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美君
Mei Chun Chen
論文名稱: 劇團參與學校本位課程協同教學之研究--以台中縣社口國小與大開劇團為例
A Research on Team Teaching with Theater Group Participate School –Based Curriculm--the example of SHE- KOU primary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and TA -KAI Theater Group
指導教授: 葉忠達教授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5
中文關鍵詞: 表演藝術戲劇教學協同教學學校本位課程
外文關鍵詞: performance art, theatrical instruction, team teaching, school-based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台中縣社口國小與大開劇團為例,探究劇團參與學校戲劇協同教學之實施的歷程、實施的結果、實施時所面臨的困境以及有關人員對戲劇教學未來發展之展望等。研究方法採取以質化取向為主的教室觀察法、半結構式訪談法以及文件資料分析法,並輔以學生學習滿意度之量的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依據研究目的,依以下順序呈現大開劇團參與社口國小戲劇協同教學之研究結論:(一)課程的規劃與施行由大開劇團老師主導,課程內容因雙方教師的需求與成長而有所轉變與調整。二、三、六年級間之課程內容有階段性之分別,同年級間部分班級因班級特性與學生心智發展之不同而有差異。(二)大部份師生對教學實施結果表示支持與滿意。社口國小教師藉由參與戲劇協同教學,明瞭戲劇教學之活動程序並學習到開發學童肢體與聲音比演劇指導更為重要,多數老師認為戲劇之指導技巧仍需透過自我充實;大開劇團老師藉由參與戲劇協同教學,能夠施展教學理念,並藉由教學經驗累積,提升班級管理技巧;學生在肢體伸展、團隊參與合作、人際關係相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長。(三)教學實施期間所發現的困境包括:場地空間不適當、溝通協調缺乏、上課時數不足、課程銜接困難以及新班級整合問題等。(四)社口國小教職員與大開劇團人員對社口國小戲劇教學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發展之展望等作為結論。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劇團、學校單位、學校老
    師以及後續研究等五個方面,提出建議以供其參考。


    This study takes She-Kou Elementary School and Ta-Kai Theater Group’s co-working experiences as an example in wish to reveal the process of how a theater group participates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the outcome,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ies the personnel encounter and perspectives they hold. The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methods includ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data-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Based on the research goal, the results are shown in order according to Ta-Kai Theater Group’s conclusions. Firstly, cours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were directed by Ta-Kai’s instructors, allowing adjustments in learning contents consistent with needs of teachers on both sides. Contents were differentiated based on students’ grade level (2nd, 3rd or 6th) with some differences due to class spirit or students’ mental stage. Secondly, most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Owing to the team teaching with Ta-Kai’s professionals, She-Kou’s teachers realize the procedure of theatrical instru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 physical as well as vocal expansion outweighing dramatic lessons. However, most of them think it depends on one’s own zeal to improve theatrical instruction skills. As to Ta-Kai’s teachers, through the team teaching they are able to practice their teaching dreams and enhance their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 In aspect of students, they make obvious progress in physical flexibility, team working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Thirdly, the difficulties found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nclude lack of proper activity site,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limited learning time, complex content continuity, and new class integration. Finally, She-Kou’s personnel and Ta-Kai’s professionals provide specific suggestions on future theatrical development at She-Kou primary School.
