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興振
論文名稱: 新竹市實施公立幼托機構整合歷程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Preschools in Hsinchu
指導教授: 林志成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公立幼托機構幼托整合教保人員程序溝通文化衝突
外文關鍵詞: public preschools, kindergarten integration, educators, program communication, cultural conflict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整合決策、實施的歷程,了解整合歷程中教保人員角色轉換,自身權益、適應與文化融合的問題。本研究以質性方法,進行訪談、文件等歸納分析,獲致以下結論:
    壹、程序的應然與實然
    一、政策的內容在法律上應具體可行;除人事法令的扞格外,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的整合是可行的。
    二、政策的實行應先對所有參與者做理念與程序的溝通,讓利害關係人了解並認同;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的整合未做政策理念的溝通,僅有決定後程序的補充說明。
    三、政策的實施應選擇適當的時機,且有合理的準備期間;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整合政策選擇的時機尚屬恰當,惟準備時間不足,未做好相關因應整合的配套措施。
    四、政策執行的方式應採漸進式的推動;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一次全部整合,似有未盡完善之處。
    五、政策實施的程序應重視當事人之利益保護,以減損最少化為原則;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整合政策在實施的程序上已盡努力,惟應就整合發生的問題及早因應。
    貳、實質的應然與實然
    一、政策的目的應具有普遍的公共利益;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的整合符合公共利益。
    二、政策目標應可透過討論取得共識或有標準性;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的整合做到環境提升,惟未討論整合後班級定位與教保實施。
    三、在可能的範圍內行政機關或學校應給予教保人員最大的協助。
    四、政策實行發生文化衝突應有關懷與解決的方式。
    五、幼托整合政策若實行顯有困難,應預擬退場機制。
    以此結論提出對幼托整合政策的建議、後續研究建議。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cision-making, implementation, role and rights of educators, etc. in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preschools in Hsinchu City. The finding are as following:

    First, the principles of the policy to be followed i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eschools are given below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in some cases.
    1. The policies should b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preschools in Hsin-chu fits with the public interest.
    2. The objective of the policy should be decided according to a standard which has been reached by consensus. Although the integration has improve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but was no discussion of how to set the standards of the classes integrated.
    3. The schools and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give maximum assistance to educators.
    4. There should be a structure in place to aid in resolving cultural conflicts.
    5. There should be a mechanism in place to allow for withdrawal of parts of the policy.

    Second,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 to be followed i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eschools are given below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in some cases.
    1. The policy content should conform to the laws. All of the conten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except for the personnel laws.
    2. There should be communication with participants before the policy is implemented. Some information was provid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3. The policy should be implemented at an appropriate time and there needs to be a reasonable preparation peri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was at suitable time, but there was not enough preparation time and there was a lack of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policies.
    4. The integration should be step by step. The integration was done all at the same time.
    5.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should be protected.

    The above points were found after a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preschool in Hsin-chu and ar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幼托整合的意義、問題背景與必要性 9 第二節 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整合的背景 17 第三節 新竹市公立幼托機構整合發生之問題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場所與對象 39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 41 第四節 資料蒐集、分析、詮釋 42 第五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5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問渡舟子-整合前的迷霧 60 第二節 蘭舟催發-整合中的速度 73 第三節 得失之間-整合後的描述 93 第四節 綜合討論-傾聽教保人員的心聲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主要的研究發現 127 第二節 結論 133 第三節 建議與省思 139 參考文獻 143 壹、中文部分 143 貳、西文部分 146 附錄 147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47 附錄二 受訪人員個人基本資料 148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49 附錄四 訪談分析 151 附錄五 相關法規 171 附錄六 匿名審查意見與回應 175

