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姜惠蓉 Jiang, Huei-Rong |
---|---|
論文名稱: |
四年級學生數學學力測驗表現之研究 -以金門縣一所小學為例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Fourth-Grade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Proficiency Tests — A Case Study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Kinmen County |
指導教授: |
陳美如
Chen, Mei-Ju |
口試委員: |
李俊湖
Li, Jun-Hu 王為國 Wang, Wei-Ku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學力測驗 、學習扶助 、錯誤類型 、補強課程 |
外文關鍵詞: | proficiency test, remedial support, error types, enhancement courses |
相關次數: | 點閱: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金門縣某小學四年級學生於2023年學力檢測及學習扶助篩選測驗中的數學表現,並分析兩次測驗間的表現差異,以提供針對性的補強課程教學建議。本研究對象為金門某小學四年級的57名學生,研究結果僅作為該年級教師改善教學的參考依據。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2023年學力檢測中的數學表現達到全國平均水準,尤其在程序執行及概念理解方面表現較佳,但在解題思考方面相對薄弱。相較學力檢測,學生在學習扶助篩選測驗中的表現更為優異,兩次測驗的表現差異主要源於試題難度以及學生對複雜應用題的掌握程度。錯誤類型分析表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主要面臨概念性錯誤、計算過程錯誤、運算程序錯誤及公式使用錯誤等問題。
基於此,本研究建議教師強化基本概念教學,並通過實際操作、反思指導、解題策略訓練及視覺認知訓練等多元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研究結果為教師改善教學品質提供了具體方向,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提升。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of fourth-grade students at a particular elementary school in Kinmen County on two assessments conducted in 2023: a proficiency test and a remedial support screening test.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ests to provide targeted instruc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ement course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57 fourth-grade students fr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Kinmen, and the findings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of this grade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in the 2023 proficiency test reached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with notably better performance in procedural execution an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However, their problem-solving thinking skills were relatively weaker. In contrast to the proficiency test, the students performed even better in the remedial support screening test.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ssessments were primarily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the test items and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complex application problems. Error typ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mainly faced issues such as conceptual errors, calculation process errors, procedural errors, and formula usage errors in their mathematics learning.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study recommends that teachers strengthen basic concept instruction and use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hands-on activities, reflective guidance,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training, and visual cognition training, to enhance students' mathematical abilities. The results provide specific directions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中文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6, September 19)。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609/t20160920_281610.html
方文邦、劉曼麗(2013)。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358),20-35。https://doi.org/10.6216/SEM.201305_(358).0002
王原生(2021)。偏鄉國小以數位遊戲融入數學學習扶助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某偏鄉小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興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px5w8r
王逸慧(2001)。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評量政策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7hgzca
朱慧純 (2021) 。因材網運用於學習扶助對偏鄉原住民國小學生數學科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5y9eq5
江芷億(2022)。數位學習平台融入國民小學學習扶助學童之學習成效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k6t8ey
余民寧(2022)。教育測驗與評量: 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Vol. 81046)。心理。
冷月琴(2012)。除法解題與錯誤類型之研究:以國小中年級學童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青山、蔡菁芝(2006)。英美兩國教育績效責任芝比較分析及其啟示。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21。
吳清山、林天祐(1998)。基本能力、基本學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5,75-77。
吳碧琴(2005)。戰後我國大學入學制度與高中歷史教學的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j586tv
呂溪木(1983)。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的發展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 13-19。
宋曜廷、許福元、曾芬蘭、蔣莉蘋 & 孫維民(2007)。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回顧與展望。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3 (4),12。 https://journal.naer.edu.tw/uploadfiles/0vol011_02vol011_02.pdf
李秀蓉(2023)。遊戲式乘法學習扶助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qyt226
李宜紡(2022)。澎湖縣五年級學生國語學力檢測表現之探究-以2020年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wr4enm
