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佾庭
Tsai I Ting
論文名稱: 九年一貫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分析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in Social Studies Textbook for Elementary School of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指導教授: 李文政
Li wen Zhe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
外文關鍵詞: social study textbooks, marine edu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針對98學年度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三至六年級康軒版、南一版、翰林版之教科書中有關海洋教育概念的內容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探討與歸納海洋教育的內容,以建立研究工具「國民小學海洋教育概念內容分析類目表」,進而分析現行國小教科書中海洋教育概念之教材以瞭解海洋教育概念在現行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所出現之比率及呈現的內涵之相關情形。
    本研究獲得以下四點結論:
    一、教科書中海洋教育內容呈現是偏低的。
    二、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海洋教育內容在各冊別分佈無規劃。
    三、不同版本在海洋教育學習概念內涵介紹上各有其著重點。
    四、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海洋教育概念呈現比率有集中於某類
    目之傾向,分佈情形不平均。
    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壹、對課程設計方面的建議:
    一、設計符合社會需求的海洋教育教材內容。
    二、九年一貫課程中社會學習領域海洋教育的理念及內容應與其他領
    域結合。
    三、教材內容的編輯應涵蓋整個海洋教育內容的範圍。
    四、海洋教育的課程與教科書要有統整性與精緻性。
    五、增進教師海洋意識與鼓勵學校設計具海洋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

    貳、對教科書出版社共同的建議:
    一、各出版社應先形成海洋教育的內容架構才能編修教材。
    二、各版本應增加「海洋法政」的相關內容。
    三、有系統性與有階段性的將不同面向的海洋教育相關概念規劃於教
    科書中,給予學生豐富的海洋教育概念。
    四、要將國際性、時代性的海洋教育重要議題融入於教科書中。
    叁、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範圍上
    將研究的範圍延伸到各領域的教材,或是向下延伸到幼稚園、向上延伸到國中階段的海洋教育並且探討各階段的海洋教育是否為一貫性及具整體架構。
    二、研究主題上
    海洋教育研究主題十分廣泛,限制於時間與人力,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的內容,建議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其他主題
    三、研究方法上
    未來可以從事實際的實驗方式進行教學研究,藉以瞭解教科書對學生建立海洋觀的影響程度,或者也可以實際生活或教學環境的反覆觀察,交談或調查來探討教師與學生海洋觀,以作為落實海洋教育的基礎。

    關鍵詞: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content analysis to study the concept of marine education of the 98 academic year of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for third grade through 6 grade textbooks published by Kang Hsuan, Nani and Hanlin.
    According to previous literature review, exploring and inducting the content of marine education is to create a research tool for “the concept of elementary marine education analysis category table” to further analyze the current elementary textbook’s marine education material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marine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social studies that appear in the ratio and shows the meaning of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Four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from this research:
    1.Textbooks included rather limited contents in marine education.
    2.Textbooks of social study fields in the elemenatry school level do not contain marine education in each volume.
    3.Each textbook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marine education differently.
    4.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marine education focus on particular ty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is not equ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spoed:

    Curriculum Design
    1.Design the content of marine education meets social needs.
    2.Combine the 9 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social study of marine education in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3.Include the entire range of marine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4.Curriculum of marine education and the text book should be sophisticated integrated.
    5. Enhancing teachers' awarmess of marine and encourage schools to design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ith the marine features.
    Suggestions to publishers of textbook include followings:
    1.The publishers should form the structure of marine education
    before editing the education materials.
    2.More contents related to “marine law and politics” should be
    included.
    3.Using systematic phased approach to intergrated different
    concepts of the marine education can give students a wealth of marine education concepts.
    4.Including important issu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imes of marine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1.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should be extended to each domain materials or to the kindergarten. Furthermore, it should extend up to the stage of marine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and explore whether various stages of marine education are with consistency and possess the overall structure.
    2.The research themes:
    Due to the wide range of marine education and limited time and manpower,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social marine education. It is suggest to further study other related themes.
    3.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uture, engaging in practical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conduct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suggested. This is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textbook on student’s marine view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is suggested to use real life or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repeated observation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implement the foundation of marine education.

