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美賢
論文名稱: 客語動物名稱詞彙初探-以蟲仔、蛇、蛙為例
Study of Animal Names in Hakka
指導教授: 范文芳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客語蟲仔語言接觸語言底層
外文關鍵詞: Animal Naming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探討客語蟲仔、蛇、蛙名稱的音韻結構與構詞特色,目的在於豐富客語課程教學內容。現今地球上已知的昆蟲種類約有75萬種,幾乎占了所有動物種類數量的四分之三。人類因為對昆蟲感興趣而開始加以研究,依其生活習性、外型不同,分辨出不同的種類,為其取名,這就是分類學的開端。大部分的蟲仔、蛇、蛙名稱可以透過聽音、辨文的方式,了解其命名方式或含義,有些則否。客語蟲仔、蛇、蛙名稱基本上用生活地點分類,如寄生於動物身體內部、或生活在屋內、田野、水中,以及引申用作褒語或貶語的詞彙等。
    客語蟲仔名多以泛稱詞稱呼同類蟲仔,包含範圍比較廣泛,較少針對單一種類蟲仔特別命名。客語蟲仔名詞彙的構詞方法有下列的特色:(1)後加詞綴;(2)以感官感覺命名;(3)生活地點;(4)功能特徵。修辭方式則有(1)譬喻式;(2)借代;(3)聯綿詞;(4)源於漢字。其
    中以功能特徵為其最主要命名方式,其次為後加詞綴方式,尤其以加上小稱詞「仔」者最多。其它特色有「蟲 虫憲」的詞序顛倒的現象,以及不具「性別辨識」功能的「公」作後加詞綴。
    本文詞意深究部分用語音、語義、語法三階段方式探討nat角蟲、茸毛蟲、土狗仔、揚尾仔等蟲仔名的含義;以壁蛇、檐蛇、山狗太、狗嫲蛇等蟲仔名為例,試探客語可能的源流與演變軌跡;最後以滴嗲蟲、咚嗲龜、叩頭蟲為例,比較三種語言命名方式的差異。
    詞彙構成要素分語音、語義和語法三部分;語音要素構成則為聲母、韻母、聲調等三部分。語言的最小的意義單位叫做語位,是語法分析的最基本單位。以口頭語言而論,「最小的意義單位」大都是以雙音節的形式呈現;蟲仔名不但多「雙音節化」,更傾向於以「三
    音節化」的方式繼續衍生。
    客語蟲仔名詞彙的音韻特色大致符合一般客語方言的特色。首先是語音簡化現象,例如:
    古無輕唇音、顎化、聲母濁音清化、沒有撮口音、只有兩個介音、合口音韻頭逐漸消失、滑音弱化等;其次是鼻音聲母可自成音節,不與韻母結合,聲調演變、官話化、矯枉過正等趨勢;最後討論單音詞「仔」的音義及用法,頗類似於華語的「ㄦ化韻」,但更為多元
    化。
    由於蟲仔在先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重要,因此蟲仔名保留古語的特色至為明顯。研究客語蟲仔的安名,了解先民的用語方式,饒富意義。


    Phonology structure and wordbuilding feature of Hakka language are studied in this thesi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contents of mother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Up to now the number of insect specie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seven hundreds and fifty thousands on the earth, is almost three-quarter of the total number of animal species. Some people began to study insects for interesting and classified them with suitable name by their livelihood habitual behavior or figure, so the taxonomy has begun since then.
    Mostly, the implication or reasons of insect nomenclature can be realized by reading it or the word. Insect nomenclature in Hakka basically is based on its livelihood location, such as the body of animal, kitchen, kitchen closet, bedroom, living-room, vegetable garden, farmland, water, and countryside. Some insect names are extended to be used as praise or abusive language.
    Nomenclature of insects in Hakka generally uses the same name for similar species without in details, so it is seldom to name for single species.
    Features of nomenclature of insects wordbuilding in Hakka are outlined as follows: (1) post-affix (2) naming by the feeling from sensory organs (3) livelihood location (4)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Rhetoric can be classified
    as (1) metaphor (2) borrow (3) joint phrase (4) originate from Chinese. Form statistics,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mostly used in nomenclature of insects, and post-affix is the second, specially, post-affix with〔ǝ 55〕.
