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宣緯
Hsuan-Wei. Wu
論文名稱: 多晶鑽石碟薄化矽晶圓之性能研究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inning of silicon wafer with PCD shaver
指導教授: 左培倫
Pei–Lum Tso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Pow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9
中文關鍵詞: 多晶鑽石碟晶圓薄化
外文關鍵詞: PCD, Wafer Thinning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以市面上薄化晶圓的粗磨、細磨參數,對矽晶圓進行薄化加工,並以實用化的角度討論之。在理論的建構上,建立多晶鑽石碟刮削矽晶圓的力學模型,推導切削力、切削能量的推論公式。可由公式推測其切削力與切削能量變化的趨勢。
    實驗部份,以多晶鑽石碟進行晶圓薄化製程中的粗磨及細磨實驗,改變實驗參數如刀具進給、刀具與晶圓轉速等,發現藉由提升刀具進給與改變加工機台,可有效提升材料移除率各約3.73倍與11.43倍,達到可實用化的階段;而提升刀具晶圓轉速皆對晶圓表面破壞與表面粗糙度有正面的效果。進行細磨實驗,表面粗糙度與表面破壞降低,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試片後發現,以細磨製程參數進行加工,晶圓表面產生的變質層約6μm深。
    另外進行磨耗實驗,以3D表面干涉儀觀察經過20片、40片晶圓切削後的鑽石碟刀刃高度,發現刀刃高度有些微降低。觀察晶圓表面,發現加工品質沒有太大變化;而切屑填塞的問題並不嚴重,鑽石碟仍保有完整的切削能力。


    目錄 頁次 摘要 I 誌謝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簡介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多晶鑽石碟介紹 4 1.3 問題描述 8 1.4 研究目標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三章 切削理論 22 3.1 砂輪與鑽石碟的切削模式 22 3.2 磨料切入深度與接觸弧長 23 3.3 切削阻力的基礎理論 24 3.3.1 二維切削模型 24 3.3.2 切削力 28 3.3.3 切削能 33 3.4 討論 34 第四章 實驗設備與規劃 35 4.1 實驗設備 35 4.1.1 Brown & Sharpe 1020U外圓磨床 35 4.1.2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38 4.1.3 3D表面干涉儀 39 4.1.4 其它相關量測儀器 40 4.2實驗器材與材料 41 4.3 實驗參數 42 4.4實驗規劃與實驗步驟 42 4.4.1 鑽石碟粗磨實驗 43 4.4.2 鑽石碟粗磨實驗之實驗步驟 44 4.4.3 鑽石碟細磨實驗 45 4.4.4 鑽石碟細磨實驗之實驗步驟 46 4.4.5 磨耗特性實驗 46 4.4.6 磨耗實驗之實驗步驟 47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49 5.1 鑽石碟粗磨實驗 49 5.1.1 以刀具與晶圓轉速為參數對表面輪廓的影響 49 5.1.2 表面粗糙度 50 5.1.3 表面粗糙度與刀具轉速的關係 52 5.1.4 表面粗糙度與晶圓轉速的關係 53 5.1.5 本節小結 55 5.1.6 鑽石碟進給對晶圓表面輪廓的影響 56 5.1.7 進給率與切削阻力的變化關係 56 5.1.8 鑽石碟進給對晶圓表面輪廓的實驗結果 57 5.1.9 鑽石碟進給對晶圓材料移除率的影響 60 5.1.10 鑽石碟進給對晶圓材料移除率的實驗結果(1) 61 5.1.11 鑽石碟進給對晶圓材料移除率的實驗結果(2) 64 5.1.12 高進給速率下加工後晶圓表面觀察 65 5.1.13 本節小結 67 5.2 鑽石碟細磨實驗 68 5.2.1 細磨製程 68 5.2.2 細磨實驗之晶圓表面觀察結果與討論 69 5.2.3 表面變質層 73 5.2.4 變質層之觀察結果 74 5.2.5 本節小結 76 5.3 鑽石碟磨耗實驗 77 5.3.1 鑽石碟的磨耗與堵塞 77 5.3.2 鑽石碟磨耗實驗的實驗結果與討論 78 5.3.3 本節小結 83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84 6.1 結論 84 6.2 未來展望 86 參考文獻 88 圖目錄 圖1.1 多晶鑽石碟(由中國砂輪公司提供) 5 圖1.2 鑽石碟與碟上切刃(示意圖) 6 圖1.3 多晶鑽石碟之實際表面形狀輪廓圖(由中國砂輪公司提供) 6 圖2.1 切屑形成圖[4] 13 圖2.2 速度與應變關係圖[4] 14 圖2.3 恆定應力分佈之模型示意圖[4] 16 圖2.4 旋轉座標系之示意圖[4] 17 圖2.5 輪磨加工與切削加工示意圖[5] 18 圖2.6 延脆性加工模式[5] 21 圖3.1 PCD加工產生切屑的二維剖面圖 26 圖3.2 