李寶琳(2013)。美國《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法案政策之績效責任探討與省思。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5 (1) 。DOI:10.6336/JUT.4501.001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425-472頁)。心理。
杜雅鳳(2013)。五年級學生整數四則運算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7r4wc7
沈怡伶(2006)。國小數學領域基本能力測驗編製與分析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mm84e5
周峻緯(2015)。國小中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數學錯誤類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225p2d
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 (Vol. 7)。正中書局。
林世華(1999)。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發展計畫。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委員會通訊–你我之間,1,1-2。
林宜臻(2012)。借鏡中國、日本、香港思索我國學力監測機制。「永續教育發展—創新與實踐」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制度及政策論文專輯,110-115。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雲苓(2012)。宜蘭縣國小基本學力測驗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azxdhy
邱馨逸(2020)。數學探究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習扶助學生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ba27b4
洪婌瑛(2020)。桌上遊戲教學運用於學習扶助之個案研究 —以國小高年級「因數與倍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jnw7ya
洪慶源(2021)。合作學習策略運用於國小學習扶助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pbgznx
洪儷瑜(2012)。全民教育—補救教學的基本概念與實施。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https://priori.moe.gov.tw/upload/page/teacher-train/reference/1-1.odp
洪儷瑜(2022)。學習扶助概論。陳淑麗(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學習扶助教學(二版,3-26頁)
研之有物(2021)。 歷經聯考、會考後,臺灣教育翻轉了?中研院揭真相,教改多年「學科能力」仍是升學關鍵。風傳媒。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077186?page=4
研之有物(2023)。我們為什麼要考試?一段被遺忘的清末民初考試史。中央研究院。https://research.sinica.edu.tw/examination-experiments/
胡家戀(2003)。運用除法教學模組於國小三年級除法補救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孫競、郝孟佳(2019, 10月7日)。中國的高考如何改變許多人的命運。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9/1007/c429373-31385971.html
徐淑娟(2013)。動態評量與傳統補救教學效益之比較–以國小五年級「小數的加減」單元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亞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u7jzp7
徐琨淋(202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三年級除法學習扶助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25sj46
涂毓文(2024)。應用因材網於國小數學領域學習扶助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rs87we
翁鈺婷(2022)。桌上遊戲融入在國小二年級「加減法」學習扶助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5qxb5n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測驗統計與適性學習研究中心(2023)。112 年度縣市學生學習能力檢測數學四年級施測結果報告。縣市學生學習能力檢測網站。
張力勤(2019 年 10 月 3 日)。教育部國中小學習扶助兼顧課中與課後學習讓課業更進步。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即時新聞。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1E7AC85F1954DDA8 &s=858E68FCB7AD7F99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書局。
張雅媚(2020)。多元教學策略運用於國小五年級數學學習扶助之研究:以比率與百分率單元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ap97zb
張瑋芯(2024)。國小五年級約分、擴分和通分之學習扶助教學方案歷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346ceg
教育部(2012)。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History.aspx?hid=113892&id=GL001436
教育部(201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
教育部(2019)。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習扶助作業注意事項。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664
教育部(2021)。學習扶助基本學習內容【國民小學數學學習領域】。學習扶助基本學習內容。https://priori.moe.gov.tw/resource/basic/
教育部(2023)。 111學年度學習扶助標準作業流程手冊。https://priori.moe.gov.tw/upload/page/rdm/sop/111%E5%AD%B8%E5%B9%B4%E5%BA%A6%E5%AD%B8%E7%BF%92%E6%89%B6%E5%8A%A9%E6%A8%99%E6%BA%96%E6%B5%81%E7%A8%8B%E6%89%8B%E5%86%8A-%E5%A5%89%E6%A0%B8%E7%89%88(PDF).pdf
梁瑞真(2005)。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加、減法文字題題意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vmdc8u
梁榮仁(2019)。新北市國小學生能力檢測現況探討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9),頁 92-99。
許嵐婷(2003)。國小五年級面積概念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中師範學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w8cqcj
陳依涵(2008,6月)。淺談數學錯誤類型分析。特教園丁, 23 (4),6-10。
陳昭曄(2005)。日本新學力觀及其評量問題之研究 [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gb6pjv
陳昭蘭(2007)。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解題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美禎(2021)。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學習扶助學生數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臺科技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pf5y3r
陳國雄(2006)。國小四年級學童整數四則運算問題的解題策略與錯誤類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https://hdl.handle.net/11296/y6wc62
陳雅琪(2010)。金門縣國中小教師對實施學科基本能力測驗現況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fnw59h
陳曉琪(2020)。桌遊融入高年級數學學習扶助之行動研究-以大海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知識加值。https://hdl.handle.net/11296/z9zyja
陳燕蓉(2019)。結合學生學習扶助科技化平台與操作活動對五升六年級學生進行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2vdx6r
