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巫鴻瑋 Wu, Hung-Wei |
---|---|
論文名稱: |
台灣產業與都市計畫之策略與發展:以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例 Exploring the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and Urban Planning of Taiwan: The Case of Taiwa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Flagship Park |
指導教授: |
趙相科
Chao, Hsiang-Ke |
口試委員: |
劉曉鵬
Liu, Hsiao-Pong 林靜儀 Lin, Ching-Y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公共政策與管理 Master Program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6 |
中文關鍵詞: | 台知園區 、都市計畫 、產業發展 、群聚效應 、智慧城市 、知識經濟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Flagship Park, Urban plann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lusters, Smart city, Knowledge economy |
相關次數: | 點閱:4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藉由理論及文獻資料探討產業的發展是如何被政策影響,以及新竹的高科技產業群聚效應如何影響新竹先進產業競爭力、促進技術傳播,呈現台灣的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技術發展與城市之間的互動,還原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及計畫時的產業及城市發展背景。
新竹在過去 40 年來,從傳統的閩客農村,因為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快速朝向城市化邁進,而在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過程中,帶來的不僅是城市的擴張,還有企業對於土地、人才的需求,而政府也順應城市的發展,不斷提出新的都市計畫及產業發展計畫。
本研究主要以位於竹北市的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重點探討個案,因為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從規畫以來已經歷 20 年時間,卻仍無具體實現的時程,但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卻被產業界及政府賦予十分高的期望,更是台灣鮮少有的大學城發展計畫,卻都因為不同爭議而讓計畫延宕,尤其土地徵收爭議及生態環境影響。
研究者認為,發展知識經濟攸關台灣產業是否能持續在全球領先,更刺激新創公司誕生,同時智慧城市的政策落實更成為未來台灣能否持續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重要條件。政府在制定相關公共政策時,也可借鑒國外城市發展經驗,例如美國矽谷聖荷西總體展望計畫,以法規要求落實計畫項目,並定期更新、調整規劃,可有助於城市或產業園區發展,讓台灣的發展更顯全球化、與國際接軌。
台灣在強化科技產業及培育人才為導向的知識經濟產業聚落時,需要企業、政府勇於提供資本投資,同時在產業及城市發展上,政府必須快速動態地修改計畫內容,以讓計畫符合當下的產業及需求,並應該以法規來規範政策落實及管理。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how public policy influen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how the 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Hsinchu impacts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promotes technology diffusion. This study also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s science parks, high-tech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
Over the past 40 years, Hsinchu has rapidly become an urban from a traditional Taiwanese rural area, mainly du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sinchu Science Park. This city has been expand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ark, which has also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land and employment by companies.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constantly planned new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s and urban planning initiatives.
The plan of Taiwa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Flagship Park has been underway for 20 years.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tech giants have strongly look forward to the park. However, the park has been delayed by barriers, such as land acquisition 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think that developing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s the key to maintaining global leadership in high-tech industry for Taiwan. Taiwan'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can take a leaf out of other country's book when making public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urban. For instance, they can take inspiration from the Envision San Jose 2040 General Plan in Silicon Valley, USA.
We need to provide more investment from both our 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 to train talents. Additionally, the government must modify plan flexible to align with current industry and demands. The policies should be regulated by laws.
