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卓怡君 Cho,I-Chun |
---|---|
論文名稱: |
台灣作曲家改編福佬系民謠之鋼琴教材探討 Analysis of Piano Teaching Resources for Holo Folksongs Adapted by Taiwanese Composers |
指導教授: | 楊佈光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民謠 、台灣福佬系民謠 、音樂教育 、鋼琴教本 |
外文關鍵詞: | folksongs, Taiwanese Holo folksongs, music education, piano textbook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民謠是人類群體長期在社會生活中的集體創作,傾吐著歷史生命力的聲音,也真實的反映時代背景及表達內心的情感;鋼琴為很多孩童學習音樂的入門樂器,若能搭配鋼琴教本的學習來彈奏屬於自己的民謠,琅琅上口的曲調不但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激發學習動機,也為民謠的保存、流傳與推廣有很大的助益。本論文蒐集並分析台灣福佬系民謠改編成初級鋼琴教本的樂曲作品,以作曲家改編版本數最多的五首福佬系自然民謠《六月茉莉》、《牛犁歌》、《思想起》、《恆春調》、《丟丟銅仔》作樂曲分析與比較,並以西方同程度的教材練習曲連結配合,探討其教學上的應用與教育的價值。
Abstract
Folksongs are the creations from people depicting their lives. This type of music tells about the history and reflects the emotions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society during the time. Many children have started learning piano as their first musical instruments. By learning and singing songs that are comprised of simple and repetitive patterns, children not only will be able to comprehend easily but will also become more motivated in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y belong to. This thesis collects and analyzes the Taiwanese Holo Folksongs adapted for entry-level piano learners. The most adapted musical pieces “Jasmine in June”, “Plower’s Song”, “Reflections”, “Heng-Chun Tune”, and “An Old Train” are used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estern teaching resources at the same level are also integrated to enhance the discussion of th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and values of the Taiwanese Holo Folksongs.
參 考 文 獻
一、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列)
呂鈺秀(2003)。《台灣音樂史》。五南出版社。
李政祥(1985)。《台灣民謠 山地民謠 客家民謠》。立誼出版社。
林二、簡上仁(1979)。《台灣民俗歌謠》。眾文圖書公司。
許常惠(1982)。《台灣福佬系民歌》。百科文化事業公司。
許常惠(1996)五版。《台灣音樂史初稿》。全音樂譜出版社。
許常惠(1986)。《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樂韻出版社。
許裕苗、陳東隆、周大慶(2008)。《風之頌—亙古不朽的恆春半島民謠》。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俊斌(2009)。《歷史的聲音與足跡—恆春民謠曲譜》。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郭長揚(1985)。《鋼琴教學與民族音樂》。樂韻出版社。
郭麗娟(2005)。《寶島歌聲I》。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麗娟(2005)。《寶島歌聲II》。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莊永明‧孫德銘(1994)。《台灣歌謠鄉土情》。台灣的店。
莊永明(1995)。《台灣歌謠追想曲》。前衛出版社。
莊永明(1997)。《台灣歌謠交響詩》。偉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郁秀 編(1997)。《台灣音樂閱覽》。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麗瑛(1993)。《鋼琴教學論》。五南圖書出版社。
黃石編曲/陳樹熙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何明瑞製作(2007)。《那個年代,那首歌 台灣歌謠》。光華傳播事業總公司。
黃文車(2008)。《日治時期台灣閩南歌謠研究》。文津出版社。
楊克隆(2007)。《台灣歌謠欣賞》。新文京出版社。
鄭恆隆(1989)。《台灣民間歌謠》。南海出版社。
鄭恆隆、郭麗娟(2002)。《台灣歌謠臉譜》。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謝易霖 編(1980)。《台灣民謠》。偉文出版社。
簡上仁(1988)。《台灣音樂之旅》。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簡上仁(1983)。《台灣民謠》。台灣省新聞處。眾文圖書公司。
簡上仁(1998)。《台灣福佬系民謠—老祖先的台灣歌》。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上仁(2001)。《福爾摩沙之美—台灣的傳統音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顏綠芬、徐玫玲(2006)。《台灣的音樂》。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顏綠芬等(2006)。《台灣當代作曲家》。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學位論文、期刊(依姓氏筆劃排列)
李永奕(2006)。〈台灣福佬系與客家係民歌曲調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何宜靜(2009)。〈「恆春民謠」的傳唱與變遷─以恆春古城地區內的活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碩士論文。
杜旻芳(2009)。〈臺灣當代女性作曲家-蘇凡凌、蕭慶瑜、趙菁文創作背景之探討〉。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宋偉榤(2006)。〈巴爾托克「小宇宙」鋼琴曲集之教學探究─以第一冊到第三冊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美瑩 (1998)。〈論台灣作曲家音樂創作中的傳統文化洗禮 ─以郭芝苑、許常惠、馬水龍的作品為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碩士班。
林京燕(2008)。〈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與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鋼琴教本中運用爵士音樂教學內容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林舒泠(2004)。〈巴爾托克的「小宇宙」探討〉。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林純宇(2005)。〈思想起歌謠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教學所碩士論文。
