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郁佩
論文名稱: 利基市場之研究_以台灣牡蠣商業為例
A Study of Niche Market-An Example of Oyster Busines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陳寶蓮
口試委員: 李傳楷
蕭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管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0
中文關鍵詞: 牡蠣利基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牡蠣養殖為淺海養殖中重要的一項,台灣養蚵約有三百年歷史,現有養殖種類主要以長牡蠣(真牡蠣 Crassostrea gigas)為主,養殖區域主要在西南沿海—北起新竹縣之香山,南至屏東縣之東港,外島有澎湖及金門,分佈總面積約10,418 公頃,2010年生產量為 36,056公噸,佔台灣貝類養殖最大宗。
    觀察台灣目前的牡蠣市場現況,可以得知由於氣候變遷、環境汙染、人力不足等因素,造成供不應求,價格年年翻新高,夏天為牡蠣盛產期,但是近年來西岸常受颱風侵襲,造成產量下降更為嚴重。
    金門俱備無汙染的乾淨海域,過去的產量都僅供島上居民使用,盛產的結果使這裏的石蚵雖然肥美鮮甜,售價卻只有台灣的一半價錢,低產值、低報酬導致越來越少人願意投入此事業。
    故本研究旨在研究台灣整體牡蠣市場狀況,了解其產業的營運模式、各業者的利基為何?並分析金門該以何種利基策略進入市場,增加產品價值。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牡蠣利基業者主要的策略為:
    產品:養出大型蚵、肥美飽滿,新鮮蚵仔。
    價格:中高定價。
    行銷:電視採訪、部落格、社群行銷。
    通路:有別於傳統通路,主要以宅配、生技公司販售為主。
    由於金門位於外島,整體運費將佔很高的成本,因此必須以差異化策略開發產品,開發高價值產品,金門野生石蚵,體型較小、口感Q彈有嚼勁,根據2010年台灣進口牡蠣製品產值分析,罐頭類$573.1/kg最高,此外,目前台灣消費習慣的特性,冷凍食品、生鮮食品應是可以發展的目標,而微波食品依然有發展的空間。(2011食品資訊),加上現今牡蠣類加工食品尚無主要領導品牌,因此金門若以牡蠣為主體,開發具備在地化特色的加工食品,應是可以嘗試的利基市場。


    摘要 i 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台灣牡蠣產業發展概況與特性 6 2.1.1牡蠣產業之介紹與發展沿革 6 2.1.2台灣牡蠣產業現況 11 2.1.3台灣牡蠣產業運作模式 17 2.2 利基理論 20 2.2.1利基理論的基本定義與基本概念 20 2.2.2利基測量方式 23 2.2.3利基市場 26 2.3 波特價值鏈分析模型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3.1 研究架構 30 3.1.1質性研究 30 3.1.2研究方法 30 3.2 台灣牡蠣業者商業模式之探討 33 3.2.1訪談對象選取 33 3.2.2深度訪談內容 33 第四章台灣牡蠣業者經營策略之探討 34 4.1 深度訪談概要 34 4.1.1蚵 夯蚵仔 35 4.1.2大蚵大 53 4.1.3第一猛東石烤鮮蚵 59 第五章 結論 64 5.1 利基分析 64 5.2 波特價值鏈模型 66 5.3 結論 68 5.4 研究限制 69 參考文獻 70

    參考文獻
    1.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2001~2010)。漁業統計年報。
    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3. 吳丞欣。(1999)。由消費者角度探討網路購買CD、網路下載音樂對店鋪購買CD之影響─以「利基理論」分析之.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4. 劉昱成。(2009)。台灣中小型乳品利基市場之研究.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
    5. 胡興華。(2002)。台灣的漁業。遠足文化。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