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筠淮
論文名稱: 論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界限: 由Mayo案之審查標準出發
The Subject Matter Boundaries of Software Related Invention in light of Mayo v. Prometheus case
指導教授: 楊千旻
口試委員: 沈宗倫
王立達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專利標的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基本立場認為目前過於寬鬆的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審查標準有害專利制度目的,因此論文著重在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的界線之研究,期能找出較為適當之將審查態度,以落實制度目。

    論文第一章緒論文為概括性說明、第二章探討了專利制度目的與專利客體的基本概念、第三章論述了電腦軟體如何從不受專利保護到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過程、第四章討論的是美國案例法對於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所創設之界限、第五章正式進入討論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界限。

    本文在第五章中首先說明探究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界限之目的及實益,接著提出本文作者參考美國案例法審查標準及我國專利法第21條架構後所提出之測試標準,並使用此審查步驟及標準實際就相關爭議案件進行分析。

    最後,就論文心得及建議部分,本文主要認為落實專利制度目的,應更重視並採取適當之客體審查門檻,本法第21條發明專利之技術思想要件應可參考具體的機器或轉變測試法,並在審查層次上與進步性要件做出適度區隔;又關於發明專利之創作要件,應可扮演更重要之把關角色;最後,基於依法行政原則、授權明確性原則及落實專利制度目的考量,本文認為審查基準關於專利客體部分應有檢討之空間。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專利制度目的與專利客體之基本概念 4 第一節 專利制度之目的 4 一、學說見解 3 二、我國專利法之規定 5 第二節 專利客體之基本概念 5 一、專利客體之概念 5 二、專利客體在專利制度中之定位 6 三、專利客體與進步性要件之關係 7 四、我國專利法與審查基準之規範 8 五、小結 12 第三章 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 14 第一節 商業方法、電腦軟體、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概念之釐清 14 一、電腦軟體之意義與分類 14 二、商業方法之基本概念 15 三、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概念與常見類型 16 第二節 從電腦軟體到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 18 一、電腦軟體在專利法上之評價 18 二、從電腦軟體到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 19 第四章 美國案例法對於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所創設之界限 44 第一節、以抽象概念或機器轉變測試法為主要界限 44 一、1972年Gottschalk v. Benson案 45 二、1978年 Parker v. Flook案 46 三、1978、1980、1982年 Freeman-Walter-Abele test 46 四、1981年Diamond v. Diehr案 46 五、1998年State Street Bank. v. Signature Financial Group案 46 六、2010年Bilski v. Kappo案 47 七、2011年CyberSource Corp. v. Retail Decisions, Inc.案 47 八、2012年Dealertrack v. Huber案 49 九、2012年Fort Properties, Inc. v. American Master Lease LLC.案 51 第二節、2012年Mayo案強調習知的概念並非適格之專利客體 52 一、背景事實與法律爭點 52 二、加州南區地方法院見解 55 三、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見解 55 四、聯邦最高法院見解 56 五、Mayo案之影響─2012年SmartGene v. ABL案 58 六、小結 68 第五章 論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界限:審查要件、步驟及判斷標準 69 第一節、探究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界限之目的及實益 69 第二節、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積極要件 69 一、利用自然法則 70 二、技術思想 71 三、創作 74 第三節、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消極要件 75 一、科技發展基礎工具界線 75 二、重大公益與公序良俗界限 80 第四節、審查步驟與標準解析:以2011年Ultramercial v. Hulu案為例 81 一、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積極要件 81 二、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客體之消極要件 86 第五節、結論與建議 88 一、重視並採取適當之客體審查門檻更能落實專利制度目的 88 二、發明專利之技術思想要件可參考機器或轉變測試法之審查標準 89 三、發明專利之「創作」要件應扮演更重要之角色 89 四、審查基準關於專利客體部分應有檢討之空間 89 第六章 結論 91 參考文獻 94 參考判決 10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專書
    林洲富,專利法─案例式,五南,2010年。

