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孟嶸 Meng-Jung Lin |
---|---|
論文名稱: |
一位實習教師受實習輔導專業成長團體之輔導教師協助下之數學教學問話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Questioning of a Student Teacher Guided a Mentor Teacher Under a Mentoring Program |
指導教授: |
林碧珍
Pi-Jen Li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南大校區系所調整院務中心 - 應用數學系所 應用數學系所(English)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實習教師 、輔導教師 、實習輔導專業成長團體 、教學問話 |
外文關鍵詞: | student teacher, mentor teacher, mentoring program, teaching question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一位實習教師受實習輔導專業成長團體之輔導教師協助下之數學教學問話。研究者透過參與數學專業成長團體的討論會、實地教室觀察、閱讀實習教師的數學日誌及訪談等方法蒐集相關的資料。研究發現:實習教師在教學問話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觀摩與瞭解階段、學習與嘗試階段、操作與運用階段以及再嘗試與改進階段。個案的實習教師受實習輔導專業成長團體之輔導教師協助下,在數學教學問話有以下的轉變:教學問話來源的掌握度方面、教學問話困難處方面以及教學問話的運用方面。影響實習教師教學問話的因素有:教學經驗的不足、輔導教師的數學專業知識、學生的解題類型、輔導教師教學問話的輔導策略以及實習輔導專業成長團體的討論會。
關鍵字:實習教師、輔導教師、實習輔導專業成長團體、教學問話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nquired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questioning of a student teacher guided a mentor teacher under a mentoring program. The research collected the data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mentoring program’s discussion meetings, observing classrooms, reading teacher’s mathematical journals, and interviewing. Results revealed as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questioning consists of four stages. These were stage of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stage of learning and try 、stage of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stage of reattempt and improving . The conversion of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questioning of a student teacher guided a mentor teacher under a mentoring program : Sources of the teaching questioning 、 difficulties of the teaching questioning 、 applications of the teaching questioning . This research discusse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student teacher’s teaching questioning . These factors were the failure of teaching experience , the professionalism of mentor teacher , the patterns of problems solving from student , the guidance strategies of teaching questioning from mentor teacher ,
the mentoring program .
Key Words : student teacher , mentor teacher , mentoring program , teaching questioning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方炳林(1976)。普通教學法。台北市:教育文物出版社。
王玉珍(2004)。現職教師協助國小實習教師數學專業成長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莉玲(1993)。幼稚園實習教師發問技巧的分析。幼兒教育學報,2,35-60。
古富禎(2003)。校長帶領教師成長團體促進數學教學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芳盛(199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3,247-258。
呂勝瑛(1993)。成長團體的理論與實際。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弘善譯(2000)。思考教學(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 Louise Sper-Swerling)。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李保玉(1988)。教育實習與在職教師輔導策略。國立台東師院專案研究。
佘曉清(1999)。生物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學、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1),35-47。
林育安(2004)。發問技巧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數學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欽(1993)。學習團體的理論與研究。高雄:復文。
林碧珍(2000)。在職教師數學教學專業發展方案的協同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3 ,115-148。
林碧珍(2001)。發展國小教師之學生數學認知知識-理論結合實務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林碧珍(2003)。一個師資培育者協助學校教師發展以數學領域為主軸的統整課程之研究。2003年行動研究研討會,國立台東大學。
林碧珍、蔡文煥(1999)。以學校為中心的小學教師數學專業發展模式。論文發表於1999「數學教師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市:五南。
林寶山(2000)。教學理。台北市:五南。
洪玉燕 (2002)。我國國民小學現行實習教師制度之研究。台東師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徐西森(1997)。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台北:心理。
張玉成 (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玉成 (1999)。教師發問技巧,二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德銳(1998)。美國良師制度對我國實習輔導制度之啟事。初等教育學刊,5, 41-63。
教育部(1994)。師資培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台
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台
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師資培育法。台北:教育部。
許德田(2001)。國小教師數學專業成長團體之運作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利玲(2001)。國民小學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慧君(1994)。個案研究-影響教師發問技巧的內在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聖國(2003)。輔導教師與實習教師在數學教學上互動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景泉(1999)。影響生物實習教師使用發問類比之學科教學知識成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麗卿(1999)。除法概念形成歷程中的錯誤分析對教學的啟示。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幸美(2001)。兒童解決數學及自然科學問題的問答討論與類比思考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2),121-142。
黃婉萍(1999)。新實習輔導制度下國小實習輔導教師角色與實習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楊妙芬(1996)。教師發問與候答時間-國小師生教室行為研究。屏東師院學報,9,97-119。
楊秋南(2002)。學校本位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行動研究的嘗試和反省。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楊深坑(1998)。英國實習輔導教師制度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3-H-260-003),未出版。
溫家男(2002)。高中生物科資深與實習教師發問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賈馥茗主編(1992)。我們如何思維。杜威原著,How We Think,台北:五南。
賓玉玫、單文經(2000)。實習教師的角色認知。台灣教育,591,2-7。
劉珀玲(2002)。透過教師成長團體促進學校本位教學評量多元化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劉祥通(2004)。分數與比例問題解題分析 : 從數學提問教學的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怡智(2004)。輔導國小實習教師數學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秉倫(1998)。國民中學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蔡寶桂(2002)。數學成長團體「教師促發者」之行動策略與反思歷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鄭明長(2002)。發問對教學歷程之影響初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87-114。
黎立夫(2005)。一位實習教師受實習輔導專業成長團體之輔導教師協助下之佈題知能。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薛梨真(1994)。國民中小學實習教師任教狀況與實習輔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瑞榮(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鍾靜(1999)。落實小學新數學課程之意圖與學校本位的進修活動。課程與教學季刊,2(1),15-34。
饒見維(1998)。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西文部分
Bulgar, S.,Schorr, R.Y.,&Maher, C.A.(2002). Teachers’ questions and their role in helping students build an understanding of division of fra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Education ,(pp.161-168).
Burns, M.(1985).The role of Questioning. Arithmetic Teacher, 32(6),14-17.
Calderhead, J.(1988)Learning from introductory schools exper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er ,4(1).
Carin ,A.A & Sund, R. B.(1971). Developing questioning techniques. Ohio: Chai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Carner, R. L. (1963). Levels of questioning. Education, 83(9), 546-550.
Corey, M. S. & Corey, G. (1987) .Groups:Process and Practice. (3rd ed.)
Furlong, J. & Maynard, T.(1995) . Mentoring student teachers-the growth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Martin,R.,Sexton,C.,Wagner,K.,&Gerlovich, J.(1998). What do you need to know about using questions as a science teaching tool? In R. Martin, C. Sexton, K. Wagner, & J. Gerovich(Eds.), Science for all children(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Mason, J., Burton, L.,& Stacey, K.(1985).Thinking mathematically.Wokingham, England:Ass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Maynard, T. & Furlong, J.(1993). ’Learning to Teach and Models of Mentoring’, in McIntyre, D. , Hagger, H. and Wilkin, N. (eds) Mentoring-Perspectives on 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 London:Kogan page, 69-85.
Mewborn, D. S. & Huberty, P. D.(1999).Questioning your way.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6, 226-245.
Nicol, C. (1999).Learning To Teach Mathematics: Questioning, Listening, And Responding.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7(1), 45-66.
Vacc, N. N.(1993).Questioning in the Math Classroom. Arithmetic Teacher, 41(2), 88-91.
Wang, J. & Odell, S. J. (2002). Mentored learning to teach according to standards-based reform : A critical review.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72(3), 481-547.
William S. C. (1991). Questioning in Classrooms: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2), 15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