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玉華
論文名稱: 蕭蕭懷鄉散文研究
指導教授: 黃雅莉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0
中文關鍵詞: 蕭蕭現代散文懷鄉朝興村土地傳統習俗
外文關鍵詞: XiaoXiao, modern essays, nostalgic, ZhaoXinVillage, land, tradition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現代詩人蕭蕭同時是一位散文家,尤其是懷鄉的散文篇章,相對於其詩,呈現出另一種樸實淳厚的風貌,發表以來頗受文壇的矚目與推崇,溫潤晶瑩的行文風格,也與一般「以俗為美」的鄉土文學大異其趣,頗有引人一窺堂奧的研究價值。
    蕭蕭以農夫之子的出身,幼時清貧,受父親影響,自小即養成堅毅的個性,以「筆耕農夫」自許,祖母的呵護憐愛,師長友人的扶持助益,讓他在承沐他人的愛中更加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把這份感念幅射到作品中,使得蕭蕭的每一篇懷鄉散文都滿佈著溫馨的情感。他不僅懷念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更將這份關懷擴及大自然。
    其懷鄉散文的精神內涵,就是對親情血緣與文化傳統的依戀、對山川大地與自然生命的歌詠,在今與昔、城與鄉的對比中,呈現出時代巨變中的衝突與反差。這不只是一部區域地誌學和朝興村史,也不止是作者的少年自傳,更是一部台灣農村社會的變遷史。在對過往那個美好年代的回憶與巡禮中,我們均能自其中領受人生與土地的親密關係,由之而引發對人生問題的看法,領悟人生社會的意義。
    蕭蕭的懷鄉散文,除了具有情韻兼勝的文學美質,且由於關照了土地與人情,而更具時代意義與人文的價值,他記錄時代的聲音,闡釋傳統的價值,既是文學的,也是史學的重要資產。

    關鍵字:蕭蕭、現代散文、懷鄉、朝興村、土地、傳統、習俗


    The Research on XiaoXiao's Nostalgic Essays

    Abstract

    XiaoXiao is not only a poet but also an essayist. Compared with his poems, his nostalgic essays display a plain and simple style and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s and received acclaims from the literary circle since their publication. His unique writing style has differentiated his works from average local literary works, most of which focus on earthliness. XiaoXiao's works trigger readers' curiosity and are worth research.
    Born to a poor peasant family, XiaoXiao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his father and has cultivated a personality of perseverance. He often calls himself “a peasant farming with a pen”. The attentive care of his grandmother and the support from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made XiaoXiaio more cherish what he owns and project his gratitude on his works, which has filled his nostalgic essays with heartwarming affections. He also expanded his yearning for everything at his hometown into the care for the great nature.
    The spiri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XiaoXiao's nostalgic essays lie in his affinity with family and relative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is love for mountains, rivers, land and natural lif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now and past, and cities and villages, the conflicts and the contrast of the great change of times are unfolded in his works. Not only can XiaoXiao’s essays be seen as a chorography, the history of ZhaoXin Village and the autobiography of him as a youth, but also they are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 in Taiwan and the memory of the good old days. Readers can appreciate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land from XiaoXiao's works, which can further inspire people's thinking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life and enlighten readers on the meanings of life and society.
    In addition to the fine literature qualities that excel in both the rendering of affection and rhyme, XiaoXiao's nostalgic essays also deal with his care for land and humanity , and carry the significance of times and humanistic value. His works, which record the voice of times and interpret the value of tradition, are important assets to both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science.