    施威銘研究室,最新計算機概論2012,旗標,2011年。

    柳林緯,計算機概論2013,台灣培生,2012年。

    陳文吟,我國專利制度之研究,五南,2010年。

    陳起行,美國軟體專利論1966-1991 : 法與資訊研究,學林,2002年。

    陳惠貞,2012新趨勢計算機概論,基峰,2011年。

    陳智超,專利法理論與實務,五南,2004年。

    陳錦輝、陳湘揚、陳瑞陽,計算機概論:邁向資訊2013,博碩,2012年。

    曾陳明汝原著,蔡明誠續著,兩岸暨歐美專利法,新學林,2009年。

    楊崇森,專利法理論與應用,三民,2007年。

    廖和信,發明專利申請實務:機械、電子、軟體,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7年。

    蔡明誠,專利法,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7年。

    劉尚志、陳佳麟著,電子商務與電腦軟體之專利保護:發展、分析、創新與策略,翰蘆,2001年。

    劉國讚,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侵害,元照,2011年。

    鄭中人,專利法規釋義,考用,2009年。

    鄭中人,智慧財產權法導讀,五南,2003年。
    趙善中、郭麗齡、尤柄文,軟體工程─使用軟體架構模型,儒林,2009年。

    趙坤茂、張雅惠、黃寶萱,計算機概論,全華,2001年。

    鄭苑鳳、胡昭民,計算機概論─數位傳真,博碩,2012年。

    謝銘洋,智慧財產法導論,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7年。

    謝銘洋,智慧財產法,元照,2011年。

    顏春煌,軟體工程理論與實務應用,基峯,2009年。

    期刊論文
    本月專題─電腦軟體關發明,智慧財產權月刊172期,2013年4月。

    陳昭華,不予發明專利範圍之探討─以動、植物、微生物及其育成方法為中心,月旦法學教室,第14期,2003年12月,頁1-8。

    劉孔中,論智慧財產權法之一般理論,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2011年10月。

    劉孔中,建立資訊時代「公共領域」之重要性及具體建議,臺大法學論叢,35卷6期,2006年11月。

    劉孔中,我國專利法制對電腦程式相關發明保護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58期,2000年3月,頁139-149。

    圓桌論壇─專利審查基準座談會紀錄,智慧財產權月刊49期,2003年1月。

    網路資源
    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4期,http://lci.ly.gov.tw/LyLCEW/lcivComm.action#pageName_searchResult=1,最後到訪日2013.6.27。

    王偉霖,美國商業方法專利之最新發展與趨勢,TIPA智慧財產培訓院,http://www.tipa.org.tw/p3_1-1.asp?nno=56,最後到訪日2013.6.28。

    台灣先智專利商標事務所,http://www.aipo.com.tw/index.asp,最後到訪日2013.6.28。

    台一國際專利商標法律事務所,http://www.taie.com.tw/tc/,最後到訪日2013.6.28。

    企業研發創新與專利保護的重要性,http://ipcc.moeasmea.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40:ip-column-20120502&catid=92:2010-07-12-06-49-56&Itemid=143,最後到訪日2013.6.28。

    林文遠、周采蓉、吳宏達,政府歲計會計資料多維度分析之應用,行政院主計處,http://eng.dgbas.gov.tw/ct.asp?xItem=32289&ctNode=1517&mp=2
    ,最後到訪日2013.6.28。

    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科技政策與法律中心 案例資料庫,http://iip.nccu.edu.tw/pub/super_pages.php?ID=pub1,最後到訪日2013.7.3。

    袁建中,全球軟體專利發展趨勢與自由軟體(演講摘要),http://www.openfoundry.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524&Itemid=144,最後到訪日2013.6.28。

    從近期美國法院判決對35 U.S.C.§101適格標的之認定標準探討方法發明之專利保護,http://www.sundial.twmail.net/service4file/201204vol803.pdf,最後到訪日2013.6.28。

    從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之Ultramercial, LLC v. Hulu, LLC判決探討方法發明之35 U.S.C. §101適格標的之規定的相關問題,http://www.sundial.twmail.net/service4file/201201vol704.pdf最後到訪日2013.6.28。

    從專利看企業競爭力:友達光電如何快速堆高專利牆,http://naipo97.pixnet.net/blog/post/27092113-%E5%BE%9E%E5%B0%88%E5%88%A9%E7%9C%8B%E4%BC%81%E6%A5%AD%E7%AB%B6%E7%88%AD%E5%8A%9B%EF%BC%9A%E5%8F%8B%E9%81%94%E5%85%89%E9%9B%BB%E5%A6%82%E4%BD%95%E5%BF%AB%E9%80%9F%E5%A0%86%E9%AB%98,最後到訪日2013.6.28。

    軟體發明的專利保護--從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之判決案例Cybersource v. Retail Decisions談起,http://www.sundial.twmail.net/service4file/201110vol603.pdf最後到訪日2013.6.2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法規資訊,http://www.tipo.gov.tw/np.asp?ctNode=6676&mp=1,最後到訪日2013.6.28。

    韓國與台灣第二季美國專利核准數量觀察,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class/pclass_A008.htm,最後到訪日2013.6.28。

    外文部分
    專書
    Catherine LaBerta, Computer Are Your Future 12/E (2011)

    Charles S. Parker, Deborah Morley & Brett Miketta, Understanding computers: today and tomorrow (2002)

    期刊論文
    Federal Circuit Applies New Factors in Deciding Patentability of a Computer Program. — Ultramercial, LLC v. Hulu, LLC, 657 F.3d 1323 (Fed. Cir. 2011), reh’g and reh’g en banc denied, No. 2010-1544, 2011 U.S. App. LEXIS 25055 (Fed. Cir. Nov. 18, 2011), Havard Law Review, Volume125, June 2012, Number 8.

