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郁惠
論文名稱: 桃園縣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指導教授: 顏國樑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永續校園永續校園政策政策執行
外文關鍵詞: sustainable campus,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policy execution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現況及其影響因素,採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以桃園縣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自編之「桃園縣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問卷」,針對此縣市74所學校747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回收問卷641份,其中有效樣本為630份,佔總樣本數84.3%。所得資料輸入電腦後,利用SPSS10.0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以平均數與標準差的檢定、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另外,立意抽取5位教師進行訪談研究。將訪談的結果,配合相關文獻與問卷調查結果,做交互分析討論。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主要獲致以下結論:
    壹、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現況
    一、桃園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政策達成情形值得肯定。
    二、各校均已擬定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實施計畫。
    三、學校成員對於校內永續校園政策的執行內涵不甚清楚。
    四、學校環境設施朝永續、生態、環保、健康原則設計。
    五、各校結合鄰近不同特色的學校,進行策略聯盟的環境教育課程,仍有待努力。
    六、環境教育議題層面廣泛,需花費更多時間溝通協調是政策執行困難的最根本原因。
    七、永續校園政策執行困境還包括政策本身、經費不足及缺乏專家學者的指導。
    八、學校執行本計畫最需要的是善用校園空間,讓閒置空間與校園死角受到最佳配置使用。
    九、「永續地」推廣永續校園政策之重要性。
    十、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情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貳、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的影響因素
    一、永續校園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以「政策執行人員意願與能力」最高、「政策執行資源」次之、「政策執行機關特性」再次之、「政策背景環境」稍低、「政策本身特質」最低。
    二、教師的意願與能力成為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的關鍵因素
    三、政策本身特質中,以永續校園政策的內容具體可行最為重要。
    四、政策執行機關特性中,以學校各單位整合與協同情形最為重要。
    五、提升教師永續校園課程規劃能力是一項必要的工作。
    六、推動永續校園政策的經費多寡為政策執行資源中最重要的因素。
    七、社會大眾支持並挹注資源為政策背景環境中最為重要的因素。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in Taoyuan County. The stud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methods. The survey of the questionnaire mainly covers the study subjects of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in Taoyuan County, and the self-edi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in Taoyuan County” to conduct the survey and research on 747 educators from 74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and we retrieved 641 questionnaires. The returned valid samples were 630 copies which accounted for 84.3% of the total sample. After entered the collected data into computer, then made use of SPSS for Window 10.0 statistic packed software and those statistic methods, such as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esting,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carry out the data analysis. In addition, it has purposively sampled 5 educators to carry out the interview research. And we conducted the interac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interview result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ata analysis, this study ha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1. It’s worthy to recognize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sustainable campus in Taoyuan County.
    2.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have planned the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3. Members of the school don’t understand the policy very well.
    4. The facilities in school are designed sustainable, natural, environmental-protecting and healthy.
    5. 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schools still needs improvement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ly educational curriculum.
    6. The difficulty of implying the policy is mainly caused by relating too many perspectives.
    7. The difficulty of implying the policy also includes insufficient budget and the lack of expert’s guidance.
    8. We need to make good use of spare space and corners on campus.
    9. It’s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continuously.
    10.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Seco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1. Amo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sustainable campus policy, “the willingness and competence of executive personne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nd “the policy” is the least important one.
    2. The willingness and competence of teachers are essential factors.
    3. Amo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cy, feasi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4. “The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school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characteristics in policy execution organization.
    5.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educator’s ability to organize the sustainable campus curriculum.
