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淑娟
Shu-Chuan Liu
論文名稱: 在專業發展園所中邁向開放之路- 一位幼教師專業成長之探究
A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Towards Open Education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指導教授: 周淑惠
shu-hui chou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幼兒教育學系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園所專業發展幼教師教師專業成長
外文關鍵詞: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 teach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慣於非主題課程模式的教師進入實施主題探究課程且持續進行專業發展的園所情境中,所探討的問題為教師在因應情境下追求專業成長之內涵表現、運用專業成長之具體方式,以及在此強調發展的園所中,影響個案教師專業成長之因素。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並以觀察、訪談與與文件檔案等方式進行研究。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個案教師專業成長之歷經「初踏上路、困惑與衝擊」、「虛心深思、做中學習」及「續步再行、漸入佳境」等三階段。
    二、個案師專業成長內涵著重於「主題課程與教學」之表現。
    三、個案教師專業成長運用「同儕互動暨討論」、「自我學習」、「調適與省思」及「做中學」等四大方式。
    四、個案教師專業成長深受「自身」、「同儕」及「組織」等三種因素共同交織影響。
    根據以上之結論,研究者針對其他幼兒園、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ourses of a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In this study, we can see how the case teacher, who used Montessori model, pursued his professional growth towards open education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indergarten, which was carried out thematic model. The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 connotation, method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by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analysis of relative documents. The result was concluded as follows:

    1.The case teacher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 of professional growth- feeling confused and impacted at the initial contact of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becoming open-minded and thoughtful,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ntinuing tried to learn and achieving a better situation gradually.
    2.Essence of the cas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focused on performance of “Thematic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3.The professional growth methods by the case teacher’s are interaction and discussion within peer group, self-learning, self-adaptation and reflection, and learning by doing.
    4.The cas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would be interplayed by three factors- himself (the case teacher), peer group and kindergarte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mentioned above, the researcher is going to propose suggestions to other kindergartens,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on the topic of professional growth.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園所專業發展..................9 第二節 教師專業成長之意涵與影響因素...14 第三節 教師專業成長之具體方式........25 第四節 文獻綜合歸納.................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33 第三節 研究程序....................37 第四章 專業成長歷程故事............45 第一節 個案園所專業發展之路........45 第二節 個案教師專業成長之路........50 第五章 教師專業成長分析............63 第一節 個案教師專業成長之內涵.......63 第二節 個案教師專業成長之具體方式....77 第三節 個案教師專業成長之影響因素....90 第四節 教師專業成長之綜合討論.......10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09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建議.......................112 參考文獻..........................114 附件..............................12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雪茵、邱玲玲、吳嫈華(2007)。行動與形塑:一所公立幼稚園全園教師專業成長之規畫與實踐歷程。發表於「2007全國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王旭萍(2003)。一位資深女性幼教老師的專業發展歷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高等教育。
    江麗莉(1997)。邁向專業成長之路。新幼教,14,4-6。
    江麗莉(2005)。以園為本位的幼教專業輔導。發表於「2005幼教品質追求卓越研討會」。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江麗莉、周淑惠(1995)。我國幼稚園評鑑制度。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印,教育評鑑,327-357。台北:師大書苑。
    吳采燕(2005)。托兒所啟動本位課程改革之行動研究-一個所長的築夢記。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佳宜、李淑惠(2007)。幼兒園轉型對教師影響之研究。發表於「南台灣2007幼兒保育學術研討會」。屏東:美和技術學院。
    吳政憲(2001)。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專業發展之態度、現況與成效知覺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惠玲(2010)。啟動幼稚園本位課程之研究-以「與老樹對話」主題教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珮瓏(2004)。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及其轉變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靜惠(2004)。台中市私立幼稚園教師自我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吳錦雲(2005)。幼稚園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巫鐘琳(2005)。幼稚園本位在職進修與幼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芳菁(2009)。幼稚園輔導方案與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
    李淑惠、劉嘉益(2010)。渾沌、定向、變革與跨越:一個幼兒園邁向幼教專業的實踐歷程。發表於「2010年生命探究與專業發展研討會」。高雄:樹德科技大學。
    呂錘卿(1995)。國民小學實施以學校為中心的在職進修探討。國教輔導,34(6),55-62。
    周崇儒(1997)。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市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淑惠(1998)。幼稚園課程與教學創新:一個個案經驗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83-117。台北:揚智。
    周淑惠(2005)。幼稚園課程創新─「與輪共舞」之野人獻曝。2005年幼兒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5-221。
    周淑惠(2006)。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探究取向之主題課程。台北:心理。
