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志仁
Chih-Jen Wu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 林志成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效能
外文關鍵詞: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現況及關係,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在知覺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先進行文獻分析,再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立意取樣桃竹苗四縣市115所公立國民小學正式教師672人為研究樣本,有效問卷651 份。研究工具為「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本研究經問卷資料蒐集後,採用統計方法進行敘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根據研究分析之結果,歸納出以下幾項發現:
    一、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現況大致良好屬中上程度。
    二、國民小學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知覺校長均衡領導部分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資、職務的教師在知覺校長均衡領導上有顯著差異;而不同教育程度、學校規模的教師在知覺校長均衡領導上則無顯著差異存在。
    三、國民小學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知覺教師專業發展部分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資、職務的教師在知覺教師專業發展上有顯著差異;而不同教育程度、學校規模的教師在知覺教師專業發展上則無顯著差異存在。
    四、國民小學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知覺學校效能部分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資、職務的教師在知覺學校效能有顯著差異;而不同教育程度、學校規模的教師在知覺學校效能上則無顯著差異存在。
    五、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間具有典型相關。
    六、校長均衡領導及教師專業發展對學校效能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建議,裨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以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關鍵字: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效能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Counties as well as Hsin-chu City. First, we discu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n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n, by comparing with the different independent variables of teachers' personal background, we discov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At last, we analyze w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is, and how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 influence school effectiveness.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eories on the study of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we adopted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applied the purposive sampling to select the samples of 672 teachers from 115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Counties as well as Hsin-chu City. Actually, 651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The topics of the research were “The Questionnaire coverd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t-test, one way ANOV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hat we discovered from the study was listed as the follows:
    I.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for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was all rated at middle high level .
    II. Teachers’ perception for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gender, the years of service, and the duty in the school.
    III. Teachers’ perception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teachers were in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gender, the years of service, and the duty in the school.
    IV. Teachers’ perception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teachers were in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gender, the years of service, and the duty in the school.
    V.There is a distinctiv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VI.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fluenced school effectiveness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will, hopefully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future studies .

    Key Words: principal balanced leadership, school effectiveness ,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校長均衡領導相關文獻探討..............................11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相關文獻探討..............................22 第三節 學校效能相關文獻探討........................ ..........39 第四節 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的概念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8 第四節 實施程序............................................8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1 第一節 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的現況分析......... 9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與結果分析..................... 98 第三節 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典型相關分析...... 116 第四節 校長均衡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預測情形.........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27 第二節 結論.............................................. 136 第三節 建議.............................................. 140 參考文獻.................................................149 壹、中文部分............................................. 149 貳、英文部分............................................. 156 附錄.................................................... 159 附錄一 指導教授推薦函卷.................................. 159 附錄二 校長均衡領導專家效度問卷........................... 160 附錄三 教師專業發展問卷.................................. 168 附錄四 學校效能問卷...................................... 169 附錄五 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預試問卷(48題版)............... 170 附錄六 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預試問卷(32題版)............... 173 附錄七 正式問卷......................................... 176 附錄八 正式問卷學校名稱.................................. 180 附錄九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181

    丁文祺(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有煌(2002)。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王秀燕(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王家瑞(2007)。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任東屏(1999)。碩士程度的女性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江滿堂(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宗立(1998)。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明清(2005)。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明清(2005)。學校領導策略:以校長為領導者的整合架構。載於現代教育論壇(十四),9-14,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吳明雄(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明隆(2008)。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五南。
    吳佩珊(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雨錫(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臺北:心理。
    吳清山(2008)。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與高家彬(2009)。臺灣近二十年學校效能研究論文取向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88,5-26。
    李安明(2003)。析論二十世紀末( 1985-1995)學校領導理論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11,49-66。
    李俊德(2006)。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知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健慧(2010)。學校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嘉彰(2007)。雲嘉南地區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龍賢(2005)。國民小學校長均衡領導與教師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汪蕙芳(200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關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周崇儒(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高等教育。
    林文平(2008)。國民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志成(2004)。校長領導之行動智慧—策略領導等多元領導方式的省思與實踐活用。載於現代教育論壇(十三),238-249,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6。
    林孟琪(2009)。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明地譯(1999)。學校領導-平衡邏輯與藝術(The leadership paradox:Balancing logic and artistry in schools)【Terrence, E. D.& Kent,D.P.(1994)原著】。臺北:五南。
    林明地(2003)。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臺北:五南。
    林明地(2005)。校長領導、權力運用與關懷專業。教育研究月刊,132,59-68。
    林雨欣(2009)。學前教師專業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雲林縣。
    林春如(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梓鈴(2009)。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方式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新發(1999)。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林曜聖(2007)。「故事領導」在國民小學行政情境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麗芬(2009)。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信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金來儀(2007)。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幸如 (2002)。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臺北市與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秋龍(200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能力、教師專業發展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范秀珠(2009)。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角色知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許玉芳(2011)。桃園縣國中教師全球議題知能與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孫秋雄(2009)。國小校長變革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孫雅亭(2008)。社會變遷挑戰下的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發展 -以小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徐文玲(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徐玉珊(2007)。國內國民小學教師學習型組織、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徐春花(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踐行之評估--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效能關係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
    秦夢群(2005)。教育領導新理論與研究取向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6,106-118。
