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全育
Jason Kuo
論文名稱: 運用PDCA改善方法強化晶圓廠成本競爭力之實例研究
Using PDCA Improvement Method for Study to Strengthen the Cost Competitive Ability of Wafer Fabrication
指導教授: 陳光辰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PDCA改善成本半導體晶圓廠
外文關鍵詞: PDCA, Improvement, Cost, Semiconductor, Wafer fabri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處在目前邊際利潤不斷下降、全球化競爭時代,從個人電腦的蓬勃發展到電腦及週邊產品價格隨時間的驟降,不難發現毛利一直下降。隨著強調個人色彩的興起,製造型態由「大量生產」轉變成「多樣少量」,製造業不進行研發創新,只強調複製生產,一窩蜂製造同類產品,造成削價競爭,以上因素皆為造成利潤下降的因素。 要多賺到一塊錢不是企業自己能決定,要看市場、供需、產銷…等因素,但要藉由成本改善來節省一塊錢,是可以靠企業自己的力量努力來達成的。
    一般而言想要達成「目標」除了高層下達命令後,執行階層必須要有「執行的意願」,如果沒有「執行的意願」,高層有再多的想法,也無法達成。 因為心態決定做法,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而執行階層有了「執行的意願」外,還必須具備「適當的方法」,如PDCA改善方法等。
    而本論文將善用簡單的衡量與標準的觀念並運用PDCA管理循環之理論探討半導體製造成本改善過程。


    Being in the globalize competition era, all the product profit margin decline from personal computer to the peripheral, it's obvious the net profit is also declining.

    With the emphasis of the customization, the manufacture model has been changed from "mass production" to “build to manufacture". Manufacture if don't invest in the innova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t only focus on the copy production will due to the price competition and all of those factors can make the profit margin decline.

    It's not absolutely controlled by us for making a penny but could be influenced by the market demand, supply, product, and selling factors but we can absolutely save one penny by the cost saving.

    When there is the target has to be attuned, the executed level has to have the strong willing to carry it out or it's really difficult to make the top management's thoughts come true. All the attitude is decided by the will. If you don't want to carry it out, you will have lots of excuses. However, if you want to make it happen, you also will find the way out. Beside the executed level got the execution will but also the proper methods such "PDCA" can attain the goal.

    This thesis use the simple measurement and standard idea and utilize the PDCA program to analyze the the cost down process in semiconductor industrial.

    摘要 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方法 2 1.4 研究範圍 2 1.5 研究限制 2 1.6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半導體的製造程序 4 2.2 PDCA改善手法的運用 7 2.2.1 現場改善 7 2.2.2 PDCA改善循環 10 2.3 解決問題並且著手改善之方法 18 2.4持續改善團隊 21 2.5降低成本之方法 22 2.5.1 成本管理的兩個層面 22 2.5.2 成本改善的著眼點 23 2.5.3 價值工程(VE) 24 第三章 晶圓廠製造成本特性 26 3.1 晶圓廠的製造成本 26 3.1.1 晶圓廠成本架構 26 3.1.2 晶圓製造成本分類 28 3.1.3 晶圓製造成本結構 29 3.1.4 晶圓製造成本結構的趨勢 30 3.1.5 晶圓製造成本結構的趨勢 31 3.2 半導體廠降低製造成本的觀念 31 3.2.1 微利時代談內部改善 31 3.2.2 內部改善與擴大銷售量對提高利潤之效果比較 32 3.2.3 隱藏在帳面成本下的改善方向 37 3.2.4 由科技與管理進步談成本改善 40 第四章 成本改善實例應用探討 45 4.1 由晶圓的成本結構談成本改善 45 4.1.1 固定製造費用(FOH) 45 4.1.2 間接材料(IDM) 46 4.1.3 修膳費(R&M) 50 4.1.4 直接材料(DM) 51 4.1.5 直接人工(DL) 52 4.2 監控系統的概念 53 4.3 監控系統的應用-以間接材料ACT-690C 為例 57 4.3.1 Plan階段-找出問題 61 4.3.2 Do 階段-解決問題 63 4.3.3 Do階段-執行的過程 67 4.3.4 Check階段 74 4.3.5 Act階段-標準化 79 4.4 監控系統的應用-維修成本為例 80 4.4.1 Plan 階段-找出問題 83 4.4.2 Do 階段-解決問題 84 4.4.3 Do 階段-執行的過程 86 4.4.4 Check階段 95 4.4.5 Act 階段-標準化 98 4.5 半導體前段製造成本改善方法之比較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5.1 結論 101 5.2 建議 103 5.3 後續研究 104 參考文獻 105

    【1】 今井正明 ( Masaaki Imai ),許文治譯,《現場改善日本競爭力的成功之鑰 》( Gemba kaizena commonsense, low-cost approach to management ),台灣:麥格.羅希爾,1997。
    【2】 今井正明 ( Masaaki Imai ),徐聯恩譯,《改善》( Kaizen ),台灣:長河,1992。
    【3】 莊達人,《VLSI製造技術》,台灣:高立,1996。
    【4】 左近祥夫,黃永波譯,《降低成本七工具 》,台灣:實踐經營研究會,2004
    【5】 孫嘉芳,晶圓大小有關係─論IC製作技術,台灣:科學月刊,2002.04。
    【6】 陳光辰,工廠診斷與改善上課講義,台灣,2003。
    【7】 郭嫦娥、曾麗評、劉俊昌、李立書、邱炳廷,台灣積體電路之形成與發展個案, 中山企研所報告,台灣,1999。
    【8】 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台灣,2001
    【9】 簡志勝,IC產業現況與展望2005年市場趨勢,台灣:工研院IEK - ITIS計畫,2004.
    【10】 劉仁傑,《重建臺灣產業競爭力》,台灣:遠流,1997。
    【11】 孫銘新,台灣晶圓製造廠設備管理標竿,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1998
    【12】 Lawrence D. Miles 著、林大介譯,《價值分析與價值工程》,台灣:協志工業叢書,1982
    【13】 石原勝吉原著、葉錦堂、黃南斗合譯,《現場的價值工程》,台灣:臺華工商圖書出版公司,1999。

    【14】 劉慶尚、沈文修編著,《價值工程務》,台灣:超越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995。
    【15】 中國生產力中心,《價值工程》,台灣:中國生產力中心,1987 年。
    【16】 Suzaki, Kiyoshi, The New Shop Floor Management : Empowering People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3。
    【17】 DRACH, Bob, "Use manufacturing standards to drive continuous cost improvement",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Vol. 35, Iss. 1, First Quarter 1994, pp 20 -25
    【18】 Tompkins, J. A , “Team-Based Coatinuous Improvement: How to Make the Pace of Change Work for You and Your Company”, Material Handling Engineering Journal, Jan. 1993, pp.73-76 .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