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佳慧
論文名稱: 學校團隊管理對成員專業發展影響之研究
The Influence of the Team Management to Memb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鄭淵全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9
中文關鍵詞: 團隊團隊管理專業發展
外文關鍵詞: team, tea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究團隊管理(team management)於國小場域之運作,藉由學校團隊發展歷程來探討其與專業發展相互間影響。本研究以新竹縣一國小團隊為岀發,將焦點鎖定在國小最佳團隊組成模式、和團隊管理策略運作對提升團隊成員專業發展影響之研究。應用了文件分析、參與觀察以及訪談等方法蒐集相關資料,做為分析探究之依據。
    依據研究發現歸納主要的研究結論,茲分述如下:
    壹、剖析團隊發展歷程,探究成員專業發展之內涵
    一、選擇成員對團隊運作之影響
    (一)最佳團隊組合需要長時間磨合,方能找出最佳團隊組合。
    (二)自願參加並對課程有相同目標,團隊較容易持續的發展。
    二、團隊發展脈絡對團隊運作之影響
    (一)成員年資具有一定經歷水準,會讓團隊成長有穩定發展。
    (二)團隊的啟動,會以任務性工作為開始;而團隊持續,會以
    目標凝聚、信任為依據。
    貳、建立團隊管理策略,型塑團隊專業發展形象
    一、團隊管理運用,「坦誠溝通」策略最被團隊成員所接受。
    二、成員間領導角色互換、打破官僚等團隊管理運用,對團隊持續
    經營運作成正面之發展
    三、清楚確定組織目標需求、結合學校特色等管理運用,對學校績
    效均具成正面影響
    叁、分析團隊管理策略,探討對高績效團隊之影響
    一、針對成員人性的基本需求,透過管理評估學習歷程的績效。
    二、透過團隊合作高倡導,型塑團隊專業文化提昇競爭力。
    三、透過教育理念之強化,激勵成員持續的提升發展意願。
    根據前述的結論,本研究也針對團隊成員、學校團隊、學校及教育主管機關等,提出四項建議。
    壹、成員應客觀公正檢視自我對工作之需求,多方學習管理的能力。
    貳、學校團隊應接受團隊管理理念,並與其他團隊建立一夥伴關係。
    叁、學校應理解學校團隊之多元性,營造一個友善監督協助歷程。
    肆、教育主管機關應給予團隊適度的協助,並建立一明確的鼓勵機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團隊的意涵及其相關概念……………………………11 第二節 團隊管理的意涵及運作 ……………………………36 第三節 團隊管理與成員專業發展的關係……………………62 第四節 團隊管理與成員專業發展的相關研究………………7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 …………………………………87 第一節 研究對象暨場域 ………………………………… …87 第二節 研究架構及歷程 ……………………………… ……94 第三節 資料蒐集及分析 ……………………………………98 第四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 107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 10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 111 第一節 學校團隊運作發展歷程 ………………………… 111 第二節 團隊管理於學校團隊之運用 ………………………125 第三節 團隊管理運用對成員專業發展之影響 ……………1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89 第一節 結論 ……………………………………………… 189 第二節 建議………………………… ………………………198 參考文獻 … ……… …………………………………… …………209 中文部份 … …………………………………………………209 英文部份 … ………………………………………………… 214 附錄 ………………………… …………………………… …………217 附錄一 論文研究計畫修正表…………………………………217 附錄二 專家效度學者名單……………………………………223 附錄三 團隊管理策略專家效度分析…………………………224 附錄四 專家內容效度修正意見彙整表………………………225

    壹、中文部份
    毛凱立(2003)。研發專業團隊管理:網路、資源與績效。暨南國際
    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王 溥(1999)。影響專業工程團隊績效之團隊管理研究。國立中山
    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銳添(1992)。人事管理與組織行為。台北:曉園。
    王美玲(2002)。醫療產業團隊管理之實證研究。靜宜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池榮尉(2004)。國民小學教師團隊發展歷程之研究-以啄木鳥團隊
    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未出版,高雄縣。
    阮靜雯(2000)。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學視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2006)。論校長:知識經濟時代的品德觀。台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佑(2002)。團體迷思。台北:元照。
    吳明清(2002b)。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1),
    99-114。
    李弘暉(1997)。團隊原理。中國行政評論,6(2),73-86。
    李弘暉、鍾麗英(1999)。團隊運作過程對團隊績效影響之研究。人力
    資源學報,11,1-30。
    李聲吼(1997)。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李佳霓(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個人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李郁文(199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和實務。台北:桂冠。
    房柏成(2003)。國小學習型教師團隊建立教學檔案經驗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春慧(2003)。國民小學團隊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麗惠(1999)。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師院教育叢書,246,149-151。
    林明地(2000)。校長專業發展課程設計理念與教學方法之探討。教
    育資料與研究,37,10-20。
    范熾文(2006)。學校經營與管理-概念、理論與實務。台北:麗文。
    周淑卿(2002)。誰在乎課程理論?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
    國立台北師院學報,15,1-16。
    洪榮昭(1997)。精釋研究法在政策評量的應用。中等教育,48,39-47。
    孫本初(2000)。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張清濱(1996)。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0-17。
    張奕華(1997)。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素貞(1999)。校長在職之專業成長與學校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
    雙月刊,29,20-22。
    張佑全(2000)。多樣化工作團隊管理型態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麗君(2002)。團隊管理在非營利組織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玉娟(2000)。團隊管理及其在國民中小學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民等(1998)。高效率團隊:實務操演手冊。台北:科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根深(2002)。國民小學行政結構調整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木金(2002)。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會學校經營的天
    空。台北:高等教育。
    陳玉娟(2000)。團隊管理及其在國民中小學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翠娟(2003)。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實施模式規劃之研究。台中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素懷(2003)。國民中學教師運用團隊學習策略對學校本位課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惠邦(2005)。團隊迷思。竹縣文教,1,1-3。
    曾介宏(1997)。團隊式組織之研究-設計與文化創造觀點。國立政治
    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祥豪(2000)。以「教師專業」的角度探討「師資培育」的內涵。
    台灣教育,5,59-61。
    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明勇(2003)。一位國民小學候用校長專業發展之自我研究。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俊雄(1994)。組織中團隊特性與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以我國國