    周淑惠、鄭良儀、楊于萱、黃湘怡(2009)。幼兒園與大學教授夥伴關係:共同邁向創新與成長的個案研究。載於第三屆兩地四岸「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學術研討會。
    林育瑋(1996)。幼教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台北師院學報,9,803-832。
    林育瑋(2008)。以幼稚園為本位的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4(1),15-48。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239-262,高雄:麗文。
    林芯伃(2007)。一位優質幼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湘怡(2007)。一位優良幼教師的專業成長故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進山(2010)。形塑「專業發展學校」可行性策略之探討。中等教育,61(3),20-31。
    林燕萍(2008)。一所私立幼兒園教師在職進修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靜娟(2008)。一位優良幼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邱佩瑩(2004)。幼兒家長對幼稚園評鑑態度之調查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施宏彥(2001)。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之理論研究。載於范仲如、林達森(主編):「課程革新與教學創新」論文集。台南:嘉藥科技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柯俊欽(2003)。淺談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專業化。南投文教,19,29-34。
    洪福財(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的小學教師角色。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1),6-13。
    胡幼慧主編(1996)。質化研究。台北:巨流。
    范熾文、張瑜(2007)。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58,94-118。
    翁福榮(2001)。學校本位模式之教師專業發展─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珮玲(2006)。從教師專業發展探討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揚智。
    許靜文(2002)。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以反省性思考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美齡(2004)。屏東縣公私立幼兒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與其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珮蓉(1997)。幼稚園初任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彩虹(2008)。托兒所教師參與課程轉型的轉變與成長。親民學報,14,1-9。
    陳淑芳、李麗香(2005)。跨越限制、創造生機:一個幼稚園發展專業特色之在園輔導歷程。發表於「2005幼教品質追求卓越研討會」。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淑琴(2007)。幼稚園課程轉型輔導策略探討:一個長期輔導的案例。發表於「2007全國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淑琴(2008)。台灣幼托機構課程模式的發展探究: 從課程就是敘事文本的觀點。基礎教育學報,17(1),17-32。
    陳淑琴、周淑惠(2010)。幼兒教育績效品質:一個雙向共榮的「專業發展學校」觀。幼兒教育年刊,21,245-262。
    陳雪芳(2008)。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漢強(1993)。幼兒教育機構評鑑。幼教資訊,36,6-9。
    陸錦英(2004)。一位幼教老師的專業發展-反省思考方案教學。屏東師院學報,20,217-250。
    曾志朗(2001)。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6(3),1-5。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黃三豐(2008)。台灣六十年代一位私立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文娟(2003)。一位資深公立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探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玟玲(2007)。幼稚園課程轉型之研究-以台中縣車籠埔國小附設幼稚園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惠雯(2004)。幼教教師成長團體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趙婉娟(2002)。走向開放式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玉燕(1995)。佳美幼稚園主題教學:一個從無到有的生產創造過程。台北:光佑。
    劉燕雯(2005)。社區資源融入幼稚園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劉燕雯、鄭束芬(2007)。幼教師專業發展歷程與影響因素之個案探究。幼兒教育年刊,18,34-59。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文化。
    蔡芸(1997)。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臺灣省國中教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美貴(1997)。開放教育的理念與課程設計。載於黃政傑主編,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顏純昕(2009)。一位幼兒教師生涯轉換之旅。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簡楚瑛、林麗卿(1998)。幼稚園課程轉型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21(2),251-274。
    鐘冉媺(2005)。幼稚園中自發性教學研討團體討論互動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 。台北:五南。
    饒見維(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角色的省思。教師天地,113,7-13。
    二、西文部分
    Avalos, B. (2010).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over ten yea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6, pp.1-11.
    Darling-Hammond, L. (1994).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Early lessons, challenges and promise. In L. Darling-Hammond(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Schools for developing a profession (pp.1-27).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Deborah L. Butler, Helen Novak Lauscher, Sandra Jarvis-Selinger, Beverly Beckingham (2004). Collabor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 pp.435–455.
    Duke, D. L. (1990).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Earley, P.& Bubb, S. (2004). Leading and Managing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Fullan, M. G.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Galanouli, D. (2010). School-based Profession Development. General Teaching Council for Northern Ireland.
    Guskey, T. R. (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su, C.Y. (2008). Taiwa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78(3), pp.259-272.
    Phinney, F. C. (1972). Professional growth opportunities for American teachers abroa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pp.1-23.
    Tanner, D.L. (2003). "An analysis of how teachers grow in a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Boston College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Villegas-Reimers, E. (2003).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