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鄒雅婷
論文名稱: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傅說之命>研究
指導教授: 邴尚白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清華簡古文《尚書》〈說命〉天命君臣觀
外文關鍵詞: Tsinghua Bamboo Slips, Gu Wen Shang Shu, Yue's Command, heaven's mandate, the concep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ruler and minister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古文〈尚書〉的真偽問題是歷代以來爭論不斷的議題,而其中〈說命〉三篇被指出在梅賾進獻之前都無相關的紀載,更因此被認為是偽古文《尚書》。並且在閰若璩的《尚書古文疏證》提出之後,古文《尚書》為偽一事在學界也成為難以撼動之事。
    近年,由於簡文的出土,其中不乏與傳世文獻有關的篇章,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以下簡稱為「清華簡三」)有〈傅說之命〉三篇,但對照古文《尚書‧說命》後發現兩者內容不盡相同,這與清華簡一的〈尹誥〉與古文《尚書‧咸有一德》之間的關係是一樣的。自〈尹誥〉公布以來,許多研究者指出其內容與〈咸有一德〉不同,更可以證明古文《尚書》為偽,相對的古文《尚書‧說命》亦是。
    但查考近幾年來關於古文《尚書‧說命》判斷真偽的重要依據是,三國時期韋昭對於《國語‧楚語上》:「武丁於是作書」一語所提出的註解:「賈、唐云:《書》,《說命》也。昭曰:非也,其時未得傅說。」學者藉由此句話的判讀,探討韋昭是否看過〈說命〉篇,進而提出〈說命〉真偽的論點。但查找清華簡三中的〈傅說之命〉三篇並無與此的相關記載,整理者也指出:「《禮記‧文王世子》、《學記》所引《說命》,以及《緇衣》另引得一條佚文,不見於竹簡本,可能是傳本有異」,所以簡本與傳本之間的關係會不會是「傳本有異」還有討論的空間。
    本研究將針對上述觀點做延伸討論,全文將分為以下三部分:首先,將統整各家觀點,進行〈傅說之命〉三篇補釋。再著,將參照現行古文《尚書》並旁徵其他經典文獻所出的字句,探查之間的關連性,進而考證韋昭在《國語‧楚語上》的註疏與〈說命〉的真偽是否有直接的關係;最後,由簡文中武丁和傅說之間的應對,看商代天命、君臣觀。希望藉由簡文的出土,能看見傳世文獻所未發現之史實。


    The authenticity of Gu Wen Shang Shu, the “Ancient Script” chapters of the Book of Documents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the three chapters “Yue's Command” of Gu Wen Shang Shu were considered a targery because there were no related records before the dynasty of East Jin. The fake of Gu Wen Shang Shu was strongly argued by Shang Shu Gu Wen Shu Zheng by Yan Ruoqu.

    When comparing the three chapters of “Fu Yue’s Command” of Tsinghua Bamboo Slips III to those of “Yue's Command” of Gu Wen Shang Shu, we found many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se two texts.

    Regard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hapters “Yue's Command” of Gu Wen Shang Shu, it is possible to look at Wei Zhao's accoun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Reading Wei Zhao’s commentary for the book Guo Yu, one can determine if he read “Yue's Command” of Gu Wen Shang Shu.

    My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ly, I collect all previous scholarly views and give a more specific explanation about the three chapters of “Fu Yue’s Command” of Tsinghua Bamboo Slips III. Secondly, with Gu Wen Shang Shu and other classic ancient books, I try to discover if they are related to one another; the authenticity of “Yue's Command” of Gu Wen Shang Shu will also be discussed. Thirdly, on the basis of Tsinghua Bamboo Slips, I analyze the theory of heaven's mandate of Shang Dynasty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ruler and minister. I hope the Tsinghua Bamboo Slips can reveal more about history missing in other ancient tex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清華簡概況與爭議.................2 第三節 前人研究概況.......................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7 第二章 《清華簡‧.傅說之命》補釋.............19 第一節 〈傅說之命〉上篇..................19 第二節 〈傅說之命〉中篇....................27 第三節 〈傅說之命〉下篇....................35 第三章 傳世文獻與簡文......................43 第一節 古文《尚書‧.說命》與《清華簡‧.傅說之命》事例對照43 第二節 論《清華簡‧.傅說之命》與傳世文獻記載之異同..52 第三節 從〈傅說之命〉到《清華簡》《尚書》相關篇章..60 第四章 《清華簡‧.傅說之命》思想探究.............71 第一節 由簡文看商代天命觀..............71 第二節 由簡文看商代君臣觀..............79 第五章 結論.........................83 第六章 參考書目......................87

