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彩雲 |
---|---|
論文名稱: |
運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江麗莉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5 |
中文關鍵詞: | 繪本教學 、情緒能力 、幼兒 |
外文關鍵詞: | picture book, emotional competence, young children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設計並進行以提昇幼兒情緒能力為目標之幼兒情緒繪本教學方案;(二)分析情緒繪本教學方案對提昇幼兒情緒能力的成效。研究對象為新竹縣某國小附設幼稚園蕃茄班的幼兒。利用十本繪本,設計一系列的情緒繪本教學活動,以提升幼兒情緒能力。本研究以幼兒情緒能力發展量表、教學記錄、教學省思及文件資料作為資料收集的方法,並採用量化與質化並重的研究方式來進行資料分析。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透過繪本教學,能夠幫助幼兒察覺辨識及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學習表達及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可以提升幼兒的情緒能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依幼兒其情緒能力,選擇合適的繪本,擬定教學計畫。
二、掌握幼兒情緒脈動,活用教學活動。
三、善用教學技巧、教具及電腦多媒體,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四、利用周遭人物及發生的事項進行機會教育。
五、結合生命教育或兩性教育等不同之議題。
六、以新住民子女為研究對象。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in picture books to strengthen young children’s capacity to manage their emotions and behavior.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picture books teaching for the promoting of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competence. The program was researched from children of tomato class of preschool/kindergarten in Hsinchu. Using ten picture books to design a seri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o strengthen young children’s capacity to manage their emotions and behavior. In this study, I used data collection of The Scales for Children’s Emot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teaching records, and documentation of teaching self-reflection as a method, and I also us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es to analyze data.
Based on the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eaching through picture books can help detecting young children’ literacy,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emotions with others and learning to express and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for it can enhance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findings, I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1.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books and make curriculum plan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emotional competence.
2. Grasp young children’s emotion to design activities.
3. Use interesting teaching techniques, teaching aids and computer multimedia to attract young children’s attention.
4. Teach students by opportunities from things which happen to them.
5. Combine the different issues around life education and gender education.
6. Do the research from the children of new arrival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上誼出版社(譯)(2001)。五味太郎著。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台北:上誼。
方素珍(譯)(2000)。凱文˙漢克斯著。我好擔心。台北:三之三。
王秀園(1997)。兒童EQ的開發與培育(一~三年級學童)。台北:稻田。
王佳禾(2006)。國小學童情緒能力、控制信念、幸福感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1995)。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的情緒發展與問題及輔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萬清(1999)。讀書治療。台北:心理。
伍昭瑾(2006)。國小學童非理性信念.情緒能力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麗莉(2004)。桃園縣幼教資源典藏系列三:幼兒閱讀集。桃園:桃園縣政府。
江麗莉(主編)(2006)。繪我童年閱讀起飛:幼稚園繪本教學資源手冊。台北:教育部。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五南。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五南。
何正云(2007)。團體藝術治療方案對單親兒童情緒能力輔導效果之
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吳年章(2007)。國民小學教師情緒能力、自我效能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盈瑩(2000)。情緒教育融入國小國語科之教學研究-以國小四年
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吳英璋(2001)。情緒教育的理論與內涵。學生輔導,75,66-79。
吳湘靈(2004)。圖畫故事書在國小一年級國語文領域的應用--情緒
教育融入故事教學之實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呂俊甫(1997)。EI、EQ情緒智慧和情緒教育。台灣教育,559,9-11。
李坤珊(譯)(2001)。莫莉.卞著。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台北:三之三。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心理。
李盈瑩(2007)。以繪本進行國小低年級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素卿(譯)(2002)。Richard S. Lazarus&Bernice N. Lazarus著。感性與理性:了解我們的情緒。台北:五南。
李雅怡(2003)。年級、城鄉別、出生序、建設性思考、情緒能力與
國小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淑芬(2001)。國小四年級學童生氣情緒激起狀態與概念性角色取替能力發展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周怡萱(2003)。幼稚園大班師生在圖畫故事書教學歷程中的主題討論。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文婷(2008)。幼兒教師情緒智力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
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玉萍(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能力、父母管教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孟蕾(2003)。繪本閱讀教學以情緒教育主題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律娜(2005)。學前融合班幼兒情緒能力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敏宜(2001)。圖畫書的欣賞與運用。台北:心理。
林淑敏(2001)。故事戲劇對兒童故事理解力的影響。論文發表於舉辦之「教育新是記—九年一貫的實施與展望」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台北。
林奷妤(2003)。兒童理解多重情緒能力、隱藏情緒能力與其同儕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邱大昕、張珖玲、陳易芬、許月雲譯(1992)。心理學。台北:心理。
洪慧如(2002)。國小低年級教師圖畫書詮釋與教學設計—以Shel Silverstein《失落的一角》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唐淑華(2001)。閱讀治療在小學校園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84,38-44。