速度分量所構成的封閉三角形 26 圖3.3 切屑變形圖 27 圖3.4 切屑所受的作用力圖 28 圖4.1 多晶鑽石碟切削矽晶圓機構示意圖 36 圖4.2 Brown & Sharpe 1020U外圓磨床外觀圖 37 圖4.3 水槽及過濾裝置 37 圖4.4 床台上安裝游標尺以控制床台定位 38 圖4.5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39 圖4.6 3D表面干涉儀(WYKO) 40 圖4.6 電子式螺旋測微器 40 圖4.7 電子式重量計 41 圖5.1 刀具轉速對表面粗度的變化圖 53 圖5.2 晶圓轉速對表面粗糙度的關係圖 54 圖5.3 晶圓表面輪廓圖 59 圖5.4 晶圓與刀具相對位置圖 59 圖5.5 進給速率與材料移除率圖 62 圖5.6 進給速率與表面粗糙度關係圖 63 圖5.7 進給4μm/s下晶圓表面 66 圖5.8 進給4μm/s下晶圓表面(2) 66 圖5.9 細磨實驗之晶圓表面 70 圖5.10細磨實驗之晶圓表面(2) 70 圖5.11細磨實驗之晶圓表面(3) 71 圖5.12晶圓剖面之變質層圖 75 圖5.13經過20片切削後的刀刃高度圖 80 圖5.14經過40片切削後的刀刃高度圖 80 圖5.15以CNC加工機加工示意圖 81 圖5.16加工40片晶圓的鑽石碟再加工晶圓的表面(放大倍率300X) 82 圖5.17加工40片晶圓的鑽石碟再加工晶圓的表面(放大倍率1000X) 83 表目錄 表2.1 一些剪斷角預測模型[4] 13 表4.1 鑽石碟粗磨實驗之實驗參數表 43 表4.2 鑽石碟細磨實驗之實驗參數表 45 表4.3 鑽石碟磨耗實驗之實驗參數表 46 表5.1 材料移除率表 64

    [1] 廖錫田,矽晶圓薄化技術之研究,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7。
    [2] 陳春宏,多晶鑽石碟薄化矽晶圓之破壞層研究,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7。
    [3] 侯志坤,多晶鑽石碟薄化矽晶圓之切削特性研究,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7。
    [4]Warren R. DeVries,「Analysis of Material Removal Processes」,Springer-Verlag,1991。
    [5]安永暢男、高木純一郎,「精密機械加工原理」,全華圖書, 2004.12。
    [6]林健平,再生晶圓表面輪廓之輪磨加工特性研究,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7。
    [7]左培倫,「磨削加工的熱損傷與內應力」,機械工業,1998.05,pp.133-143。
    [8]Z.J.Pei、Alan Strasbaugh,「Fine Grinding of silicon wafers: designed experim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42 (2002) 395-404。
    [9]K.E. Puttick、M.R. Rudman、F.A. Smith and K.Lindsey,「Single Point Diamond Machining of Glasses」,Proc.,Royal Soc.A.426,1989,pp.19-30。
    [10]D.B. Marshall and B.R. Lawn,「Indentation of Brittle Materials」,Micro-indentation Tech.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STM STP 889,1996。
    [11]WangPing Sun、Z.J. Pei、G.R. Fisher,「Fine grinding of silicon wafers: effects of chuck shape on grinding ma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45 (2005) 673-686。
    [12]A.Broese van Groenou,J.D.B. Veldkamp,Grinding brittle materials,Machining Hard Materials,pp.131-144。
    [13]Grinding-and-Slicing Techniqus as an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Silicon Wafer Slicing,H.K. Tonshoff、M.Hartmann、C. Spengler and B.Karpuschewski,Mach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
    [14]尖端磨削技術,黃舉錐編譯,機械設計出版社,1988.07。
    [15]宋健民博士,鑽石合成,全華科技,2000.07,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