    Keywords: social study textbooks, marine education

    目次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社會學習領域與海洋教育 13 第二節 海洋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 36 第三節 海洋教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43 第四節 海洋教育相關理論探討 52 第五節 海洋教育之相關實徵研究 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73 第二節 研究工具 87 第三節 資料的分析與處理 10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7 第一節 海洋教育內容之量化分析 107 第二節 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之質性分析 1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94 參考文獻 199 表目次 表 2-1-1 社會學習領域的概要內容整理及變革 17 表 2-1-2 國際海洋教育發展歷程 24 表 2-1-3 臺灣海洋教育發展歷程 25 表 2-1-4 海洋教育分段能力指標對照表 31 表 2-2-1 海洋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對應能力指標 38 表 2-3-1 國中小海洋教育的架構 46 表 2-3-2 中小學海洋教育學習內容(涵) 49 表 2-5-1 國內海洋教育相關研究之論文 60 表 3-1-1 九十八學年度通過教育部審查合格的社會領域教科書 79 表 3-1-2 九十八學年度社會領域教科書各版本出版時間 80 表 3-1-3 南一、康軒、翰林社會領域單元內容一覽表 81 表 3-2-1 九年一貫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類目分析及說明表 88 表 4-4-1 各版本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含與不含海洋教育內容之單元數統計表 108 表 4-1-2 各版本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相關內容課數統計表 111 表 4-1-3 各版本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主類目分布表 114 表 4-1-4 各版本各冊海洋教育概念次數、百分比之綜合統計表 115 表 4-1-5 各版本海洋教育概念類目綜合統計表 119 表 4-1-6 南一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中、高年級主類目分布表 135 表 4-1-7 南一版中高年級海洋教育概念類目分析 138 表 4-1-8 南一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高年級海洋教育內容次類目分布表 140 表 4-1-9 南一版各年級各冊教科書海洋教育概念類目的分佈統計 147 表 4-1-10 康軒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中、高年級主類目分布表 148 表 4-1-11 康軒版中高年級海洋教育類目合計次數之分佈統計表 150 表 4-1-12 康軒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高年級海洋教育內容次類目分布表 153 表 4-1-13 康軒版各年級各冊教科書海洋教育類目的分佈統計 159 表 4-1-14 翰林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中高、年級主類目分布表 160 表 4-1-15 翰林版中高年級海洋教育類目次數合計分析統計表 162 表 4-1-16 翰林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高年級海洋教育內容次類目分布表 164 表 4-1-17 翰林版各年級各冊教科書海洋教育類目的分佈統計表 171 表 4-2-1 課程組織要素與次類目關係表 189 圖目次 圖 2-1-1 戴爾的經驗金字塔示意圖 56 圖 3-1-1 九年一貫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分析研究架構圖 75 圖 3-1-2 九年一貫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分析研究歷程圖 78 圖3-2-1 不同來源傳播內容之分析-針對傳播者的差異 91 圖 3-2-2 海洋教育內容分析模式-不同版本間的差異 92 圖 3-2-3 同一來源而不同對象的傳播內容 92 圖 3-2-4 海洋教育內容分析模式-不同學習階段間的差異 93 圖 4-1-1 各版本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含與不含海洋教育內容之單元數統計圖 110 圖 4-1-2 各版本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相關內容課數統計圖 112 圖 4-1-3 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主類目分布圖 114 圖 4-1-4 三版本海洋教育概念總次數之長條圖 116 圖 4-1-5 三版本各冊海洋教育概念次數分佈之折線圖 117 圖 4-1-6 三版本海洋教育概念總比率 118 圖 4-1-7 三版本各冊海洋教育概念比率分佈之折線圖 119 圖 4-1-8 三版本海洋教育概念類目呈現比率之長條圖 121 圖 4-1-9 三版本海洋教育概念類目呈現比率之折線圖 121 圖 4-1-10 三版本海洋教育次類目呈現比率之長條圖 122 圖 4-1-11 三版本海洋教育次類目呈現比率之折線圖 122 圖 4-1-12 三版本海洋教育概念的分布情形 123 圖 4-1-13 三個版本「主類目」的分布差異概況折線圖 125 圖 4-1-14 三個版本海洋資源的百分比 126 圖 4-1-15 三個版本海洋資源的百分比長條圖 127 圖 4-1-16 三個版本海洋資源的百分比折線圖 127 圖 4-1-17 三個版本海洋休閒的百分比長條圖 129 圖 4-1-18 三個版本海洋社會的百分比長條圖 130 圖 4-1-19 三個版本海洋科學的百分比長條圖 131 圖 4-1-20 三個版本海洋文化的百分比長條圖 132 圖 4-1-21 三個版本其他類的百分比 134 圖4-1-22 南一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中、高年級主類目分布圖 135 圖 4-1-23 南一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中、高年級主類目分布百分比 圖 137 圖4-1-24 南一版海洋教育概念主類目呈現比率之長條圖 139 圖4-1-25 南一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高年級海洋教育內容次類目分布表 141 圖 4-1-26 南一版海洋教育概念次類目呈現比率之長條圖 143 圖 4-1-27 南一版海洋教育各冊呈現比率折線圖 144 圖 4-1-28 康軒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中、高年級主類目分布圖 147 圖 4-1-29 康軒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中、高年級主類目百分比圖 149 圖 4-1-30 康軒版中高年級海洋教育主類目呈現比率之長條圖 151 圖 4-1-31 康軒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高年級海洋教育內容次類目分布圖 154 圖 4-1-32 康軒版中高年級海洋教育次類目呈現比率之折線圖 155 圖 4-1-33 康軒版海洋教育概念呈現比率之折線圖 158 圖 4-1-34 翰林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中高、年級主類目分布圖 160 圖4-1-35 翰林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中、高年級主類目百分比圖 162 圖4-1-36 翰林版中高年級海洋教育主類目呈現比率圖 163 圖4-1-37 翰林版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高年級海洋教育內容次類目分布圖 165 圖 4-1-38翰林版海洋教育概念次類目呈現比率之長條圖 166 圖 4-1-39 翰林版海洋教育概念呈現比率之折線圖 17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比嘉政夫(1993)。海洋文化論,日本:凱風社。
