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敬慈
none, .
論文名稱: 基督教客語詩歌融入客家傳統民歌曲調研究-以范秉添作品為例
The Study of Hakka Christian Hymns Intergrated with Traditional Hakka Tunes-Analysis of Bing-Tian,Fan’s Work
指導教授: 楊佈光
none, .
口試委員: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音樂碩士在職專班
In-service Master Program in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基督教音樂客家傳統曲調客語詩歌范秉添
外文關鍵詞: Christian music, Hakka Hymns, Traditional Hakka tunes, Bing-Tien, Fan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長期以來,因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客家文化與基督教文化有相當大的隔合,客家人信基督教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左右,將基督教福音傳入客庄,一直是一大難題。新竹縣峨眉教會范秉添牧師,同為客家人的他,將基督教福音以及聖經經文套入客家傳統曲調,廣受客家族群之喜愛,且引起廣大迴響,也興起不少客家人創作客語詩歌,但其中仍以客家傳統曲調所改編之客語詩歌最能引起共鳴和傳唱。本論文以范秉之作品為研究對象,期望能給予客家地區之教會對客語詩歌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進而將福音廣傳客家庄。
    本論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包括整理客家傳統曲調相關文獻、對台灣基督教音樂做相關文獻探討、將基督教客語詩歌創作者做整理分析、以及整理客家傳統曲調及基督教詩歌相關論文文獻;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章為范秉添牧師之成長背景與創作理念歷程,內容包括范秉添牧師的生平、作品、以及創作歷程;第五章為范秉添牧師作品選曲分析,分析其六首引用客家小調之客語詩歌;第六章則為結論與建議,綜合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做歸納與整理。


    For a long tim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conception i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is huge barrier between Hakka and Christian culture. It has been tremendously difficult to evangelize Christianity to Hakka community. Therefore, there is only around 0.3% population of Hakkanese Christians. As a Hakkanese, the Priest of Emei Church in Hsinchu, Bing-Tien, Fan has been integrating Christian gospels and verses into traditional Hakka tunes, which is widely favored by Hakkanese, and arouses mass of attention. Enlightened by Priest Fan, many Hakkanese start to compose Hakka hymns, among which the hymns adopted from traditional Hakka tunes echoes great popularity. The study analyzed Bing-Tien, Fan’s work, aiming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Hakkanese hymns in Hakkanese churches, which in turn facilitates to evangelize in Hakka communities.
    The study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is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ing the topics of traditional Hakka tunes, Christian music in Taiwan, the composers of Hakka hymns on Taiw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folk songs and Christian hymns. Chapter three is research method and procedure; Chapter four is the background of priest Bing-Tien, Fan, including his ideas behind production, his works, and the process of his composition. Chapter five analyzed selected works of Bing-Tien, Fan, focusing on six Hakka hymns with traditional Hakka minor keys. The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客家傳統歌謠曲調相關文獻………………………………… 7 第二節 基督教音樂發展相關文獻……………………………………14 第三節 基督教客語詩歌創作者相關資料……………………………18 第四節 客家傳統曲調及基督教詩歌相關論文文獻…………………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27 第一節 研究方法………………………………………………………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3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2 第四章 范秉添牧師之成長背景與創作理念歷程…………………………33 第一節 范秉添牧師成長背景及信仰服事經歷………………………33 第二節 范秉添牧師創作理念與歷程…………………………………36 第五章 范秉添牧師作品選曲分析…………………………………………39 第一節 《福音歌》探究分析…………………………………………40 第二節 《天父上帝賜豐年》探究分析………………………………44 第三節 《敬拜上帝有智慧》探究分析………………………………49 第四節 《闢邪歸正歌》探究分析……………………………………58 第五節 《鑼鼓打來鬧台台》探究分析………………………………65 第六節 《福音傳到客家庄》探究分析………………………………7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81 第一節 結論……………………………………………………………81 第二節 建議……………………………………………………………83 參考文獻………………………………………………………………………86 附錄一:授權同意書…………………………………………………………90 附錄二:范秉添客家詩歌歌譜………………………………………………92 附錄三:客家傳統小調原曲譜………………………………………………98 附錄四:范秉添訪談記錄…………………………………………………103

