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素珍
論文名稱: 苗栗縣新移民教育的社區支持系統之建立研究–以苑裡國小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upporting System in Miaoli County - A Case of Yuanli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陳惠邦教授
Prof. Dr. Phil. CHEN, Hwei-Pa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新移民女性社區支持系統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new female immigrant, community supporting system,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主題式的教學活動結合社區家庭支持系統以發展新移民教育,採行動研究進行之。以識字融入主題式教學為導向,觀察新移民學員在教室中的學習反應以生活適應表現牽引家庭支持系統為反思之依據,並實踐教師反思結果於課程設計與教學歷程中。
    教學研究期間有3年5個月〈從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研究者兼教學者,經獲同意以任教學校外籍配偶識字班學員為研究場域以實施新移民教育。蒐集資料包含錄音、札記、教學資料及學員成果展現等。研究過程在提昇學習興趣、改變學習方式,期使新移民姊妹語言溝通及生活適應表現更能牽引家庭成員支持學習的教學理想願景中,經由研究者自我質疑與覺察中,走出語言識字教學結合主題式創意教學的新路,發展營造討論式的教學情境並印證師生平等對待、趣味操作化的氛圍,能激發新移民的學習潛力。
    研究者經過嚴謹的研究歷程,體悟到教師應尊重新移民學員是思考的主體,在進行教學時,首先應加強學員的實作體驗、因為實踐的知識有助於啟發學員學習成效與效能,且教師須打破舊有的教學習慣、鼓勵學員自我探索問題根源,才能引領學員展現適應生活的變通力,透過此歷程亦體認到行動研究確有助於教師發現教學現場的問題、提昇研究能力、成為專業的教師。本研究價值在提供後來的教學研究者理解,在千頭萬緒的新移民經營情境中,教師如何澄清教學歷程,克服主觀困境以發現結合新移民支持系統的路徑,而這條路徑也將因更多教師加入而越加寬廣。


    This research is to use thematic activities combining community and family supporting system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in Miaoli.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is evaluated via observation on the participants’ learning and adjustment to daily life.
    The program was run at the night for 3 years and 5 months (from September, 2005 to May, 2008.). The participants are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around the primary school Yuanli. They are volunteers to take part the courses, which are fund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offered by Yuanli Primary School. Data collection includes sound record, journals, teaching materials, students’ assignments and works.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is applied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to change the learning styles, and to help the family members supporting the immigrants’ learn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er’s self-examination and perspective, the teaching creates a discussion-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From this study we have learned that either the researchers or the teachers in the program should at first develop a real friendship with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The program has focused on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which help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their new life in Taiwan. The program is then evaluated effective. Teachers involved in the program have tried to give up their own teaching habits and to encourage the participants to learn by doing, so that the participants are able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adjust the environment. After the program as action research has been finished, we are sure how what to do and to help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in an effective education program and supporting system.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新移民教育的社區支持系統可能需求 15 第二節 日本、美國、法國對新移民的輔導措施 16 第三節 台灣目前新移民政策及相關的輔導措施 19 第四節「新移民家庭」接近社區支持系統的可能途徑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2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33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6 第四節 資料檢核的方法 38 第四章 教學課程的實施及教學歷程 39 第一節 尋找經營的起點 39 第二節 參與新移民教育團隊蛻變歷程 42 第三節 親親我的家人---日久他鄉是故鄉 48 第四節 識字外的體驗---與教學醫院的邂逅 51 第五節 轉變教學歷程-校外教學與成果展現 58 第六節 由小班經營變成社區團隊的成長故事 62 第五章 研究結果討論 71 第一節 發現班級經營的起點 72 第二節 新移民學習態度及家庭支持度之轉變 74 第三節 教學策略的實施歷程 78 第六章 研究省思與啟示 81 第一節 研究歷程的省思與啟示 81 第二節 研究結果的省思與啟示 84 第三節 經營新移民教育的心得與建議 92 參考書目 101 一、中文部份 101 一、英文部份 10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 (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 (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3)。92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6 年10月5日。網址: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內政部(2004)。政府對外籍與大陸配偶之照顧輔導,頁42、43。台北市:內政部戶政司。
    內政部戶政司(2004)。政府對外籍與大陸配偶之照顧輔導。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2002)。91 年底外籍配偶人數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9月18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統計處(2004)。92 年底外籍配偶人數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0月5日。網址: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內政部統計處(2005)。93 年底外籍配偶人數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0月5日。網址: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王以仁(1990)。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編著:家庭教育學。台北:師大書苑。
    王以仁等編著(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連生(1985)。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台灣地區家庭教育中心(1998)。台灣地區家庭教育資源手冊。台北:台灣地區家庭教育中心。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玉玲(2004)。推展南洋媳婦成長活動之策略與經驗—以澎湖縣為例。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66-89。
    行政院衛生署(1998)。推行台灣地區新家庭計畫(八十七年七月至九十二年六月)。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6)行動研究 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濤石文化。
    吳學燕(2004)。我國移民政策與輔導之探討。婚姻移民- 外籍配偶與大陸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周克華(2006)。越南新娘移民家庭的婚姻互動與社區支持網絡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255-226。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255-226。
    周珮儀(1999)。從社會批判理論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琮盛(2005)。自法國巴黎暴動看台灣的移民問題。自由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5月6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5/new/nov/9/today-o6.htm
    邱汝娜、林維言(2005)。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與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6-19。
    邱琡雯(2000)。在台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台北成人教育輔導季刊,18,8-15。
    邱琡雯(2000)。嘉義外籍新娘就讀識字專班意願調查。嘉義縣政府計畫室。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一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季刊,4,10-21。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文化。
    益探討研討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主辦。
    配偶問題及對策研討會。
    莊明貞(1994)。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多元文化教育。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台灣書店。
    陳淑芬(2003)。大陸新娘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之研究。發表於:少數族群婦女權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李麗霞(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簡茂發(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9)。學習社會理念的發展、意義、特性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1-23。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瑪利、楊艾俐(2004)。新台灣之子。台北市:天下雜誌社。
    潘淑滿(2003)。通往紅地毯的彼岸:外籍新娘、婚姻暴力與國家機器。「意識、認同、實踐」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女性學學學會年會,女性學學會主辦。
    潘淑滿(2005)。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30-43。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釋見咸(2003)。服務學習與成人專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343-359。台北:師大書院。
    顧燕翎、游詒君(2005)。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20-29。

    一、英文部份
    Allan,C., John C.,& Sharon G.(Edited)2001. Comparing welfare states. SAGE Publications Ltd.
    Darkenwald,G.G., & Merriam, S. B.(1982).Adult Education : Foundations of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Del Rosario, Virginia, O. (1997) Lifting the Smoke Screen: Dynamics of Mail-Order Bride Migration from the Philippines,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The Hague. Ph.D. Dissertation.
    Hunter‚ C.S.J.&Harman.D(1987).Literacy:What Does the Finance Tell Us ?IN M.Gayfer.(ed.)Literacy in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 Focus On Practice :Toronto: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Adult Education,23-26。
    Ishii, Y.(1996).Forward to a better life: The situation of Asian women married to Japanese men in Japan in the 1990s. In G. Battistella & A. Paganoni(Eds.). Asian Women in Migration (pp.147-164). Quezon City: Scalabrini Migration Center
    Narayan,U.(1995). “Male-order” brides: Immigrant women, domestic violence and immigration law. Hypatia, 10(1), 104-119.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