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月雲
Hsu Yuehyun yun
論文名稱: 摘要策略融入國小語文科課文閱讀教學之研究
A Study on Integrating Summarization Strategy into Teaching Elementary Students to read Chinese Textbook.
指導教授: 陳惠邦
Chen Hwei-Pa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9
中文關鍵詞: 摘要策略閱讀理解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Summarization Strategy, Reading Comprehension,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策略融入國小語文科課文閱讀教學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應用閱讀理解的「摘要」策略,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進行為期一年又三個月的教學活動。 透過閱讀摘要的實作、課室教學活動的改變,以發展適合本班的語文教學模式,從而改善考試領導教學下、學生學業成就兩極化的讀寫能力。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以研究者任教班級之30位學生和老師本人為對象。研究歷程持續比對文獻資料、聚焦問題、構思行動、實徵資料蒐集 與分析、歷程修正與對話。在「知、行、思」的行動循環中,形成摘要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詮釋學生在摘要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脈絡。

    研究過程中,歸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摘要教學:應先鳥瞰全文再抓重點、太長的文本應先段落區塊化、小組合作學習、限制字數有助於聚焦文本理解,以及 提供具有學習經驗的評量方式。

    本研究指出,高年級學生在摘要的技巧上,其進步方式不是階段性的線性成長,而是多次多方的由點連成面的帶狀型進步,書寫主題句子的進步時,同樣選取重點、語詞歸納與潤飾技巧,也一起進步。而學生的摘要能力提升,實得力於老師在教學方法上的運用,以及閱讀教學上的協助。本研究亦同時歸納經由摘要策略教學,師生所獲致的成長與改變。

    關鍵字:摘要策略、閱讀理解、行動研究


    Abstract

    A Study on Integrating Summarization Strategy intoTeaching Elementary Students to read Chinese Textbook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optimal application of the “Summarization” Strateg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putting into practice the well formulated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and three months, from December, 2010 to February,2012,which include working out the reading summary and chang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develop a language teaching pattern tailored to the nature of the class and hence improve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of every student earlier suffering from the problem of a big gap between the good and poor achievements resulted from test result oriented teaching.

    First off this study methodologically adapts action research format and takes both the 30 students and the class teacher, i.e. the author, as target subjects; next it goes through the processes including: literature review via steady checkup, locating the problems, formulating the actions,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empirical data, and modifying the processes and dialogues. The study hence forms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of summary reading and interprets the students’ learning pathways in the summariz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Through the phases of this study, some effective process flows are induced and defined for the teaching of summary reading to higher elementary students: skim the entire text first and locate the key points next; for a lengthy text, break the paragraphs down into blocks firstly, and it is helpful for the follows to conduct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Team and to control the text with limited number of words: focusing on the text for better realizing the idea, and providing the assessment approach which takes learning experienc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is that higher elementary students' improvement is not in linear direction, but a series of strip-shaped progress from points to surface.When topic sentences writing improves, points picking, words induction, technique of polishing make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The reason why students' summarizing ability enhances attributes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istance in reading teaching. This study also describes the growth and change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using Summar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Summarization Strategy,Reading Comprehension,Action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國語文課的閱讀教學………………………………………………… 1 第二節 我的閱讀教學故事 ………………………………………………… 4 第三節 我想知道的是…………………………………………………………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閱讀理解與摘要策略………………………………………………… 9 第二節 摘要的定義…………………………………………………………… 14 第三節 摘要的歷程…………………………………………………………… 18 第四節 摘要的評量…………………………………………………………… 26 第五節 摘要策略教學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場域………………………………………………………………………………… 44 第三節 教學研究流程……………………………………………………………………………… 48 第四章 我的教學進行曲……………………………………………………… 53 第一節 渡船滿板霜如雪 印我青鞋第一痕 ━Marching中的行動研究━ 53 第二節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從自然段到意義段━ 60 第三節 但識琴中趣 何勞弦上聲 ━用九宮格說故事━…………… 66 第四節 繁枝容易紛紛落 嫩蕊商量細細開 ━眾聲喧譁中的文字摘要━ 73 第五節 一水護田將綠遶 兩山排闥踏送青來━單飛的文字摘要━……… 78 第六節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 從<最後一片葉子>談摘要策略 的穩固期━ 85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91 第一節 以課文為題材進行閱讀摘要教學的結果與討論…………………… 91 第二節 高年級學生在摘要策略上的應用技巧之結果與討論……………… 96 第三節 學生經由摘要教學所獲致的成長……………………………………109 第四節 教師經由摘要教學所獲致的成長 ………………………………… 116 第六章 回溯與展望………………………………………………………… 125 第一節 再觀語文教學與閱讀教學………………………………………… 125 第二節 談教室裡的知情意學習…………………………………………… 134 第三節 思量學生所認識的世界…………………………………………… 142 文獻探討…………………………………………………………………………………147 附錄…………………………………………………………………………… 151