    In the end, this study presents proposi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ater group, schools, teachers and further studies based on its conclusion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待答問題…………………………………………………………………7 第四節 重要名詞界定……………………………………………………………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社口國小學校本位課程戲劇教學之探討………………………………14 第二節 協同教學之探討…………………………………………………………30 第三節 戲劇教學之探討…………………………………………………………38 第四節 戲劇教學之相關研究……………………………………………………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73 第一節 研究設計…………………………………………………………………73 第二節 研究對象…………………………………………………………………79 第三節 實施程序…………………………………………………………………83 第四節 資料處理的方式與分析…………………………………………………86 第四章 「教」與「學」的實施歷程記實………………………………………89 第一節 各年級戲劇教學之實施方式……………………………………………89 第二節 年級與年級間的階段發展之歷程……………………………………133 第三節 合作至今過程的演變與調整…………………………………………140 第五章師生的成長脈絡與滿意情形……………………………………………147 第一節 社口國小老師的成長脈絡……………………………………………147 第二節 大開劇團老師的成長脈絡……………………………………………151 第三節 學生的成長脈絡………………………………………………………159 第四節 有關人員對實施結果之滿意情形……………………………………162 第六章 教學實施的困境與展望………………………………………………217 第一節 教學實施的困境………………………………………………………217 第二節 未來發展之展望………………………………………………………237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249 第一節 結論……………………………………………………………………249 第二節 建議……………………………………………………………………262 參考文獻…………………………………………………………………………267 中文部份…………………………………………………………………………267 西文部份…………………………………………………………………………272 附錄………………………………………………………………………………273 附錄一 社口國小老師訪談大綱………………………………………………273 附錄二 大開劇團老師訪談大綱………………………………………………275 附錄三 社口國小行政人員訪談大綱…………………………………………277 附錄四 教室觀察紀錄…………………………………………………………279 附錄五 社口國小學童參與學校本位課程戲劇教學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問卷調查(專家審查用)………………………………………………………280 附錄六 社口國小學童參與學校本位課程戲劇教學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滿意度之問卷調查(正式問卷)…………………………………………………284 附錄七 社口國小二年級學童參與學校本位課程戲劇教學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滿意度之問卷調查…………………………………………………………287 附錄八 93年度上學期和95年度戲劇課程大綱………………………………290

    中文部份

    大開劇團(2006)。大開私密檔案。民95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opentheater.org/fileabout02.htm。
    王文信(2001)。國小教師實施表演藝術戲劇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王素涼(2002)。台北縣國小兒童戲劇發展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王涵儀(2002)。教師使用戲劇技巧教學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有福(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兒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美充(2005)。國小戲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青山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王美惠(2005)。「真善美的匯集」:社口國小與大開劇團表演藝術協同教學簡介。未出版,台中。
    王毓茹(2005)。戲劇教學案例建立之研究~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司徒芝萍(2002)。台灣兒童劇場的演變與現況:反應九年一貫教改。收錄於劉天課、張曉華總編輯。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5-182)。台北:藝術館。
    台中縣社口國小( 2001)。台中縣社口國小學校本位課程:兒童能言教師手冊高年級。未出版,台中。
    台中縣社口國小( 2001)。台中縣社口國小學校本位課程:兒童能言教師手冊中年級。未出版,台中。
    台中縣社口國小( 2001)。台中縣社口國小學校本位課程:兒童能言教師手冊低年級。未出版,台中。
    台中縣社口國小(2006 )。社口國小簡介。民國:95年8月14日,取自:http://www.skes.toc.edu.tw。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2006)。民國:95年10月8日,取自: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自由電子報〈2005〉。代理教師須具教師資格。民國96年7月24日,取自:http://career11.mac.nthu.edu.tw/job/road/941109b.html
    吳清山、林天祐(1999)。協同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26期。(頁83)。
    吳清山、林天祐(2006)。學校本位的意義與內涵。民國95年7月11日取自:http://web.chinganes.mlc.edu.tw/banwei.htm。
    吳新華〈2001〉。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想法與作法以安南國中及竹灣國小為例。收錄自林瑞榮等編著(2001)。九年一貫課程新思維(頁226-228)。台南:翰林。
    吳美如(2003)。戲劇活動融入國小四年級語文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麗君等(2003)。協同教學。台北:揚智。Buckley, F. J. (1999) Team teaching: What, why, and how?
