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姵如
論文名稱: 國中小科學教育展覽作品中性別趨勢之探討~以 2003-2010 年新竹市為例
指導教授: 杜明進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科學教育展覽性別卡方檢定ψ相關Cramer’s V
外文關鍵詞: Science Exhibitions, the gender trends, Chi-Square Test, phi, Cramer’s V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資料來自新竹市教育處學管課、新竹縣教育處網站、苗栗縣教育處網站及三縣市參與科學展覽學校所提供2003年-2010年科學展覽名冊及資料,以新竹市國中小師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在了解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以來,新竹市國中小學生參與科學展覽之情形與性別因素之相關性。採用縱貫性的分析,期望能更加了解不同時期師生參與的情形,並探討其影響。以調查研究法做為主要研究方法,運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各個樣本資料;以spss12.0中文視窗版做描述性統計;ψ相關與Cramer’s V係數探討各變項間的關係;再運用卡方檢定檢驗數值與期望值間的差異是否達到顯著的水準;最後觀察2003年至2010年參與科展教師及學生性別的趨勢變化。
    資料分析後發現,新竹市國中小參與科學教育展覽在「指導教師性別」、「學生性別」「參與組別」皆有顯著差異。新竹市國中組「指導教師性別」與「學生性別」、「指導教師性別」與「參與組別」、「指導教師性別」與「得獎狀況」皆有顯著相關性。新竹市國小組「指導教師性別」與「學生性別」、「學生性別」與「得獎狀況」、「參與組別」與「得獎狀況」有顯著相關性。新竹市國中及國小學生參與科學展覽的比率均有趨近之傾向。


    Abstract
    The research materials come from the Divis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Hsinchu City, the website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Hsinchu County, the website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Miaoli County and the rolls and materials of Science Exhibition from 2003-2010 provided by the schools of these three city and countie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Science Exhibition.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ar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of Hsinchu City. The research goal is to underst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of Hsinchu City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Science Exhibi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gender factors after they have experienced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This study hope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s and gain more insight into the participating circumstance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different times by adopting the longitudinal study analysis. This study uses Survey Research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he Microsoft Excel for building each sample data, the spss 12.0 Chinese Windows Version as Descriptive Stastistics, the phi and Cramer’s V for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each variabl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s and expected values by Chi-Square Test. Findly, the gender tren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science exhibitions from 2003-2010 were used.
    Remarkable diversities between “the gender of teachers”, “the gender of students” and “the participation groups” in the science education exhibition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of Hsinchu City are found after analyzing the data.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ender of teachers” and “the gender of students”, “the gender of teachers” and “the the participation groups”, “the gender of teachers” and “the winning positions” are observed in the group of junior high school of Hsinchu City. Remark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der of teachers” and “the gender of students”, “the gender of students” and “the winning positions”, “the participation groups” and “the winning positions” are observed in the group of elementary school of Hsinchu City. The ratios of student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of Hsinchu City that participate in the science exhibitions have the tendency of approaching., , , ,

    目 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 10 第二節 科學展覽 18 第三節 性別與自然科學習態度與成就之關係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33 第四節 資料分析 34 第五節 研究預試 37 第六節 研究進度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43 第二節 新竹市師生在2003-2010年間參與科學教育展覽之分析 46 第三節 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2009-2010年科學展覽參與情形之比較 58 第四節、綜合討論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4 參考文獻 95 附錄 102 附錄一:委託書 102