陳麗玲(1993)。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計算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https://hdl.handle.net/11296/pbayp6
程雯瑜 (2020)。均一教育平台資源應用於學習扶助方案教學成效之研究—以五年級數學整數四則運算單元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u2cqwm
黃立源(2008)。臺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學力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j52d9a
黃政傑(2013)。談類PISA測驗與國民素養測驗。師友月刊,(551),0-4。https://doi.org/10.6437/EM.201305_(551).0001
楊坤堂(2007)。數學學習障礙。五南書局。
楊弢亮(1997)。中學數學教學法通論。九章出版社。
楊思偉(2000)。談基本能力與基本學力。研習訊息,17 (6) 。 (16-24) 。
楊思偉、李宜麟(2021)。日本現代「學力」意涵之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11),50-56。
楊洲松(2019)。中國教育(4th ed.)。楊深坑等(主編)。比較與國際教育。(485-513)。元照。
葉耀榮(2012)。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小數四則運算錯誤類型分析及補救教學效果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
廖志民(2019)。花蓮縣國小學生基本學力檢核測驗實施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研究:以一所小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pw6f8r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23,8月)。臺北市 112 年度國民小學基本學力檢測說帖(教師版及家長版)。臺北市國民小學基本學力檢測網。http://tebca.tp.edu.tw/downloads/%E5%AD%B8%E5%8A%9B%E6%AA%A2%E6%B8%AC%E8%AA%AA%E5%B8%96-%E6%95%99%E5%B8%AB%E7%89%88%E5%92%8C%E5%AE%B6%E9%95%B7%E7%89%88.html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8)。臺北縣國小學生學習檢測影響因素之研究。
趙琦 (2012)。臺中地區高中生在「數列與級數」單元之錯誤類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377t42
劉淯溱(2022)。均一教育平台融入國小數學領域學習扶助差異化教學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5fqr3p
歐陽教、陳滿銘、李琪銘(1998)。「我國中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指標系統規劃研究」之實施歷程與研究成果簡介。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编號 0138) 。
蔡佳蓁(2019年10月16日)。國小低成就學生學習診斷與評量。http://ylc.everytime.com.tw/yunlin/aa10/modules/yunlin_school_html/upload/html-20200617095442030.pdf
蔡宗河(2003)。國民中小學基本能力檢定之探討。中等教育,54(2),130-140。
蔡宗憲(2015)。數學遊戲App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fk22z3
鄭怡珍(2013)。國小五年級整數四則計算單元之智慧型補救教學系統成效評估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亞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aaq5h8
鄭勝耀(2013)。弱勢學生與補救教學之研究。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13–26。
鄭晴芳(2020)。運用多元表徵進行小二數學加減法文字題學習扶助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臺灣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知識加值。https://hdl.handle.net/11296/gfpmt9
盧雪梅(2017)。英國國定課程評量的沿革與其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評量的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30(2),105-142。https://teric.naer.edu.tw/wSite/PDFReader?xmlId=1996465&fileName=1515398414994&format=pdf
蕭歆諺(2023,12月5日)。最新PISA出爐!臺灣數學科挺進全球第三 風光背後卻有「錢坑」難題。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8458
謝宏杰(2018)。補救教學面知探討。http://ceag.ylc.edu.tw/ylc/ylc66/PDF05.pdf
顏飛雯(2023)。數學科學習扶助實踐之行動研究- 以彰化縣某偏鄉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mcv432
蘇柏旭(2011)。觸覺數學對增進智能障礙兒童數學計算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蘇敏倩(2023)。因材網融入偏遠地區國小數學科學習扶助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wy3evv
英文部分
Ashlock, R. B.(2006). Error patterns in computation (9th). Prentice-Hall.
Babbitt, B. C.(1990). Error patterns in problem solv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Council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Austi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cience (1988).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HMSO
Engelhardt, J. M.(1982). Using Computational errors in diagnostic teaching. Arithmetic Teacher, 29(8), 16-19.
Gagne, R. M.(1985). The condi tions of learn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Lerner, J. & Johns, B.(2011).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Related mild Disabilities (12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Ouston, J., Fidler, B., & Earley, P.(1998). The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of schools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Reynold J. S. Macpherson(Ed.), The politics of accountability(pp. 107-119).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Radatz, H.(1979). Error analysis in mathemat ics educat 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0(3), 163–172.
Resnick, L. B., Nesher, P., Leonard, F., Magone, M., Omanson, S., & Peled, I.(1989). Conceptual Bases of Arithmetic Errors: The Case of Decimal Frac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1), 8. https://doi.org/10.2307/749095
Schwarzenberger, R. L. E.(1984). The Importance of Mistakes .Mathematical Gazette, 68(445), 159-172.
Sowder, L.(1988). Children’s solution of story problem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7, 227-238.
Torres, R. M.(2000). Literacy for all: A United Nations Literacy Decade(2003-2012). Paris, France: UNESCO.
Von Glasersfeld, E.(1987). Learning as a constructive activity.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