    營事業民營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楊國信(2005)。國民小學團隊管理策略之運用與行政效能-以高高
    屏三縣市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縣。
    楊清蘭(2004)。校長專業發展需求評估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校長
    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趙興中(2002)。團隊領導對於團隊績效之影響-以桃園縣消防局為
    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劉春榮(1998a)。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4,4-11。
    劉明德、鄭伯壎等譯(1993)。管理學:競爭優勢。台北:桂冠。
    齊若蘭譯(1999)。第五項修練-實踐篇(下)。台北:天下。
    劉立倫(1985)。卓越的組織。台北:頂淵。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
    鄭淵全(2006)。課程發展與教學創新。台北:五南。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
    資訊,7,28-138。
    歐用生(2003)。課程領導的理論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13,5-13。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如惠(2003)。跨國團隊管理與工作投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
    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錢清泓(2001)。刻意營造還是自然生成?再思課程改革中的學校教
    師文化。載於國立台北師院第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課程改革之
    省思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國立台北師院。
    嬰寧譯(2005)。領導團隊17法則。台北:基石。
    謝文全(1997)。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文全(1999)。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現代教育論壇
    ,5,162-167。
    蔡培村(1994)。教師的生涯發展與規劃。載於教育與生涯發展研討
    會專輯。高雄:高雄市教育學會。
    蘇建洲(2003)。提升國小協同教學成效策略之研究-以團隊管理觀
    點。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譚地洲、吳鶴(2007)。MBA教程之組織行為學。台北:漢湘。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2版)。台北:五南。

    貳、英文部分
    Bainbridge, W. L. & Evans, G. C. (1981). The manage-
    mentteam: Makingit w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2 034).
    Bursk, E. C. (1955). The management tea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ean, J. (199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
    Buckingham,UK:Open University Press.
    Douglas McGregor(1960),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New
    York,McGraw-Hill.
    Gaziel, H. A. (1992). Team management pattern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7(1), 12,
    pp. 153-163.
    Grindle, B. W. (1982). Team management: Four essential
    components. Clearing House, 56(1), pp.29-33. (EJ 269728)
    Guskey, T. R. (2000). Evalus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
    ment.California, USA: Corwin Press.
    Guzzo, R. A.(1995). Introduction: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eam effectiveness and Decision Making, pp.1-8. San
    Francisco,CA: Joss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Hayes, N. (1997). Successful team management. NY: Intern-
    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Hayes, N. (1997). Successful team management. NY: Interna-
    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Katzenbach, J., & Smith, D. (1995), “The discipline of
    team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2), pp.111-120.
    Katzenbach, J. R., & Smith, D. K.(1993)..The wisdom of
    teams: 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pper Collins.
    Larson C. E., LaFasto, F. M. J. (1989). Teamwork: What must
    go right, what can go wrong. California: Sage Pub.
    Margerison C., & McCann D. (1990). Team management- pract-
    ical new approacher. London: Sekforde House.
    Montebello, A. R., & Buzzotta, V. R. (1993), Work Team That
    Work. Training & Development, 47(3), 59-64.
    Pellicer L. O., & Nemeth, G.. (1980). Tired of carrying the
    world on your shoulders? Try team management. NASSP
    Bulletin, 64(439), pp.97-102.(EJ 234140)
    Parker, G. M. (1996). Team players and teamwork: The new
    competitive business strateg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
    pts,controversies,applications.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ill Inc.
    Sharman C.C., Wright Jr., H. S. (1995) The power and use of
    teams in schools. In Garner H.G. ed. (1995) Teamwork
    models and practices in education.(pp.17-29).Boston:
    Allyn &Bacon.
    Smith, S. (1997). Building that Team: Readymade Tools for
    Team Improvement. England: Kogan Page Limited.
    Seyfarth, J. T. (2002).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USA: Allyn & Bacon.
    Tjos-vold, D.(1986).Working together to get things
    done. Massachusetts: D. C. Health & Company Lexington
    Books.
    Tuckman, B.W., & Jensen, M.C. (1997). Stages of small 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Stu-
    dies, l2, pp.419-427.
    Wynn, R., & Guditus, C. W. (1984). Team management: Lead-
    ership by consensus.London: Abell & Howell Company.
    Wellins, R. S., Byham, W. C., & Dixon, G. R. (1994).
    Insides teams: How 20 world-class organizations are
    winning through teamwork.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
    Owens, R. G. (198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