    Key words: XiaoXiao, modern essays, nostalgic, ZhaoXin Village, land, tradition, custom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現況 6 第三節 研究界定與範圍 1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21 第二章 蕭蕭成長創作歷程與散文觀 24 第一節 貧窮與苦讀相伴的鄉野童年 24 第二節 以筆耕農夫自詡的城居歲月 31 第三節 創作歷程與散文作品的鳥瞰 39 第四節 蕭蕭的散文觀 43 第五節 小結 54 第三章 親情血緣與文化傳統的依戀 56 第一節 祖母呵護之愛的拂拭 58 第二節 父母剛毅勤奮的形塑 63 第三節 童稚純真伊甸園的回顧 78 第四節 失落鄉情何處尋的感嘆 99 第五節 小 結 107 第四章 山川大地與自然生命的歌詠108 第一節 原鄉朝興村的圖像 109 第二節 山川大地的滋養與情感113 第三節 藍天綠地的奔馳與想望122 第四節 自然生命的詠嘆與感悟126 第五節 小 結141 第五章 懷鄉散文的藝術與時代價值 143 第一節 對比感悟的蕩氣迴腸 143 第二節 詩心與文思交融的寫實觀照156 第三節 由愛所輻射的溫柔敦厚之風166 第四節 懷鄉散文的時代價值179 第五節 小 結190 第六章 結 論191 參考書目 197 附錄一:研究現況整理表208 附錄二:蕭蕭訪談實錄213 附錄三:蕭蕭編年書目219 附錄四:蕭蕭生平與寫作年表 224 附錄五:蕭蕭歷年得獎記錄 230

    壹、專書
    一、蕭蕭著作
    (一)散文
    《流水印象》,彰化:大昇出版社,1976年出版。
    《美的激動》,台北:蓬來出版社,1981年出版。
    《來時路》,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出版。
    《太陽的女兒》,台北:九歌出版社,1984年出版。
    《稻香路》,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出版。
    《感性蕭蕭》,台北:希代出版社,1987年出版。
    《與白雲同心》,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一行二行情長》,台北:漢光出版社,1989年出版。
    《測字隨想錄》,台北:合森出版社,1989年出版。
    《字字玄機》,台北:健行出版社,1990年出版。
    《神字妙算》,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0年出版。
    《八字看平生,一字透玄機》,台北:健行出版社,1991年出版。
    《忘憂草》,台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出版。
    《每一滴都有他自己的聲音》,台北:耀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
    《站在尊貴的窗口讀信》,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出版。
    《47歲的蘇東坡,47歲的我》: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年出版。
    《禪與心的對話》,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出版。
    《心中升起一輪明月》,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年出版。
    《詩人的幽默策略》,台北:健行出版社,2000年出版。
    《父王扁擔來時路》,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出版。
    《暖暖壺穴詩》,台北:紅樹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
    《詩話禪》,台北:健行出版社,2003年出版。
    《放一座山在心中》,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出版。
    《老子的樂活哲學》,台北:圓神出版社,2006年出版。

    (二)編纂
    《現代名詩品賞集》,台北:聯亞出版社,1979年出版。
    《中國當代新詩大展》,台北:德華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七十年散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出版。
    《奔騰年代──今生之旅之三》,台北:故鄉出版社,1983年出版。
    《歸根時候──今生之旅之四》,台北:故鄉出版社,1983年出版。
    《七十二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出版。
    《七十三散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85年出版。
    《鼓浪的竹筏》,台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七十六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七十八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出版。
    《詩魔的蛻變──洛夫詩作評論集》,台北:詩之華出版社,1990年出版。
    《七十九散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1年出版。
    《八十二年散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出版。
    《半流質的太陽》(與張漢退合編) ,台北:幼獅出版社,1994年出版。
    《詩儒的創作──瘂弦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出版。
    《詩癡的刻痕──張默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出版。
    《預約一個亮麗的生命》,台北:幼獅出版社,1994年出版。
    《永遠的青鳥──蓉子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出版。
    《八十五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出版。
    《八十五年散文選》(合編) ,台北:現代詩季刋社出版,1997年出版。
    《黃衫客──景美女中文學選集》,台中:文學街出版社,1998年出版。
    《千針萬線紅書包》,台北:幼獅出版社,1999年出版。
    《天下詩選》二冊,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1999年出版。
    《八十九年詩集》,台北:台北詩學季刋社出版,2001年出版。
    《飛翔的姿勢:成長散文集》,台北:幼獅出版社,2003年出版。
    《台灣現代文選》(合編) ,台北:三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與自然談天,生態散文集》,台北:幼獅出版社,2004年出版。
    《壓力變甜點,幽默散文集》,台北:幼獅出版社,2004年出版。
    《台灣現代文選,散文卷》,台北:三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我們就在光之中》,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出版。
    《開拓文學沃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攀登生命巔峰》,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2005台灣詩選》,台北:二魚出版社,2006年出版。
    《揮動想像翅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優游意象世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生命的學徒:生命散文集》,台北:幼童出版社,2006年出版。
    《九十五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出版。
    《活著就是愛》,台北:幼獅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三)詩集
    《舉目》,彰化:大昇出版社,1978年出版。
    《悲涼》,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出版。
    《毫末天地》,台北:漢光出版社,1989年出版。
    《緣無緣》,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出版。
    《雲邊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出版。
    《我是西瓜爸爸》,台北:三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皈依風皈依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出版。
    《凝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出版。
    《蕭蕭,世紀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0年出版。
    《蕭蕭短詩選》(中英對照) ,香港:銀河出版社,2002年出版。