    There are some other particular examples such as reversed word order〔ts’uŋ55 hien24〕and has male post-affix but without sex meaning〔kuŋ42〕.
    Three stages for deeply discussing the word meaning, pronouncing, the meaning, syntax, are applied to tentacle worm, soft and hairy worm,〔t’u33 keu24 ǝ55〕, dragonfly;〔piak4 ʃa55〕、〔san42 kieu24 t’ai 42〕、〔keu24 ma55 &#
    643;a 55〕are used as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origination and evolved trace. Then 〔tit4 tiak4 ts’uŋ 55〕、〔tuŋ11 tak32 Ku44〕、a click beetle are compared with the nomenclature of three different languages.
    Vocabulary is consisted of pronouncing, the meaning, and syntax. Pronouncing is also consisted of vowel, simple or compound vowel of a Chinese syllable, and tone. The basic unit of language, called language unit, is the fundamental
    unit for syntax analysis. For verbally language, the basic meaningful unit is two-syllable representation. The nomenclature of insects basically follows two-syllable expression; moreover, it extends to be three-syllable expression for continuous derivative.
    Simplification is the main trend for Hakka dialect, and it is also true for the nomenclature of insects in Hakka. The simplification can be classified as feeble-glide, light-labial-sound, sound-by-palate, vowel-purification, nasal-
    sound-syllable, without-combination-with-compound-syllable -vowel, official-language-effect, etc.

    目錄 圖表 VII 表格 VI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2 一、喜歡顧名思義,一窺客語蟲仔名稱的源流與演變 2 二、想承擔一些接續歷史、也創造歷史的責任 2 三、了解語言接觸,增進族群和諧 3 第二節、文獻探討 3 一、與自然科學昆蟲命名有關相關文獻 3 (一)、昆蟲學名命名的由來 4 (二)、昆蟲分類的依據 4 (三)、學界命名昆蟲的方式 5 二、與蟲仔俗名命名方式有關的文獻資料 6 (一)、「蟲仔」的內涵 7 (二)、透過聽音、辨文,足以知義的「蟲仔名」命名方式 18 (三)、不能透過聽音、辨文以知義的「蟲仔名」命名方式 20 三、與客語研究有關的文獻 22 (一)、與「蟲仔名」研究有關的論文 22 (二)、與地名研究有關的論文/以地名為例,思「蟲仔名的過往」22 (三)、與訓詁學有關的專書論文 25 (四)、與客語構詞詞法有關的論文著作 26 (五)、與客語音韻有關的論文著作 28 第三節、研究範圍 30 一、蟲仔名詞彙的來源 30 (一)、語彙、字典、地方叢志、報章雜誌等書面語料的蒐集 30 (二)、田野方式口頭語料的採集 30 二、語料的內容說明 31 第四節、研究方法 31 一、詞彙蒐集方式 32 二、蟲仔名詞彙構詞研究方法 32 三、研究步驟 32 第五節、預期目標 32 一、蒐集書面客語蟲仔名稱詞彙並加以整理 33 二、將口語中的「客話蟲仔名詞彙」保存於書面 33 第二章、客家話的音韻和詞彙結構介紹 35 第一節、客家話的音韻結構介紹 35 一、客家話的聲母及例字介紹 35 (一)、四縣客家話聲母(包含無聲母)共二十一個 35 (二)、聲母的例字及說明 35 (三)、客家話聲母的附加說明 36 二、客家話的韻母及例字介紹 37 (一)、開尾韻 38 (二)、鼻音韻尾 39 (三)、塞音韻尾 40 三、客家話的聲調 40 (一)、單字調值與調型 41 (二)、變調 42 (三)、「一字二讀」的現象 43 四、客家話的文白異讀現象 43 (一)、聲母不同文白異讀現象 44 (二)、韻母不同文白異讀現象 44 (三)、聲韻都不同文白異讀現象 44 (四)、特殊文白文白異讀現象 45 第二節、客家話的詞彙結構介紹 45 一、簡單名詞 45 二、複合名詞 45 三、關於名詞的性別與後加成分的分別 46 四、關於名詞的類別 46 