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宛瑜
論文名稱: 台美人與世界人的文學實踐--黃娟《楊梅三部曲》初探
指導教授: 陳萬益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台灣文學研究所
Taiwan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黃娟台美人世界人跨文化流動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以台美人與世界人兩個關鍵成詞討論黃娟的歷史大河小說-楊梅三部曲。全篇論文著重外在、自身認同一體兩面的身分的轉變,由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到世界人的辨證歷程。試圖找出黃娟三部曲於台灣文學史的位置,並將海外臺灣文學由放逐與流亡的離散狀態推向世界人的理想境地。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先行研究狀況--------------------------------------------------------------7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15 第二章 黃娟創作及生命歷程---------------------------------------------------17 第一節:黃娟創作成長經歷------------------------------------------------------17 第二節:黃娟作品中的讀者對象與發表園地---------------------------------24 第三節:黃娟《楊梅三部曲》於台灣大河小說中的位置--------------------27 第四節:小結:台美文學抑或華裔美國文學---------------------------------32 第三章《歷史的腳印》─日治時期台灣女性生活史-------------------------33 第一節:沒有歷史的歷史─日治時代陰性歷史--------------------------------33 第二節:書中主人翁對時代的參與------------------------------------------------42 第三節:生命傾向的光譜─日本人抑或台灣人?-----------------------------49 第四章《寒蟬》─戒嚴體制下的生命醞釀--------------------------------------57 第一節:扭曲的歷史─戒嚴體制下的時代背景--------------------------------57 第二節:書中主人翁對時代的感受------------------------------------------------60 第三節:認同的種子─日本人抑或台灣人?-------------------------------- 70 第五章《落土蕃薯》台美人的夢與愛----------------------------------------- 72 第一節:另一個歷史視角─台美人的六0年代---------------------------- 72 第二節:主人翁幸子與海外政治運動----------------------------------------- 76 第三節:他我的推離─台美人抑或華僑?----------------------------------- 81 第四節:海外的學習與融合─世界人(cosmopolitan)的概念實踐---83 第六章:結語:由台美人到世界人─世界人的文學家實踐-------------87 附錄一:參考書目-----------------------------------------------------------------91 附錄二:黃娟生平寫作年表:--------------------------------------------------95 附錄三:黃娟小說研究評論引得 -------------------------------------------108 附錄 四:論文口考口試委員們的意見(筆者自行整理)-------------112

    1、 中文專書:
    黃娟,《冰山下》,台北:人人出版社,1970。
    黃娟,《故鄉來的親人》,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11月。
    黃娟,《山腰的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6月。
    黃娟,《黃娟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黃娟,《政治與文學之間》,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5月。
    黃娟,《心懷故鄉》,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5月。
    黃娟,《邂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5月。
    黃娟,《婚變》,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黃娟,《世紀的病人》,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5月。
    黃娟,《我在異鄉》,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月。
    黃娟,《彼岸的女人》,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4月。
    黃娟,《愛莎岡的女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黃娟,《啞婚》,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黃娟,《虹虹的世界》,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5月。
    黃娟,《媳婦》,台北:人人出版社, 2000。
    黃娟,《失落的影子》,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月。
    黃娟,《歷史的腳印》,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1月。
    黃娟,《寒蟬》,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8月。
    黃娟,《落土蕃薯》,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年6月。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書版社,1995年。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台北,遠景出版社,1993年。
    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台北,遠景出版社,1993年。
    東方白,《浪淘沙》,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李喬,《寒夜三部曲》,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王安憶,《六九屆初中生》,北岳文藝出版上,2001年。
    莊紫蓉,《面對作家─台灣文學家訪談錄》,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7年。
    謝冠偉,《黃娟《楊梅三部曲》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系碩論,2007年。
    莊紫蓉,《面對作家─台灣文學家訪談錄》,台北:吳三連基金會,2007。

    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台灣與社會》,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劉還月,《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1999。
    賴和《賴和全集一─小說卷》,台北:前衛出版,2000。
    賴和《賴和全集二─新詩散文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2、 英文專書
    Peggy Levitt ”The Transnational Villages,”2001,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ilfornia.
    Charles Piot”Remotely Global, ”1999,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Nicole Constable”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2003,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ilfornia.
    Fox,R”Recapturing Anthropology,”1990,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Hannerz, Life”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1996, New York, Routledge.
    Virginia Woolf , ”Orlando, ”Oxford,1998.

