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芸華
Li, Yun-Hua
論文名稱: 試論黃春明的兒童繪本:歷程、主題與互文
On Huang Chunming’s Graphic Books: Trajectory、Themes And Intertextuality
指導教授: 謝世宗
Shie, Shr-Tzung
口試委員: 陳芷凡
Chen, Chih-Fan
高鈺昌
Gao, Yu-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Graduate Program of Taiwan Studies for In-service Teacher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0
中文關鍵詞: 黃春明兒童繪本歷程互文
外文關鍵詞: Huang Chunming, graphic books, trajectory, intertextuality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綜觀當代台灣文學史不得不提到一位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黃春明,他的寫作範疇橫跨小說、新詩、童書、劇本。他的作品無不感動每一位讀者,由他最早期的作品開始,到他九零年代慢慢對兒童文學的耕耘作及重視,由此可知,黃春明筆下的兒童書寫已經在他的創作生涯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因此,筆者關注他在兒童繪本創作與他的生命歷程產生密不可分的關聯,黃春明豐富的人生閱歷如實反映在他的寫作內容及風格,因他豐富的生命歷程強烈映照出他的寫作特色後,就黃春明的生命歷程:少年時期、壯年時期、近期等歷程逐一討論,並且將每一個時期對應他在童書的書寫歷程,以期能相互「互文」每一個時期他的生命歷程所反映他的寫作特色。

    透過黃春明生命歷程與童書的關係,由他的生命中重要事件著手,就能深刻描述黃春明文學作品背後的生命意涵;將黃春明近期的五本兒童繪本童書,把故事主人翁角色的刻畫、內容的轉折、心理的歷程、傳達的意義,來分析、影響、詮釋黃春明所要帶給孩子們心中所勾勒的桃花源境地,希望能為未來的孩童留下一個美好的想像。

    關鍵詞:黃春明 兒童繪本 歷程 互文


    Abstract
    When it comes to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 Huang, Chunming, contributing his work to novels, new poems, children’s books, and scrip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that has to mention. From his earliest works to 1990s, Huang gradually devoted himself to children literature, and his works have moved every reader. Therefore, the role of children’s writing is irreplaceable in his creative career.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er focuses on the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and Huang’s life course. Huang’s rich life experiences truthfully reflected on his writing content and style. Because of this, Huang’s life course: adolescence, adulthood and recent life are discussed one by one. Every period of time corresponds to the writing process of Huang’s graphic books so that “intertextuality” reflects his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ng’s life course and children’s books, starting with important events in his life, which profoundly depicts the meaning of life behind Huang’s literary works.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Huang’s five recent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tagonist, the transition of the content,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story bring children a wonderland, hoping to leave a beautiful imagination for childre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Huang Chunming, graphic books, trajectory, intertextuality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4 第三節 章節摘要……………………………………………………………………………11 第二章 黃春明的寫作歷程:映照作品風格……………………………………………13 第一節 撞擊與發展的成長契機:少年時期…………………………………………13 第二節 異鄉與故鄉的流連:壯年時期………………………………………………18 第三節 璀璨的生命精華:近期………………………………………………………20 第三章 黃春明的童話書寫………………………………………………………………………25 第一節 《短鼻象》的自我意象……………………………………………………………27 第二節 《小駝背》的人物描寫……………………………………………………………32 第三節 《我是貓也》的動物刻畫…………………………………………………………36 第四節 《愛吃糖的皇帝》的歷史反轉……………………………………………………41 第五節 《小麻雀˙稻草人》的愛鄉情懷…………………………………………………47 第四章 結論………………………………………………………………………………………54 參考書目……………………………………………………………………………………………58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王煥琛、柯華葳著,《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年5月),頁137。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曾凡慈譯,《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群學出版社,
    2010,7月)。
    格拉瑟(Willian Glasser),《認同社會》(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頁23。
    史提夫˙達克(Steve Duck),魏希聖、謝雅評譯,《人際關係》(台北,韋伯文化公
    司,2014年)。
    陳慧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台北:萬卷樓圖
    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江岱東,《文學風格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1996年)。
    林海音,〈我的床頭書十一〉,《生活者》(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8月)。
    張世宗,〈童玩遊藝與兒童文化〉《兒童文學學刊》第八期,(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陳正治,林文寶等著、許建崑主編,〈談童話人物的創作〉,《認識童話》(台北:天衛文化,1998)。
    黃春明主講:江寶釵整理:鄭德昌校訂:〈文學路迢迢,黃春明談他的寫作歷程〉,
    《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3月)。
    黃春明,《黃春明小說集1962-1968 青番公的故事》(台北:皇冠,1985年8月)。
    黃春明,《放生》(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10月)。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2 兒子的大玩偶》(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5月)。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3 莎哟娜拉˙再見》(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5月)。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6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5月)。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7 九彎十八拐》(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8 大便老師 》(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5月)。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9 毛毛有話》(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5月)。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10 我是貓也》(台北:聯合文學,2011)。
    黃春明,《黃春明童話11短鼻象》(台北:聯合文學,2011)。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12 小駝背》(台北:聯合文學,2011)。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13 愛吃糖的皇帝》(台北:聯合文學,2011)。
    黃春明,《黃春明作品集14 小麻雀˙稻草人》(台北:聯合文學,2011)。
    蔡尚志,《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0月)。
    蕭成,《大地之子—黃春明的小說世界》(台北:人間出版社,2007年)。
    劉春城,《黃春明前傳》(台北:圓神,1987年6月)。
    羅婷:《克里斯多娃Julia Kristeva》(台北:生智,2002 年)。