內政部地政司 (2022,3 月 4 日)。區段徵收。取自
https://www.land.moi.gov.tw/chhtml/content/72
白富美 (1996,2 月 29 日)。高鐵五車站供民間聯合開發 交部完成規劃 挑出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和台南站。經濟日報,02 版。
仇佩芬 (2004,1 月 10 日)。林正杰 與陳雲女兒合作新竹科 把竹二科搬到江蘇 引發洩密議論。聯合報,C3 版。
王弓 (1997,5 月 15 日)。台灣矽谷光芒四射 新竹科學園區 16 年有成 曾榮獲全球發展最快園區榜首。經濟日報,37 版。
王啟清 (1993,01 月 14 日)。新竹科學城 完成規劃 將訂特別法 五年內由官民合作完成開發。經濟日報,3 版。
王淑君 (2022,12 月 31 日)。拒璞玉良田蓋大樓 民團抗議 質疑國土計畫草率 要求公展再延 1 個月 竹縣府:有意見可透過書面遞送。聯合報,B2 版。
王樹嵩 (2003)。科學城永續發展系統動態模擬模式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城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行政院 (2017,10 月)。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
https://digi.nstc.gov.tw/File/19DE94E9424E9457
朱曼寧 (2022,6 月 14 日)。高鐵新竹車站專二地上權 聯發科今正式簽約。經濟日
報。取自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9/6387651
朱楚文 (2011,4 月 20 日)。國科會 NSoC 計畫 促成共 273 家廠商投資。MoneyDJ 理財網。取自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c0bc9e16-25d4-418c-93a4-68e3d20ff35d
朱淑娟專欄:台知園區是地方都市計畫、還是國家重大計畫?【社論】(2014,6 月 25日)。風傳媒。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23184?page=1
朱語蕎 (2021,12 月 6 日)。竹北到竹科塞車夢魘有解 經國大橋工程獲中央補助 12
億。自由時報。取自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2992
李鵬博 (2019)。桃園航空城計劃政策影響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李佳霏 (2003,12 月 1 日)。竹二科案 陸委會:正調查是否流出機密資料。中央社。取自 http://cn.epochtimes.com/b5/3/12/1/n421561.htm
李青霖 (2005,12 月 28 日)。交大璞玉計畫 通過審查 範圍擴大 預估增加數萬就業機會。聯合報,C2 版。
李珣瑛 (1990a,4 月 14 日)。關切科學城進度 邱創煥昨訪園區。經濟日報,10 版。
李珣瑛 (1990b,6 月 30 日)。因應文化科學城未來發展 新竹都會捷運系統有藍圖。經濟日報,18 版。
李珣瑛 (2001,10 月 13 日)。竹縣規劃知識經濟旗艦園區 昨邀學者會商 盼整合高鐵新竹站與璞玉計畫專區。經濟日報,4 版。
李珣瑛 (2002,1 月 12 日)。新竹縣長:璞玉計畫 勢在必行 可為竹科三期與生醫園區帶來人潮與就業機會。經濟日報,5 版。
李若松 (1989,11 月 14 日)。科學園區蛻變科學城 不是空頭支票 擴大範圍先建兩棟大樓 優先發展電子資訊通訊 直接引進關鍵零件大廠 敦親睦鄰帶動新竹繁榮。聯合報,6 版。
李煜梓 (1992,9 月 3 日)。訂定「科學城法」刻不容緩 羅田安認為日本做法值得借鏡。經濟日報,6 版。
李煜梓 (1994,10 月 22 日)。新竹科學城計畫 推動層級將提高。經濟日報,12 版。
李煜梓 (1996,4 月 5 日)。隨著科學城重要交通建設陸續完工,新竹科學園區附近的房地產交投逐漸熱絡,在景氣低迷時出現不錯的買氣。經濟日報,19 版。
於念鋆 (1990,4 月 9 日)。新竹科學城規劃報告出爐 鼓勵民間投資‧成立指導委會,
經濟日報,10 版。
吳佩玲 (2007,2 月 27 日)。研訂機場條例 5 月送立法院。聯合報,C2 版。
吳中傑、黃靖萱 (2021,2 月 3 日)。「山寨」起家的聯發科,如何逆襲超越高通、稱霸全球手機晶片?商業周刊。取自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B1%B1%E5%AF%A8%E8%B5%B7%E5%AE%B6%E7%9A%84%E8%81%AF%E7%99%BC%E7%A7%91%E5%A6%82%E4%BD%95%E9%80%86%E8%A5%B2%E8%B6%85%E8%B6%8A%E9%AB%98%E9%80 %9A%E7%A8%B1%E9%9C%B8%E5%85%A8%E7%90%83%E6%89%8B%E6%A9 %9F%E6%99%B6%E7%89%87-074307229.html
吳重雨、陳良基 (2010)。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維運計畫(IV)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編號:NSC 98-3113-P-009-001-PO)。臺北市:行政院。
巫鴻瑋 (2022a,4 月 10 日)。璞玉田發展 盼成竹北寶石。聯合報,B2 版。
巫鴻瑋 (2022b,6 月 13 日)。高鐵新竹站 新增 3 公車路線。聯合報,B2 版。
巫鴻瑋 (2022c,12 月 25 日)。喊話中央讓台知園區及科三計畫過關 楊文科:我太不服氣了。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23264/6864019
巫鴻瑋 (2023a,2 月 7 日)。竹縣將實施首波簡政便民措施 民代盼後續能更有感。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956429
