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寬慈 Chiang Kuang-Tsu |
---|---|
論文名稱: |
由劉嘉淑的音樂教學生涯探奧福教學法在台灣發展之研究 The study of Orff-Schulwerk development in Taiwan by Liu Jiashu the music teaching career |
指導教授: |
陳淑文
Chen Xyu-We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4 |
中文關鍵詞: | 劉嘉淑 、奧福教學法 、音樂教學生涯 |
外文關鍵詞: | Liu Jiashu, Orff-Schulwerk, music teaching career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劉嘉淑之音樂教學生涯為主要研究核心,將其音樂教學歷程做一記錄整理,探討奧福教學在台灣之發展軌跡。
劉嘉淑自1984年起致力於奧福教學在台灣的推廣,研究者將其對奧福教學之歷程、教材編著、創作,以及推廣方面的實踐整理與紀錄。本研究透過訪談與文獻資料的整理,將劉嘉淑的音樂教學歷程,從成長的環境到投入奧福教學的推廣,以時間為經,與社會和教育環境為緯,呈現其音樂教學生涯與奧福教學在台灣發展的交織。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劉氏音樂教學之背景,敘述其家庭、求學背景、小學教師時期到接觸奧福教學法的淵源始末;第三、四章為劉氏在音樂教學上的實踐,主要敘述促成其創立音樂教室之背景、契機與經過,及將其音樂教學與台灣奧福教學之發展做一整理,是本論文的研究重點;第五章為結論,從個人特質、家庭與社會的影響層面,分析孕育劉氏音樂生命的養分及如何成為推動奧福音樂教學工作者的角色;歸納其音樂教學生涯的發展歷程與當代社會及音樂教育發展的關聯;分析劉氏在其奧福教學實踐場域之教學理念、長期投身於教學的樣貌,勾勒出奧福教學在台灣發展之圖像及對現今音樂教育的啟發及時代性意涵。最後,提出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
The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Liu Jiashu's music teaching career. Her music teaching processes are recorded and arranged, and the developing track of the Orff-Schulwerk in Taiwan is also discussed.
Since 1984, Liu has been devoting herself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Orff-Schulwerk in Taiwan. Researcher arranged and recorded her processes, teaching materials edition, creation and promotion practices of the Orff-Schulwerk .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review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Liu's music teaching processes, from her growing environment to her devo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Orff-Schulwerk, by time as the longitude and society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 as the latitude, showing the blend between Liu's music teaching care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ff-Schulwerk in Taiwan.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Chapter two is the background of Liu's music teaching, describing the whole story of her family, study background, period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and contact with the Orff-Schulwerk. Chapters three and four, the key research points in this thesis, are Liu's music teaching practices, mainly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turning point and process that push her to establish the music studio. In these chapters, Liu's music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ff-Schulwerk in Taiwan are also arranged.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from the influence aspects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amily and society, analyzing the nutrients that cultivate Liu's music life and how she became the role of worker for promoting
iv
Orff-Schulwerk; induc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ing processes of Liu's music teaching care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music education; analyzing Liu's teaching ideas toward Orff-Schulwerk practices and the patterns of her long-term devoted teaching, so as to outline the pi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ff-Schulwerk in Taiwa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nowadays music education and implication of the times; and finally, proposing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follow-up researches.