    壹、中文部分
    中國人力資源網(2006)。公司合併人力資源之研究報告。2009.10.31摘自:http://www.hr.com.cn/yh.php。
    王信(1990.9.26)。問渡舟子。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王靜珠(1986)。幼稚教育。臺中:自行出版。
    王靜珠(2002)。我對托兒所和幼稚園功能整合的建議。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4,1-20。
    朱敬先(1992)。幼兒教育。臺北:五南。
    江志正(1997)。哈柏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思。大學學報12,104-124。
    吳庚(2004)。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Patton, M. Q.著。臺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原著。嘉義:濤石。
    吳盈潔(2001)。企業併購對組織文化與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元大京華證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呂秋婉(2006)。一個中輟復學生的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汪杰(2002)。企業購併對組織文化融合過程之探討。私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著。臺北:五南。
    李震山(2005)。行政法導論。臺北:三民。
    李麗秋(2008)。「幼托整合」政策之人力規劃對公立托兒所臨時助理保育員之衝擊與因應措施-以宜蘭市立托兒所為例。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51,71-75。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志成(2008)。教育行政行動智慧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建榮(2000)。對當前臺灣幼稚教育及幼兒托育政策的檢視與期許。立法院聞,28(7),22-29。
    林敬鯉(2000)。幼托整合政策之分析。育達學報,14,316-335。
    邱志鵬(2007)。臺灣幼托整合政策的概念、規劃歷程及未來展望。研習資訊,24(3),3-21。
    邱志鵬、陳正乾(1994)。幼稚園與托兒所的整合方案。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27-36。臺北:信誼基金會。
    邱漢誠(2000)。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之析論。復興崗學報,69,263-283。
    段慧瑩(2007)。幼托整合政策對教保人員資格與證照影響之探討。研習資訊24(3),23-29。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徐翰林譯(2008)。紀伯倫詩集(卡里.紀伯倫)。臺北:海鴿。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臺北:心理。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托育機構因應幼托整合政策之現況研究,50,6。臺中。
    張文華(2010.05.27)。公托環境有漏洞 安全亮紅燈。國語日報,13版。
    張孝筠、翁興利、蕭芳華、李裕光(1998)。我國幼托政策分流的分析研究。臺北:教育部專案委託研究。
    張瑜讌(2007)。我國幼托整合政策之研究。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教育部(2003c)。幼托整合政策規劃專案報告。2009.10.31摘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content-sn=1268
    教育部(2006)。94年10月04日幼托整合專案諮詢小組第1次會議紀錄,94年11月11日幼托整合專案諮詢小組第2次會議紀錄。臺北。
    曹萱(2007)。我國幼稚園教師教育實習制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編著,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臺北:巨流。
    郭勝峰(2001)。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俊升(2005)。學前教育結構的限制—家長觀點之論述。教育與社會研究期刊,9,33-72。
    陳智華、李順德(2010.05.15)。4成公托場地不合格 師資不足。聯合報,B1版。
    陳慶源(2001)。企業購併與組織變革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彭富源(2001)。我國國民小學課程政策執行模式之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士銓(2009)。跨國銀行企業購併組織文化融合之研究-以英商渣打銀行購併新竹國際商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志成(1999)。幼兒保育概論。臺北:揚智。
    黃瑞琴(1997)。幼兒讀寫蒙發課程。臺北︰五南。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绣婷(2006)。臺灣幼兒教育制度之發展(1945-2005)。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新竹市政府(2007)。新竹市實施幼托整合成效之研究。新竹: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2008)。新竹市公立幼稚園及托兒所整合暫行自治條例」法案制定之總說明書。新竹:新竹市政府。
    楊牧(1996)。亭午之鷹。臺北:洪範。
    溫明麗(1996)。批判理的教育哲學。臺北:師大書苑。
    詹喬雯(2005)。幼兒教育及幼兒保育系對幼托整合因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 寧(2003)。企業文化、組織承諾及組織變革態度之關係研究 – 以日月光集團半導體後段製程三家公司整合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EMBA)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劉興振(2007)。新竹市政府教育局局務會議報告資料。未出版,新竹。
    盧美貴(1996)。幼稚園與托兒所功能及定位問題之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專案委託研究。
    龍應臺(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臺北:天下雜誌。
    謝美慧(1997)。中英幼兒教育義務化發展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蘇怡之(2000)。幼托人員整合與人員素質提升之政策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饒欣秀(2008)。幼兒教育政策的發展與影響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貳、西文部分
    Ely, M., Anzual, M. Friedman, T., Garner, D. & Steinmetz, A. (1991). Doingqualitative research: Circles with circles. PA The Falmer Press.
    Gunzenhauser, N. & Caldwell, B. M. (1989). Group care for young children: considerations for child care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public policy makers, and parents . Johnson & Johnson Baby Products Company.
    Kadushin, A. (1980).Child Welfare Service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 nd ed.). London: SAGE Publisher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