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桂勤 CHEN,KUEI-CHIN |
---|---|
論文名稱: |
新竹縣國小資訊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 A Study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
指導教授: | 簡紅珠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資訊教育 、資訊科技 、資訊融入教學 、新竹縣 |
外文關鍵詞: |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Hsinchu county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縣國小資訊教育實施現況。研究者收集相關之文獻,以資訊教育實施之行政組織規劃、資訊設備及環境、課程規劃及教學實施、教師資訊素養與能力、學生資訊能力的發展等五個層面來探討現況,並據以編製「新竹縣國小資訊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問卷」,調查新竹縣國小資訊教育的實施現況。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研究方式,依新竹縣八十二所國小之校長、教務主任、資訊組長(或資訊聯絡人)、資訊教育教學老師及依學校規模大小分層隨機抽樣一般教學老師做為研究樣本,進行問卷施測。再針對調查問卷之開放性問題對資訊組長及一般教師進行深度訪談,以進行質性描述分析,輔助探討新竹縣國小實施資訊教育之現況。
資料收集與分析,以量化資料為主,質性訪談資料為輔。將所收集之資料以SPSS 12.0版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以描述性統計「次數分配與百分比」來解釋新竹縣國小資訊教育實施現況;運用「卡方/百分比同質性考驗」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資訊教育實施現況各層面的差異情形;運用「平均數」統計方法,分析新竹縣國小教師對實施資訊教育的滿意度情形;並與教師進行深度訪談,將訪談質性敘述資料,加以記錄、彙整分析。最後,將所得結果,加以比較、分析及討論,形成本研究之結論。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 新竹縣國小資訊教育實施在行政組織規劃上,研究資料顯示,學校多訂有資訊教育推動相關計畫,惟各校應儘速成立資訊教育推動小組,以推展資訊教育。
二、 調查顯示,新竹縣國小資訊設備與環境均已建置完成,惟更新、維護工作應予加強;資訊軟、硬體設備,可尊重各校特色與需求,參與規劃採購、配置。
三、 教師認為,國小實施資訊教育應由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統一規劃各年級學生資訊教育課程,並訂定符合本縣國小學生資訊能力學習階段標準。
四、 經由研究結果得知,新竹縣國小教師多數均已能實施資訊融入教學,惟仍應多規劃辦理資訊技能課程供資深教師進修學習,並建置資訊教學資源分享平台;同時,定期舉辦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檢測。
五、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對九年一貫學生資訊核心能力課程內容之內涵了解程度有待加強。
六、 整體來說,教師對新竹縣資訊教育實施現況整體的滿意度尚稱良好,惟仍應在課程規劃及教學實施層面及學生資訊能力的發展層面上多多加強。
七、 因應E化資訊社會型態的來臨,學校應加強學區家長的資訊教育相關發展宣導。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Fiv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such as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planning,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s,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apability of students are explor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administered to the principals, the directors of academic affairs, the chiefs of information section,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 general teachers (non-information education teachers) who a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82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Besides th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with selected chiefs of information section and the teachers also generate qualitative data for the study.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of the data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are as follows:
1. Most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have done relative and adequate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planning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However, to establish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omotion Team at each school is deemed necessary to advance information education.
2.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s have been mostly allocated and built up. However, more should be done with maintaining and upgrading these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each school should be put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llocating and purchas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3.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each grade should be completely developed by County Center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4. Most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Hsinchu County are able to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However, more workshops on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should be offered to the senior teachers who are in need of them. Besides, an information education resource platfor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lso, teachers’ information capacity ought to be evaluated regularly.
5. Generally speaking, teachers’ knowledge of the contents and objectives of Grade 1-9 Curricular is in need of enhancement.
6. On the whole, the teacher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 however, they believe that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capabilities as well are in need of improvement.
