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傳華
論文名稱: 看學名藥廠與專利藥廠競爭優勢-以台灣外商製藥廠為例
A case study of the competetive advantage for transational genetic drug manufecturer and branded drug manufacturer- A case study of Taiwan-based MNC
指導教授: 洪世章
口試委員: 林博文
陳忠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1
中文關鍵詞: 製藥產業專利藥廠學名藥廠競爭優勢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多數的藥廠是以學名藥廠起家,擁有自己獨家專利產品甚少,尤其是台灣市場小競爭卻非常激烈,雖然學名藥銷售量在台灣的市佔據超過六成,但是以銷售額來看市值卻僅有兩成左右。原廠專利藥的銷售量雖然較學名藥低,但是銷售額卻遠超過學名藥。加上政府實施全民健保,以健保價壓縮獲利空間,學名藥廠若是以台灣的市場為主軸,則無法持續的成長與獲利。近幾年一位台裔美國人在美國與合夥人建立了學名藥廠。並看好台灣人才水準與製藥的經驗與能力於台灣設置子公司學名藥廠(以下稱M公司台灣子公司),以外銷美國為主要市場,由於美國市場廣大,又持續投資台灣建置第二廠。此時學名藥的發展,隨著專利藥證照到期的件數不斷增加與市場的預期的成長,令人期待。另外台灣也有一家成立多年的美商專利藥製造廠,目前為P公司台灣唯一的製造工廠(以下稱P公司台灣廠)。兩家藥廠同為製藥產業,在兩者公司背景、產業別與工作內容同質性很高的狀況下,筆者身為製藥廠的員工,以一個員工的角度,想藉此論文,針對在台灣像M藥廠這樣一個以出口外銷為主的學名藥廠與在台灣以專利藥為主具有多產品類別的製造廠進行五力分析與價值鏈分析的競爭優勢比較,以做為職涯轉換中主要因素之一「公司前景與發展性」的評估,探討對製造藥廠員工工作選擇的影響?也讓與製藥相關科系的學子、考慮轉換工作與正在評估進入製藥的產業的人們參考。


    目錄 摘要 Abstract 致謝詞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 第二節 製藥產業 第三節 學名藥產業 第四節 OTC藥品產業 第五節 競爭優勢: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與企業價值鏈分析 第六節 職場上工作轉換考量的因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介紹 第二節 個案介紹 第三節 個案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分析結果比較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參考:
    胡述兆,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 漢美圖書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2013,「2013 醫藥產業年鑑」,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麥克波特原著、李明軒、邱如美譯,1999,「競爭優勢」,台北:天下文化。
    蘇怡文,2013,「全球價值鏈發展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台北:經濟前瞻雙月
    刊。
    林奐呈,2006 ,「五力分析:剖析產業環境,掌握企業優勢」,網址: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1740 (瀏覽日期: 2014 年5 月10 日)。
    吳升皓,2007,「價值鏈分析:解剖經營活動,診斷企業優勢」,網址
    :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1751(瀏覽日期: 2014 年5 月11 日)。

    英文文獻參考:
    Porter, M. 1979. 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79.
    Michael E. Porter 1990.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MA: The Free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