巫鴻瑋 (2023b,2 月 23 日)。宏匯宣布在竹北高鐵站前蓋地標雙塔 高度規畫超 200 公尺。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990052
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22,7 月)。新竹縣大眾捷運系統整體路網評估計畫地方說明會簡報。取自
https://ws.hsinchu.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TYvcmVsZmls ZS85OTc2LzI0NTM5My9mOTE5ZWU5OC1hMDBlLTQxNDUtYjg2ZS1hNGMxNGJ hOGEwZjUucGRm&n=MTExMDcxNOWcsOaWueiqquaYjuacg%2bacg%2bitsOizh%2baWmeewoeWgsS5wZGY%3d
林家琛 (2002,1 月 12 日)。竹二科案 市府評估風險。聯合報,18 版。
林家琛、陳千惠 (2000,1 月 19 日)。竹市擬設竹二科 撥地供設校。聯合報,17 版。
林新輝 (2009,1 月 13 日)。航空城條例過關 桃園高雄有資格。聯合報,A3 版。
林巍 (2020)。美中貿易衝突對全球產業供應鏈的影響。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3(2),69-76。doi: 10.29656/TERM.202002_43(2).0009
花佳正 (2019)。美中貿易戰下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與挑戰。台灣經濟論衡,17(3),42-51。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91104001-201909-201911040001-201911040001-42-51
邱文通 (1990,6月15日)。新竹將設立"科學城" 政院通過審議 規劃時有6原則。民生報,15版。
邱亦睿 (2015)。 臺灣發展型國家的消逝?工研院與半導體產業關係之轉型(1974-2014)(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邱盈滋 (2012)。區域發展對客家聚落之影響─以新竹縣芎林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施傑峰 (2004)。矽智財(SIP)交易之發展與制度規劃研究─以台灣IPMall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洪友芳 (2017,12 月 13 日)。竹科37歲了!王永壯:以軟扶硬 明年啟動翻新元年。自由時報。取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281656
洪友芳 (2022,7月25日)。竹科人數逼近17萬大關 碩博士近4成密度最高。自由時報。取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03020
洪秀婉 (2003)。台灣半導體產業垂直分工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科技部 (2022,3月3日)。科學園區2021年營業額衝新高 爆發性成長22.81%。科技部新聞稿。https://eycc.ey.gov.tw/Page/9FAC64F67005E355/acd7ca9b-5bd7-4450-a668-e924d3a5c1eb
桃園航空城股份有限公司 (2023)。計畫進度。桃園航空城公司。擷取於2023年6月20日。https://taoyuan-aerotropolis.com/cht/index.php?code=list&ids=41
孫文臨 (2020,9月1日)。新竹台知園區爭議20年 兩任縣長聯手「95%地主同意」 環團批炒地皮。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226541
胡明揚 (1996,9月4日)。中山高竹北交流道完工 九月中旬開放通車 交流道多 上下方便 干擾交通。民生報,18版。
唐祖湘 (2020,8月15日)。2030開創臺灣產業新局。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343期。https://www.itri.org.tw/ListStyle.aspx?DisplayStyle=18_content&SiteID=1&MmmID=1036452026061075714&MGID=1072612641060263364
徐碧華 (1994,7月13日)。發展亞太航空轉運中心理想地點 中正機場周圍將規劃航空城。聯合報,19版。
許家豪 (2014)。我國區段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評估制度之研究─以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建設計畫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柳均 (2000)。新竹科學城的迷思。師大地理研究期刊,32,143-144。https://www.geo.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2022/01/325.pdf
彭芸芳 (2004,4月16日)。關埔計畫 「東」山再起 市地重劃開發獲准 公設比可提高 有助東區變臉。聯合報,B2版。
彭淵燦 (2000,7月4日)。璞玉計畫範圍 增加竹東鎮 縣府和交大合作推動 雙方簽訂協議書 縣長戲稱進入「試婚」階段。聯合報,17版。
彭淵燦 (2002,4月10日)。鄭永金:璞玉計畫不會拆客家村。聯合晚報,19版。
黃美珠 (2020,4月24日)。新竹縣拚台知園區案過關 救被疫情拖垮的經濟。自由時報。取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44826