    (四)論述
    《鏡中鏡》,台北:幼獅出版社,1977年出版。
    《燈下燈》,台北:東大出版社,1980年出版。
    《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87年出版。
    《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出版。
    《從鍾嶸詩品到司空詩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出版。
    《現代詩廊廡》,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3年出版。
    《雲端之美,人間之真》,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出版。
    《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出版。
    《土地哲學與超自然美學》,台北:晨星出版社,2007年出版。
    《現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出版。

    二、文學理論類
    ◎ 李光連,《散文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5月初版。
    ◎ 涂公遂,《文學概論》,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版。
    ◎ 張慶勳,《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5年9月增訂三版。
    ◎ 黃雅莉,《現代散文鑑賞》,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9月版。
    ◎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增訂三版2007年1月。
    ◎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3月修訂初版。
    ◎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四版。
    ◎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4月。
    ◎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初版。
    ◎ 魏怡,《散文鑒賞入門》,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11月初版。
    三、學位論文類
    ◎ 朱嘉雯,《亂離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 李祖琵,《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碩士論文,1985年。
    ◎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藉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 林毓鈞,《蕭蕭新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 邱珮萱,《戰後台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 洪碧香,《劉俠散文的自傳性書寫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 許珮馨,《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 游曉婷,《張秀亞散文研究–詩化散文》,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 陳政彥,《蕭蕭詩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 陳建宏,《台灣年度散文選集研究(1981-2001)》,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 陳薇如,《簡媜散文的美學風貌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 張瑞蘭,《漢魏詩歌中懷鄉意識的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 黃如瑩,《臺灣現代詩與佛——以周夢蝶、敻虹、蕭蕭為線索之考察》,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 曾潔明,《吳晟詩文中的人物研究》,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1月出版。
    ◎ 傅怡禎,《五○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2年。
    ◎ 楊雯琳,《蕭蕭詩作探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 葉寶蓮,《從原鄉到都會—蔡素芬小說中的女性遷徙與女性意識書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 蔡明原,《八○年代現代散文中的台灣圖像—以九歌與前衛年度散文選為研究對象 》,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 鍾怡雯,《亞洲現代散文中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灣師大國文系,1999年。
    ◎ 戴勤祝,《刻繪大地的容顏-阿盛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論文,2005年。