林偉瑜(2007)。〈《徹爾尼30首練習曲作品849》與《海勒30首進階練習曲作品46》鋼琴練習曲教材之分析比較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蘭芳(2002)。〈蕭泰然鋼琴音樂探討-以C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五十三為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林曄宣(2004)。〈『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與『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兩套初級鋼琴教材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碩士論文。
高如玫(2007)。〈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研究—以決賽曲目為對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嘉芳(2008)。〈陳泗治《台灣素描》之鋼琴教學應用探討〉。國立台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陳玉珊(2002)。〈馬水龍《中國民歌鋼琴小品集》的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陳惠芬(2008)。〈陳武雄台語創作歌謠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陳芯綺(2008)。〈「芬貝爾基礎鋼琴教程」與「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兩套初級鋼琴教材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鹿蘋(2006)。〈柯萊曼悌《29首練習曲》、克拉莫《60首練習曲》鋼琴教材比較分析及鋼琴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碗茹(2009)。〈許明得的音樂教育歷程探討〉。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黃得時(1952)。〈台灣歌謠之型態〉。台灣文獻。
黃伊清(1992)。〈鋼琴音樂在台灣的發展與作品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靖雅(1993)。〈巴斯田與可樂弗兩套初級鋼琴教材之分析比較〉。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葉詩盈(2008)。〈以「芬貝爾基礎鋼琴教程」作為鋼琴啟蒙教材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楊淑媚(1990)。〈台灣鋼琴獨奏作品分及之由來〉。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三期,頁435~456。
楊嘉怡(2006)。〈探討學齡期學生鋼琴聽音訓練及其與鋼琴彈奏之關係-以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廖珮如(2004)。〈「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台灣大學音樂學碩士論文。
劉文六(1974)。〈台灣民謠曲調研究〉。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夜蘭(2005)。〈巴爾托克《小宇宙》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蔡馨儀(2009)。〈台灣民歌的本質與再生〉。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論文。
潘世昌(1992)。〈巴爾陶克「小宇宙」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鄭喻方(2004)。〈郭芝苑鋼琴獨奏曲《台灣古樂變奏曲與賦格》之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賴宜含(2009)。〈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與巴斯田才能鋼琴教程學齡前鋼琴併用聽音教材教學內容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鍾靜儀(1999)。〈初級鋼琴系列教材之比較研究:可樂弗鋼琴叢書、巴斯田才能鋼琴教程、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謝長生(2001)。〈台灣福佬與客家民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
戴仁文(2003)。〈許常惠鋼琴獨奏曲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魏君如(2005)。〈『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與『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兩套初級鋼琴教材之內容分析與比較〉。國立臺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顏文雄(1963)。〈台灣民謠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上仁(1989)。〈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參考樂譜
尹宏明(出版年不詳)。《中國民謠彈唱曲集》。天音國際出版社。
石青如(2003)。《大家都來彈鋼琴 台灣風情 鋼琴四首聯彈 Vol.1》。晨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石青如(2003)。《大家都來彈鋼琴 台灣風情 鋼琴四首聯彈 Vol.2》。晨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石青如(2003)。《大家都來彈鋼琴 台灣風情 幻想曲》。晨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情鋼琴曲集(一)拜爾程度》。美樂出版社。
何真真、沈錦堂、林岑陵、林爾發、連信道、連夢祥、孫弦(2004)《咱的鄉土台灣情鋼琴曲集(一)佈爾格彌勒 ~拜爾程度》。美樂出版社。
何真真、沈錦堂、林岑陵、林爾發、連信道、連夢祥、孫弦(2004)《咱的鄉土台灣情鋼琴曲集(二)佈爾格彌勒 ~小奏鳴曲程度》。美樂出版社。
李奎然(1981)。《台灣名曲鋼琴獨奏曲集(1)》。中央樂譜出版社。
李奎然(2004)。《台灣民謠鋼琴精華》。大陸書店。
林清義(2007)。《台灣歌謠鋼琴曲級(一)拜爾併用程度》。清韻出版社
林清義(2006)。《台灣歌謠鋼琴曲級(二)徹爾尼599.小奏鳴曲併用》。清韻出版社
馬水龍(1980)。《中國民歌鋼琴小曲集—給兒童與青少年》。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
連夢祥(1996)。《生蚵仔嫂 鋼琴曲集》。美樂出版社。
許明得(1996)。《許明得台灣鋼琴曲集 給兒童少年》。樂韻出版社。
許明得(2007)。《給兒童少年—台灣風情鋼琴小品集》。牧弦音樂工作室。
許常惠(1998)。《中國民歌鋼琴曲集 (1)》。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98)。《中國民歌鋼琴曲集 (2)》。樂韻出版社。
絲國正(1998)。《浪漫鄉土情-為兒童的台灣民謠鋼琴曲集》。絲國正音樂工作室。
絲國正(1998)。《浪漫的旋律-鋼琴演奏會用—絲國正鋼琴作品曲集》。絲國正音樂工作室。
楊兆禎(1985)。《中國民歌鋼琴曲集 楊兆禎和聲》。理科出版社。
四、網路資源
台灣歌謠大事紀 http://www.dang.idv.tw/2006/20060225conten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