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理蓮 CHU LI LIEN |
---|---|
論文名稱: |
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使用情況之研究─以新竹市國小五年級教科書為例 The Study of the Use of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Arts and Humanity Textbook: from Fifth Graders in Hsinchu City |
指導教授: |
楊佈光
YANG PU KUANG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7 |
中文關鍵詞: | 藝術與人文領域 、教科書 、使用者滿意度 、九年一貫統整課程 |
外文關鍵詞: | arts and humanity, textbook, user satisfaction,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自從教育部89年9月30日頒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以來,隨即引起各界的關注,這次的課程改革不同以往的是原本分科的音樂課、美術課、表演統整為藝術與人文,。
本研究旨在調查新竹市國小藝術與人文老師使用教科書之情況、教師使用這些教材後的評鑑與建議以及國小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選用情形。首先以問卷及訪談調查法針對新竹市教五年級藝術與人文之教師進行研究,從而了解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使用教材的意見;主要探討的為: (1) 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對所使用之教科書教學設計及其本身教科書目標與達成之評價在不同的之教科書有無差異(2) 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對所使用之教科書教學設計及其本身教科書目標與達成之評價在不同學習經歷的教師間有無差異 (3) 國小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選用狀況。
研究對象為全市共一百零八位藝術與人文教師,根據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結果所做的資料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的發現:
1.使用最多的版本是康軒版。
2.教科書版本「康軒版」「翰林版」二組滿意平均數很接近
3.新竹市擔任藝術與人文老師最多的是級任導師、其次是組長再其次是科任老師。
4.新竹市擔任藝術與人文老師最多的是非本科系老師其次是音樂科老師再其次是美勞系老師。
關鍵詞: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使用者滿意度、九年一貫統整課程
Abstract
Since MOE declared and executed the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on September 30th in year 2000, the education in Taiwan has become a popular issue.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is time has made a great change on music and art courses. The two courses have combined as one subject, “arts and humanity”.
This study aims to survey the use of the textbook by the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the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those teachers after using those textbooks, and the textbook selection. At first,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who taught fifth graders in Hsinchu,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opinions from those teachers after using the textbooks. The study mainly discussed about the following issues,
(1)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whether there is any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textbooks, i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in-use textbooks, the targets of the textbook, and the value of the achievement;
(2)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whether there is any differences, among teachers of differ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in-use textbooks, the targets of the textbook, and the value of the achievement;
(3) the situation of elementary arts and humanity textbook selection.
The subjects are 108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in Hsinchu Cit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are as below:
(1) The version, Kang Shuan, has been used the most.
(2) The values of the content average of Kang Shuan and Han Lin are quite close to each other.
(3) In Hsinchu City, most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are appointed to be homeroom teachers, another smaller proportion of those are the section chiefs, and the
others are the subject teachers.
(4) In Hsinchu City, most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major in are non-arts and humanity the main majors, another smaller proportion of arts and humanity teachers major in music, and the others major in art.
Keywords: arts and humanity, textbook, user satisfaction,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的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台北市:師大書苑。
67-85。
呂燕卿(1999)。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及實施原則,現代教育論壇「藝術與人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5-22。
吳清山、林天佑(1999)。課程統整。國教新知,第46卷第1期,:教學名詞釋義。台北市立師院。85-86。
林偉人(1999)。淺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第51卷21期。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3-13。
林達森(1999)。論析統整性課程及其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97-116。
莊佩螢(2001)。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黃光雄 主編(1996)。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397。
黃政傑(1997)。課程的改革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台灣東華。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書店。145。
黃炳煌(1982)。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市:文景。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課程之結構。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下)。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258-274。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1-13。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康軒。10-18。
陳郁秀研究主持(2001)。國民教育「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設計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陳箐繡(2000)。九年一貫課程「社區本位」藝術課程研究專案。載於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社區取向藝術教育研習會專集。國立彰化師大藝術教育研究所。59-67。
陳瓊花(2000)。從美術教育的觀點探討課程統整設計之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年刊第4期。台北市立師院視覺藝術研究所。
陳瓊花(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視覺藝術課程之探討。「藝術與人文」之全人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大藝術學院。127-154。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草案。教育部公報。第286期。45-46。
教育部(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文潭(1987)。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丹菁。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22-32。
藍順德(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基本理念談教科書編審。教育研究資訊。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79-96。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313-326。
外文部分
Beane,J.A.(1991).The middle school: Natural home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Educational Leadership (pp9-13)
Beane,J.A.(1995).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the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Phi Delta Kappa,(pp 616-622.).
網站部份
校務發展情境SWOT分析,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師進修網站。
http://www.aerc.nhctc.edu.tw/paper/
教育部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配合工作計畫。
http://teach.eje.edu.tw/D/data/890425九年一貫課程配套計畫.htm
楊思偉等(199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實踐策略。
http://teach.eje.edu.tw/Publish Download/one 11/2001023140/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