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美枝 LIN MEI CHIH |
---|---|
論文名稱: |
國小五年級生態繪本創作教學設計探討-以台中縣高美溼地為例 The Study On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Grade-Five Students Creating Picture Eco-books--- Using Taichung County Gao-Mei Wetland as Example--- |
指導教授: | 徐素霞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生態繪本 、環境教育 、繪本創作 、高美溼地 |
外文關鍵詞: | picture eco-book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icture book creation, Gao-mei Wetland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面對全球環境因人類追求物質文明科技生活而遭受污染與破壞,人類開始思考解決環境問題之道而提出環境教育,藉由環境教育的宣導來正視環境議題。有鑒於此,研究者擔任藝術與人文課程領域教學,在面對環境生態的種種問題,透過生態繪本創作教學設計,提升學生對環境的覺知能力及創作技能。因此,本研究旨在將環境教育之內涵融入繪本創作教學,以家鄉的高美溼地為創作主題,以台中縣槺榔國小五年甲班二十八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地觀察溼地生態及面臨的環境破壞問題,透過環境生態繪本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生態繪本創作,表達其對溼地的關懷。研究者透過教學單元的設計與規劃,經由學習心得省思單、教師日誌、訪談及學生作品來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以了解課程的實施成果與學生學習的成效。並以課程的修正與省思,提升研究者本身在環境教育教學與繪本創作教學領域之專業知能。綜合研究發現,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透過教學活動學生能獲得溼地生態環境相關概念,並將習得的知能透過繪本創作圖文呈現,並表現出對溼地環境問題的關懷,顯示環境議題融入藝術課
程的重要性。
二、「生態繪本創作教學」實施活動能提升學生在認知、情意、動作技能與社會責任價值等方面的學習表現與學習成果。
三、在「生態繪本創作教學」實施活動教學中能促進研究者發展自我專業成長,提升教學專業知能。
最後,以研究發現與結論,針對學校行政與教學兩方面提出適切的建議,以供未來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Facing the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pursuit of material life and technology, people start to think of ways to solve the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 a resul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introduced and promote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Taking thi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searcher, serving in the field of Arts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s lessons to teach students creating picture eco-books, in the hope of uplifting thei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creativity. This study, therefore, focuses on fus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 teaching by creating picture books. The focus of the book is Gao-mei Wetland located in the students’ hometown. The study group is the grade five class A 28 students from Klnes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The students took field trips to Gao-mei Wetland to obser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re and were led to create their picture books so as to express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wetlan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ults-based curriculum and its effect on student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implement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odules and planning, the learned single reflection, teacher logs, interviews and analysis of works from students. By making modifications and by self-reflections, it is hoped to enhance the resear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 teaching picture book creation. After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can acquire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lated awareness through the stated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make use of the awareness in their picture books showing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wetland environment; thus the importance of fus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o art teaching curriculum is indicated.
2.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book creation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impact their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motor skills, as well a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values.
3.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book creation teaching” can encourage researchers to develop their professional and teaching skills.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e study makes suitable suggestions to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is intend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ny future follow-up studies.