    王文科 (1996)。 教育研究法 。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第 13 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文科編譯(1996)。John L. Phillips , Jr.原著(1981)。皮亞傑式兒童心理學與應用。台北:心理。王大修(2007 年1 月)。海洋教育的現況與問題。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海洋教育」數位典藏教材與創意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王佩蓮(2002)。鄉土教育融入學校教學與社區活動。屏縣教育,9,6-12。
    王勤田(1995)。生態文化。臺北:揚智文化。
    王麗娟、謝文豐 (2000) 。生態保育。 台北市: 揚智文化。
    王鑫(1994)。環境保護教育。環境教育季刊23期,5-9頁。
    刊,24(7), 555-570.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2005)。生態教室。2007 年11 月05 日, 取自 http://study.nmmba.gov.tw/。
    行政院( 2004 )。國家海洋政策綱領。94 年2 月17 日, 取自http://www.cga.gov.tw/Ocean/page-4.htm。
    行政院(2001)。海洋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2005)。海洋事務政策發展規劃方案。96 年10 月20 日,取自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網站:http://www.cga.gov.tw/Ocean/Ocean_09.asp。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環境保護政策分析叢書(六)-海洋環境保護政策之研析。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吳京(2005 b,1 月14 日)。認清自己,迎向海洋。國語日報,13 版。
    吳俊憲(2001)。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吳靖國(2004)。詩性智慧與非理性哲學—對維柯《新科學》的教育學探究。台北:五南。
    吳靖國(2005)。詩性智慧對後現代課程實踐的啟示。載於游家政、莊梅枝(主編),後現代的課程—實踐與評鑑(頁83-100)。新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吳靖國(2006)。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台北:五南。
    吳靖國(2007,12 月8 日)。海洋教育的概念分析。載於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編),親海、愛海、知海攜手合作論壇論文集(頁53-73)。基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吳靖國(2007,9 月19 日)。先讓教師具備海洋意識吧。中國時報,A15 版。
    吳靖國(2007,9 月24 日)。海洋意識,就在海海人生。聯合報,A19 版。
    吳靖國(2008)。五種海洋教育的教學模式。載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主辦),「促進校園海洋意識」工作坊手冊(7-10)。基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吳靖國(2009)。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台北:五南。
    吳靖國、李秀卿(2005)。國民小學海洋教育之教科書版本比較—以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例。海洋文化學刊,1,201-236。
    吳靖國、李秀卿(2007 年1 月)。海洋教育教材內容分析類目表之建構。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海洋教育」數位典藏教材與創意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頁5-28)。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吳靖國、劉彥妤(2007 年12 月)。國中社會領域海洋教育學習內涵 初探。
    吳韻笙(2007)。國民中學推動海洋教育現況與改進對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呂枝益(1999)。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李志偉 (2008)。國小教師教學信念、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
    李坤崇(2007)。台灣中小學海洋能力指標之建置。教育研究月刊,162,97-113。
    李坤崇(2007)。台灣中小學海洋教育能力指標之建置。載於2007 年10 月8-9 日教育部(主辦),海洋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04-230)。
    李坤燕(2003)。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洋教育教師研習活動之成效研究。
    李昭興(2006)。台灣海洋教育的現況與未來。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 103-110。
    李美華等譯( 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時英出版
    李瑜霏 (2003)。國民小學教師之建構式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之研究:以數學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台東。
    李秀卿(2008)。海洋教育類目表之建構及其應用─以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杜正勝(2007)。島國不識海洋。2007 年2 月17 日。
    沈念慈、張臺隆。國民中小學推動海洋教育的內涵與具體策略。
    林殿傑 (1999), 九年一貫新課程之政策規劃與因應策略, 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 「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349-419, 台北: 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
    林瑞榮 (1999), 國小鄉土教材的評鑑與設計之研究。,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
    林瑞榮(1999)。內容分析法。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林筱梅(2007)。國民小學海洋教育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
    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廣昭、楊瑞森(1998)。海洋生物漫談。台北:台灣書店。
    姜文閔(譯)(1992)。J.Dewey 著。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台北;五南出版社。
    柯金源 (2003), 「海洋教育的方向」回應, 載於邱文彥(主編), 海洋永續經營, 87-102, 台北市: 胡氏圖書.