曾增勳 (2015,10月5日)。支持者催開發 反迫遷質疑 航空城聽證會 兩方爭辯仍無解。聯合報,B2版。
曾增勳 (2016,5月2日)。航空城聽證會最後一天 唇槍舌劍。聯合報,B2版。
游文寶 (2012,9月19日)。航空城蛋黃、蛋白。聯合報,A2版。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2021,6月1日)。新竹科學園區(X基地)籌設計畫成本效益分析報告(109-114年度)。https://www.sipa.gov.tw/home.jsp?mserno=201001210001&serno=201004020001&menudata=ChineseMenu&contlink=ap/information_14_view.jsp&dataserno=202106010003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2021,12月2日)。擴大及變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新竹縣轄(寶山鄉部分)(配合新竹科學園區(寶山用地)第2期擴建計畫)(第一階段)案-主要計畫書。https://urbanplan.hsinchu.gov.tw/News_Content.aspx?n=863&s=239209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2023a,3月14日)。園區入區公司數與營業額。新竹科學園區。https://www.sipa.gov.tw/home.jsp?serno=201006180001&mserno=201001210113&menudata=ChineseMenu&contlink=ap/statico_view.jsp&level2=Y&classserno=201002030017&dataserno=201405050001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2023b,6月1日)。園區簡介。新竹科學園區。 https://www.sipa.gov.tw/home.jsp?serno=201001210039&mserno=201001210037&menudata=ChineseMenu&contlink=content/introduction_2_1.jsp&serno3=201002010007
新竹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 (無日期)。關埔都市計畫區。新竹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擷取於2023年6月24日。https://idipc.hccg.gov.tw/index/aboutus/invest-01/
新竹市政府 (2021,1月)。變更新竹市都市計畫(新竹科技特定區細部計畫)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開發獎勵要點、都市設計準則及劃設策略性更新地區) (配合竹科 X 計畫)書。取自http://www.v523.tw/upload/fileUrl/2021-02/22/ef9e6bc5-a0d4-4739-b079-d0dc1a416722.pdf
新竹縣政府 (2010)。變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取自https://ws.hsinchu.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jEvUmVsRmlsZS85MTQwLzIxOTMyOS%2FkuLtjaDLkuIrkvY3nm7jpl5znj77ooYzlj4rph43oo73lvozoqIjnlasucGRm&n=5Li7Y2gy5LiK5L2N55u46Zec54%2B%2B6KGM5Y%2BK6YeN6KO95b6M6KiI55WrLnBkZg%3D%3D
新竹縣政府 (2011)。『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主要計畫再公開展覽暨細部計畫公開展覽公民或團體意見綜理表。取自https://ws.hsinchu.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jEvUmVsRmlsZS85MTQyLzIxOTYxMy%2Flj7Dnn6Xlho3lhazlsZXkurrpmbPntpznkIbooagxMDAuNC4yNy5wZGY%3D&n=5Y%2Bw55%2Bl5YaN5YWs5bGV5Lq66Zmz57ac55CG6KGoMTAwLjQuMjcucGRm
新竹縣政府 (2018,5月)。變更竹東鎮(工研院暨附近地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書。取自https://ws.hsinchu.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Ny9SZWxGaWxlLzg1ODkvMTUwMzA3L%2BiuiuabtOerueadsemOrijlt6XnoJTpmaLmmqjpmYTov5HlnLDljYAp54m55a6a5Y2A5Li76KaB6KiI55WrKOesrOS6jOasoemAmuebpOaqouiojinmm7gucGRm&n=6K6K5pu056u55p2x6Y6uKOW3peeglOmZouaaqOmZhOi%2FkeWcsOWNgCnnibnlrprljYDkuLvopoHoqIjnlaso56ys5LqM5qyh6YCa55uk5qqi6KiOKeabuC5wZGY%3D&icon=..pdf
新竹縣政府 (2021a,3月)。新訂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書。取自https://ws.hsinchu.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S9yZWxmaWxlLzkxMzkvMjE5MjYyLzMzODM0MmFjLTBjOTQtNGQ1Ni1hNjVhLTAyNGFhNDI0ODdlOC5wZGY%3d&n=MTEwMDMxMOWPsOefpeS4u%2bimgeioiOeVq%2bato%2baWhy5wZGY%3d