1.中文文獻
王淑芬(2008)。手工小書輕鬆做。載於親子天下創刊號。台北市:天下,8月號,84。
王鑫(1998)。我國環境簡史。全國環境教育計劃整合及推行計劃報告書。台北市:中華民國環境協會。
朱春昭(2006)。超現實圖畫書應用於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朱源泉(2002)。從小扎根 -談繪本教育的重要性。法鼓山佛教教育園區大階梯教室座談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89)。環境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環保署。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市:五南。453-454。
何耀宗(1974)。商業設計入門。台北市: 雄獅圖書。
吳惠娟(2002)。以圖畫書引導兒童審美與表現的教學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昭譯(1997)寂靜的春天。台北市:晨星。
李孟芬(2007)。畫說阿美族國小文化繪本創作教學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發(2005)。以環境教育為內涵之繪本創作教學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連珠(1991)將圖畫書帶進教室-課室內的圖畫書。國教之友,43,29~36
李偲華(2007)。國小低年級教師使用繪本融入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澤民(民87)。環境保護政策與立法。環境工程會刊。十卷第一期。7。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聰明(2001)。融入新課程的環境教育。台南市:翰林。
李惠加(1998)。圖畫書的語言訊息傳達。第二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趙天儀主編。台北縣: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43,18-34。
阮佳瑩(2004)。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敏(2005)「創造性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璽(1995)彰化縣志。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上玉(1998)。台灣沿海濕地調查。台北市:民生報,64。
林佩璇(2002)。行動研究的知識宣稱~教師實踐知識。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89~210。
林幸慧 (2007)。運用體驗自然活動培養國小學童環境覺知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品章(1996)。商業設計。台北市:藝術家。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林惠真(1998)。高美溼地生物資源。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林錦鳳 (2006)。圖畫書導賞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繪畫表現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邱文彥(2001)「關懷消失中的臺灣濕地—濕地公園的規劃與課題」,科學月刊,32(7),571-577。
孫孟儀(2004)。美術圖畫書應用於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三角湧的梅樹阿公》和《克利的繪本》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 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徐紀筠(2004)。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上的應用---以康樂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素霞(1996a)。插畫是綜合所有藝術表現方式的藝術。載於施政廷(主編)認識兒童讀物插畫(p. 20-21)。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徐素霞(1996b)。插畫-獨立而完整的藝術。雄獅美術兒童插畫專輯,302 期,雄獅美術, 11-17。
徐素霞編著(2002)。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圖畫書的圖像傳達藝術表現。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台北市:格林文化出版社。
馬以工(1987)。自然保育-文化資產叢書3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馬景賢(1996)。談「掉」了字的書。精湛,27,45-48。
高曰美(2005)。合作學習在創造性繪本教學應用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鳳(2004)。台中縣高美溼地遊客遊憩行為規範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張敏惠(2004)。兒童圖畫書創作教學歷程中的圖像形式探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湘君(1993)。兒童讀物中老人角色之研究。臺北師院學報,6,頁 163-186。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89.9.30 台(89) 國字第89122368 號令公布。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
曹俊彥(1998)。繪本插畫「自我風格」的必要性。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4(2)。
莊玉珍、王惠芳(2001)台灣的濕地。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許文勇(2001)。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科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玉津(2004)。從讀到寫:六年級繪本製作之合作學習方案。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
郭金水、賈立人、楊慧琪、邱立崗(1997)。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概念研究:環境責任。台北師院學報,10。177-214。
郭淑瑩(2007)。故事教學進行國小低年級學生環境教育之研究 ─ 以動物保護繪本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教育組碩士論文。
郭麗玲(1991)在畫中說故事的「圖畫書」。 社教雙月刊,46,20-33。
陳志成(2008)書香遠傳-封面故事。2008年04月第59期
陳俊宏、楊東民( 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市:全華圖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惠邦 (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朝平、黃壬來(2002)。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璐茜(2003)。繪本創作DIY-序。台北市:雄獅美術。
游曉惠(2004)。繪本融入自然科生態保育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慧主編(2002)。《台灣世紀回味》。台北市:遠流。2002,頁128
甯範恬(2003)。圖畫書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環境概念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冠政 (1997) 。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1977)。環境教育簡介。科學教育月刊,(11),4-9。
