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雯茜
Chan, Wen-Chien
論文名稱: 國小二年級學童直笛實施運舌教學對直笛吹奏學習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corder-tonguing teaching for the second graders in general music classes
指導教授: 陳孟亨
Chen, Meng-Heng
口試委員: 莊敏仁
Jhuang, Min-Ren
吳博明
Wu, Bo-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音樂碩士在職專班
In-service Master Program in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運舌教學直笛音樂課程設計
外文關鍵詞: tonguing teaching, music lesson plan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以行動研究法探究運舌教學實施對二年級學童直笛吹奏學習成就之影響,包含三種不同運舌的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期間所遭遇之教學困境與因應之道,以及學生學習成果。研究實施共計十二堂課程設計。
    本研究以研究者擔任彰化縣(高興國小)一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6人。研究資料包括:專家課堂觀察紀錄表、教師省思日誌、學生訪談紀錄、學生問卷、學生起點測驗與學生學習成就後測。每節課皆以錄影紀錄,提供研究者與課程觀察者進行研究討論,獲得以下結論:
    一、 運舌教學實施對於二年級學童直笛吹奏課程,對於學童之直笛吹奏能力之提升確實有所助益,其中對於運舌之聽覺辨識、運舌之聽奏表現有顯著提升。
    二、本研究觀課教師認為教學上宜把握學生學習狀況,立即時的修正運舌教學、課程設計符合學生階段、教師在班級經營上有寬大包容學生創意的心,皆有助於運舌之學習;學生學習回饋為學習運舌教學很有趣好玩,喜歡聽到運舌做動作的部分,還可以認識三種不同的運舌。
    三、本研究所遇到的教學困境為兩方面:教學時間的安排、教師的專業以及學生個人特質方面,因此教學者應常常檢視教學,透果與他人的專業對話,嘗試發現自己的亮點與缺失,不斷的精進,才能提升自我的能力。
    關鍵詞:運舌教學、直笛、音樂課程設計字。這是摘要論文中最重要的要素。除了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tonguing teaching upon the second-graders. It is of action research and contains three different lesson plan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ac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lastly, the learning outcome of the targets. Twelve lesson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search.
    The targets were 16 second-graders in GaoXing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search materials include: class observation reports, teacher’s reflections, student interviews, student questionnaires, and pretests & posttests of targets. Every lesson is video-taped, as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and class observers. The conclusion is attained:
    1. Tonguing teaching enhanced students’ performances especially their auditory ability of differentiating tonguing techniques and the ability of audio reading.
    2. The observers considered that well grasping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correcting the students tonguing in time, designing appropriate lessons, and being open and positive toward students’ creativity were all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students tonguing. Students gave positive feedback of considering tonguing practice is fun, and they thought it was very pleasant to learn the tonguing movements and acquir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tonguing.
    3. Two main obstacles during the research is listed as following: the course time management, teacher’s proficiency and students’ personal characters. Hence, instructors should often reflect their own teaching and discover self-pros and cons by discussing with other professionals. The instructors should continuously refine and improve themselves.
    Keywords: tonguing teaching/recorder/ music lesson plan/ course design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直笛在教育上的功能與價值 9 第二節 管樂器運舌技巧探究 12 第三節 臺灣現今直笛運舌教材分析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計畫 37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0 第四節 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 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處理 42 第六節 課程設計與實施 45 第七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52 第八節 度研究倫理 53 第四章 教學歷程及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運舌教學歷程記錄與討論 55 第二節 學生學習回饋與成果 89 第三節 教學中之問題與因應策略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1 壹、中文文獻 101 貳、外文文獻 106 附錄 1 附件一 1 附件二 5 附件三 7 附件四 11 附件六 16 附件八、 40

    壹、中文文獻
    (專書)
    吳明宗(1996)。吳明宗彩色木笛系列Ⅲ教學演奏樂譜,台北,聚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明宗(2013)。木笛100問,台南市,小神笛出版社。
    林明輝(1995)。兒童器樂演奏與指導(上)旋律樂器篇。高雄市:麗文文化出版社。
    林芳瑾(譯) (1997)。Philippe TENTA(著)。三個好朋友。台北:樂苑有聲出版社。
    林榮德(譯) (1993)。Gerhard Engel,Gudrun Heynes,Konrad Hunteler, Hans-Martin Linde. 著。木笛吹奏遊戲。台南:榮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鎧陳(2005)。高音直笛進階教室-基礎篇。新竹市:新竹市立直笛合奏團。
    邱家麟(2008)。高音直笛教本。台南市:企鵝圖書有限公司。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台捷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孟亨(2018)。直笛好fun-初級技巧本。新竹市:新竹直笛合奏團。
    張春興(2007)。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黃世雄(1997)。直笛樂園1。台北縣:弘宇。
    黃界錫(2013a)。直笛輪奏101-中音直笛教本。台中市:音樂園文化有限公司。
    黃界錫(2013b)。直笛輪奏101-高音直笛教本。台中市:音樂園文化有限公司。
    黃瑞琴(1991)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筱梅(譯)(1995)。 Hans-Martin Linde(著)。木笛吹奏者手冊(The Recorder Player’s Handbook)。台北市:世界文物。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鄭世文(譯)( 1993)。Kenneth Wollitz(著) 。木笛實用手冊(The Recorder Book)。臺北:世界文物。
    蔡曄琳(2005)。木笛小百科。台北市,世界文化物出版社。

    (論文)
    江長毅(2014)。韓德爾《爲木笛與數字低音所作之G小調奏鳴曲 HWV360》作品分析與詮釋探討。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昭賢(2004)。國小三年級直笛吹奏教學歷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科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陳建維(2013)。陳建維法國號演奏會 含輔助文件 舒曼:《慢板與快板》作品70之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可芳(2006)。藝術與人文音樂課程規劃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以五年級直笛教學為例。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芳(2006)。國小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直笛教材內容分析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晢暐(2007)。運用奧福音樂教學理念於國小直笛團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鄭沛緹(2016)。節奏基本能力與直笛吹奏基本技巧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直笛二部合奏表現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蔡禮婷(2002)。馬賽爾‧莫易茲長笛教材暨教學理念之探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昆(2015) 。小號運舌技巧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生音高調整之單一受試者實驗研究。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期刊)
    吳博明(1998)。樂器在國民小學音樂科各項教學的應用。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舉辦之「邁向二十一世紀音樂教學之藝術-合唱與合奏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79-109)。臺北市。
    吳榮桂(1985)。國小音樂教學的新機。國教輔導,25(1),1-4。
    邱家麟(1989)。質樸無僞的音色魅力-淺談直笛及其教育功能。師友,266,46-48。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陳俞婷(2016)。國小跨年及直笛音樂教學設計與實踐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五卷第五期),114-120。
    陳燕玲(2008)。中小學直笛比賽問題之探討。台東:2008音樂暨音樂教育論文集

    (網路資源)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E世代人才培育季活力清少年養成『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取自:https://www.teg.org.tw/files/events/2002.05.31.pdf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台北市:教育部。2018年10月。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22/pta_18533_2143291_60289.pdf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