    一、 古典文獻
    1. 春秋・左丘明撰,吳・韋昭:《國語》,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83年9月臺五版。
    2.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
    3.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5月第26刷。
    4. 漢・孔安國傳:《尚書孔傳》,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年7月臺三版。
    5.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初版,影印清嘉慶二十一年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6.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2月16刷
    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初版,影印清嘉慶二十一年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8.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初版,影印清嘉慶二十一年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9.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8月第8版。
    10. 漢・王充撰,清・汪繼培箋:《潛夫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11.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2.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初版,影印清嘉慶二十一年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13.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初版,影印清嘉慶二十一年阮元重刊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14.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1月第5刷。
    15.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第8刷。
    16.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
    17.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第8刷。
    18.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月刊社,2010年9月初版第十二刷。
    19. 宋・史浩:《尚書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乾隆五十三年邵氏面水軒刊本。
    20.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7月八版。
    21.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3月。
    22. 清・戴鈞衡:《書傳補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乾隆五十三年邵氏面水軒刊本。
    23. 清・孫星衍,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初版。
    24. 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初版。
    25.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9月。
    26.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二、 近代著作(依出版日期排序)
    1. 馬建忠:《馬氏文通》,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6月出版。
    2. 郭沫若:《奴隸制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5月。
    3. 王國維:《觀堂集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3年2月。
    4. 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4月
    5. 中共中央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3月。
    6. 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2月4版。
    7.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6月。
    8. 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3月初版。
    9. 王宇信:《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3月。
    10. 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等集校:《管子集校》,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1年10月。
    11.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0月。
    12.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
    13.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
    14. 張廣志:《奴隸社會並非人類歷史發展必經階段研究》,1988年12月。
    15. 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初版。
    16.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17.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18.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
    19. 李民主編:《殷商社會生活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20.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21. 劉澤華:《中國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
    22.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23.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24.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
    25.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初版。
    26. 盧瑞鍾:《中國政治思想史分論〈一〉》,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7月。
    27.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4年4月初版。
    28. 陳夢家:《尚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一刷。
    29. 韋慶遠,柏樺編著:《中國官制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
    30.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8月一版五刷。
    31.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4月初版。
    32. 王平,[德〕顧彬著,《甲骨文與殷商人祭》,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11月。
    33. 程元敏:《尚書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6月初版。
    34. 黃靈庚集校:《楚辭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
    35. 陳文和主編:《嘉定王鳴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8月。
    36.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
    37.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38.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39.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叄)》,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12月。
    40. 李學勤:《認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6月初版。
    三、 學位論文與期刊
    (一) 學位論文
    1. 白林政:《建國後「偽《古文尚書》」及《尚書孔傳》研究平議》,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
    2. 陳一綾:《郭店簡、上博簡引《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3. 莊文茹:《清華簡(壹)・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4. 張榮焜:《甲骨文考釋方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2月。
    (二) 期刊
     古文《尚書》相關
    1. 杜勇:〈《古文尚書‧說命》真偽與傅說身分辨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2. 楊善群:〈古文《尚書》流傳過程探討〉,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4期。
    3. 楊善群:〈古文《尚書‧說命》與傅聖思想研究〉,晉陽學刊,2007年第1期。
    4. 葉玉英:〈古本《尚書》研究的重大進展——讀《古本〈尚書〉文字研究》〉,龍岩學院學報,2010年2月第28卷第1期。
    5. 徐義華:〈武丁治國與傅說其人〉,殷都學刊,2010年第3期。
    6. 徐以風:〈近三十年的晚出古文《尚書》及《孔傳》研究述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3月第2期。
    7. 李學功:〈重新認識古文《尚書‧說命》與傅說思想的意義〉,河南大學學報,2009年1月第49卷第1期。
    8. 李學勤:〈試論楚簡中的《說命》佚文〉,煙台大學學報,2008年4月第21卷第2期。
    9. 楊善群:〈論古文《尚書》的學術價值〉,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 《清華簡・傅說之命》相關
    1. 林小安:〈殷王卜辭傅說考當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2012年10月北京第一版。
    2. 李學勤:〈論清華簡《說命》中的卜辭〉,華夏文化論壇第八輯,2012年02期。
    3. 谷中信一:〈清華簡《傅說之命》探析〉,達慕思-清華《清華簡》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8月30日-9月1日。
    4. 李銳:〈清華簡《傅說之命》研究〉,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6期,2013年11月。