    郝靜宜(2009)。國立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美玉(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在職進修教育的經驗與反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春興 (1989)。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夏平(2008)。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素貞(1999)。校長在職的專業成長與學校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29,20-22。
    張婉君(2009)。國民小校長第五級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張敏章(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德銳(1996)。美國教育改革中的重建學校運動。輯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47-76。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簡賢昌、丁一顧(2006)。中小學優良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23-42。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五南。
    張寶丹(2004)。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教育部(2009)。修正「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2009年2月6日臺研字第0970253430C號令修正發布。
    曹玉福(2007)。國民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梁靜如(2002)。國民小學校長人性取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郭蕙菱(2005)。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靜妝(2004)。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發展之需求分析-以臺北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陳亭燏(2009)。校長教學視導、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信君(2005)。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建裕(2004)。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春風(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能力、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春蓮(200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映廷(2007)。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香(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桂蘭(2002)。一位資深環境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淑卿(2007)。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逸芹(2007)。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新竹、苗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陳順良(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均泓(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科技領導、組織學習、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燕嬌(200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陳穎蓁(2010)。桃園縣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彭祥瑀(2005)。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文鑑(2010)。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架構取向、教育人員組織認定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淑真(2008)。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理想校長角色之期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曾祿喜(2008)。國民中學校長均衡領導與學校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游進年(1990)。國民中學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湯發安(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黃杏花(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能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
    黃建皓(2007)。國小校長領導行為、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建峯(2008)。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婉萍(1999)。新實習輔導制度下國小實習輔導教師角色與實習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黃馨慧(2007)。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楊振昇(2003)。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
    葉明貞(2005)。臺中縣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昌珺(2009)。國民小學校長不同領導風格與教師專業發展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廖春文(2001)。組織變革思潮對教育行政理論建構與實踐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學報,15,1-16。
    劉仲成(2006)。校長的工作內容與角色分析。載於校務經營與管理,53-58,南投縣政府編印。
    劉治明(2011)。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角色知覺及其向上影響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瑞梅(2007)。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歐用生(1999)。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蔣奎雨(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旻興(2010)。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學校長魅力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培村(1995)。高中教師生涯專業能力發展之研究。臺北:教育部中教司。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麗文文化。
    蔡富美(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心目中理想校長條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蔡德旺(2006)。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一龍(2003)。新竹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彩鳳 (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理論、指標與衡量。臺北:高等教育。
    鄭詩釧(2004)。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燕祥(2001)。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臺北:心理。
    鄧俊傑(2006)。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盧宛秀(2010)。彰化縣國小社會領域教師人格特質、教師專業發展對教師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蕭秀玉(2004)。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賴協志(2008)。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5)。學校行政學。臺北:高等教育。
    謝金青 (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建成(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謝詹億(2008)。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簡茂發(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研究。臺北市:財團法人李連教育基金會。
    顏國樑(2003)。從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259-286。
    顏銀貴(2009)。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魏建忠(2001)。綜合高中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饒見維(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發表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之「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
    Camerson, K. (1978).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 604-633.
    Chapman, J. (1993). Leadership,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ing”: Arespose to Mr. Gradgri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31(4).
    Cheng, Y. C. (1996).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 A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 .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Deal, T. E., & Peterson, K. D. (1994). The leadership paradox:Balancing logic and artistry in schools. San Franciso, CA: Jossey-Bass
    Fessler, R., & Christensen, J. C.(1992).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abriel, D. M. (2004). Teacher-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oodson, I. F., & Hargreaves, A. (1996).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London: Falmer Press.
    Goldring, E.B., & Rallis, S.F. (1993). Principals of dynamic schools:Taking charge of chance. Newbury Park. CA: Jossey Bass Publishers.
    Guskey, T. R. & Huberman,M. (199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 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uskey, T. R. (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Corwin Press Inc.
    Hargreaves, A., & Fullan, M. G. (1992). Introduction. In A. Hargreaves, &M. G Fullan(Eds.),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1-19.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Hoy, W. K.,& Miskel, C.G. (1996)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5th ed.) .New York: NcGraw-Hill.
    Judith R. (1998). Building learning into the teacher job.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2 ,70-74. Katherine, C. B. (1992). School restructuring by teachers: A study of theteaching project at the edward devotion school.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0710)
    Levine, D. U., & Lezotte, L. W. (1990). Unusually effective school: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Madison, WI: National Center for Effective School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ore, K. D., & Looper, S. (1997). Teacher preparation: A collaboration model. The Teacher Education, 32(3), 152-164.
    Quinn, J.B. (1996). 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Making the most of the best.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Rajek, B. (1997).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value focused effectiveness indica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9 957) .
    Reid, K., Hopkins, D , & Holly, P. (1987). Towards the effective school: The problem and some solutio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Rowan, B.(1985).The assessment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Ed. By M. J. Regina, Reaching for excellence: An effective schools sourcebook. Washington: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arhkin, M. (1995). The visionary leader: Leader behavior questionnaire-elf(revised). MA Amherst, CA: Human Resource Develepment Press.
    Scheerens, J, & Stoel, W.G.R. (1992).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f school-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6006)
    Scriven, M. T. (1991). Duties of the teacher In TEMP Memos-The teacher evaluation models projects.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15(2), 180-192.
    Seyfarth, J. T. (1991). Persona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heerness, J. (1990).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 (1), 72-80.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er: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15(2), 14.
    Stoll, L,& Fink, D. (1992). Effecting school change: The Haltom approach.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3 (1), 19-41.
    Young, D.J.(1998).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Rural Schoo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Western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2151.)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