    洪正中、吳天基、杜政榮(1996)。環境生態學。臺北:空大。
    范雪淩(2000)。海洋環境教育概念階層表之建構及中小學教科書涵括海洋概念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范蓓玟(2006)。台灣中小學教科書涵括海洋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徐毓謙(2010)。國小教師海洋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海岸巡防署東部地區巡防局(2004)。國家海洋政策綱領。2007 年3 月27日,取自http://www.cga.gov.tw/east/sea/sea.htm。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教育數位典藏-海洋教育小百科,「海洋教育
    國立編譯館(2007)。九年一貫教科書審定資訊網。2007 年12 月28 日,取自http://dic.nict.gov.tw/%7Etextbook/dic_idx.php
    康軒教育網(2004)。經營成果。94 年2 月17 日,取自康軒網站
    張子超(1998)。從環境教育觀點談中小學海洋教育之目標與推行。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1998 國際海洋年海洋之心」研討會論文集(頁62-70)。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基礎。台北:東華。
    張哲溢(2006)。台灣主要報紙中小學教師形象之內容分析—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紹勳(2008)。研究方法:理論與統計,台中市:滄海書局。
    張霄亭(1988)。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出版社,頁71-79。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施政主軸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部未來四年施政主軸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台北市:中華民國社會科課程發展學會。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莊明貞(2004)。批判理論及其在課程研究應用之評析。教育研究月刊,121,36-57。
    莊萬壽 (1997), 台灣海洋文化之初探, 中國學術年刊, 303-316.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社,67。
    許雅婷(2007)。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郭重吉 (1996) 。 從建構主義談數理師資培育的革新, 科學發展月
    陳奎憙 (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君(2007)。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科書經濟教育課程之內容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迺臣 (1997)。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市:麗文出版社。
    陳琬琬(2005)。論社會學習領域之主題軸。國教世紀,214,37-42。
    陳新轉(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從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出發。台北:心理。
    國小社會第一冊(三上)(2008)。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小社會第二冊(三下)(2010)。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小社會第三冊(四上)(2009)。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小社會第四冊(四下)(2010)。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小社會第五冊(五上)(2009)。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小社會第六冊(五下)(2010)。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小社會第七冊(六上)(2009)。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小社會第八冊(六下)(2010)。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三上(第一冊)(2010)。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三下(第二冊)(2009)。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四上(第三冊)(2009)。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四下(第四冊)(2009)。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五上(第五冊)(2006)。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五下(第六冊)(2007)。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六上(第七冊)(2007)。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六下(第八冊)(2008)。台南:南一書局。
    國民小學社會三上(第一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三下(第二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四上(第三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四下(第四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五上(第五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五下(第六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六上(第七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國民小學社會六下(第八冊)(2009)。台南:翰林出版事業。
    單文經(1997)。美國中小學實施鄉土教育的作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139-162。
    游美慧(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
    黃政傑(1992)。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4,1-12。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炳煌(1991)。社會科教育目標與功能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16,1-18。
    黃炳煌(2003)。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郁紋 (2002), 國民小學一年級國語教科書家庭概念之內容分析, 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未出版.
