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美琪
論文名稱: 當芒花搖曳 ― 一位國小教師哀傷與憤怒生命探究的歷程
指導教授: 成虹飛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自我敘說自殺自殺者家人憤怒哀傷師生關係
外文關鍵詞: self-narrative, suicide, Survivors of Suicide, anger, grief, relationship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一位國小教師使用自我敘說的方法,面對生命中困境的一段歷程。在小妹自殺後,長期背負著罪惡感;認真、熱情於教學,但卻有太多的著急、憤怒。經由書寫與敘說,探究師生關係與自殺者家人的哀傷。透過回看自己的家庭與教學歷程,歷經不斷反思、理解、實踐,使能夠更真實的貼近自己、貼近家人與學生,並獲得繼續探究的力量。


    The essay is about the journey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when facing the predicaments in life, trying to work out by means of self-narrative. She's been gripped by the sense of guilt since her younger sister's death by suicide. While being enthusiastic in teaching and expecting kids to learn before it's too late, she pushed hard with anger sometimes. With persistent introspection,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she looks back to examine the tangled past of her family and her teaching, and finally works to get closer with herself, her family and her students, and most important of all, she gains the strength to keep going on the research.

    千山萬水 ……………………………………………………1 第一章 何苦自尋煩惱? ………………………………2 第一節 在清楚與模糊之間晃來晃去 …………………2 第二節 織不完的毛衣 …………………………………4 第三節 我到底怎麼了? ………………………………8 第四節 何苦自曝其短? ………………………………11 第二章 哀 傷 …………………………………………15 第一節 不顧一切拋出大傷痛 …………………………15 第二節 小妹走後 ………………………………………23 第三節 難以承受的告別 ………………………………30 第四節 再見,媽! ……………………………………42 第三章 憤 怒 …………………………………………49 第一節 觀察我與兩個學生的互動關係 ………………50 第二節 一個放心不下的孩子 ― ○○ ………………57 第三節 掙脫不了他人對我的評價 ……………………63 第四節 不完美的句點 …………………………………69 第四章 我 ………………………………………………71 第一節 我的家庭真可愛―我家的搬遷史與重看父母…71 第二節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我的教學歷程……87 第五章 改 變 …………………………………………108 第一節 你到底改不改? ……………………………108 第二節 在他人的論文裡找方法 ……………………115 第三節 愛孩子,愛自己 ………………………………116 第六章 懂 得 …………………………………………133 第一節 小朋友也在敘說中解放 ……………………133 第二節 我學會擁抱學生 ……………………………134 第三節 如何懂得孩子的心? …………………………136 第四節 快樂 ― 想要與自己和好 ……………………140 第七章 回 觀 …………………………………………162 第一節 在「基教」找尋滋養 ………………………162 第二節 話說重頭 ― 我的論文是這麼來的……………163 當芒花搖曳 …………………………………………………172 參考文獻 ……………………………………………………174 附 錄 ………………………………………………………176 附錄一 書寫論文的歷程 ……………………………176 附錄二 在「基教」找尋滋養(完整版) …………182 附錄三 幸福時刻―論文口試那天 ……………………187

    一、專書
    大塚敦子/林真美(2002)。再見,愛瑪奶奶。新竹:和英。
    成虹飛(2004)。行動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131-144)。台北:心理。
    伊芙.邦婷/劉清彥(2003)開往遠方的列車。新竹:和英。
    吳淡如(2001)。昨日歷歷 晴天悠悠。台北:方智。
    彼得.雷諾茲/黃筱茵(2003)。點。新竹:和英。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期,頁23-69。台北:五南。
    泰迪.曼坦/李淑珺(2004)。道別之後。台北:張老師文化。
    理查.史東/張敏如(2000)。沙發上的說話課。台北:經典傳訊。
    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博士/朱衣(2003)。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台北:時報。
    奧修/林群華(2004)。再次成為孩子-奧修說孩童。台北:華喆。
    Christopher Lukas、Henry M. Seiden﹐Ph.D./楊淑智(2001)。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台北:心靈工坊。
    Drs. Jordan、Margaret Paul/蔡美玲(2002)。愛孩子,愛自己-轉化親子衝突:從自我保護到學習成長之路。台北:遠流。
    Max Lucado/丘慧文、郭恩惠(2000)。你很特別。台北:道聲。
    Shellsy E. Taylor、Letitia Anne Peplau、David O. Sears/張滿玲(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
    二、論文
    帥文慧(1996)。母女關係的移動-以情節的書寫朝向改變。私立輔仁大學心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芝安(1997)。面具後的臉孔。私立輔仁大學心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娟(2000)。對「家」之情感與意義的轉變-一個家庭教育者的重生。私立輔仁大學心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英(2000)。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華(2002)。解開「生氣」的鎖鍊-一個小學女老師的探索、實踐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玉霞(2003)。母職、情慾、我-一條從”孤絕”通向”擁抱”的活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樵(2005)。破繭-一位女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新竹師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邱美菁(2002)。七色花的故事:一個女性教師生命角色轉換之處境探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倪美貞(2002)。移民:一個國小女教師主體探索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菁(2000)。打破愛情的玻璃罩-一個三十敢立的女子。輔大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真儀(2002)。在私密與分享之間-我在尤老師的閱讀課,遊走。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慶台(2002)。面面俱到?處處保留?-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敘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明君(2002)。以習慣的觀點探討因應、情緒與拖延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