到老師要求,老師也會不厭其煩的為我再解說一次,例如像對音樂的細膩處理和教導我豐富的音樂知識和技巧。另外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的我。


    "Music" it is a complex activity, must be a combination of both -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including physical condition, the use of fingers, pubic use, etc., and part of it is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usic and understanding, musical skills, etc.

    For a performer, it should be mark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ull spectrum of possible presentation in front of an audience, so the degree of freedom for the space is not actually play, but we can play the way through the composer's imagination notation space, and for this reason one can understand the same spectrum by different people have not played the same effect, but the premise is that we must understand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analysis of the composer's works, plus the player with the sensibility and creativity , so as to be closer to express the composer's works.

    第一章……………………………………………………………………………3 Johannes Brahms:Sonate Op.120.No.2……………………………………… 3 第一節 布拉姆斯的生平…………………………………………………… 3 第二節 創作背景…………………………………………………………….6 第三節 曲式分析…………………………………………………………….7 第二章………………………………………………………………..20 Franz Schubert:Shepherd on the rock. Op129…………………………………20 第一節 舒伯特的生平……………………………………………………….20 第二節 創作背景…………………………………………………………….22 第三節 曲式分析…………………………………………………………….23 第四節 詩詞解說……………………………………………………28 第三章………………………………………………………………. . 31 Charles-Marie Widor: Introduction et Rondo op.72……… 31 第一節 查爾斯—馬里安˙威多的生平及創作背景……………………… 31 第二節 曲式分析……………………………………………………………. 32 第四章……………………………………………………………………………37 J. W. Kalliwoda : Heimathlied Op117……………………………………………37 第一節 卡利沃達生平………………………………………………………..37 第二節 曲式分析…………………………………………………………38 第三節 歌詞解說…………………………………………………………42 第五章……………………………………………………………. 45 C. Kreutzer: Das Mühlrad……………………………………………………45 第一節 康拉丁克羅采的生平…………………………………………….45 第二節 曲式分析………………………………………………………… 46 第三節 歌詞解說…………………………………………………………50 第六章……………………………………………………………..52 Krzysztof Penderecki:three miniatures…………………………………52 第一節 潘德列茨基的生平………………………………………………52 第二節 曲式分析…………………………………………………………53 第七章……………………………………………………………..55 Louis Spohr : Recit and Aria ‘'ich bin allein’’…………………………. 55 第一節 路易‧斯波爾的生平…………………………………………….55 第二節 曲式分析………………………………………………………… 56 第三節 歌詞解說………………………………………………………….62

    中文文獻
    林蘊秋。《單簧管在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重要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1。
    蕭鉑光。《布拉姆斯第二號單簧管奏鳴曲作品120》。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05。
    孫炘宜。《舒伯特藝術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東海大學,2003。
    范孟萍。《查爾斯—馬里安˙威多序奏與輪旋曲作品72》,輔仁大學,2012。
    蘇莉娟。《卡利沃達沙龍音樂 作品229》,輔仁大學,2009。
    網路資料
    http://www.hkedcity.net/iclub_files/a/1/95/webpage/composers/schubert/Schubert.htm瀏覽日期103.8.2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9%87%8C%E6%96%AF%E6%89%98%E5%BC%97%C2%B7%E6%BD%98%E5%BE%B7%E5%88%97%E8%8C%A8%E5%9F%BA 瀏覽日期103.8.25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de&u=http://de.wikipedia.org/wiki/Conradin_Kreutzer&prev=/search%3Fq%3DC.%2BKreutzer%26rlz%3D1C1BLWB_zh-TWTW600TW600%26biw%3D1093%26bih%3D534瀏覽日期103.8.26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uis_Spohr瀏覽日期103.8.3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