    一、專書

    洪惟仁(1985)。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台北:自立晚報社。
    紀哲生(2010)。教會音樂的功能。香港:浸信會出版。
    徐正光(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南天。
    夏忠堅(1983)。臺灣客庄和客庄教會。台北:教會更新研究發展中心。
    郭乃惇(1986)。台灣基督教音樂史綱。台北: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
    麥愛鄰(1993)。教會音樂史。台北:人光出版社。
    陳羅以(2002)。基督教聖詩概覽。台北:道聲出版社。
    陳建中(2008)。普世頌揚.不同凡響的頌讚。新竹: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
    陳建中(2011)。普世頌揚.主耶穌。新竹: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
    陳建中(2015)。普世頌揚.萬福頌歌。新竹: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
    楊兆禎(1974)。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台北:育英出版社。
    楊兆禎(1982)。台灣客家系民歌。台北:百科文化事業公司。
    楊佈光(1983)。客家民謠之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
    楊蔭瀏(1988)。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圖書。
    楊國鑫(2012)。詏‧山歌:台灣客家歌謠與文化。中壢,搖籃工作室。
    劉還月(1999)。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
    鄭榮興(2004)。台灣客家音樂。台北:晨星出版社。
    賴碧霞(1993)。台灣客家民謠薪傳。台北,樂韻出版。
    羅炳良(1994)。聖樂綜論。香港:天道出版社。

    二、學位論文

    李永奕(2006)。台灣福佬系與客家系民歌曲調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吳川鈴(2011)。台灣客家山歌的運用分析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
    林雅琳(2011)。基督教台語詩歌研究以作曲家鄭明堂為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碩士班。
    徐碧美(2013)。陳永淘創作歌謠研究。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
    曾瑞媛(2012)。客家山歌之節奏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班。
    黃柏舜(2013)。陳建中基督教客語詩歌選曲賞析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
    游鈞尹(2013)。客家聖歌在信徒聚會中的應用。台灣神學院神學研究所教會音樂組碩士班。
    葉瓊枝(2008)。客家山歌歌詞研究-以數字為句首的山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
    蕭家瑩(2011)。台灣基督教長老會運用首調唱名於詩歌教唱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三、期刊雜誌

    王振義(1983)。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臺灣閩南語歌謠的「詩樂諧合」傳統研究之一。臺灣風物。第33卷4期。
    王振義(1984a)。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臺灣閩南語歌謠的「詩樂諧合」傳統研究之二。臺灣風物。第34卷1期。
    王振義(1984b)。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臺灣閩南語歌謠的「詩樂諧合」傳統研究之三。台灣風物。第34卷3期。
    江美玲(2014)。台灣音樂思想起。修平學報,第28期。
    祁開龍(2011)。客家山歌的傳承與創新。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
    金鑫潤玉(2006)。客家山歌的演唱特點。農業考古,第3期。
    胡忠銘(2002)。敬拜讚美衝擊的再思與建議。新使者雜誌第69期。
    陳運通(2006)。 仙樂飄飄客家風—林昭亮演奏陳建台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中外雜誌第79卷1期。
    湯武雄(1979)。台灣客家俗謠與鄉土音樂。師友月刊。
    張添雄(2005)。台灣客家的山歌與民謠。屏東文獻9期。
    駱嘉鵬(2010)。語言聲調與音樂曲調的調合策略。第八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謝俊逢(1990)。客家語的音樂性。客家雜誌第5期。
    謝俊逢(2001)。1996-1998 台灣客家流行音樂的語義分析。第一屆臺灣客家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四、網路、影音資料

    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edit_info/04_b1.htm
    客家聖樂團官網。
    http://www.chea.org.tw/?Mods=Orchestra
    客家新事 阿哥偷閒唱山歌/客家聖樂推手-陳建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5ikuJVGrc
    客家新事(7)講古/山中之愛-范秉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yRf9-V7BCo
    陳運棟著作等身 客家新聞。
    http://web3.hakka.gov.tw/fp.asp?xItem=26107&ctNode=1143
    胡泉雄.客家歌謠的薪傳者。
    http://www.hakka-celebrities.ntpc.gov.tw/files/15-1004-3524,c271-1.php
    胡泉雄 - 客家音樂戲劇人才資料庫 - 客家委員會。
    http://musicdrama.hakka.gov.tw/Top/ViewDetail.aspx?TID=64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