新竹縣政府 (2021b)。新訂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案內政部都委會專案小組第13次會議簡報。取自https://ws.hsinchu.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S9yZWxmaWxlLzkxMzkvMjE5MjYyLzgyMmY1ODI5LTE2OWUtNGY0MC1iZjdkLTY2MTIwNWM5OTg4MS5wZGY%3d&n=5Y%2bw55%2bl56ysMTPmrKHpg6jpg73lp5TlsI%2fntYTnsKHloLExMTAxMjI5LnBkZg%3d%3d
新竹縣政府 (2021c)。新竹縣110年統計年表。取自https://hsinchu.dgbas.gov.tw/statweb/Page/BookCatalog_Detail.aspx?Mid=22
新竹縣政府 (2022a,7月15日)。新竹科學園區。取自https://urbanplan.hsinchu.gov.tw/News_Content.aspx?n=879&s=219672
新竹縣政府 (2022b,9月30日)。【文化科技智慧城】厚實基礎建設、整合產業脈絡 為科技首都定礎,打造幸福竹縣。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2973
新竹縣政府 (2022c,11月7日)。竹縣大眾捷運路網6大路廊拍板定案 11月中旬提送交通部審議。新竹縣政府新聞稿。取自https://www.hsinchu.gov.tw/News_Content.aspx?n=153&s=247005
新竹縣政府 (2023a,5月12日)。義隆電子總部動工 楊文科:完成AI園區最後一塊拼圖。新竹縣政府新聞稿。取自https://www.hsinchu.gov.tw/News_Content.aspx?n=153&s=251205
新竹縣政府 (2023b,4月7日)。新竹縣智慧城市諮詢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錄。
楊友仁 (1998)。從新竹到台南:科學園區、新興工業與地方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溫瓌岸 (2003)。SoC國家矽導計畫。交大友聲,399,9-18。https://ir.nctu.edu.tw/bitstream/11536/120896/1/ys0399-03.pdf
經濟部技術處 (2022)。《2022/2023產業技術白皮書》。取自 https://www2.itis.org.tw/PubReport/PubReport_Detail.aspx?rpno=4531985&industry=5&ctgy=37&free=&type=pubreport
建設新竹科學城 將在十年內完成。(1988,3月3日),經濟日報。
葉明政 (2016)。農鄉與都市的交會:竹北東海地區的地方與社群重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 (2021)。110年國土利用現況調查成果。取自國土測繪圖資e商城 https://whgis-nlsc.moi.gov.tw/GisMap/NLSCGisMap.aspx
國際亞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1991)。新竹科學城。取自http://www.maa.com.tw/ProjectSheet/SpecialBrochure/LandDev_91035_tw_c.pdf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2023,2月13日)。科技臺灣 前瞻永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聞稿。取自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detail/dd96f618-8473-42ac-a2d8-69249b5a6f84?l=ch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辦公室 (2022)。前瞻基礎建設-建構支持臺灣未來10年發展的數位建設。台灣經濟論衡,20(4),35-4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91104001-N202301040023-00005
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處 (2022,6月15日)。2022年IMD世界競爭力臺灣排名晉升至全球第7名。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處新聞稿。取自https://www.ndc.gov.tw/nc_27_35873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19,1月31日)。5+2產業創新計畫。國家發展委員會。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9D024A4424DC36B9
張明賢 (1989,2月22日)。 國科會主委夏漢民說 科學島即為科學城 新竹外正規劃桃園區。聯合報。
張海琳 (1994,7月13日)。中正機場附近區域擬建構航空城 經建會並規劃建立為航空旅客中心﹑快遞貨物轉運中心。經濟日報,10版。
張璦 (2023,3月22日)。台灣拚2030矽製程超越全球 跨部會3大計畫領跑。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03220224.aspx
張婉珍 (2001,11月7日)。內政部審查通過竹二科計畫。經濟日報,34版。