    6. The budge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required in policy execution.
    7. The support and donation of the public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le the policy is execut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永續校園的意涵及環境脈絡 13 第二節 永續校園政策內涵及執行現況 20 第三節 永續校園政策執行與影響因素分析 45 第四節 永續校園相關研究 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8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95 第一節 學校教育人員對永續校園政策執行現況的看法分析 9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環境變項的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永 續校園」政策執行現況看法分析 101 第三節 學校教育人員對永續校園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的看法分析 112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環境變項的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永 續校園」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看法分析 118 第五節 學校教育人員永續校園政策執行情形訪談結果分析 127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3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結論 149 第二節 建議 156 參考文獻 165 中文部分 165 英文部分 169 附 錄 171

    壹、中文部分
    2006北台灣永續校園環境教育高峰會。縣市報告-桃園縣。2008年10月5日。取自http://163.20.68.132/html/2006/index.html
    王鑫(1999)。國民中小學校園環境稽核及調查參考手冊 ── 英國的例子。
    台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王鑫(2000)。環境教育與永續校園。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手冊,6。高
    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北湖國小永續網頁。綠色策略聯盟。2008年12月7日。取自
    http://host.phps.tyc.edu.tw/~yellow/theme_2_3.html
    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2008年10月18日。取自
    http://www.greenschool.org.tw/node/10573
    朱志宏(1999)。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4)。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2008年9月11日。取自http://sta.epa.gov.tw/NSDN/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4)。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成
    立之沿革。2008年9月16日。取自http://sta.epa.gov.tw/NSDN/INDEX.ASP
    江哲銘(2004)。永續校園中的永續環境教育契機。教育研究月刊,128,
    43-54。
    吳定(2003)。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清山、林天祐(2004)。永續校園。教育資料與研究,132-133。
    李允傑、邱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水波、張世賢(1984)。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天祐(1997)。教育政策執行的變異現象研究。高雄:復文。
    林明瑞(1999)。永續校園。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23-42。
    林政逸(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實施現況之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嘉琦(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執
    行現況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中。
    林憲德(2004)。永續校園的生態與節能計畫。台灣:詹氏。
    柯三吉(1986)。環境保護政策執行之研究-墾丁國家公園的個案分析,
    台北:五南。
    柯三吉(1990)。政策執行:理論與台灣經驗。台北:時英。
    柯份(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實施永續校園成效及遭遇困境與因應策略
    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胡淑貞。加減,愛地球 Green story/綠達人的故事。2008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plusgreen.tw/greenstory_03.html
    胡麗卿(2006)。永續校園環境教育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范巽綠(2003)。打造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打造綠校園Taiwan Green
    School:世界接軌的學習環境-永續、生態、環保、健康。台北市:
    教育部,30-31。
    桃園縣政府(2008)。2008年9月26日。取自桃園縣永續發展與
    環境教育網。http://sdee.tyc.edu.tw/index.php
    荒野保護協會。綠色生活地圖。2008年12月8日。取自
    http://gmap.greenmap.tw/about.htm
    張金淑(2006)。永續校園的推動與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44,66-84。
    教育部(2002)。綠校園:打造永續、綠色、健康的校園環境。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打造綠校園Taiwan Green School:世界接軌的學習環
    境-永續、生態、環保、健康。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4)綠校園計畫專案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環保小組(2008)。歷年補助名單。2008年12月5日,取自
    教育部永續校園全球資訊網http://www.esdtaiwan.edu.tw/index_c.asp
    教育部(2008)。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作業要點修正規定。
    2008年11月24日。取自http://eeweb.tnc.edu.tw/datas/9702.doc。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2003)。台灣綠色學校:理念與推動。2008/12/6
    ,取自http://giee.ntut.edu.tw/greenschool/main2/area01.htm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陳俐親(2006)。永續校園計畫的執行歷程研究-九十二年度花蓮五所國小
    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星皓(2007)。台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
    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韋旭(2007)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用後評估─以苗栗縣四校整合案為
    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單明陽(2007)。永續校園發展與現況-以高雄市為例。現代營建,334,33-42。
    湯志民(2003)學校綠建築規劃之探析。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
    編),優質的學校環境。台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1-39。
    湯志民(2004)學校綠建築的規劃與設計。中等教育,55,4-30。
    湯志民(2005)。全球永續發展與學校綠建築規劃之探析。教育與心理研究
    ,28(3),435-467。
    游秀華(2005)。永續校園環境改造之成效探討-以台南市國小為例。國立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葉茂森(2003)中部地區國小永續校園內涵之研究-以自然環境的觀點進
    行探討。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匿名。綠活e桃園:綠活圖清單。2008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tagala.tw/lifetyp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28&blogId=35
    趙俊林(2008)。2005年全球環境永續指標簡介。國際漁業資訊,189,45-54。
    劉雲傑(2007)。學校如何進行永續校園局部改造-以桃園縣新屋鄉「陽光
    、綠意、水新屋」策略聯盟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1,188-213。
    賴明洲(2006)。永續建築景觀的實務生態學。台北:明文書局。
    簡馨怡(2007)。永續校園設置使用後評估-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雲林
    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藍順德(2003)。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羅涵勻(2005)。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慧貞(2006)。教育部永續校園營造指南。台北:教育部。

    貳、英文部分
    Adams, J. E. Jr. (1994). Implementing program equity: Raising the stake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Policy, 8(4), 518-534.
    Bardach, E. (1977). The implementation game: What happens after a bill
    becomes a law.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Edwards III, G. C. (1980).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 C. :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Jones, C. O. (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nd ed.).
    California: Wo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Kaufman, H.(1973). Administrative feedback.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Sabatier, P. A., & Mazmanian, D. A. (1979-80).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 Policy Studies Journal, 8(4),542.
    Smith, T. B. (1973).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ciences, 4(2), 203.
    Van Horn, C. E. ,& Van Meter, D. S. (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6(4), 445-48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