    四、 網路論文
    (一) 與〈傅說之命〉相關研究
    1. 李銳:〈讀清華簡3札記(一)〉,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ius2000.com/
    admin/list.asp?id=5512),2013年1月4日。
    2. 胡敕瑞:〈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叄)》札記之一〉,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3/2013010
    5154822816925198/20130105154822816925198_.html),2013年1月5日。
    3. 廖名春:〈清華簡〈傅説之命上〉新讀〉,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ius2000
    .com/admin/list.asp?id=5513),2013年1月5日。
    4. 廖名春:〈清華簡〈傅説之命中〉新讀〉,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ius2000
    .com/admin/list.asp?id=5515),2013年1月5日。
    5. 李銳:〈讀清華簡3札記(二)〉,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ius2000.com/
    admin/list.asp?id=5516),2013年1月6日。
    6. 子居:〈清華簡〈說命〉上篇解析〉,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ius2000.com/
    admin/list.asp?id=5517),2013年1月6日。
    7. 付强:〈從賓組卜辭看清華簡〈說命〉的用詞〉,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
    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518),2013年1月7日。
    8. 楊蒙生:〈清華簡〈說命上〉校補〉,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http://www.ctwx.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42/2013/20130107081942810606656/20130107081942810606656_.html),2013年1月7日。
    9. 王寧:〈讀清華叁〈說命〉散札〉,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
    .php?id=1788),2013年1月8日。
    10. 黃傑:〈讀清華簡(叁)〈說命〉筆記〉,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
    .php?id=1799),2013年1月9日。
    11. 孫合肥:〈讀清華大學大學藏戰國竹簡(叄)札記〉,簡帛網(http://www.bsm.org.
    cn/show_article.php?id=1795),2013年1月9日。
    12. 李銳:〈讀清華簡3札記(三)〉,孔子2000網(http://www.confucius2000.com/
    admin/list.asp?id=5552),2013年1月14日。
    13. 侯乃峰:〈讀清華簡(三)〈說命〉脞錄〉,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
    article.php?id=1816),2013年1月16日。
    14. 陳民鎮:〈清華簡〈說命上〉首句試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03),2013年1月21日。
    15. 楊坤:〈跋清華竹書《傅説之命》〉,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
    article.php?id=1829),2013年2月10日。
    16. 楊坤:〈再跋清華竹書《傅説之命》〉,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
    article.php?id=1833),2013年2月26日。
    17. 徐俊剛:〈釋清華簡《說命中》的“𠂔”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28),2013年3月29日。
    18. 馬楠:〈《清華簡•說命》補釋三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42/2013/20130407190530479390126/20130407190530479390126_.html),2013年4月7日。
    19. 趙平安:試析清華簡《說命》的結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42/2013/20130507181924877566621/20130507181924877566621_.html),2013年5月7日。
    20. 付強:〈從賓組卜辭看清華簡〈說命〉的用詞續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42/2013/201305090719
    06709892201/20130509071906709892201_.html),2013年5月9日。
    21. 孟蓬生:〈清華簡“罬”字試釋——談歌通轉例說之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44
    ),2013年5月13日。
    22. 趙平安:〈清華簡《說命》“燮强”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42/2013/201305161819593401898
    06/20130516181959340189806_.html),2013年5月16日。
    23. 王輝:〈傅說之名解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
    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75),2013年6月16日。
    24. 張卉:〈清華簡〈說命上〉「說于 伐失仲」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01),2013年7月15日。
    25. 楊坤:〈叄跋清華竹書《傅説之命》〉,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
    article.php?id=1940),2013年10月21日。
    26. 張岩:〈清華簡《咸有一德》《說命》真偽考辨(一)〉,國學網(http://www.
    guoxue.com/?p=15581),2013年11月1日。
    27. 張岩:〈清華簡《咸有一德》《說命》真偽考辨(二)〉,國學網(http://www.
    guoxue.com/?p=15611),2013年11月1日。
    28. 張崇禮:〈清華簡《傅說之命》箋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04),2014年12月18日。
    29. 程浩:清華簡《說命》研究三題,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42/2014/20141223160621614778097/20141223160621614778097_.html),2014年12月23日。
    30. 楊坤:〈肆跋清華竹書《傅説之命》〉,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
    article.php?id=2117),2014年12月24日。
    (二) 其他
    1. 何有祖:〈慈利竹書與今本《吳語》試勘〉,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9),2005年12月26日。
    2. 黃傑:〈再讀清華簡(叁)《芮良夫毖》筆記〉,簡帛網(http://www.bsm.org.cn/
    show_article.php?id=1815),2013年1月16日。
    3. 楊博:〈簡述楚系簡帛典籍的史料分類〉,簡帛網(http://www.bsm.org.cn/
    show_article.php?id=1819),2013年1月17日。
    五、 論壇與網頁文章
    1. 姜廣輝:〈「清華簡」鑒定可能要經歷一個長期過程〉,光明日報(http://www.
    gmw.cn/01gmrb/2009-06/08/content_931257.htm),2009年6月8日。
    2. 暮四郎:〈初讀清華簡叁筆記(草稿)〉,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
    bbs/simple/?t3020.html),2013年1月5日。
    3. 曰古氏:〈清華簡《說命上》“赤孚之戎”傳說來源管窺〉,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論壇討論區(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50),2013年9月6日。
    4. 羅琨:〈「生二牡豕」傳說中的上古史影〉,中國社會科學報(http://www.csstoday
    .net/xuekepindao/shixuepindao/wenhuazhongguo/88243.html),2014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