    (二)學位論文
    王慧菁,《黃春明兒童文學中的教育主題與功能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
    碩士論文,2008。
    王麗雅,《黃春明小說放生中反映老人問題研究》,台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
    朱義全,《文化、社會與心境的投射—黃春明小說《放生》研究》,南華大學碩士
    論文,2001。
    江欣憶,《黃春明筆下兒童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12。
    江麗美,《黃春明小說悲劇意識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吳榮鐘,《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形象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3。
    李佳盈,《黃春明兒童文學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
    李嘉佩,《運命的播弄與對治──黃春明小說的困境書寫》,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2013。
    卓惠美,《台灣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977。
    馬蕙芳,《黃春明兒童文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碩士論文,2004。
    陳嘉煥,《自我與面具:黃春明小說的比較文學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1994。
    陳佩君,《黃春明放生小說藝術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張錦德,《鄉土之愛、人物之情—黃春明作品研究》,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1。
    蔡佳佳,《流動與跨界書寫:黃春明生命歷程及其創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碩士論文,2014。
    鄭小鳳,《黃春明兒童戲劇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劉早琴,《原鄉、北進、回溯—黃春明小說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9。
    梁竣瓘,《黃春明及其作品研究—文學、社會和歷史的交互考察》,中央大學碩士
    論文,1999。
    戴景尼,《黃春明小說藝術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
    蘇慾娟,《黃春明小說中人物性格之分析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4。

    (三)期刊/報紙
    王任君,〈腳下的地理,有情的人生—黃春明先生訪談錄(上)〉,《國文天地》19卷
    8期,2004 年1月。
    王任君,〈腳下的地理,有情的人生—黃春明先生訪談錄(下)〉,《國文天地》19卷
    9期,2004 年2月。
    宋雅姿,〈黃春明— 悠遊於文學與戲劇〉,《文訊》第225期,2004年7月,頁65。
    李瑞騰、黃春明,〈老者安之少者懷之—黃春明的人生關懷〉,《台灣文學館通訊》
    第15期,2007年5月。
    呂正惠,〈黃春明的困境—鄉下人到城市以後要怎麼辦?〉《文星》100期(1968年
    10月)。
    曹文軒,〈曹文軒少年小說寫作演講˙座談實錄〉《感動:曹文軒的小說世界》(桂
    文亞編,台北:民生報,2002年10 月),頁51。
    須文蔚,評〈帶父親回家〉,每周一詩,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取自東華大學詩
    路網路,2008年。http://dcc.ndhu.edu.tw/poemroad/weeklypoem/2008/04。
    黃春明,〈大地之歌-1.蘭陽搖籃曲2.龜山島〉,《中國時報》,1991年1月2日,第
    27版。
    黃春明,〈童詩二首—停電 我是風〉,《中國時報》,1994.9.26,39版。
    黃春明,〈國峻不回來吃飯〉,《聯合報》,2004年6月20 日,第E7版。
    黃春明,〈文學路迢迢—黃春明談他的寫作歷程〉,《聯合文學》第24卷9期,2008
    年7月。
    黃春明,〈但是已經很完美〉,《聯合報》,2009年2月6 日,第E7版。
    黃春明,〈清貧,卑微,掙扎著長大—黃春明談台灣的城鄉成長〉,《印刻文學生活
    誌》第5卷11期,2009年7月。
    滕淑芬採訪整理,〈撕畫成畫的孩子王—黃春明專訪〉,《光華》(1993年7月),頁
    92。
    戴淑芬,〈台灣童話的「在地化」省思--黃春明及鄭清文作品研究〉,《兒童文學學
    刊》16期,2006年11月,頁21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