楊冠政、王鑫(1998)。編纂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課程指導手冊計畫。台北市:環保署。
楊郁芳 (2006)。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圖畫書為媒介。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逸倫(2007)。繪本系列介入教學進行社區環境問題探究之研究—以彰化縣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資源組碩
士論文。
詹斯匡(2008)。兒童創造力開發之教學研究-以圖畫書創作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楊彬(1989) 。插畫新技。台北市:藝術圖書。
廖慧雪(2005)。從創造力的觀點比較「圖像導引」與「文字導引」的繪本創作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玲(2001)。以繪本為媒介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彥(2006)。道在童書-真理.兒童.圖畫書。臺北縣:道聲。
劉富連(民89) 。從環境教育--談國小的社區環境教育。國教輔導第39卷第4期。
劉靜靜、邱文彥(1996)。濕地形成與定義。科學月刊,27(1),10-23。
潘偉琪 (2004)。尋找一個可行的英語教學模式:運用學生手製繪本來教授英語為第二外語的國小學童閱讀。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永瑩 (2004)。運用繪本圖像於國小六年級學童之教學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清田(2001)。教師如何進行教育行動研究:「教師即研究者」的理想與實踐。國教之友,52(3),3-18。
蔡鳳秋(2005)。一個教師的兒童環境教育讀書會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安娜 (2008)。圖畫書構圖之教學探究-以低年級課程融入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淑芬(2003)。圖畫書閱讀活動探究-以東師實小四年級美術班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勝揚(2000)。 大地友愛-落實國小環境教育的作法。台灣教育,589,49-51。
鄭麗文(1999)。幼兒文學。台北縣新店市:啟英出版社。
鄧美雲、周世宗(2000)。繪本創作DIY-作者序言。台北市:雄獅美術。
謝定祐(1992)環境教育的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素秋(民93)。 故事教材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以「自然生態保育」為例 。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竹風主編(1997)。漢語大詞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羅美慧 (2004)。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
蘇茂生(1974)。商業美術設計― 現代插畫篇。臺北市 :一文出版社。
蘇振明(1998)。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91,1-10。
蘇振明(2002)徐素霞編著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圖畫書與兒童教育。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巖登生、龐元勳(1998)。新竹香山濕地的永續性與明智利用。第二屆台灣海岸及濕地生態保育研討會論文集。
2. 外文文獻
De Young, Raymond; Monroe, Martha C.(1996). Some fundamentals of engaging stor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2), 171-187.
Dowd, F. S.(1991). Storybooks: Stimulating science starters. 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 , 19, 105-108.
Henry, R. & Simpson, C. (2001). Picture books & older readers: A match made in heaven. Teacher Librarian, 28(3), 23-27.
Huck, C. S., Hepler, S. and Hickman, J.(1987),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McNiff, J. (1988).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Monroe, M. (1991). The effect of interesting environmental stories on
knowledge and action-taking attitud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Moser, S. (1994). Using storybooks to teach science themes. Reading Horizons, 35,139-150.
Walker, S. R. (2001). Teaching meaning in artmaking. Worcester, Mass: Davis
Publications.
3. 網路資料
EE環境教育網。落實永續發展概念於中小學環境教育
http://sdee.nsysu.edu.tw/mainlist.php?main=history1.htm (2008年8月2日)
台中縣政府(2008)。高美溼地
http://tt.taichung.gov.tw/county/cht/intro_content.jsp?sce_no=20050826004(2008年6月6日)
周香如(2006)。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兒童生態繪本分享。
http://www.greenschool.org.tw/node/12485(2008年8月28日)
邱文彥。台灣濕地環境的生態教育
www.ntnu.edu.tw/eec/eeq/39/eeq39-03.doc(2008年8月26日)
高美地區的歷史沿革。
http://www.gaomei.org.tw/normal/gaomei_history.html,高美溼地暨社區入口網(2008
年6月6日)
教育部電子報(2008)。「閱讀力量大~捐書到偏鄉 閱讀傳書香」教育部偏遠國中募書活動開跑記者會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1495(2008年9月8日)
鳥類教室-濕地與水鳥http://tea.kmvs.km.edu.tw/~bird/htm/bio.htm
(2008年8月22日)
黃子曦(2007)生態保育-呵護溼地 自然保育始於足下。
http://www.newstory.info/2007/10/post-40.html,生命力新聞,(2008年5月30日)
落實永續發展概念於中小學環境教育。
http://sdee.nsysu.edu.tw/mainlist.php?main=history1.htm(2008年5月30日)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2008)。濕地的定義。
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wetland/WhatIsWetland.htm
(2008年11月19日)
臺中縣觀光旅遊導覽網(2008)。兩馬文化。
http://tt.taichung.gov.tw/county/cht/park.jsp(2008年11月1日)
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08)。環境教育。
http://teach.eje.edu.tw/9CC/discuss/discuss3.php(2008年11月17日)
新華網(2008)。濕地公約與世界濕地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2/04/content_1298150.htm(200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