    Merges, Robert P., As Many as Six Impossible Patents Before Breakfast: Property Rights for Business Concepts and Patent System Reform (September 6, 1999)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rn.com/abstract=180748,最後到訪日2013.6.28。

    網路資源
    Bar to Courts: Please Define “Unpatentably Abstract”http://www.patentlyo.com/patent/2012/02/bar-to-courts-please-define-unpatentably-abstract.html Second Computer Method Patent Invalidated In As Many Months http://www.raderfishman.com/articles/second-computer-method-patent-invalidated-in-as-many-months/,最後到訪日2013.7.3。

    CLS Bank v. Alice: The "Nothing More Than" Limitation on Abstract Ideas http://www.patentlyo.com/patent/2012/07/cls-bank-v-alice-corp.html,最後到訪日2013.7.3。

    Dealertrack v. Huber: Unpatentable "computer aided" claims,http://www.patentlyo.com/patent/2012/02/dealertrack-v-huber.html,最後到訪日2013.7.3。

    EFF: Limit Software Patents,http://www.patentlyo.com/patent/2012/12/eff-limiting-software-patents.html
    ,最後到訪日2013.7.3。

    German Parliament Sends Message: Stop Granting Software Patents,http://www.ip-watch.org/2013/04/22/german-parliament-sends-message-stop-granting-software-patents/?utm_source=daily&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alerts,最後到訪日2013.7.3。

    http://arstechnica.com/,最後到訪日2013.7.3。

    http://www.westlaw.com,最後到訪日2013.7.3。

    http://lp.findlaw.com/,最後到訪日2013.7.3。

    http://patft.uspto.gov/netacgi/nph-Parser?Sect2=PTO1&Sect2=HITOFF&p=1&u=/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1&f=G&l=50&d=PALL&RefSrch=yes&Query=PN/7657849,最後到訪日2013.7.3。

    If the software method is not patentable, then neither is th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http://www.patentlyo.com/patent/2011/08/if-the-software-method-is-not-patentable-then-neither-is-the-computer-readable-medium.html,最後到訪日2013.7.3。
    Mayo v. Prometheus: Natural Process + Known Elements = Normally No Patent,http://www.patentlyo.com/patent/2012/03/mayo-v-prometheus-natural-process-known-elements-normally-no-patent.html,最後到訪日2013.7.3。

    Patent Absurdity - How software patents broke the system,http://www.youtube.com/watch?v=_RPKtMTjXHg,最後到訪日2013.7.3。

    SmartGene, Inc. v. Advanced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SA (D.D.C. 2012),http://www.patentdocs.org/2012/04/smartgene-inc-v-advanced-biological-laboratories-sa-ddc-2012.html,最後到訪日2013.7.3。

    The Patent, Used as a Sword,http://www.nytimes.com/2012/10/08/technology/patent-wars-among-tech-giants-can-stifle-competition.html?_r=4&adxnnl=1&pagewanted=all&adxnnlx=1349769071-5ffZewVCHtbXNFfFPe/DzQ&,最後到訪日2013.7.3。

    U.S. Patent Statistics Chart Calendar Years 1963 - 2012,http://www.uspto.gov/web/offices/ac/ido/oeip/taf/us_stat.htm,最後到訪日2013.7.3。

    參考判決

    AT&T v. Excel, 172 F.3d 1352 (1999)

    Arrhythmia Research Technology v. Corazonix Corp., 958 F.2d 1053 (Fed. Cir. 1992)

    Bilski v. Kappo, 130 S.Ct. 3218 (2010)

    CLS Bank International v. Alice Corporation Pty. Ltd., 685 F.3d. 1341 (2012)

    CyberSource Corp. v. Retail Decisions, Inc., 654 F.3d 1366, 99 U.S.P.Q.2d 1690 (Fed. Cir. (Cal.) Aug 16, 2011)

    Dealertrack, Inc. v. Huber, 674 F.3d 1315, 101 U.S.P.Q.2d 1325 (Fed. Cir. (Cal.) Jan 20, 2012)

    Diamond v. Diehr, 450 U.S. 175, 101 S.Ct. 1048 (1981)

    Fort Properties, Inc. v. American Master Lease LLC, 671 F.3d 1317 (2012)

    In re Abele, 684 F.2d 902 (1982)

    In re Alappat, 33 F.3d 1526 (1994)

    In re Freeman, 573 F.2d 1237 (1978)

    In re Grams, 888 F.2d 835 (1989)

    In re Walter, 618 F.2d 758 (1980)

    Mayo Collaborative Services v. Prometheus Laboratories, Inc., 132 S Ct. 1289 (2012)

    Parker v. Flook, 437 U.S. 584, 98 S.Ct. 2522 (1978)

    Prometheus Laboratories, Inc. v. Mayo Collaborative Services, 628 F.3d 1347 (2010)

    SmartGene, Inc. v. Advanced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852 F.Supp.2d 42 (2012)

    State Street Bank & Trust Co. v. Signature Financial Group Inc., 149F.3d 1368 (1998)

    Ultramercial v. Hulu , LLC, 657 F.3d 1323 (2011)
    Gottschalk v. Benson, 409 U.S. 63, 93 S.Ct. 253, 34 L.Ed.2d 273 (1972)

    最高行政法院70年度判字第321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91年度判字第1539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626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708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807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878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94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1007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1008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1032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判字第1567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1071號判決。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