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方玲
論文名稱: 篇章結構中名詞詞組省略之探討---以國語日報"方向"專欄為例
指導教授: 鄭縈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篇章名詞省略教材國語日報語文教學
外文關鍵詞: discourse, noun phrase ellipsis, teaching material, Mandarin Daily News, pedagogy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語法省略是篇章銜接與連貫的一種方式,然而語文教學並未關注它的存在。因此,本文試著以名詞成分省略的五種常見類型:主語承前省略、頂針省略、賓語省略、主語蒙後省略及副詞連詞省略,整理與分析教材。藉由探討國語日報三位專欄作家的文章,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寫作風格的作品,其省略習慣是否存有差異。
    藉由國語日報「方向」專欄文章的分析,可以發現主語承前省略的比例最高,即主語承前省略的省略類型是學童最常看見、最常接觸的省略型式。其次是副詞連詞省略類型,第三是主語蒙後省略,第四則是頂針省略,比例最低的是賓語省略。每一類型的省略有其功能與意義,且同一篇章中各類省略型式的出現比例亦有差異,顯示作家們各有其寫作的特色與習性。國語日報「方向」專欄的內容與宗旨,均能考慮切合國語日報讀者的身分及背景,足以說明篇章結構中的省略型式將影響著讀者或學習者所接觸的文本深度與內涵,也關係著學習者的閱讀理解的狀況。


    Abstract
    Noun Phrase ellip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course structure in Chinese language. However, it is usually overlooked and not properly addressed in pedagogy.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analysis on NP ellipsis based articles of three columnists from “Direction” in Mandarin Daily News. The five common types of NP ellipsis in Chinese language are as follows: back subject omission, thimble omission, object omission, front subject omission, and conjunctive adverb omission. The effects of regions and writing styles of individual authors on choice of NP ellipsi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st occurrence of NP ellipsis in discourse is back subject omission. The second highest is conjunctive adverb omission, the third is front subject omission, and the fourth is thimble omission. The type that has the lowest occurrence in a discourse is object omission.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each type of ellipsis has particular functions for different purposes. Furthermor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lumnists’ choice of NP ellipsis in discourse, which demonstrates the distinctiveness styles of individual writers.

    第一章 緒 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1.1社會互動型態與需求 2 1.1.2前人研究的啟迪 2 1.2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3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4 1.5 論文的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省略」的定義 7 2.2省略與零形式、零替代的關係 8 2.3篇章中「省略」的意義 11 2.3.1 黎錦熙 (1947) 11 2.3.2 呂叔湘 (1979) 12 2.3.3 朱德熙 (1982) 13 2.3.4 姜望琪 (1991) 13 2.3.5 胡壯麟 (1994) 14 2.3.6 邢志群 (2005) 15 2. 4 篇章中「省略」的相關研究 16 2.4.1 田然 (2003) 16 2.4.2 夏軍 (2004) 20 2.4.3 徐富美 ( 2007 ) 21 2.4.4 陳俊光 ( 2008 ) 23 2.5 讀報教育 25 2.5.1 國語日報與讀報教育 25 2.5.2 讀報教育的相關研究 26 2.6小結 27 第三章 專欄文章中「省略」用法之探討 29 3.1 何權峰作品的分析 32 3.2 沈政男作品的分析 37 3.3 呂政達作品的分析 40 3.4 寫作文體、風格與省略的關係 43 3.4.1 專欄作家的寫作文體與風格 43 3.4.2 語篇體裁與「省略」的關係 47 3.5 小結 48 第四章 「省略」在語文教學活動的運用 49 4.1 國語課本的省略句式之分析 49 4.2 複句內主語的省略 56 4.2.1 含時間條件的複句 57 4.2.2 含特定狀態的複句 58 4.2.3 其他複句 59 4.3 學生對省略句式之選擇 61 4.4 省略句式的教學內涵 65 4.4.1 口說語表達的形式 65 4.4.2 書面語表達的形式 68 4.5 小結 70 第五章 結論 71 5.1 結論 71 5.2 省思 72 5.3 建議 73 參考文獻 75 附錄 78