張俊彥、彭松村 (2001)。矽導國家計畫 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 總體規劃書第一階段計畫。取自https://grbdef.stpi.narl.org.tw/fte/download4?docId=2731414&responseCode=1115&grb05Id=685817
莊旻靜 (2014,9月26日)。正反方激辯 台知園區送審未過 工業局要求補件 四任縣長到場支持 認將帶動高鐵周邊發展 民間團體憂浮濫徵收 希望撤案。聯合報,B1版。
廖淑惠 (2000,4月11日)。竹北璞玉計畫 九月提申請。聯合報,18版。
廖淑惠、羅緗綸 (2000,12月28日)。新世紀新挑戰 聚落效應 培育科技人才 竹科與清交大、工研院產官學結合 建立雙贏 吸引高等學府設校。聯合報。
鍾張涵 (2020,9月22日)。神明也點頭讓位 台積電睽違十年重回竹科,想再擴張恐無「餘地」。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022
鍾國輝 (2002)。 生態工業園區概念在竹科之應用研究-以積體電路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劉志高、王緝慈 (2008)。共同演化及其空間隱喻。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4,91-97。
劉憲杰 (2023,3月29日)。(Daily Issue)蔡明介專訪/2002矽導推升IC設計躍身兆元產業,2023矽島變局亟待政策解。DIGITIMES科技網。取自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659731_HOR80I3C2YPSVX2GSAVHC
黎慧琳 (2001,10月4日)。璞玉計畫 整體規劃藍圖出爐。聯合報,17版。
蕭麗君 (2019,5月14日)。亞馬遜挺員工物流創業 贊助1萬美元。工商時報。取自https://ctee.com.tw/news/global/90029.html
璞玉成良璧 新竹縣打造優質環境 縣府結合交大籌辦國際工作坊 邀國外專家研討成功案例。(2001,6月7日)。經濟日報,46版。
羅俊濱 (2020,9月16日)。台積電擴廠科管局寶山徵地作業進度火速。中時新聞網。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916005028-260421?chdtv
羅烈師、林美辰、林伯殷、徐筠茹、陳聖曄、莊文昌、張民依、湯承翰、葉明政、鄭宇岑、鄭昱芸、鄭香浩、鄭燕玲、羅文生、羅瑞霞 (2018)。始終璞玉-芎林鄉‧上山下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羅緗綸 (1999,12月29日)。竹北斗崙都計 納入科大用地。聯合報,18版。
羅緗綸 (2011,4月21日)。璞玉計畫公聽會 贊成反對互槓。聯合報,B2版
羅緗綸 (2014,6月16日)。反璞玉計畫 部分地主質疑過程黑箱 百餘地主表明不願被徵收 指璞玉案曾獲葉世文大力支持 懷疑背後有產官商勾結 贊成徵收地主 認為開發才有未來。聯合報,B1版。
羅緗綸 (2015,12月26日)。部分地主贊成開發 分乘遊覽車赴台北表達意願 稱:已準備好 反對者則說:這會毀田滅農。聯合報,B2版。
羅緗綸、林家琛 (2000,9月20日)。竹二科對上璞玉計畫 縣市較勁 市長拿來比較點燃戰火 縣長說「大新竹」做考量 以「縣包含市」反擊。聯合報,17版。
蘇秀慧 (2008,5月20日)。九萬兆新局 愛台 12 建設啟動 擴大內需帶動經濟成長 八年投入3.9兆元 完成633經建目標。經濟日報,E1版。
Atkinson (2023,6月6日)。【台積電股東會】2022 年研發費用逾 1,650 億元,今年量產 N4P,N4X 設計定案。財經新報。取自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3/06/06/tsmcs-research-and-development-expenses-in-2022-will-exceed-nt165-billion/
AL-HADER, M., & RODZI, A. (2009). THE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 MONITOR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in Urban Management, 4(2 (11)), 87–94. doi:10.1002/9781119681328.ch7
Baycan-Levent, T. (2010). Diversity and creativity as seedbeds for urban and regional dynamics.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8(4), 565-594. doi: 10.1080/09654311003593663
Breschi, S., & Lissoni, F. (2001).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ritical surve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0(4), 975-1005. doi: 10.1093/icc/10.4.975
Carrillo, F. J., Yigitcanlar, T., García, B., & Lönnqvist, A. (2014). Knowledge and the city: Concepts, applications and trends of knowledge-based urban development. Routledge. doi:10.4324/9781315856650
Caves, R. W., (2005). Encyclopedia of the City. Routledge, 584. doi:10.4324/9780203484234