壹、中文部份: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Runyan, W. M., 1982)
王德君(2007)。論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與特色。湖北教育學院學報,6,24,87-88。
卯靜儒(2003)。性別、族群、與教學:教師生涯發展傳記史研究之初探。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1,5,59-82。
林玉珮(1997)。孩子不只不變壞,而且很快樂。今週刊,9,54-56。
林秀娟(2008)。林懷民之創作生命故事:創作之流.源遠流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朝陽(1995)。奧福教學法簡介。國教輔導,34(6),9-12。
李珮玫(1993)。奧福教學法於台灣運用現況之研究(199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映慧(1995),奧福教育在台灣的推動。仁仁音樂教育雙月刊,28,12-14。
李映慧(1996)。甚麼是奧福。仁仁音樂教育雙月刊,34,1-2。
周逸萍(2004)。卡爾.奧福教育理念發展。奧福教育年刊,6,1-13。
施秋敏(2011)。漂泊生涯─奕宣(董榕森)的音樂之路。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
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50,4,17-44。
徐麗紗(2008)。音樂教育篇-台灣近現代音樂教育綜觀。台灣藝術教育史。台北:
123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麗莎(2010)。為了創作而生存-賴德和的音樂人生。樂覽,130,4-13。
陳淑文(2009)。奧福教育理念與台灣。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在臺灣師範大學
演講稿。
陳郁秀等(2008)。台灣音樂百科辭書。台北市:遠流。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新北市:韋伯。(Kvale, S., 2007)
葉怡君(2008)。奧福教學之過去和未來。關渡音樂學刊,9,139~150。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綉婷(2007)。台灣幼兒教育制度之發展(1945-2005)。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8)。教育研究法:教育設計實務。台北市:麥格羅.希爾。(J. R. Franenkel & N. E. Wallen, 2000)
蔣理容(1995)。地區聯誼會實施辦法,中華奧福教育協會會訊,14,6-7。
蔣理容(1995)。Orff 100在台灣系列紀實。中華奧福教育協會會訊,18,4-16。
劉嘉淑(1987)。開幕訊。仁仁音樂雜誌,1,1。
劉嘉淑(1988)。幼幼律動遊戲班。仁仁音樂雜誌,2,2。
劉嘉淑(1992)。兩歲娃娃的有情詩篇。仁仁音樂教育季刊,15,1。
劉嘉淑(1993)。六歲兒需要更上一層樓。仁仁音樂教育季刊,18,1。
劉嘉淑(1995)。”阿嬤講古乎你聽”的演出緣起。中華奧福教育協會會訊,18,2-3。
劉嘉淑(1995)。奧福教育在台灣-紮根與落實計畫。中華奧福教育協會會訊,19,9。
劉嘉淑(1997)。比肩攜手,我們一起走過-仁仁十年感言。仁仁音樂教育樂訊,
39,2-3。
劉嘉淑(2005)。Orff 打擊合奏教學。奧福專刊系列九十四,15-23。
劉嘉淑、曾埩珮、楊宜綾、許穎芝、林依芬(2006)。主題繪本音樂劇實作手冊。
124
高雄:愛智。
劉嘉淑(2012)。迎接二十一世紀,卡爾.奧福全人音樂教育理念在『慎齋』。慎
齋,8,15-16。
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學。台北市:弘智。(David M. Fetterman, 1989)
賴建誠(2003)。年鑑學派管窺。台北:左岸。
蕭奕燦(1987)。明日世界-談卡爾.奧爾福教學。嘉義師專學報,17,101-104。
貳、英文部份:
Orff, C. (1978). The Schulwerk( in English). New York: Schott.
叁、節目冊
仁仁藝術劇團,1995。《阿嬤講古乎你聽》節目冊,台北,11月。
仁仁藝術劇團,1999。《紙飛機的天空》節目冊,台北,1月。
肆、網站
Carl Orff Institut Salzburg
http://www.orffinstitut.at/
仁仁音樂教育中心
http://jenjenmusic.pixnet.net/blog
功學社網站
http://www.khsmusic.com/index.phtml
台北市私立再興學校
http://www.thsh.tp.edu.tw/
台北創世紀室內樂團
125
http://m0002.cyberstage.com.tw/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佳音英語
http://je.joy.com.tw/
花蓮縣玉里鎮玉里國小
http://www.ylps.hlc.edu.tw/
花蓮縣樂合國民小學
http://www.lhps.hlc.edu.tw/
國民政府統計局「統計月報」,1930年至1945年
http://eng.dgbas.gov.tw/fp.asp?xItem=26928&ctNode=99
愛彌兒幼稚園
http://www.kidsemi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