    王德春 (1997),《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
    田 然 (2003),現代漢語敘事語篇中NP的省略。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田 然 (2004),敘事語篇NP省略的語篇條件與難度級差,《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第40~44頁。
    田 然 (2006),敘事語篇NP省略的研究意義,《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4卷,第6期。第46~49頁。
    田 然 (2013),《對外漢語教學語篇語法》,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
    朱德熙 (1982),《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出版,北京市。
    吳竟存、侯學超 (1982),《現代漢語句法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
    呂叔湘 (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商務印書館出版,北京。
    呂叔湘 (1985),《中國文法要略》,文史哲出版社,台北。
    邢志群 (2005),高年級漢語篇章連貫教學法,《對外漢語書面書教學與研究的最新發展》馮勝利、胡文澤鍽,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邢福義(2002),《漢語複句研究》,商務印書館出版,北京。
    周國正 (2005),書面語篇的主題串連與省略,《上海大學學報》,第12卷,第6期。第23~34頁。
    林士敦 (2003),《中學語法教學》,萬卷樓出版社,台北。
    林生傳 (2012),《教育研究法》,心理出版社,台北。
    林芳儀(2011),國小三年級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以閱讀國語日報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姜望琪 (2004),省略與語篇的銜接、連貫,《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第4卷,第1期。第53~60頁。
    柯宜玫(2009),讀報教育對提升國小三年級寫作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所碩士論文。
    胡壯麟 (1994),《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
    胡裕樹 (2008),《現代漢語》,新文豐出版,台北。
    夏 軍 (2004),現代漢語省略系統研究。山西大學碩士論文。
    徐赳赳 (2003),《現代漢語篇章回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
    徐富美 (2007),古代漢語介詞「與」後賓語省略的語篇詮釋-----兼評董秀芳古漢語中介賓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及其演變,《漢學研究》,第25卷,第2期,第365~386頁。
    孫德金 (2002),《漢語語法教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
    國語日報 (2014.01~2015.03),《國語日報》(第10版藝文 方向專欄),國語日報出版社,台北。
    國語課本 第五~八冊 (2014.02,2014.09),康軒文教事業出版, 新北市。
    國語課本教師手冊 (2014), 康軒文教事業出版, 新北市。
    張 弓 (1993),《現代漢語修辭學》,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
    張德祿 (2012),《語篇分析理論的發展及應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
    張誼生 (2013),《現代漢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
    張學喜 (2007),《臺灣讀報教育的新紀元》。臺灣讀報教育資源網。
    陳秀枝 (2010),運用讀報教育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寶石國小六年甲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玫吟 (2008),國民小學二年級實施讀報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國語日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俊光 (2008),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篇章功能:漢語不使用零代詞的機制,《華語文教學研究》,第5卷,第2期,第1~46頁。
    陳偉英 (2005),省略與省力,《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第177~184頁。
    陳琦琇 (2013),運用讀報教育實施創造思考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黎娟(2009),讀報教育應用在國小三年級閱讀與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如(2009),讀報教育提升低年級學童寫作能力和寫作態度之實驗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 (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社會調查研究》,第8期,第5~42頁。
    馮季眉 (2005) ,《活用報紙 豐富教育與生活》,http://www.mdnkids.com/nie/nie_intro/p3/p3.htm
    黃國文 (1988),《語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
    黃麗貞 (2007),《實用修辭學》增訂本,國家出版社,台北。
    趙元任 (1991),《國語語法--中國話的文法》,學海出版社,台北。
    趙玉芳(2011),讀報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 歡 (2013),省略與會話教學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鄧守信 (2010),《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簡體字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
    鄭昭明 (2009),《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正中書局出版,新北市。
    鄭遠漢 (1998),省略句的性質與規範,《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
    黎錦熙 (1947),《新著國語文法》,商務印書館出版,第十二版,北京。
    盧福波 (2010),《漢語語法教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
    錢乃榮 (2001),《現代漢語》修訂本,江蘇教育出版社,南京。
    錢世風 (2007),省略界定綜述,《語文學刊》,第1期。第119~122頁。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