張上進、郭瓊鍈、林玉萍(2005)。編修「國小兒童情緒能力量表」。教育學誌,18,25-58。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美惠(譯)(1995)。Daniel Goleman 著。EQ: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時報。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知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
梁淑玲(2006)。椅子樹。台北:國語日報。
莊永佳(2007)。擁抱。台北:國語日報。
許雅婷(2003)。敘事式課程之理論與實踐-以「情緒教育主題」故
事繪本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嘉義。
許媄淑(2007)。班級讀書方案對國小兒童情緒能力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許慧貞(譯)(2001)。Aidan Chambers 著。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台
北:天衛文化。
郭惠玲(2006)。父子互動歷程中之幼兒生氣情緒表達。國立臺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瓊鍈(2005)。戲劇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能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佑甄(2006)。兒童隱藏情緒理解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彤羚(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
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怡芬(2007)。童書融入情緒中心課程對幼兒情緒能力影響之行動
研究—以某私立幼稚園大班幼兒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海泓(2001)。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學通訊,23,64-78。
陳淑惠(譯)(2001)。山姆˙麥克布雷尼著。猜猜我有多愛你。台北:上誼。
陳雅萍(2007)。利用情緒繪本教學進行兒童情緒教育之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質采等(2000)。玩遊戲、解情緒。台北:信誼。
陳聰文(1982)。影響山地兒童道德判斷因素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29,85- 92。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艷玲(2007)。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能力、幸福感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曾娉妍(1998)。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
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游恆山(譯)(1996)。K. T. Strongman著。情緒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武雄(1994)。童年與解放。台北:聯經。
黃珮貞(2007)。運用兒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淑婉(2007)。運用繪本為主的情緒教育方案對提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雅妮(譯)(2004)。中屋美和著。蠶豆哥哥的床。台北:經典傳
訊。
黃詩喬(2006)。運用音樂治療概念提昇情緒智力-以某國中七年級音樂課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德祥(1989)。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兒童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的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曉雯(200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
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薇蓉(1999)。情緒教育方案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麗華(2005)。一位國小科任教師以繪本實施生命教育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漢聲出版(譯)(1994)。社哈莉凱勒著。再見斑斑。台北:漢聲。
趙映雪(譯)(1999)。漢思˙威爾罕著。我永遠愛你。台北:上
誼。
劉秀娟(2005)。兒童情緒表達規則之理解.家庭情緒氣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麗雪(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際關係、情緒能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潘美玲(2008)。運用圖畫書於幼稚園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潘慶輝等(2005)。玩出好心情-情緒教育動起來。台北:三之三。
蔡素玲、鍾志芳(譯)(2007)。Scott E. Spradlin著。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台北:心理。
鄭明進(1987)。圖畫書的認識。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64-69。
鄭淑方(2003)。幼稚園教師無字圖畫書教學運用之研究—以David Wiesner的《7號夢工廠》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瑞菁(1999)。幼兒文學。台北:心理。
蕭丹雅(2007)。國中教師情緒能力與師生衝突管理策略之關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
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馬(2007)。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台北:和英。
簡淑真(2001)。幼兒情緒之多少?百位幼兒情緒報告書。台東師院學報,12,45-70。
簡淑真、郭李宗文(2006)。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活動綱要及能力
指標:情緒領域期中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魏惠貞(譯)(2006)。Marilou Hyson著。幼兒情緒發展。台北:華
騰出版。
羅芸芝(1999)。兒童認知風格、情緒致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蘇振明(1990)。「兒童讀物插畫」的導賞教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389-412。
二、英文部分
Buck, R. W. (1984). The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 New York: Guilford.
Goleman, D. (1998).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Halberstadt, A., Denham, S. A. & Dunsmore, J (2001). Affective social competence. Social Development, 10, 79-119.
Jones, D. C., Abbey, B. B., & Cumberland, A.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rule knowledge: Linkages with family expressiveness and social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 69(4), 1209-1222.
Kennedy-Moore, E., & Watson, J. C. (1999). Expressing Emotion. New York: Guilford.
Lewis, M., & Michalson, L. (1983). Children's emotions and moods : 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Plenum.
Magai, C., & McFadden, S. H.(1995).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 Plenum.
McLin, Jr. (2003). Emotion management : Assessing student behavio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82697)
Saarni, C. (1990). Emotional competence: How emotions and relationships become integrated. In R.A. Thompson (Ed.),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pp.115-182).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Saarni, C., Mumme, D. L., & Campos, J. J (1997). Emotional development: Action,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Eisenberg, 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pp. 237-309).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aarni, C. (2000). Emotional competenc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R. Bar-On & J. D. A. Parker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68-91.
Salovey,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