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寶聰 Kuo, Pao-Tsung |
---|---|
論文名稱: |
節能服務業商業模式之個案研究 The Case Study of Business Model of Energy Service Company |
指導教授: |
林博文
Lin, Bou-We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服務科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ervice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5 |
中文關鍵詞: | 能源技術服務產業 、績效保證合約 、國際性能量測與驗證參考辦法 、服務科學 、承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節電股份有限公司 |
外文關鍵詞: | 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O), Energy Service Performance Contract(ESPC),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SSME), Swat Energy Technology Company, Wise Power Management Company(WPM)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暖化問題,使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逐漸受到重視,為此,各國紛紛以節能減碳為宗旨,並制定各種能源政策並實行之,而在能源政策的實行下,除了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外,更進一步促使能源產業的發展。
台灣的能源產業逐漸發展當中,其共分為:「太陽能光電」、「LED照明」、「風力發電」、「能源資通訊」等八大產業區塊,其在台灣皆有產業供應鏈。觀察其產業供應鏈可得知,「能源技術服務產業」(ESCO)已被歸類在能源資通訊產業之下游端。
台灣在2005年成立了「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協會」(TAESCO),負責推展ESCO產業,直至今年2010年,共六年的時間,其產值由2005年的3.27億,逐漸成長至2010年的27億,雖產值逐步成長,但其仍屬於市場起步階段。
根據工研院IEK研究顯示,到2011年,ESCO大約會有40億的產值。其中,以「節能績效保證專案」(ESPC)占40%為最大宗,接下來為節能改善工程約占37%;節能設備或技術銷售的產值約占21%,產值最小者則為節能支援性工作,約占2.4%。
本研究選擇的個案對象為:「承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節電股份有限公司」,並選定清華大學台積館為應用實例,其能對台積館及清華大學有所貢獻。
中文參考文獻
[1] 林志勳(2007),LED與現有光源成本比較,工研院IEK,頁1-2。
[2] 黃孟嬌、林志勳(2009),LED應用領域分析,工研院IEK,頁1-4。
[3] 郭華生(2008),熱泵節能技術近期發展,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頁32-34。
[4] 陳輝俊(2008),台灣ESCO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ESCO產業專案融
資說明會,頁1-61。
[5] 陳榮樂(2008),能源技術服務業推動現況,綠基會通訊,頁2-5。
[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因應地球溫暖化相關新產業發展趨勢及國
際案例探討,台北,頁259-264。
[7] 張哲瑜(2009),美國ESCO市場概況與展望,工研院IEK,頁1-5。
[8] 張哲瑜(2009),日本節能補助政策與ESCO產業發展現況,工研院IEK,
頁1-7。
[9] 張哲瑜(2009),台灣ESCO產業結構與趨勢,工研院IEK,頁1-3。
[10] 李正義(2007),推動能源技術服務產業與節能績效保證專案計畫書撰寫,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頁1-29。
[11] 林志勳(2008),LED與現有光源成本比較,工研院IEK,頁1-2。
[12] 邱晶晶(2008),「LED廠商之競爭策略分析-以Cree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頁1-136。
[13] 蘇慧瑄(2007),「台灣 LED 產業上中下游專利佈局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頁1-178。
[14] 黃孟嬌、林志勳(2009),LED應用領域分析,工研院IEK,頁1-4。
[15] 黃秉鈞(2002),熱泵技術的應用,台灣大學新能源中心,頁1-13。
[16] 楊維楨(2009),台灣節電-高油價時代的創新模式,光華管理個案,頁1-17。
[17] 經濟部能源局(2010),2010年能源產業技術白皮書,經濟部能源局,頁1-644。
[18] 柯明村(2010),空調及熱泵熱水系統節能技術介紹,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頁1-54。
英文參考文獻
[1] H. Nicole et al.(2007). “A Survey of the U.S. ESCO Industry: Marke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 2000 to 2006”.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ies Division.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pp1-37.
[2] Merriam, S. B.(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3] Gay,L.R.(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4] Benbasat et al.(1987), “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Vol.11, No.3, pp. 369-388.
[5] McClintock, C. C. ,Brannon, D. & Maynard-Moody, S. (1983). Applying the logic of sample surveys to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The case cluster method. In J. Van Maanen (E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pp. 149-178). Beverly Hills, CA: Sage.
[6] Patton, M. 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7] Eisenhardt, K. M., 1989, “case studytheor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4), P.532-550.
[8] Babbie, 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
[9] Robert K. Yin.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Inc.
[10] Yin, Robert K.(1987),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
[11] Robert K.Yin(2002).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SAGE Publications(3th ed.)
[12] Gall, M. D., Borg, W. R., & Gall, J. P. (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13] McCutcheon, D. M., & Meredith, J. R. (1993). Conducting case study research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11(3), 23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