    貳、期刊論文
    ◎ 王灝:〈提升中國散文裡的農村感情--論蕭蕭的「朝興村」〉,《明道文藝》,第73期(1982年4月),頁47-49。
    ◎ 王灝:〈從「來時路」到「稻香路」--談蕭蕭的台灣農村經驗散文〉,《文藝月刊》第203期,1986年5月,頁28~33。
    ◎ 向明:〈真空妙有--賞析蕭蕭的「空與有」(第一首)〉,《臺灣詩學季刊》,第27期(1999年6月),頁34-35。
    ◎ 向陽:〈在天藍與草青之間—蕭蕭的悲涼和激動〉,《文訊月刊》第15期,1984年10月 15日。
    ◎ 何芸整理:〈堪得回首來時路--蕭蕭作品討論〉,《文訊》,第15期(1984年12月),頁263-283。
    ◎ 吳肇嘉:〈讀蕭蕭「我心中的那頭牛啊!」〉,《臺灣詩學季刊》,第28期(1999年9月),頁55-57。
    ◎ 阿 盛:〈感性的蕭蕭〉,《自由日報》(1998年11月27日)第41版。
    ◎ 岳 農:〈鄉音•鄉情--《穿內褲的旗手》讀後〉,《明道文藝》,第73期(1982年4月),頁50-53。
    ◎ 胡坤仲:〈點滴鄉情溢滿心 讀「來時路」〉,《爾雅人》第39、40 期合刊,1996 年4月15日。
    ◎ 苦苓:〈稻香路〉,《文訊月刊》 205期,1986年7月,頁68~71。
    ◎ 洪淑苓:〈農夫的兒子會寫詩《父王、扁擔、來時路》評介〉,《文訊雜誌》第199期,2002年6月,頁68~69。
    ◎ 書宇:〈長青的稻香路帶我們走向美麗的鄉野〉,《育達週刊》 1986年 6月26日。
    ◎ 康原:〈朝興村的旗手—關於蕭蕭如何放一座山在心中〉,《放一座山在心中》前序,頁7。2006 年11月。
    ◎ 張默:〈愛與鄉情的輻射—讀「來時路」〉,《明道文藝》第 75期, 1982年4月,頁44~46。
    ◎ 黃雅莉:〈論文學的風格的形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學報》第十三期,2006年12月。
    ◎ 鄭雅云:〈美麗的鄉愁--「朝興村雜記」讀後〉,《文藝月刊》第 57期,1982年 7月,頁26~30。
    ◎ 謝輝煌:〈熾烈的火花過後──寫在蕭蕭、古遠清、古繼堂的對陣後〉《台灣詩學季刊》,第21期(1997年12月),頁162-164。
    ◎ 隱 地:〈蕭蕭〉《新書月刊》,第18期(1985年03月),頁63。
    ◎ 龔鵬程:〈都市生活裡的厭世態度〉《聯合文學》1986年10月,頁245~246。

    叁、報紙
    ◎ 王灝:〈舊憶與土地的情結〉,《大華晚報》1986年5月4日。
    ◎ 尹乃菁:〈讓情愛延續〉,《台灣新生報》1985年1月 22日。
    ◎ 古意:〈微笑看世界的蕭蕭〉,《民族晚報》第11版,1984年6月3日。
    ◎ 李癸雲:〈文學編輯獎:蕭蕭─溫暖的光芒,秩序的創造〉,《中央日報》,(2001年05月04日)第18版。
    ◎ 李瑞騰:〈真正的鄉音〉《來時路》後序,頁199。原載《台灣日報》1982年3月 6日。
    ◎ 保真:〈最後一代做田農的兒子〉,《青年日報》第10期,1982年2月22日。
    ◎ 康原:〈來時路上的顧盼--訪蕭蕭談詩與散文〉,《自立晚報》,(1986年03月06日)第10版。
    ◎ 愷扉:〈散文的世界可以更擴闊〉,《中華日報》1985年12月23日。

    肆、網路資源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系統作家查詢:http://lit.ncl.edu.tw/hypage.cgi?
    ◎國家圖書館台灣期刊論文系統:
    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蕭蕭部落格:詩與心的對話
    http://blog.sina.com.tw/hsiaohsiao66/
    ◎蕭蕭網誌:
    http://city.udn.com/blog?hsiaohsiao66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w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