五、一般客語詞彙的結構類型 47 (一)、並列格 47 (二)、偏正格(主從格) 48 (三)、主謂格 48 (四)、動賓格 48 (五)、後補格 48 (六)、重疊格 49 (七)、前加成分 49 (八)、後加成分 49 第三章、客家生活中蟲仔的分類 51 第一節、動物身體底肚介蟲 51 第二節、動物身體外背介蟲 51 第三節、陸地頂-屋肚和屋唇介蟲 52 第四節、陸地頂-田野介蟲 54 第五節、水肚和水唇介蟲 66 第六節、蛇哥、蛏和其它 68 第七節、與蟲仔有關的褒語和貶語 70 一、褒語 70 二、貶語 71 (一)、蛤蟆、蛏 71 (二)、蛇 71 (三)、豺 72 (四)、蟲、烏蠅、蟹、螺、蜆 72 第八節、其他 73 一、與蟲仔有關的形容詞 73 二、與蟲仔有關的動詞 73 三、與蟲仔文化有關的諺語 74 第四章、客語蟲仔名詞彙的特色分析 75 第一節、客語蟲仔名詞彙的音韻特色 75 一、官話化的趨勢 75 二、語音惰化現象 75 三、無聲母的「濁音清化」和「清音濁化」 76 四、語言底層與語言接觸的證據 76 第二節、分析客語蟲仔名詞彙構詞特色 77 一、構詞類別統計 77 (一)、以功能特徵命名 77 (二)、後加詞綴 78 (三)、以生活地點命名 78 (四)、顏色、大小、形狀、感官命名 79 二、修辭類別統計 79 (一)、源於漢字 79 (二)、譬喻式 79 (三)、聯綿詞 80 (四)、借代 80 三、歸納與分析 80 (一)、以「功能命名」原則為最主要方式 80 (二)、加上小稱詞「仔」/後加詞綴為主要語法結構 80 (三)、蟲仔名多以泛稱詞稱呼同類蟲仔,詞義範圍比較廣泛 81 (四)、詞義特殊 81 (五)、詞序顛倒的現象,只見於「蟲 虫憲」一詞 81 (六)、「公」作後加詞綴,不具「性別辨識」功能 81 (七)、蟲仔名的綜合特色 82 (八)、蟲仔名多「雙音節化」,更傾向於「三音節化」 82 第三節、客家話蟲仔名稱詞彙詞意深究 83 一、〔nat4〕角蟲係麼介蟲? 83 (一)、語音探究 83 (二)、語義探究 84 (三)、語法分析 84 二、茸毛蟲係麼介蟲? 85 (一)、語音探究 85 (二)、語義探究 85 (三)、語法探索 85 三、「土狗仔」還是「兔狗仔」? 87 (一)、語音探究 88 (二)、語義探究 88 (三)、語法探究 89 四、「揚尾仔」、「羊尾仔」抑係「noŋ5 ni1 ǝ 5」? 90 (一)、語音探究 90 (二)、語義探究 90 (三)、語法探究 92 五、「龜」抑係「蛄」? 93 第四節、其它語言與客語蟲仔名的比較 93 一、昆蟲學者命名方式 93 (一)、哪些動物容易「名中帶蟲字」? 93 (二)、蛙的命名實例 96 二、客語、華語、英語、閩語名稱比較 97 三、傳統文人的分類與命名方法 101 四、客語蟲仔名詞彙的源流與演變 102 (一)、壁蛇、檐蛇、山狗太、狗嫲蛇的比較 102 (二)、滴嗲蟲、咚嗲龜、叩頭蟲的比較 103 第五章、結論 105 一、客語蟲仔名構詞方式之特色 105 (一)、後加成分結構為最主要特色 105 (二)、帶有保存古語特色的詞 105 (三)、有音無字的原由 105 (四)、與漢藏語系演化的淵源 106 二、客語蟲仔名的教學意義 106 參考文獻 109 語文部分 109 自然科學部分 111 附錄 113 附錄一、客語動物/蟲仔、蛇、蛏名稱對照一覽表 113 附錄二、中華昆蟲協會昆蟲分類及其代表性昆蟲名稱 120

    語文部分
    安倍明義
    1938《台灣地名研究》,台北:蕃語研究會。
    《國語大詞典》1963,台北市:台灣東方書店。
    李維棻
    1979《釋名研究─附原文並索引》,台北:大化書局。
    林尹
    1982《中國聲韻學通論》,1985四版,台北市:黎明出版社。
    Saussure索緒爾Jonathan Culler喬納森・卡勒,張景智譯 張家銘校閱
    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出版社。
    羅肇錦
    1988《客語語法》,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1990《語言與文化》,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6《台灣的客家話》,台北:台原出版社。
    周振鶴、游汝杰
    1990《方言與中國文化》,台北市:南天書局。
    濮之珍
    1990《中國語言學史》,台北:書林書局。
    程祥徽、田小琳
    1992《現代漢語》,台北市:書林出版社。
    中原週刊社客家文化學術研究會
    1992《客話辭典》,苗栗市:台灣客家中原週刊社。
    徐清明
    1994〈漢語方言概要中梅縣音系詞彙語法特點與苗栗四縣話比較研究〉
    呂嵩雁
    1994〈桃園永定客家話語音的特點〉,曹逢甫等編《台灣客家語論文集》,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范文芳
    1996〈竹東腔海陸客語的語音現象〉《第五屆國際暨第十四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初稿》,新竹:新竹師院。
    2000〈從語言个角度,來看客家聚落个地名〉,徐正光主編2000,12,《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1〈客語詞彙及語法介紹講題大綱〉,新竹市國民小學鄉土教育客語教學知能研習資料,8月6~10日,4頁。