    吳丹寧(2005)。國小議論文寫作教學之探討與實踐~以台中縣一所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園會(1999)。協同教學法。台中:心理。
    李翠玲(2003)。戲劇性活動融入語文領域教學之研究~以低年級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玫君(1994)。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台北:心理。Barbara T. Salisbury(?). Theatre
    arts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hree.
    林玫君(2001)。創造性融入戲劇教學之理念與實務。收錄自林瑞榮等編著(2001)。九年一貫課程新思維。(頁226-228)。台南:翰林。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頁4-5,40-48)。台北:心理。
    林素花(2002)。戲劇教學對提升學習動機低落兒童學習動機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素鳳(2003)。戲劇教學在國小一年級統整課程中的應用。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明皇(2006)。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自尊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胡寶林(1994)。戲劇與行為表現力(二版)。(頁15)。台北:遠流。
    郭昭祐(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五南。
    郭瓊鍈(2005)。戲劇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能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區曼玲(1998)。劇場遊戲指導手冊。台北:書林。Viola Spolin(1986). Theater games for the classroom a teacher’s handbook.
    陳仁富(2002)。即興表演家喻戶曉的故事:戲劇與語文教學的融合(頁10)。台北:心理。
    陳浙雲,吳順財,潘文忠主編(2003)。邁向協同教學之路:新校園文化的生成與開展。台北:遠流。
    陳淑玲(2004)。應用創造性戲劇於音樂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態度的影響之行動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皓薇(2004)。民間戲劇性團體參與學校戲劇教育方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雯(2005)。表演藝術評分規範之發展與建立~從國小五年戲劇教學出發。國立台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麗槑(2005)。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與戲劇統整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書悉〈2006〉。兒童愛演戲:如何運用戲劇統整九年一貫小學課程。台北:遠流。Judith Ackroyd , Jo Boulton(2001). Drama Lessons for Five to Eleven-Year-Olds.
    張曉華(1999)。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台北:成長基金會。
    張曉華〈2002〉。「國民中小學表演藝術戲劇課程與活動教學方法」。收錄於劉天課、張曉華總編輯。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23-44)。台北:藝術館。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頁28-29,230,315,352)。台北:心理。
    張德銳、邱惜玄、高紅瑛、陳淑茗、管淑華、蕭福生、蔣和平(2002)。協同教學-理論與實務。(頁3-6,22)。台北:五南。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黃秀英(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以國北師附小四年級藝術與人文課之行動研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璧菁(1996)。創造性戲劇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表達能力之影響。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佳惠(2000)。創作性兒童戲劇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莊惠雅(2000)。台灣兒童戲劇發展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廖品蘭(1998)。戲劇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理解、回憶與學習動機影響之實驗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廖淑文(2005)。戲劇教學案例建立之研究~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廖順約(2006)。表演藝術教材教法。(頁11-12,91)。台北:心理。
    鄭黛瓊(2000)。戲劇教學:啟動多彩的心。(頁59-98)。台北:心理。
    鄭博真(2002)。協同教學:基本概念。(頁17)。高雄:復文。
    盧昭惠(2005)。美國、紐西蘭小學戲劇課程之比較。國立台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西文部份

    Sherwood, Connie; And Others. (1994). Creating Original Opera at Lake Agassiz Elementary School. (ERIC, No. ED39092),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 2007/4/02.
    Annarella, Lorie A. (2000). Theater in the Classroom—a Creative Way To Teach and Learn. (ERIC,No.ED445357),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 2007/4/02.
    Annarella, Lorie A. (2000). Using Creative Drama in the Writing and Reading Process. (ERIC,No.ED445358),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2007/4/02.
    Sextou, Persephone(2002). Drama Teacher training in Greece: A Survey of Attitudes of Teachers towards Drama Teachers . (ERIC.No.EJ658365),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2007/4/02.
    Prendiville, Francis; Toye, Nigel(2007). Speaking and Listening through Drama 7-11. (ERIC,No.ED497238),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2007/7/05.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