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華玲 |
---|---|
論文名稱: |
楊梅國小五年一班閱讀教學之研究--以生命教育為主題 |
指導教授: | 簡翠貞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8 |
中文關鍵詞: | 生命教育 、行動研究 、閱讀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Life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 Reading Teach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藉由體驗活動、視聽媒體教學之引導、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閱讀教學研究。
本研究之目的為:
一、了解以生命教育為主題之閱讀教學活動在學生身上產生的收穫及想法。
二、呈現國小五年級學童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閱讀教學的實踐歷程。
三、探討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閱讀教學活動學生在語文方面的改變。
四、探討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閱讀教學活動時面臨的問題及作法。
五、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對未來現場教育工作者及學校行政單位提出建議。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之閱讀教學活動後,在學生身上產生的收穫及想法
(一)人與自己:殘障體驗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尊貴,因而能夠認真工作、按時完成學校功課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各種比賽,使自我的潛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二)人與他人:同理心的發揮,讓學生能夠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進而互助合作,培養服務人群的生命觀。
(三)人與萬物:引領學生接近自然,藉著「一人一盆栽」的推動,了解生命的脆弱與美好;藉由照顧寵物的經驗,培養尊重生命的態度。
(四)生死問題:學生能坦然面對生死問題,公開談論死亡議題,以接受、開放的態度表達自我的感受。
二、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之閱讀教學活動後,學生在語文方面的改變
(一)閱讀方面
1、 學生能具體陳述個人對文章的思維,表達不同意見。
2、 學生能培養以文會友的興趣,共同討論、交換心得。
3、 學生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特色及修辭技巧。
4、 學生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 學生能靈活應用電腦網路,蒐集資料、組織材料並廣泛閱讀。
(二)說話方面
1、 學生能用標準的發音、適當的語調,流暢的美讀文章。
2、 學生能利用錄音器材練習良好的語言表達
3、 學生能主動學習充實說話的內容
(三)聆聽方面
1、學生能養成喜歡觀賞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四)寫作方面
1、學生能了解新詩與記敘文的形式及寫法,並練習寫作。
2、學生能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勇於嘗試創作。
3、學生能透過網路,與他人分享寫作的經驗和興趣。
4、學生能在作品中,表現出對生命的關懷。
5、學生能將習得的修辭技巧,適當的運用於寫作中。
三、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閱讀教學活動時面臨的問題及作法
(一)呈現教學歷程時的發現
1、 教師宜具備「生命教育」相關的知識與合宜的態度。
2、 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閱讀教學找回教育的熱情。
(二)教學中的困境與因應
1、任何改變都不是一蹴可幾。
2、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程應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3、情意教學的評量難有客觀標準。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對學校行政單位及現場教學工作者提出相關建議。
This research, using action research, is meant to present reading teaching about life education by means of experiencing activities and audiovisual media.
The purposes of my research are listed below.
A.Understand the achievement and thought of the students after the reading activities of life education.
B.Show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fter the reading teaching about life education on grade 5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C.Explore the changes in languages after the reading teaching about life education.
D.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methods when facing reading teaching combining life education.
E.Mak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colleges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A.The achievement and thought of the students after the reading activities of life education
1.One and oneself
Experiencing handicapped lets students realize the precious of life, work harder, finish their homework on time, take part in every contests positively, and bring their potentiality into full play.
2.One and others
When bringing compassionate into full play, students can respect, put up,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develop the attitudes of helping people furthermore.
3.One and nature
Lead students to get close to nature by the promotion of ”one student with one pot plant”. And let them realize the fragility and beauty of life and respect lives by taking care of pets.
4.Death and life
Afterwards, students can face the problems of death and life, talk about it in public,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a accepting, and open manners.
B.the changes in languages after the reading teaching about life education.
1.Reading:
a. Students can state their thoughts about articles concretely and express different opinions.
b.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interests about articles, discuss and talk about their gains from learning.
c.Students can enjoy the writing styles, characteristics, and rhetoric of the articles.
d.Students can realize the respecting and concerning about every people and thing around in the articles.
e.Students can collect data, organize them, and read extensively by means of Internet.
2.Speaking
a. Students can pronounce correctly, and read the articles in a proper and beautiful tone.
b. Students can practice and speak with recording tools.
c.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speaking by learning actively.
3.Listening
a.Students will develop and enjoy the habits of listening through different media.
4. Writing
a.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form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new poetry and narrative, and practice writing.
b. Students can show their imagination and try to write unhesitatingly.
c.Students can share their writing experiences and interests with others through Internet.
d.Students can show their concerns about lives in their writing.
e.Students can use the skills of rhetoric which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 articles.
C. The problems and methods when facing reading teaching combining life education.
1.This research findings:
a.Teachers should qualified the knowledge and right attitudes about life education.
b.When the reading teaching about life education is undertaken, teachers can find their enthusiasm toward education.
2.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
a.Any changes will not be fulfilled at once.
b.Life education courses should be fulfilled in every day life.
c.Affection teaching should be composed objective standards.