7. Schools should do more to propagate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to parent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Key Words: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Hsinchu county
一、中文部份:
王文裕(2003)。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意願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全世(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秋燕(2004)。資訊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天文學習效能之研究---以「星星」單元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保進(2004)。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第二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台北市:行政院
李安邦(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2001資訊與教育雜誌特刊,77-94。
李青芸、張益仁、張維中(2000)。國小六年級電腦教學之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35,41-59。
李昆翰(1998)。國小電腦教育探究芻議。國教月刊,44,28-35。
何榮桂(1998)。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展策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願景。資訊與教育,68,2-13。
何榮桂(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與中小學資訊化校園的藍圖。資訊與教育,68,1。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5,5-14。
吳輝遠(2001)。國小教師應用網際網路於數學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麗花(2002)。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鐵雄(1988)。台灣各級學校資訊教育之研究:全國性調查。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金生忠(2003)。澎湖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周示民(2001)。國中小教室電腦網路架構探討研究。2001資訊與教育雜誌特刊,209。北市:教育部。
林玉珮(1998)。決定下一輪國家競爭力。天下雜誌,29,40-44。
卓俊良(2001)。國民小學教師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徐諶(1999)。電腦設備與資訊教育的迷思。師友,383,24-26。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實施作業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資訊種子學校建置與教師團隊培訓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94新綱)。台北市:教育部。
陳志偉(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育豐(2005)。國民小學資訊能力之操作評量試題建置。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神勇(2003)。澎湖縣國民小學教師應用網路教學現況及其意願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澎湖縣。
陳桂津(2002)。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意願與障礙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莊淑如(2002)。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益仁(2002)。臺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之實施與需求探討----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前後之比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雅貞(2003)。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能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雅玲、徐新逸(1999)。e 世代國小職前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8:2,32-36。
黃武元(2001)。校園無線網路應用與建置研究。2001 資訊與教育雜誌特刊,229。北市:教育部。
黃淑娟(1993)。高雄市資訊教育之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36,22-24。
黃淑敏(2001)。電腦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後設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韻寧(1993)。臺灣省國民小學電腦應用教學實況。資訊與教育,38,46-48。
曾瑞蓮(1993)。中小學學校資訊人才推廣教育之檢討與改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溫明正(199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應用之規劃。資訊與教育,68,17-20。
溫嘉榮(1997)。國民小學資訊教育現況探討。視聽教育,38,1-8。
廖清森(1993)。高雄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資訊與教育,38,49-50。
蔡佳蓁(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東瀛(1993)。臺北市國民小學電腦應用教學實況。資訊與教育,38,51-55。
鄭麗雪(1993)。台北市資訊教育之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36,17-21。
蕭惠君、邱貴發(1998)。歐亞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概況,台灣教育,87,8。
戴建耘(1996)。電腦與教育。現代教育論壇,1,64-79。
韓善民(1997)。國民中小學實施電腦教學政策及配合措施。資訊與教育雙月刊,68,14-16。
鍾萬生(1999)。資訊科技對教育的影響與因應。師友,383,21-23。
簡良諭(2001)。因應九年一貫實施後之校園電腦維護與防毒管理方案研究。2001 資訊與教育雜誌特刊,255。北市:教育部。
二、西文部份:
Beynon, J., & Mackay, H.(1993). Computers into classrooms: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59 050)
Griffin J.A., & Davies, S. (199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6, 255-264.
Harris, E.(1999).INSET for I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preparation for and use of iT in schools .London : NFER.
Haberman, S. J. (1978).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New York:Academic Press.
Houghton, M.(1998). State strategies for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into education .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12 930)
Jonassen, D. H., Peck, K. L., and Wilson, B.C.(2000).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Marsh, G. E.(1993). Computers, literacy and learning: A primer for administrators.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Piotrowski, S. M.(1992). Computer training: Pathway from extin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48 955)
Reigeluth, C. M. (1994). The imperative for system change. In Reigeluth, C. M. and Garfinkle, R. J. (Eds.) Systematic change in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Spotts, T. H., & Bowman, M. A.(1995). Faculty us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ies in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2), 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