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建忠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指導教授: 張東輝
楊錦章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教師教學效能
外文關鍵詞: The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現況,及其在不同教師背景下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與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形,並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與教師教學效能二者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苗栗縣33所公立國民小學的300位教師為調查對象,問卷回收後以描述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依據資料分析的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之現況,屬於中等程度。
    二、目前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現況,屬於中上程度。
    三、不同背景變項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之差異不大。
    四、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不大。
    五、提高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確實有助於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本研究依據結論,進一步對教育行政機關、校長、教師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school,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these two aspects amongst teach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methods was questionnaire. A samples of 300 teachers was taken from 33 public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how intermediate level in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2.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how above level in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3.Teachers among diverse background variables take a similar view in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4.Teachers among diverse background variables take a similar view in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5.Significant pos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9-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offer suggestions on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 principles ,elementnary school teachers and further study.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待答問題--------------------------------------------4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九年一貫課程理念與特色------------------------------6 壹、九年一貫課程理念---------------------------------------6 貳、九年一貫課程特色---------------------------------------8 第二節 滿意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15 壹、滿意度的意義------------------------------------------15 貳、滿意度的相關理論--------------------------------------17 參、影響九年一貫課程滿意度的相關研究----------------------22 第三節 教師教學效能內涵-----------------------------------25 壹、教師教學效能之發展------------------------------------25 貳、教學效能的意涵----------------------------------------27 參、教學效能的相關研究------------------------------------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39 第四節 實施程序-------------------------------------------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46 第一節 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滿意度及教學效能現況之分析--- 46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之差異分析---4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56 第四節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高中低分群組在教師教學效能得分情形之差異分析-------64 第五節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滿意度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分析-------------66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4 第一節 結論-----------------------------------------------74 第二節 建議-----------------------------------------------77 參考文獻 -------------------------------------------------81 中文部分--------------------------------------------------81 英文部分--------------------------------------------------85 附錄------------------------------------------------------88

    中文部分
    太史簡(民92)。教改野火集。領行文化出版社,35-36。
    李宛芳(民90)。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態度之研究-以台灣東區試辦學校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湖(民81)。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民92)。SPSS統計應用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周淑卿(民91)。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苑。
    柯禧慧(民89)。眾聲喧譁論九年一貫課程. 來自於官方、學者、小學教師三方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3:52-58。
    邱才銘(民9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辦理模式與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海清(民83)。「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林清江(民8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收錄於教育部編印: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159~171)。台北:教育部。
    林進材(民88)。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8-2413-H-024-010)。
    林殿傑(民88)。九年一貫新課程的政策規劃與因應策略。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394-419。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林殿傑(民89)。探析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技術及職業教育,55,51-56。
    林嘉綺(民91)。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執行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洪志成(民8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洪瑛璘(民90)。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教學效能感與教育變革關注相關之研究-以「九年一貫新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單小琳(民88)。多元評量。台北市:聯經山版社。
    馬蕙慈(民92)。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對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志麟(民80)。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楊慧文(民88)。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與特色。師友,379,10-15。
    歐用生、楊慧文(民88)。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與特色。師友,379,10-15。
    歐用生(民88)。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頁。
    歐陽教(民75)。教學的觀念分析。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莊明貞(民90)。學校本位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南:翰林出版。
    陳木金(民86)。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陳伯璋(民88)。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宣伯(民90)。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3)。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雅雯(民90)。國民中學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情況與成效評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碧娟(民88)。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堂(民84)。「國小教師任教專長、教學經驗、養成型態與其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黃政傑(民82)。淺論課程改革。臺灣教育,386,8-14。
    黃政傑(民86)。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漢文。
    黃秀潁(民90)。兩位教師參與九年一貫課程試辦經驗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炳煌(民85)。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馮雯(民9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洲松(民8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哲學分析---後現代的觀點。九年一貫之展望,31-50。台北:揚智。
    楊春生(民89)。九年一貫課程評析。中等教育,51(1),53-61。
    楊益風(民88)。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347-67。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楊益風(民90)。國民中小學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甄曉蘭(民90)。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市:元照。
    葉芷嫻(民9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研究─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觀點之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裕泰(民91)。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看法及因應行為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新竹師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欽敏(民91)。國民中學試辦九年一貫課程滿意度。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安堂(民90)。國民小學教師授能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研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慧玲、王麗雲(民89)。我國國民中小學學校成員權能感現況與成因調查研究—以教師會作為研究焦點。民90月15日,取自:
    http://www.ed.ntnu.edu.tw/faculty/article.html
    趙秋英(民93)。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難題與解決對策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孟珍(民90)。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麗華(民90)。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錢清泓(民90)。刻意營造還是自然生成?:再思課程改革中的學校教師文化。載於第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課程改革的反省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台北:國立台北師院。
    謝元(民91)。國小校長提升教學效能的教學領導研究---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臺南市國小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簡玉琴(民91)。「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羅英豪(民93)。九年一貫課程健步走。教育資料與研究,56,45-46。
    饒邦安(民80)。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1,50-80。

    英文部分
    Ashton,P.T.,&Webb,R.B.(1982).”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Toward an ecological mod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York.
    Ashton,P.T.,&Webb,R.B.(1986).”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ew York:Longman.
    Bandura, A.(1997).Self 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H.Freeman.
    Borich,G.D.(1994).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Macmillan.
    Boyer, E.L.(1988). School reform: Completing the course. NASSP Bulletin, 72(504), 61-68.
    Cavers, L.(1988)Teacher efficacy: Itsrel ationship to school level 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 and teac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EDD.,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9/12A.
    Dembo,M.H.(1981). Teaching for learning:Appl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 Santa Monica, California:Goodyear Publishing.
    F.Herzberg. (1966).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New York:World Publishing Company,pp.193-198.
    Franklin, V.L.(1989)Teacher efficacy and selected organization climate variables inurban and suburban school setting ( EDD. ,University of Bridgeport).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0/06A.
    Gibson,S.T.,&Dembo,M.H.(1984)“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6,569-582.
    Good, T.L.(1979).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Journalof Teacher Education,30(2),p.52-64﹒
    Hoover Dempsey﹐K.V.﹐Bassler﹐O.C. & Brissie﹐J.S.(1987). Parent involvement:Contributions of teacher efficacy﹐schoo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school characteristic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24(3)﹐p.417-435.
    Hoppock,R.T.(1935).Job Satisfaction.New York:Haper.
    Maslow,A.H.(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50,pp.370-396.
    Moorhead,G.,&Griffin,R.(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Boston,MA:Houghton Mifflin.
    Newman,F.M.,Rutter,R.A.&Smith,M.S.(1989)“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 “, Sociology of Education,62(4),221-238.
    Owens,R.G.(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6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Shower,B.K.(1980).Self-efficacy as a predictor of teacher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decision making.( PHD.,StanfordUniversity).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1/08A.
    Smith,W.F.,&Andrews,R.L.(1992).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How principals make a difference. Alexandria,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schannen-Moran,M.,Hoy,A.W.,& Hoy,W.K.(1998).“Teacher efficacy: Its meaning and meas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68, 202-248.
    Woolfolk﹐A.E.﹐Rosoff﹐B.&Hoy﹐W.(1990).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managing studen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6﹐p.137-14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