Finally, based on above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make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壹、中文書籍
仁林(2004)。國語教師手冊第十一冊。台中:仁林文化。
方素珍文/仉桂芳圖(1996)。祝你生日快樂。台北:國語日報社。
王淑芬(1999)。不一樣的教室。台北:天衛文化公司。
立緒文化編選(2004)。我的父親母親(父)。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立緒文化編選(2004)。我的父親母親(母)。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伊莉莎白.庫德勒—羅斯(2003)。天使走過人間。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艾琳諾.可兒(2000)。一千隻紙鶴。台北:新自然主義。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 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濤石文化公司。Jean McNiff﹐Pamela Lomax﹐hitehead.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李遠哲等(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錫津(2000)。小故事大哲理。李錫津口述、牛慶福整理。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美琴(1999)。兒童讀書會DIY。台北:天衛文化公司。
林清玄(2001)。創造人生歡喜的寓言。台北:圓神出版社。
南一(2001)。國小國語課本第十一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2003)。國語課本第九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2003)。國語教師手冊第九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2004)。國語教師手冊第十冊。台南:南一書局。
索甲仁波切(1996)。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珮特.布森(2000)。收藏天空的記憶。台北:玉山社。
徐素霞編著(2001)。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張湘君、葛琦霞(1999)。開放教育總動員–25本童書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天衛文化公司。
張湘君、葛琦霞(2000)。童書創意教學–生命教育一起來。台北:三之三文化公司。
許慧貞(2000)。上閱讀課嘍!台北:天衛文化公司。
陳佳禧(2001)。生命教育之體認。台北:水牛本出版社。
教育部(2001)。推展生命教育研習手冊。桃園:桃園縣政府。
康軒(2001)。國語課本第十冊。台北:康軒出版事業。
康軒(2001)。國語教師手冊第十冊。台北:康軒出版事業。
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2003)。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台北:天下雜誌公司。
趙鏡中主編(1997)。國小課本第七冊記憶盒。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趙鏡中主編(1998)。國小課本第八冊昆蟲萬歲。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蔡宜容譯(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天衛文化公司。Aidan Chambers.“Tell Me: Childern,Reading&Talk”
翰林(2001)。國小國語課本第九冊。台北:翰林出版事業。
翰林(2001)。國語課本第十二冊。台北:翰林出版事業。
貳、中文期刊、論文
孔建國(1998)。點燃生命的火炬。輔導通訊,55,11-14。
王振書(2003)。開啟班級閱讀的殿堂。師友月刊,2003年5月號,78-80。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研習資訊,第15卷 第4期,9-22。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生命本質。高中教育,7,10-15。
何秀珠(2001)。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實施之省思—從國小全校性「護蛋活動」談起。研習資訊,19(5),81-87。
李玲惠(2000)。九一一之後的生命教育。北縣教育,33期,58-63。
吳財順(2000)。掌握生命脈動確立人生方向。北縣教育,33,18。
吳敏而(2001)。國語實驗課本中之「生命教育」,研習資訊,19(5),65-72。
吳庶深(2002)。活初生命的彩虹—談生命教育的意義,研習資訊,19(5),17-22。
吳榮鎮(2001)。落實輔導再認識工程—生命教育。學生輔導,76,101-111。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林思伶(2003)。生命教育教學法實用篇。
http://www.iewst.fju.edu.tw/life/Book/生命教育教學法實用篇.doc
林思伶(年不詳)。持續推動生命教育的意義與未來發展。2004年12月1日引自
http://www.iewst.fju.edu.tw/life/Book/持續推動生命教育的意義與未來發展. Doc
侯秋玲(2003)。班級讀書會之旅。國教新知,49(3),72-78。
徐欣瑩(2003)。兒童生命教育網路學習素材之研發與評鑑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班。
孫效智(1999)。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台灣教育,580,2-6。
陳立言(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內涵。屏東教育季刊,8,7-9。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九十年至九十三年度)。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閱讀能力指標。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年不詳)。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03年8月22日引自
http://210.60.194.100/life2000/lifehistory.htm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究。輔導通訊,55,29-34。
郭秀光(2001)。生命教育之我見。教育資料與研究,39,62-66。
陳昌明(2003)。國小實施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廷嘉、徐西森(2002)。高級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之分析研究。2002年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31-149。
張郁芬(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探就與實施,教師之友,第42卷 第2期,15-21。
張茂源(2001)。珍惜擁有 把握現在 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研習資訊,19(5),35-37。
張振成(2001)。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39,49-52。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第26輯,237-264。
陳偉仁、張玉珮(2001)。生命教育教學設計—以資優生為對象。資優教育季刊,80,31-36。
張添洲(2002)。以學生為主體之生命教育教學策略。2002年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17-129。
陳德光(2001)。生命教育的宗教學基礎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6,59-80。
陳韻琳(1999)。信望愛論壇。http://www.fhl.net/21/991219-htm
曾志朗(1999年1月3日)。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4版。
黃國彥(2001)。人生真義的追尋。學生輔導,76,8-13。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北縣教育,33,69-78。
曾煥棠(2001)。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131-152。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7-10。
黃德祥(年不詳)。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2004年12月1日引自
http://210.60.194.100/life 2000/net-university/paper/net-uni paper-JI.htm
楊久瑩(1999)。從一位北縣中學生上吊事件談起。高中教育,7,38-47。
楊永慶(2000)。從佛教看生命教育。北縣教育,33,46-52。
楊仲鏞(1998)。做個生命的好管家。輔導通訊,55,22-23。
楊金柳(1999)。不能NG的生命—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文摘,25,131-136。
葉惠貞(2003)。語文閱讀策略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鄭石岩(2000)。生命教育從何著手。北縣教育,33,18-24。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1-26。
劉瑞瓊(1999)。如何落實推動生命教育,教導學生熱愛生命。台灣教育,580,54-58。
劉鳳鸞(年不詳)。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華文世界的兒童文學創作。2004年12月1日引自
http://www.fgu.edu.tw/∼literary/Wc-literature/drafts/HK/liu-feng-01.htm
錢永鎮(1998)。生命教育的實施背景及基本理念。研習資訊,15(4),23-30。
錢永鎮(1999)。如何推行生命教育—理論篇。台灣教育,580,25-28。
錢永鎮(1999)。生命教育教學法初探—反省與實踐篇。高中教育,8,45-50。
蕭秋娟(2002)。幼兒生命教育教學與實踐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