Chen, C. J., Wu, H. L., & Lin, B. W. (2006).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Taiwan's science park.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3(4), 452-465. doi:10.1016/j.techfore.2005.04.003
City of San Jose. (2023). The Envision San José 2040 General Plan.
Crespo, J. (2011). How emergence conditions of technological clusters affect their viabili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cluster life cycles.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12), 2025-2046. doi:10.1080/09654313.2011.633824
Davari, A., & Farokhmanesh, T. (2017).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ies on opportunity to startup. Management Science Letters, 7(9), 431-438. doi: 10.5267/j.msl.2017.6.003
Enright, M. J. (1996). Regional cluste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research agenda. Business networks. doi:10.1515/9783110809053.190
Toh, C. K., & Webb, W. (2019). Foreword on Smart Cities by Editors-in-Chief. IET Smart Cities, 1(1), 1-2. doi: 10.1049/iet-smc.2019.0031
Grinberg, N. (2016).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rplus-value on a global scale: bringing back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theory.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22(1), 247-278. doi: 10.5195/jwsr.2016.605
Ketels, C. H., & Memedovic, O. (2008). From clusters to cluster-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1(3), 375-392. doi: 10.1504/IJTLID.2008.019979
Krafft, J., & Quatraro, F. (2011).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rom linearity to recombination. Handbook on the economic complexit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181-200. doi: 10.4337/9780857930378.00014
Rosenfeld, S. A. (2002). Creating Smart Systems: A guide to cluster strategies in less favoured regions. Carrboro, North Carolina: Regional Technology Strategies.
Skou, M., & Echsner-Rasmussen, N. (2015). Smart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Smart City and Spatial Data, 14(25), 61-67. doi: 10.5278/ojs.perspektiv.v14i25.1289
Suire, R., & Vicente, J. (2009). Why do some places succeed when others decline? A social interaction model of cluster viab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9(3), 381-404. doi:10.1093/jeg/lbn053
Teekasap, P. (2009, July). Cluster form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y: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In 27th International System Dynamics Conference.
Viladecans‐Marsal, E., & Arauzo‐Carod, J. M. (2012). Can a knowledge‐based cluster be created? The case of the Barcelona 22@ district.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91(2), 377-400. doi: 10.1111/j.1435-5957.2011.00383.x
Yigitcanlar, T. (2009). Planning for knowledge‐based urban development: glob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3(5), 22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