    黃嘉郁(1999)。大高雄地區海洋教育芻議:從境教育、 科學教育及二十一世紀議程,談海洋教育的實施。科學教育研究及發展季刊,15,39-48。
    楊玉梅(2006)。國民中小學推展海洋教育之內涵與其網際網路資源之分析。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頁809-831)。台北:東華。
    楊孝濚(1995)。社會研究實務。台北:正中。
    楊冠政等(1999)。「編纂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課程指導手冊中報告」,行政院環保署委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計畫。
    楊榮祥(1979)。戴爾的經驗塔(上)—教學資源應用的原則。科學教育月刊, 25,9-13。
    葉玿伶(2000)。尋找台灣的另一半版圖:評海洋教育的可能性。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葉家恩(2007)。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之研究。市北教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榮桂(1999),”台灣海洋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1999年5月。
    廖鴻基(2003)。海洋文學及藝術。載於邱文彥(編著),海洋永續經營,海洋與台灣-過去現在未來叢書之四(頁205-223)。台北:胡氏圖書。
    劉漢輝(2003)。臺灣國小社會課程標準與綱要制定過程之研究:(1989-2001)。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歐用生(1992)。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務。台北:景文。
    歐用生(1993)。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29-246)。台北:師大書苑。
    蔡錦玲(2003)。海洋資源產業與研發。載於邱文彥(編著),海洋產業發展(頁227-238)。台北:胡氏圖書。
    蔡錦玲(2006)。台灣海洋教育藍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0,1-10。
    戴昌鳳(2003)。台灣的海洋。台北:遠足文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8)。2000 年世界海洋科學培訓和教育面臨的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洋科學報告第52 號。
    鍾國南、李展榮、方力行(2003)。海洋教育的方向。載於邱文彥(編著),海洋永續經營,海洋與台灣-過去現在未來叢書之四(205-223)。台北:胡氏圖書。
    顏慶祥(1997)。教科書政治意識形態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魏明通 (1997) 。 科學教育, 台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羅綸新(2007)。我國海洋教育網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海洋教育」數位典藏教材與創意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9-49)。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羅綸新(2009)。海洋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之實踐與改進。第二屆海洋與台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39。台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羅綸新、吳靖國(2007,8 月30 日)。台灣需要全民海洋教育。自由時報, A15 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主辦),「促進校園海洋意識」工作坊手冊(頁7-10)。2008年6月7日。基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羅綸新、林先釧、李秀卿(2005)。建構具海洋特色之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海洋文化學刊,1,181-200。
    龔相如、張志新(2005)。發現海洋教育。教與愛,80,18-21。

    貳、英文部分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Washington, DC: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Bierce, R. (Ed.)(1985).The Ocean: Consider the Connections...Educational
    Brody, M. J.(1996). An assessment of 4th-,8th-,and 11th-grade students' Conference,Paries:UNESCO。
    Development. Marine Policy, 25(6), 427-436.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sis to committee(April 11, 2006).Cairns, Australian: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knowledge related to Oregon's marine resources, The
    Francisco: Jossey-Bass.
    from:http://www.environment.sa.gov.au/coasts/cmeducation.html.
    Government of South Australia(2005). Coast and marine education framework.
    http://www.marinematters.org/education/index.html
    http://www.yoto98.noaa.gov/yoto/meeting/mar_edu_316.html.
    In K. Tobin.(Ed.),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pp3-21).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7, 13-22.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27(3):21-27.
    Learning with Australian students-a foundational study. Unpublished
    March 06, 2005, from Retrieved from May 25, 2007,
    Marine Matters(n.d.).Ocean education. Retrieved on November 5,2007, from
    Markoff,J.et al.(1975). Toward the integration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general
    methodology. In D.R. Heise(Ed.),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San
    Pearson, A. T. (1989). The teacher :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acher education. New
    Retrieved on April 22, 2005, from http://www.vims.edu/bridge/.
    Saharuddin, A.H.(2001). National ocean policy: new opportunities for Malaysian ocean
    Sea Grant Ocean Sciences Education Center(2005). Ocean science topic.
    Stepath, C. M. (2006).Coral reefs for experi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bin, K., & Tippins, D. (1993). Constrctivism as a referen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rff, B. (2005).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eachers’ beliefs about critical-thinking
    UNESCO(1980)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bilisi
    Washington, DC: AAAS Press.
    Year of the Ocean(1998). Marine education, U.S.A.: an overview. Retrieved on York: Rouledge.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