    管錫華
    1996《爾雅研究》,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
    鄧曉華
    1996〈客家方言的詞匯特點〉《語言研究》第2期,總第31期。福建: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出版。
    1999〈客家話跟苗瑤壯侗語的關係問題〉《民族語文》第3期。福建: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出版。
    童勉之
    1997《中華草木蟲魚文化》,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朗文當代高級辭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97,香港:培生教育出版中國有限公司。
    庄初升
    1998〈從方言詞匯看客家民系的歷史形成〉《韶關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韶關大學中文系出版。
    涂春景
    1998《苗栗卓蘭客家方言詞彙對照》,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發行。
    楊劍橋
    1998《漢語現代音韻學》
    楊政男、羅昌順
    1998《客家生活詞彙》教育部獎勵漢語方言研究著作。
    盧彥杰Lu,Yien-Jie
    1999《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新竹市: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子晴
    2000《客家諺語的取材和修辭研究》,新竹市: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柏山
    2001〈鄉土地理的空間特性與教學活動之應用〉《八十九學年度鄉土語言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班專輯》,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何石松,劉醇鑫
    2002《現代客語詞彙彙編》,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自然科學部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989《台灣農家全書》,(GPN:25062760014),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呂光洋主編
    1990《台灣的兩棲類動物》,科學教育資料叢書,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北京自然博物館編著
    1992《生物史圖說》,(ISBN:957-531-206-6),台北:淑馨出版社。
    王效岳
    1993《認識台灣的昆蟲4鱗翅目─毒蛾科》,(ISBN:957-531-319-4),台北市:淑馨出版
    社。
    鄧維祥校閱
    1995《水面上的蜻蜓》,動物世界,台北市:鹿橋文化。
    1995《花園裡的蝴蝶》,動物世界,台北市:鹿橋文化。
    1995《水面上的蜻蜓》,動物世界,台北市:鹿橋文化。
    佩格爾、王效岳Richard S.Peigler,Hsiau Yue wang
    1996《東南亞王蛾科圖鑑》,(GPN:030049852651),台灣省:台灣省立博物館。
    張永仁
    1998《昆蟲圖鑑―台灣七百多種常見昆蟲生態圖鑑》,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白九維、王效岳
    1998《台灣的鳳蝶與中國大陸種類的綜述》,台北市:淑馨出版社。(GPN:030049852651)
    楊平世
    1998《台灣的常見昆蟲》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范義彬、楊平世
    2000《台北植物園自然教育解說手冊─昆蟲篇》(GPN:025279890687),台北市: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廖智安
    2002〈請問大名─看出昆蟲俗稱的門道〉,國語日報,八月十日第8版面
    張簡琳玟等撰
    2002《新竹縣市野生動物》(ISBN:957-01-2950-6),南投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
    研究保育中心,台北市:三民書局。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2002《螢火蟲生態導覽手冊編印》,(GPN:1009100101),南投市: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
    重建推動委員會。
    林南忠
    女兒的家自然生態工作室閱讀昆蟲的家系列講座簡報文章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