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施敏琪 |
---|---|
論文名稱: |
歌曲教學運用在國小低年級鄉土語言課程之研究-以閩南語教學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維棟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歌曲教學 、閩南語教學 、高大宜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learning by songs, n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Kodály Method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者運用音樂教學法中的高大宜教學實施在閩南語的課程中。高大宜教學強調以本土的歌曲教學生音樂,以手勢教學生音高位置,以音節節奏名教學生認寫譜,讓尚未進入正式五線譜傳統教學的學生易於讀唱譜,最後讓學生將課文內容進行音高節奏的創作,以演唱或是演奏的方式呈現出。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將歌曲教學運用在小學低年級的閩南語課程,以研究者服務的小學為實際教學的場域。在教學實施後,透過協同研究者、家長、學生不同的角度觀看此教學的內容對學生的影響及優缺點並進行修改,不斷的修改使教學內容更符合及貼近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學習閩南語更有效率。
The researcher utilized Kodály Method, one of the famous approaches in the music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ative language courses. Kodály Method emphasizes in teaching musical lessons with native music, assigning different scale degrees to different hand signs, and using rhythm syllables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read and write notes. It helps those students that have not yet received official musical staff system education to easily read and sing notes. Eventually, students can transform the contents of the textbook into different notes, and express them by either singing or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This research was an action research that implements Kodály Method in the Taiwanese language courses for primary grades students, and the actual experiment was taking place at the school where the researcher works for. During the course of conducting this trial, we constantly evaluate the pros and cons of utilizing this method through the different observations and feedbacks from the researcher, parents and students and constantly adjust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to make it more and more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nd, it helps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ir native language more efficiently.
中文部份
一、中文書目
王文科(1990年)。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出版
王沛綸(1988年)。台樂字典。台北:大陸書局
李平(譯)(2003年)。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振邦(1978年)。中國語文的音樂處理。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
林心智(2005年)青菜小動物童謠。台南:開朗雜誌有限公司
施玉惠(1980年)。唱歌學英語。台北:文鶴出版社
洪惟仁(1985年)。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洪惟仁(1995年)。台灣閩南語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社
洪濤(譯)(2003年)。盧梭著。論語言之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天輝(1988年)。高大宜音樂教學法的研究。台北:育華出版社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2007年)。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台北:教育部
曹理主編(1993年)。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郭美女(2000年)。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伯璋(1988年)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
陳惠邦(1998年)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出版
黃元興(1999年)閩南台語教學理論與派系。台北:茄苳出版社
黃元興(2007年)。福台語音標與用字教學理論。台北:茄苳出版社
楊蔭瀏(1986年)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出版社
劉美蓮(1999年)歡喜台灣節。台北: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
歐用生(1989年)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出版
鄭方靖(2002年)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研究。高雄:覆文圖書出版社
鄭方靖(2002年)柯大宜音樂教學法之理論與實務。高雄:覆文圖書出版社
鄭方靖(2003年)從柯大宜音樂教學法探討台灣音樂教育本土化之實踐方向。高雄:覆文出版社
簡上仁(2001年)台灣福佬語語言聲調與歌曲曲調的關係及創作之研究。台北:眾文出版社
羅常培(1975年)廈門音系。台北:古亭書屋
臺語第一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翰林出版社
臺語第二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翰林出版社
臺語第三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翰林出版社
臺語第四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翰林出版社
閩南語第一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康軒出版社
閩南語第二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康軒出版社
閩南語第三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康軒出版社
閩南語第四冊教學指引(2008年)台北:康軒出版社
大頭明仔第一冊(2008年)新竹:新竹市編版
大頭明仔第二冊(2008年)新竹:新竹市編版
大頭明仔第三冊(2008年)新竹:新竹市編版
大頭明仔第四冊(2008年)新竹:新竹市編版
台語讀本第一冊(2008年)台南:真平出版社
台語讀本第二冊(2008年)台南:真平出版社
台語讀本第三冊(2008年)台南:真平出版社
台語讀本第四冊(2008年)台南:真平出版社
二、中文期刊學報
簡上仁(1990年)民謠與高大宜音樂教學法的關係。研習資訊,57,29-31。
文軒(1996年)落實國民小學母語教學。師友月刊,37。
王幸華(1999年)台灣閩南語兒童歌謠之特質與功用探討。中台學報11,209。
許瑛珍(2004年)兒歌童謠創作研究。國立台北師院學報17(1),48-50。
Lois Choksy(國際高大宜學會執行長,加拿大卡加立大學音樂系主任) 主講,劉英淑翻譯整理(1990年)高大宜教學法的理念。研習資訊57,18。
王望舒、廖妙英、吳亞怡(1991年)高大宜教學法中語言節奏教學之實驗研究。傳習9,268。
余崇生(1997年)閩南語之流布及其文化內涵。國教天地122,24。
周泰順(1999年)閩南語教學之探討。師友月刊,91-93。
林朝陽(1997年)著名音樂教學法:高大宜教學法。國教輔導35(6),4。
林慶勳(1996年)閩南語教學符號系統的省察。中山人文學報4,23-25頁。
洪惟仁(2002年)母語教育的意義與方法。國文天地18(6),5。
范文芳(2001年)母語教育與羅馬拼音。國教世紀195,89-90。
張妙娟(1990年)從台灣府城教會報看晚清台灣長老教會的白話字教育。台灣史蹟36,190-199。
黃惠華(2000年)認識高大宜音樂教學法。國教輔導38(6),10。
董忠司(1992年)台灣語言音標方案的擬議和完成。台語文摘革新版1,51-57。
董峰政,<目前台語實際教學的一寡困境>,64頁
劉英淑(1990年)從高大宜教學法談唱歌。研習資訊57,33。
劉祐彰(2001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教學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教天地14, 50-51。
鄭明憲(2000年)認識高大宜音樂教學法。國教輔導38(6),11。
三、報紙
江文瑜,2000年10月17日,<通用與漢宇拼音之爭>,Taiwan News
李遠哲,1996年12月2日,<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李遠哲向行政院連院長提出的。83年12月成立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詢委員會,由李遠哲主持。
劉英淑,1988年3月16日,<兒童發展與音樂教育>,經濟日報
聯合報九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
聯合報九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四、網站
教育部九年一貫網站,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政策之發展 ,http://members.at.infoseek.co.jp/Frank_chang/policy.htm,2009年6月19日
出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教育部九十二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五、研習資料
2004年董峰政教授在台語研習營的「台語通用拼音與教會羅馬拼音之比較」
梁炯輝,2000年,<淺談閩南語語文教育之教材教法>,鄉土語言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班專輯,台中師範學院鄉土教育研究中心,245頁。
董峰政,2007年7月,<台灣閩南語源流演變及特色>,新竹市96年度國民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教師培訓出接班課程資料,88-93頁
六、國內論文
吳美玲,2002年,<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觀察與分析>,《國立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研究所論文》,14-15頁
西文部份
Choksy,L.,Abramson,R.M.,Gillespie,a.e.,Woods,D.,York,F.(2001),Teaching Music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 Ed.,Prentice Hall Inc.,new Jersey,pp.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