    3、 中文單篇論文
    李揆賢〈《楊梅三部曲》的虛擬與真實〉,《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1901期,2005,6。
    莊紫蓉〈黃娟專訪〉《台灣文藝》,170期,2000,6。
    黃娟〈支持「突破電子媒體聯盟」「客家電台」參與抗爭〉,《客家雜誌》,客家雜誌社,58期,1995,4,1。
    黃娟〈第十九屆吳濁流文藝獎小說獎得獎感言〉,《台灣文藝》,110期,1988,3。
    李喬〈台灣人的啟蒙書─序《楊梅三部曲》第三部〉,黃娟《台灣作家全集─黃娟集》,前衛出版社,1993,12。
    翁登山〈文學的伴侶─序黃娟《我在異鄉》〉,黃娟《我在異鄉》,前衛出版社,1994,5。
    翁登山〈讀《寒蟬》與「非典」〉,黃娟《楊梅三部曲》第一部曲《歷史的腳印》,前衛出版社,2001,1。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台美人以及黃娟政治意識〉,黃娟《故鄉來的親人》,前衛出版社,1995,4。
    黃恆秋〈來自異國的鄉音─旅美女作家黃娟訪談記〉,黃娟《心懷故鄉》,前衛出版社,1994,5。
    彭瑞金〈十年沈澱─序《婚變》〉,黃娟《婚變》,前衛出版社,1995,4。
    彭瑞金〈永遠的文學─跋黃娟的小說《彼岸的女人》及《愛沙岡的女孩》〉,黃娟《彼岸的女人》,前衛出版社,1996,4。
    彭瑞金〈黃娟─追逐生活的作家》,黃娟《台灣作家全集─黃娟集》,前衛出版社,1993,12。
    彭瑞金〈從異鄉到故鄉有多長?─寫在黃娟小說集小說《山腰的雲》〉,黃娟《山腰的雲》,前衛出版社,1995,4。
    彭瑞金〈評黃娟《世紀的病人》,黃娟《世界的病人》,前衛出版社,1994,5。
    彭瑞金〈鱒魚的返鄉方式─寫在《故鄉來的親人》小說前面〉,黃娟《故鄉來的親人》,前衛出版社,1995,4。
    葉石濤〈異地裡的夢與愛─評黃娟小說集《世紀的病人》、《邂逅》〉,黃娟《世紀的病人》,前衛出版社,1994,5。
    鄭清文〈祖國情懷─序《彼岸的女人》〉,黃娟《彼岸的女人》,前衛出版社,1996,4。
    鄭清文〈楊梅花開〉,黃娟《楊梅三部曲》第一部曲《歷史的腳印》,前衛出版社,2001,1。
    蔡雅薰〈讀語與對話的複音合唱─黃娟移民小說語言新詮〉,玄奘大學第六屆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紅葉出版社,2004,11。
    謝里法〈文學家與政治體驗─序黃娟《政治與文學之間》〉,黃娟《政治與文學之間》,前衛出版社,1995,4。
    謝里法〈從政治邊緣切入的台灣故事─評介黃娟的《故鄉來的親人》〉,黃娟《故鄉來的親人》,前衛出版社,1995,4。
    鍾肇政〈女作家復出─談《黃娟作品集》〉,收錄於鍾肇政《鍾肇政全集17•隨筆集(一)》,桃園縣政府文化局,1999,6。
    鍾肇政〈台灣文學旗手─黃娟─序《愛沙岡的女孩》〉,前衛出版社,1996,4。
    鍾肇政〈你聽得懂不懂!?〉,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台灣客家人新論》,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台原出版社,1992,12。
    鍾肇政〈黃娟與我─序黃娟《世紀的病人》,《邂逅》〉,黃娟《世紀的病人》,前衛出版社,1994,5。

    鍾肇政〈含淚的歡呼─聞東方白巨著《浪淘沙》完成書感〉《浪淘沙》上冊,台北:1991年5月,頁27。

    黃娟〈四分之一世紀─《心懷故鄉》自序〉,《心懷故鄉》,台北:前衛,1994,頁10。

    劉亮雅〈跨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以李昂〈彩妝血祭〉與賴香吟〈翻譯者〉為例〉柳書琴、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2006,254 。

    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台灣人形象〉,台北:台大歷史學報34期,2004,12,87~147。
    李喬〈後記〉《寒夜三部曲》,台北:遠景:1991,8,517。

    4、英文單篇論文
    Rachel Bowlby’ Introduction’, ’’Orlando, ”Oxford ,1998,21.

    Hannerz, ‘Cosmopolitans and Locals in World Culture’,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