    學位論文:
    蔡銘津(1995)。文章結構分析策略教學對增進學童閱讀理解與寫作成效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簡瑞真(2002)。低年級閱讀教學探究―以教科書課文內容進行閱讀教學的行動研
    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官美媛(1999)。國小學生摘取文章大意策略之教學研究-以五年級說明文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顏若映(1994)。先前知識與文章連貫性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之影響。國立政治大
    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蕙君( 1994 )。閱讀能力、說明文結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及閱讀策略
    使用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烈文(2006)。圓一個閱讀教學與增能的夢~我和三個閱讀低成就學生的故事。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藍慧君( 1991)。學習障礙兒童與普通兒童閱讀不同結構文章之閱讀理解與理解策
    略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韻平( 1993 )。兒童摘取文章大意之能力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雅萍(2000) 。摘要策略對網路化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啟舜(2002) 。國內閱讀理論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
    論文,未出版。
    張莉珍(2003)。故事構圖策略與摘要策略對增進國小六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
    理解之比較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安(2005) 。國小學生摘要策略之研究―以六年級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玉佳(2003)。概念構圖與摘要策略對不同性別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
    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靜雯(2004)。心智繪圖與摘要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摘要能力之影
    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雅泰(2005)。概念構圖融入國語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大意摘要能
    力與語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惠卿(2006)。概念構圖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國語文「摘取大意」學習成效之
    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涂振隆(2007)。閱讀摘要策略於國小課文大意教學之應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
    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蔓婷(2007)。自我解釋學習策略運用於國小四年級學童摘取大意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裕欣(2008)。國小兒童摘要能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
    士論文,未出版。
    蘇子涵(2010)。兒童摘要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期刊:
    陳淑絹(1996)。由國民小學「閱讀指導現況調查」談閱讀策略教學的可行性。國
    教輔導,36,24-29。
    吳英長(1998)。國民小學國語故事體課文摘寫大意的教材教法。台東師院學報,
    9,150-183。
    吳敏而(1994)。摘取文章大意的教材教法。國民小學國語科教材教法研究,3,93
    -107。
    翁麗鵑(2004)。摘取大意的教學-記敘文閱讀摘要策略教學設計。師友月刊,444,
    64-66。
    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
    -28。
    馬嘉穗(2008)。談國小學童資訊素養之養成策略-以摘要教學為例。研習資訊,
    25,77-83。
    蔡雅泰(2006)。不能大意的大意教學。師友月刊,466,62-65。
    高麗敏(2008)。國小閱讀教學中摘要能力的解析及其教學策略。教師天地,154,
    48-53。
    陸又新(1999)。怎樣指導兒童歸納段落大意。國教天地,136,15-20。
    劉芳妤、許驊瀚(1998)。增進語文學習之記憶策略探悉。中國語文,602,52-58。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
    田耐青(1999)。由多元智慧理論的論點 談教學的評量:一些台灣的實例。教師
    天地,99,32-38。
    幸曼玲(2003)。語文教學的困境與省思。教師天地,126,57-64。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60。
    張新仁(2008)。台灣地區中文寫作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08 年11 月22 日發表於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華人社會的課程與教學改進研討會」。澳門。

    專書
    周何總主編(2004)。國語活用辭典。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編(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國民小學國語五下第十冊(2011)。臺北市:南一。
    陳李綢、郭妙雪(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市:遠流。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 (1993). Teacher investigate their work.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邦、李麗霞(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李連珠譯(1998)。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台北市:信誼。Kenneth Goodman.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1986)
    曾世杰譯(2010)。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臺北市:心理。Michael
    Pressley.(1998).Reading Instruction That Works.-The Case for Balanced Teaching.
    郝明義、朱衣譯(2009)。如何閱讀一本書。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 (1972). How to Read a Book.
    蔡宜容譯(2001)。說來聽聽。臺北市:天衛文化。
    古瑞勉譯(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臺北市:心理。
    趙永芬譯(2003)。中學生閱讀策略。蘿拉.羅伯著。臺北市:天衛文化。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臺北市:心理。Kenneth Goodman. (1996).On Reading.
    洪蘭(2006)。大腦的主張。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9)。教出閱讀力2:培養super 小讀者。臺北市:天下雜誌。
    教育部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罐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楊茂秀(2006 )。好老師是自己找的。臺北市:遠流。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策劃/編著(2008)。香港閱讀現場―開啟一場新的閱讀實驗。
    臺北市:天下雜誌。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取向。高雄:復文。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潘麗珠 (2008)。閱讀的策略。臺北市:商周。
    郝明義(2007)。越讀者。臺北市:大塊文化。
    吳敏而(1998)。語文學習百分百。臺北市:天衛文化。
    賴麗珍譯(2006 )。教學生做摘要:五十種改進各學科學習的教學技術。臺北市:
    心理。Rick Wormeli著。
    陳純純、江艾謙、王文秀(2006 )。閱讀寫作 so easy。臺北市:幼獅。
    胡雅茹(2010)。心智圖超簡單。臺中市:晨星。
    李玉梅譯(2009)。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臺北市:心理。Stephen
    D.Krashen. (2009).The power of reading: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
    D.Jean Clandinin/&F.Michael Connelly. (2000).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陳伯璋、張盈堃主編(2007)。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
    臺北市:師大書苑。P151。
    溫明麗(2008)。教育哲學。臺北市:三民。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淑惠譯(1990)。改變生命的教學。臺北市:基督中國主日。
    教育部編(2011)。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臺北市。教育部。
    吳李金麗譯((1990)。心意更新━如何調整內心生活。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國語五下第十冊(2011)。臺北市:南一書局。
    國語六上第十冊(2011)。臺北市:南一書局。
    國語六下第十冊(2012)。臺北市:南一書局。

    其他
    賓靜蓀(2010)。走錯方向的語文教育。天下雜誌。20101205期。
    楊惠芳報導(2010.12.08)。國中國文重背誦 思考力待加強。國語日報。第一版
    焦點新聞。
    羅秋昭(2001)。創思的閱讀教學。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網站。http:
    //s4.ntuc.edu.tw/全國兒童閱讀運動。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