    Riggin,P.(1985) Science fairs . a guide for junior high student teachers guide . 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Mary, Thom.(2002).Girl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at's New, What's Next. Education Digest, 0013127X, 67 , 5
    Catherine, Woodward ,& Nicholas, Woodward.(1998).Girls and Science: does a core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 give cause for optimism.Gender & Education, 09540253, 10 , 4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五南。台北市。四版。
    王志仁(2004)。中學生參與科展製作對其科學知識本質觀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心理出版。台北市。初版。
    王敏如(2003)。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性別知識與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慈君(2007)。探究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探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才健(1996)。 吳健雄——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時報文化。台北市。
    吳雪如(2002)。兩性平等教育融入正式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麗(1998)。從性別角度看國中數理化教科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8-64。
    李淑雯(2005)。探討國三學生對學習科學及科學事業得性別認知及態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
    李震甌(2002)。高低學習成就學童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明進(2002)。中、小學科學展覽題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
    杜慧娟(2009)。兒童英語教材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內容分析。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佘曉清(1998) 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57。
    周東山(1997)。教育測量與統計。五南。台北市。初版。
    林玉玫(2001)。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碩士論文。
    林玉玫(2002)。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昱吟(2005)。中學生性別教育之課程協同行動研究:以解構男子氣概迷思為課程焦點。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艷琳(2002)。國小社會科教材性別意識型態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玉玲(2000)。科學展覽存廢問題之省思。師友,396,23-24。
    邱雅綺(2006)。學生性別與對自然科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之探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琬茜(2003)。性別與國小自然教室中的教學互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郁婷(2004)。3D虛擬實境教學軟體在不同性別及學習風格之數學科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角柱和角錐單元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
    涂淑娟(2002)。國小高年級不同性別、科學成就學生與科學態度、科學歸因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009)。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第四十九屆實施要點。台北: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張志明(2002)。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芝綺(2003)。兩性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研究─以卡通做為改變性別刻板印象教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振松(1999)。以指導學生「搖滾樂-影響粒子機械分離的變因」科學展覽作品為例談科學展覽。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16期,19-36。
    張淑惠(2006)。以探究式教學活動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
    張盛凱(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學法使用現況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逸柔(2008)。不同性別師生互動對學生科學學習刻板印象威脅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
    教育部(2002)。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實施要點。教育部91年1月17日台(90)中(一)字第90007023號函准予備查。中華民國94年11月1日科展字第0940003786號令發布。中華民國98年12月9日科實字第0980004614 號令發布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
    曹戊杰(2003)。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性別平等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明貞(1998)。國小自然科新課程的性別論述。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0-50。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高等教育。
    許雅琳(2008)。「學習也分男女?」—再探台灣高等教育科系性別隔離現象。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招顯(2007) 。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領域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陳音汝(2006)。發展性別容納式的在地科學—以國小自然社團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昌(2006)。教育環境之性別差異分析。教育部統計處網站。
    游經祥(1999)。學生小論文及科展之輔導與研究。高中教育,4,51-56。
    粟慧文(2002)。國小教科書性別角色內容分析~~以語文領域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天長(1992)。如何指導參加科展比賽。國教輔導,第三十一卷第六期,42-45。
    黃萬居(2001)。指導學生參加科學展覽之探討。吳清山(主持人),九年一貫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九年一貫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研討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黃鴻博(1996)。國民小學學校中的科學展覽活動。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2期,3-22。
    黃鴻博(1996)。國民小學學校中的科學展覽活動。科學教育與發展,2,3-33。
    黃麗淑(2003)。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課程教學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坤杰(2006)。台灣閩南諺語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楊龍立(1990)。中小學生在科學成就及對科學的態度中性別差異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献文(2007)。國小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內容分析。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廖悅淑(2003)。國小英語教材之性別角色探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愛玲(2004)。國小高年級學生自然科小組學習互動過程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旭泰(2001)。如何在自然與科技教學中輔導學生做科學展覽。毛連塭、吳清山(主持人)。現代教育論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鄭森榮(2005)。探究式實驗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本質與對科學的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
    鄭登耀(2005)。國小自然科教師應用教育科技指導科學展覽。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
    鄧滿卿(2006)。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教材之內容分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盧孟宗(2009) 看見差異,反思結構—淺談性別統計。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4,48-55。
    蕭文家(2008)。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性別角色研究分析─以故事類課文為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所博士論文。
    蕭惠蘭(2003)。高中女生性別意識、教育期望、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簡利真(2002)。國小師生在科學展覽中科學本質表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